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医药类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23-10-02 3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广东药科大学

医药类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广东药科大学(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简称“广药大”(GDP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学校是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牵头单位,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

广东药科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的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

截至2020年10月9日,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校本部位于广州大学城;设有21个教学单位、2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有教职工1733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2.2万余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7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化学、药理与毒理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中文名 广东药科大学
简称 广药
创办时间
校训 药学中西,医道济世
英文名 GDPU,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药科类大学
属性 省属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广州
现任校长 郭姣
主要院系 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学校特色 以药为主、药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
本科专业 47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6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1个
校训 药学中西 医道济世
校歌 《广东药科大学校歌》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中国中西结合学会一等奖1项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地址 广州大学城校园: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广州赤岗校园: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海大道283号 

广州宝岗校园: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光汉直街40号 

中山校区: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镇长命水大道9号 

历史沿革

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58.06~1978.12)

1958年6月23日,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成立;9月,学校首届学生入学,但受到“大炼钢铁”运动和“人民公社卫生”工作运动的冲击被迫停课。

1959年3月,正式复课。

1966年6月,受“文革”影响被迫停课。

1970年8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广东省广州医士学校、广东省广州卫生学校合并为“广东省卫生学校”(1981年停办)。

1973年6月,广东省革委会恢复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并开设卫生、医药、口腔3个专业。

1977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学校开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

●广东医药学院(1978.12~1994.02)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广东医药学院"。

●广东药学院(1994.02~2016.03)

1994年2月,广东医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学院",成为中国第三所独立建制的高等药科学校。

199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02年,学校进驻广州大学城;中山校区正式动工建设。

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4年,广州铁路局广州铁路中心医院转制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并更名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4年,学校通过全国首批药学专业认证。

●广东药科大学(2016.03~至今)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  12月,获广东“省市共建本科高校”不少于5亿元的专项经费及省财政配套资金支持。

2017年6月,新增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9月,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正式动工建设;12月,由广东药科大学发起成立的“中国整合药学联盟”成立;同年,云浮市中医院转制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挂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年12月,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广东药科大学入选广东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名单,拟申报药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21年2月,学校成为国家药监局药物警戒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

2021年7月26日,根据教育部公示《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广东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获2020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校园环境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0月9日,学校下设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中医学院、医药商贸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护理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临床药学院(整合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部)、创新创业学院、体育部、研究生学院等21个教学单位,开办47个本科专业。

广东药科大学(广州校区)

序号

教学院部

专业设置

01

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

药学

药物分析

药物化学

临床药学

药物制剂

制药工程

02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中药学

中药制药

03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

04

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口腔医学

05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6

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生物技术

海洋药学

生物制药

生物工程

07

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

——

08

广东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

09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10

广东药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11

广东药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12

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

——

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

序号

教学院部

专业设置

01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中药学

——

02

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

药事管理

——

03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贸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保险学

经济学

——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04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数字媒体技术

05

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06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

序号

教学院部

专业设置

01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院

中药资源与开发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02

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

中医学

——

03

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

——

04

广东药科大学健康学院

健康服务与管理

康复治疗学

05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

师资力量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456人,教授、副教授577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65%。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10人;有国家级、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5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多名。

全国模范教师:张德志

全国优秀教师:吕志、毋福海、张居永、梁生旺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郭姣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郭姣、朱家勇、朱盛山、杨湘宁、罗季儿、罗集鹏、黄小玲、陈一岳、王启华、居绍敬、李玉冰、谢苑灵、黄少平、陆也民、梁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向路

广东省教学名师:毋福海、赵越、黄树林

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郭姣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郭姣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王丽京、毋福海、何兴祥、杨帆、沈志滨、张荣、王秀芳、臧林泉、刘云军、杨全、严春艳、李国营、黄宏靓、荣向路、曹华、田勇、毛建文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药学优秀教学团队(何祥久)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陈思东、黄树林、邹宇华、杨翌、杨帆、龚长华、文建传、沈雪梅、黄雪薇、洪铭范、吕竹芬、董艳芬、刘靖、黄泽波、李映红、张黎

