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龙王(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

2023-10-04 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南海龙王

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

南海龙王,道教名字是敖明,佛教名字是敖钦。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作为汉族民间的重要信仰,各地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南海龙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南海龙王的职责是管理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统帅无数虾兵蟹将。唐僧西天取经,南海龙王曾多次帮忙,或去兴风作雨,或率兵助阵。

中文名称 南海龙王
道教名字 敖明
佛教名字 敖钦
职位 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
司掌 雨水、雷鸣、洪灾、海潮、海啸
登场作品 《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传说

南海龙王,道教神祇之一,源于古代龙神崇拜和海神信仰。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亦有信奉。被认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因此在水旱灾多的地区常被崇拜。大龙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称四海龙王。小的龙王可以存在于一切水域中。龙王形像多是龙头人身。

民间地位

南海龙王被认为与降水相关,遇到大旱或大涝的年景,百姓就认为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所以龙王在众神之中是一个严厉而有几分凶恶的神。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由于多受旱涝灾,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

文献记载

南海龙王

佛经常有龙王「兴云布雨」之说,唐宋以来,帝王多次下诏祠龙、封龙为王,道教也有四海有龙王致雨之说,四海是指东、南、西、北四海,但四海龙王的名字却有不同的说法。《封神榜》∶东海龙王名为敖光,南海龙王名为敖明,西海龙王名为敖顺,北海龙王名为敖吉。乾隆17年《台湾县志》:「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王之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礼。至于其名讳见于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

文学作品

南海龙王

龙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龙王有为民造福的,也有与民为害的。在神话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在《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描写以及龙的故事。随着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在这以前,龙王的印象大体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开始兴盛后,龙王的地位开始下降,在《西游记》中已变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的就是大家熟识东海青龙王敖广的龙宫,四海龙王面对孙悟空时也无力反抗,只能颤颤惊惊地献上金刚棒、黄金甲等宝物,而出场时间也寥寥可数;而因为放火烧了龙宫,差点被玉帝处死,幸好被观音菩萨所救,成为了唐三藏的白马的龙王,正是另一个大家熟识的西海白龙王敖闰的三太子。

南海龙王

《封神演义》中的四海龙王除了在《西游记》中提及过四海龙王外,另一部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亦有龙王的出现。《封神演义》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叶至晚叶时期,由许仲琳编定,亦有一说法是由扬州道教思想家陆西星所改作。《封神演义》是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为主干,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创龙传》中,田中芳树多番提及到四海龙王奉天帝的命令,协助周朝讨伐商纣,而且在《封神演义》中亦的而且确有龙王的出场。但在《封神演义》中,四海龙王在周武伐纣的战争中并没有担当任何重要角色。事实上就如《创龙传》中竜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学作品和典籍中,并没有提及过四海龙王曾参与周武革命的战争。龙王在《封神演义》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游记》中一样,变成了配角、丑角。

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角色。顽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带着的肚兜和腕镯是仙人的宝贝,在九河湾洗澡时将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东海震动,连水晶宫也震动起来。东海龙王敖广(亦有一说法称敖光)派人调查,但派去的人却被顽劣的哪吒以宝贝打死了。敖广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调查,但三太子也一样被哪吒所杀,更被哪吒剥皮抽筋。最后敖光向哪吒父亲李靖大兴问罪,并声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里不服气,追回在路上的敖广揍了一顿。最后四海龙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着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审判。而且声称要大水淹城,这时哪吒一人担当过错,剖腹剜肠、剔骨肉还父母,这才平息了此事。最后哪吒在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复活,并担当了武王伐纣战争中的先锋。在这以后,在《封神演义》中便没再提到龙王。由此可见,四海龙王协助周朝讨伐商纣的说法,确实纯粹是文学的创作,并无确切的神话和传说的背景支持。

