谢华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09-29 2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谢华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华安,1941年8月16日出生于福建龙岩,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谢华安于1959年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毕业后先后在福建永安县大陶农业中学、永安县农业中学担任教师;1964年从福建农学院(函授)结业后先后在永安农业职业学校、三明地区五七干校担任教师;1972年调入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年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2012年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2016年担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

谢华安主要从事三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

中文名 谢华安
出生地 福建省龙岩市
毕业院校 福建农学院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1年8月16日,谢华安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

1959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毕业后先后在福建永安县大陶农业中学、永安县农业中学担任教师(至1964年)。

1964年,结业于福建农学院(函授),毕业后先后在永安农业职业学校、三明地区五七干校担任教师(至1972年)。

1972年9月,从五七干校被调入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正逢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组从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抽调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作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被派往海南,开始了育种生涯。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至1995年)。

1980年冬,根据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

1981年,利用“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培育出“汕优63”,“汕优63”成为杂交稻中的明星。

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评研究员时免予论文答辩)。

1996年,担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至2006年)。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010年3月,谢华安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议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

2012年7月,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

2016年6月12日,担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

2020年11月,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生物炭研究院成立,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1年3月17日,谢华安院士带领水稻所科技人员代表到将乐县福建省福瑞华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三再”活动,召开发展现代种业“科企战略联盟”座谈会。

2021年5月,谢华安院士来到喜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水稻种植与大米加工技术的考察调研。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谢华安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测交配组技术”、“抗瘟性筛选育种程序”和“杂交水稻中稻制种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育成中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主持育成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到2010年累计推广9.46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

谢华安从1996年到2007年,10年发表40多篇论文,还出版专著《杂交稻育种与实践》《中国绿色农业》等。其中,谢华安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有十来篇。

人才培养

2017年8月26日,谢华安与宁夏大学农学院的教师面对面交流,他就农学院学科发展、学术研究等提了建议。他认为,学科发展要有特色,要抓住特色产业的关键环节。学科发展要充分地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各相关学科的优势。而培养人才,要立足本校,辅以引进,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培养现有人才,使他们成长为学科精英。他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为师生做了题为《广适强优势优异种质——明恢63的创制与利用》的学术报告。

荣誉表彰

1988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9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陈嘉庚农业科学奖

2007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1993年—199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7年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1998年—2003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200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谢华安出生农村、学历不高,凭借勤奋和努力,凭着对土地的反哺深情和对农民的挚爱,为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并在国际保持领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人大福建代表团评)

谢华安同志治学严谨,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杂交水稻育种生产第一线。从1972年开始坚持每年前往海南进行南繁育种 。(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参考资料

1.谢华安· 中国科学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