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陈志强、梁本恒、文建传、陈志澄、赖慕贤、梁仁、焦静贤、宋士德、房志坚、张德志、吕志、毋福海、朱永缃、周怡、刘基柱

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巫宏星、林汉森、沈国胜、王庆雄、龚长华、郭丽冰、宋粉云、陈红红、罗漫

学科建设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药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建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有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部级重点专科(4个):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骨科、妇产科

省级重点专科、学科(2个):口腔科、临床药学。

省级“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1个):心血管内科

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临床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药学、中药学(学术型)、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中药学专业学位授予权(23个):涵盖了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和药理学等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药剂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分析学。

教学建设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和8个省级特色专业,9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拥有附属医院7间,附属药厂1间;建有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示范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学校与药学概论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有:“创新理念 突出特色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继承传统、突出特色——药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实践”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剂在线”获中国教育部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理科)优秀奖,“药学本科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系统的构建”获第八届广东药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4项,分别是《创新理念 突出特色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继承传统、突出特色——药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实践》(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教学新模式》(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药剂在线》(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理科)优秀奖、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研究项目涉及到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三十余篇。

以中药学院梁生旺教授领衔申报的“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炮制工程技术中心” 2013年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以王淑美教授领衔申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研究室"2014年获批立项;“中药制剂分析”课获2013年度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药分析专论 ”课程获选2012年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学

国家特色专业(3个):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预防医学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3 个):药剂学、预防医学、药学。

省级特色专业(8个):中药学、生物技术等。

省级精品课程(5门):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学概论、流行病学、卫生化学。

省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波谱解析

广东省精品课程(4门):药学概论课程中的《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中药学》、《流行病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制药工程训练中心。

交流合作

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药科大学先后与海内外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合作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各类在校留学生400多人,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建了多个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与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一批联合培养基地和近500个校外教学实践合作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校园一角-

学校坚持“全面建设、重点突破、特色发展”的科研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药物研发平台的优势,围绕区域经济和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践行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促进广东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

学校拥有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广东省重点研究机构、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设有中医药研究院、中药开发研究所、生物制药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建立了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以及药医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研发创新体系。承担了包括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内的大批国家、省市科研任务;并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国家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在内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2014年4月29日,学校有三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包括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其中学院附属医院何兴祥教授课题组完成的“MIF与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二等奖;药科学院王秀芳教授课题组完成的“功能化有序介孔炭的设计合成及吸附与释放应用基础研究”、基础学院王启华教授主编的“《临床解剖学》-----系列参考书”获三等奖。

何兴祥课题组首次利用盲肠造疝原位接种法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研究发现ISO-1能够抑制大肠癌的生长和肝转移、抗-MIF抗体可抑制大肠癌原位肿瘤的生长并降低大肠癌肝转移率。该成果利用MIF作为分子标记物将能开发一种简便易行的外周血检测试剂盒,有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

王秀芳课题组采用一步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磁性有序介孔炭材料,弥补了传统合成工艺中需要使用溶剂等不足。研究率先采用初湿浸渍原位聚合法进行功能化改性,研究其吸附机理和响应释放规律。该技术有望用于药物释放与环境毒性分子去除领域。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共获得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联合项目和广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5项,累计资助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一批教学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学校教学团队承担科研课题共五十余项,其中国家级基金课题5项,省级课题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十余篇,作为学科负责人主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5项,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药学概论教学团队主编和参编20余部教材编写,其中1本获全国医药类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建设成果

●承担项目

截至2014年,广东药科大学共承担科研课题共50余项,其中国家级基金课题5项,省级课题20余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的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联合项目和广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5项。

●获得成果

根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为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262项。近5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国家专利优秀奖等;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参与研发81个新药产品与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软科排名居全国第50名、药科类大学第1名。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郭姣主持)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药复方防治高脂血症临床与实验研究(郭姣主持)