既然南海龙王处置有方,常霄也就没必要留在南海,事情交代清楚就回凌波岛会家人,准备返回中原。日观王摆下酒宴送行,跟南海龙王打过招呼,一行人登船离开凌波岛。操船的都是颇有经验的水手,船行平稳,一行人坐在船头欣赏海上风光。行出半日,常霄目力远胜常人,看到海面上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心里有些奇怪,趁着风平浪静,吩咐水手缓行,自己带上烈焰到海里戏水。别人谁也没在意,常霄下海之后扶着烈焰向黑影靠近,发觉是一条船,看清船上的旗号以后常霄回到船上。换过衣服之后把一名水手叫过来问道:“南海什么船挂青色夜叉旗?”水手答道:“那是海湫船。”常霄点头又问:“海湫船平时做什么?”水手答道:“海湫船是南海诸岛的屏障,从不离开五龙岛。”常霄沉思片刻吩咐道:“你把小船放下去,树一根长长的桅杆,一定要牢靠。”水手不知何故,只能答应,常霄又让人准备长绳,把小船连在大船的后面,谁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当夜常霄吩咐人熄灭大船的灯火,把号灯挂在小船的桅杆顶端。当晚别人都在船舱安睡,常霄一人来到船尾,五十丈外的小船随着波浪起伏,常霄心道:但愿自己猜错了。海风凉爽宜人,常霄紧盯着小船,堪堪到了后半夜,海面上出现红光,接着就是巨响不断,小船被炮火击中,转瞬成为散落在海面上的浮木。巨响惊动了船上的人,纷纷出舱察看,常霄低喝一声:“谁也不许掌灯。”众人不明究竟,常霄的语气从未如此严厉,于是众人摸黑来到船尾,海面上一片寂静,只有小船踪影不见。钟元问道:“庄主,发生了什么事?”常霄冷冷一笑:“有人要在海上除掉我。”此言一出,众人吃惊不已,什么人下这样的毒手?钟元马上想起白日常霄下海之事,脑筋一转脱口道:“是海湫船,南海龙王要下毒手。”常霄马上止住:“不要乱猜,南海龙王不可能害我,是醉霞道人潜伏在南海的人,对方马上会到跟前察看,你们兄弟跟我下海。”因为经常陪着宝马戏水,三人的水性早就磨练出来,收拾一番下海。果不其然,有一只小船划过来,常霄缓慢靠近,小船上的人看到海面上的浮木知道命中了,可是那么大的船不可能只有几片浮木,正寻找时常霄已经潜到跟前,好似幽灵一般来到船上,钟元,钟海跃上船头船尾。船上六个人大吃一惊,有一人反应极快,翻身跃入水中,常霄喝道:“不要命的尽管跳下去。”剩下五人愣在那里,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变故。常霄问道:“谁让你们来的?”一人抗声回答:“要杀就杀,南海船队没有怕死的。”常霄冷笑道:“做出叛逆之事还有脸逞英雄,把你们交给老龙王,难免碎尸万段。”一人喝道:“我们奉龙王之命行事,怎能说是叛逆?”常霄当然不信南海龙王会对自己下手,驳斥道:“老龙王身为南海霸主,一言九鼎,既然把赤金令交给我就不可能派人杀我。”船上人大吃一惊,赤金令的重要南海船队无人不知,马上有人询问:“赤金令真的在你手上?”常霄笑道:“那是当然。”有一人叫起来:“他是月影公主的夫婿,我们被骗了。”五人惊诧万分,一人解释道:“我们是奉了海神令出来的,不知船上的人身份,如果知道,万万不会开炮。”常霄问道:“海神令在何人手里?”有人回答:“是靖波天王掌管。”常霄明白了几分,问道:“南海船队所有人等,见到赤金令该当如何?”马上有人回答:“见到赤金令好比见到老龙王,抗命者杀无赦。”常霄点头:“你们带我到海湫船上去。”五人再不多说,划起船返回。

海湫船上的人还在等候消息,看到小船回来有人询问:“怎么样,命中了么?”小船上无人回答,自顾登上海湫船。灯火之下有人看到三个陌生人上船,马上感觉到不妙,有人叱喝一声,立时涌出数十人,常霄暗赞老龙王训练有素,海湫船上的人应变迅速,身手敏捷,难怪称雄南海。这时有人高喊:“不得无礼,这位是月影公主的夫婿,身怀赤金令。”海湫船上的人大惊,纷纷拜倒参见,常霄点头道:“舱里说话。”有人恭恭敬敬把常霄领到船舱,常霄正中高坐,喝道:“船上首领进见。”片刻后一名青年进舱施礼:“小人姜怀远参见。”常霄点头:“起来回话。”姜怀远起身侍立,常霄问道:“谁让你们来的?”姜怀远回答:“是靖波天王身边的侍从宋贤传下海神令,我们才离开五龙岛。”常霄已经猜出八九分,问道:“你们向怀有赤金令的人下手,该当何罪?”姜怀远不假思索回答:“犯上大罪,死无全尸。”常霄见姜怀远斩钉截铁,面不改色,不由赞道:“是条汉子,派人联络我的船,马上返回五龙岛,我会尽量保全你们。”姜怀远摇头:“还是请老龙王定夺。”常霄暗暗点头,这才是真正的武者,老龙王四个儿子根本就是草包。当时发出信号,两条船一起返回五龙岛。月影公主特意来到海湫船上询问,常霄先不解释,只等到了海神宫再说。

老龙王送走常霄,正在派人严查各岛大小船只以及正副首领,忽然有人来报,姜怀远前来请罪,常霄的船也回到五龙岛。老龙王心里纳闷,猜不出发生了什么事,来不及多想,连忙起身准备迎接。来到宫门口,见到姜怀远跟在常霄身后走来,心里更是纳闷,姜怀远见到老龙王,跪倒请罪,老龙王问道:“怀远,发生什么事?”常霄有意保全姜怀远,拦道:“外面不好说,还是到里面再讲。”老龙王知道有事,点头道:“好,里面谈。”进入海神宫,常霄坚持不到大殿,在那里说开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来到静室,落座后姜怀远重新跪倒,老龙王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常霄笑道:“有人妄想借刀杀人,用海湫船取我性命,还好被我察觉。”南海龙王大怒,执掌南海多年,从没发生过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拍案喝道:“姜怀远,你好大的胆。”姜怀远不敢抬头,俯伏认罪,常霄劝道:“龙王息怒,其中另有隐情,有人拿海神令调出海湫船,不干怀远的事。”老龙王马上想到自己的儿子,长出一口气:“原来错出在老夫身上,怀远,海湫船出海与你无关,把经过详细讲一遍。”姜怀远把宋贤传令,得到港湾二公子放行,海湫船离岛的经过详细说明,老龙王压住心里的怒火,咬牙道:“来人,召集三十六岛主到海神宫议事。”见到老龙王震怒,谁也不敢多口,匆匆传下号令。