国家专利优秀奖:“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发明专利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209.18万册,生均93.43册。医药类(R—R9)图书,共5万种、25多万册,其中药学类图书有9万多册,全校四校区馆共有医药类图书55.68万册,其中药学类图书约15万册。图书馆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引进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9类50个,包括了最核心的化学文摘、美国化学会会刊(ACS)、Dialog国际联机检索数据库等,医药及相关类外文电子期刊达10010多种,中文电子期刊16000多种,还有大量的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各类型文献数据库特别是医药类文献数据库拥有量居华南地区同类院校前列,初步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

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网络服务平台和大规模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引进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9类50多个,覆盖了学校所有学科范围,包含了约40多万种电子图书、17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10余万篇学位论文以及一批事实数据库。

学术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是中国三家药学院校学报之一,原名《广东医药学院学报》。2008-2012年连续三届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2009-2011年连续3年获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1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整合药学杂志》英文刊(Journal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Pharmacy,JHIP)是由广东药科大学主办、香港Southern Medical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合作出版的国内首种整合药学英文学术期刊。于2020年9月出版第1期,现为季刊。 本刊旨在发表国内外整合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际整合药学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主要刊载药学与传统医药、药学与现代医学、药学与现代新兴技术、药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药学与人文相结合等融汇药学各相关学科方法与知识的论文。栏目:设理论探讨、教育研究、实验研究、综述/微型综述、观点/亮点、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新校徽是由毛体校名书法全称、英文简称GDPU、象征医药和生命的橄榄枝、象征广州市的木棉花,以及充满活力的广药人,1958年建校日期等元素,精致构图设计而成。

校训

药学中西,医道济世

校歌

《为中华医药谱新章》

黄红星词曲

扎根在南粤的沃土 木棉花绽放着火红的理想

奔腾起珠江的豪迈 橄榄枝绿色着生命的希望

走过峥嵘岁月 历史镌刻着我们的光荣和梦想

迈入崭新的世纪 时代召唤着我们创新发展铸造辉煌!

*我们广药人尚义、求真、励志、笃行

岁岁桃李育芬芳

我们广药人 药学 中西 医道 济世

学生活动

广东药科大学举办有“青春飞扬”校园歌手大赛、女生节、“和谐杯”宿舍文化节、“魅力之星”商务风采大赛、社团文化月系列活动、运动会、“生科杯”篮球赛、艺术团汇报演出等活动。2013年5月,学校第十届“青春飞扬”校园歌手大赛决赛举行,有来自大学城、赤岗、中山三大校区的共12组选手参加;2014年9月,学校庆祝国庆六十五周年暨2014年迎新晚会在该校大学城校区体育馆举行;2015年6月,学校艺术团2015汇报演出—“时光里的秘密”在体育馆举行;2015年11月,学校举行“生科杯”篮球赛。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刘晟

党委副书记、校长

郭姣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凌子平

党委副书记

巫宏星

副校长

张陆勇、黎锦城、邢晓辉、甘远洪

参考来源:

知名校友

刘 荣,美国Austarpharma公司总裁、首席科学官,博士,国际“难溶性药物领域”知名专家。

梁灼辉,美国Pfizer(辉瑞)制药公司(世界第一大药厂,500强企业)研究员,化学药物研究领域知名专家。

陈义生,美国Abbott(雅培)制药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制药研究中心研究员,药物配方设计领域知名专家。

郑重,广州安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江游,广东中瑞医药有限公司、海南中瑞康芝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医药贸易中心董事长。

李子烘,美国安士药业公司总裁

吴少文,雅芳(中国)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昆南,广州白云山天心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申洪,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四届丁颖科技奖获得者。

潘 波,主任医师,广东省寄生虫防治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

吴飞驰,湖南省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学博士、高级制药工程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截至2020年3月20日,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3万多名医药及相关行业毕业生,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1/3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广东药科大学

2.现任领导·广东药科大学

3.历史沿革·广东药科大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