不到半日功夫,海神宫整个变了样,里里外外剑戟森严,刀枪林立,杀气腾腾。老龙王高坐大殿,面沉似水,四金刚立在身后,三十六岛主侍立两侧,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沉默多时,老龙王吩咐:“把周至诚,周至心,宋贤带上来。”四金刚应声而出,别人没有权力对老龙王的公子下手。当真是雷厉风行,片刻就把三个人带到大殿上,周至诚早就没有了靖波天王的威风,哆嗦成一团,这个阵势摆明了要杀人,周至心也是六神无主,知道惹了大祸。老龙王吩咐:“姜怀远,把事情对各位岛主讲一遍。”姜怀远一五一十讲明经过,三十六岛主明白,擅自调动海湫船已经是大罪,还要除掉身怀赤金令的人,万万没有生路,虽然是老龙王的亲生骨肉也难以幸免,海神宫的阵势足以说明老龙王的决心。周至诚急于脱罪,装作不知情道:“爹,孩儿实在不知宋贤这个奴才胆大包天,偷出海神令私自作乱。”老龙王一拍案上铁胆:“就算你不知情,丢失海神令已经是死路一条,还有什么说的?周至心放海湫船出海奉了谁的令?”周至心当然不能说是两兄弟商议的结果,为了保全性命只好往母亲身上推,于是答道:“是母亲的意思。”老龙王更是恼怒:“到了这个时候还要狡辩,你母亲有什么权力控制海口?来人,把这两个逆子拉下去,每人重责五十大棍。”谁也不敢求情,过来四名大汉把两人拉下去。宋贤的神色倒是极为轻松,左顾右盼,若无其事。老龙王喝道:“宋贤,谁让你私盗海神令?”宋贤微笑道:“小人在大公子手下当差,大公子差遣,小人自当遵从,哪里有私盗的事?”老龙王冷笑道:“宋贤,看来你还有所仗恃,所谓主辱臣死,你的主人被打,你自然应该赴死。”宋贤微微一笑:“南海有一条铁律,只要接住老龙王百招,天大的罪也可以赦免。”老龙王点头:“不错,难道你想跟老夫交手不成?”

这条规矩是祖上传下来的,为的是敦促南海的首领刻苦练武,也是在律条之外留一个方便之门,遇到特殊情形,首领可以适当控制。今日宋贤搬出这一条规矩老龙王当然不能拒绝,沉着脸问道:“宋贤,你可知道,一旦落败,这犯上大罪是要零敲碎剐的。”宋贤不以为意:“小人武功虽然不济,接老龙王百招也是绰绰有余。”老龙王点头:“好,老夫就成全你。”宋贤闪掉外衣,原来此人早有防备,内衬软甲,探手腰间,竟然取出一柄软剑。所谓的软剑并不是剑身柔软,而是宝剑柔中带刚,可以对弯,平时围在腰间,一旦出鞘,剑锋笔直,乃是剑中的上品。看到宋贤的动作,老龙王已经明白,这个人是潜伏在南海的密探,多半是醉霞道人旗下的高手,此战没有退后的余地,只有取胜才能维护海神宫的威严。众目睽睽之下,老龙王起身离座,缓步来到正中,冷冷道:“如果你能接住百招,老夫保证你的安全。”宋贤极为轻松,微笑道:“生死有命,强求无益。”老龙王点头,断喝一声:“接刀。”弯刀划出一道淡淡的弧线,快捷异常,宋贤不慌不忙,挥剑招架,剑招精妙,反刺老龙王前胸。老龙王喝一声好,刀光展开,步步进逼。宋贤虽然连连后退,却门户严谨,不露一丝破绽。老龙王出招快捷,转眼三十招过去,宋贤还是老样子。老龙王怒气勃发,连这个人都制不住还有什么脸到中原闯荡?于是断喝一声,弯刀加紧,几乎看不到刀光。宋贤剑法极为高明,虽然老龙王全力出招还是能应付。刀剑并举之下,宋贤朗声道:“九十七招,还有三招。”老龙王心头一惊,难道真的放过这个人?那样一来,自己这个南海龙王的脸面岂不丢尽了?事到临头,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拿出压箱底的绝招,身形一转,四面俱是人影,宋贤一愣之下挥剑护身,一声巨响过后,宋贤的肩头受到重重一击,身形飞起,撞到石柱上落地,大口喷血,受了重伤。老龙王喝道:“拉下去照例行事。”有人上前把宋贤带下大殿。

比武过后,有人把周至诚,周至心兄弟带上来,双腿满是鲜血。老龙王问道:“你们两个还有什么说的?”周至诚勉强开口:“孩儿知错了,求爹高抬贵手。”老龙王喝道:“这样大罪岂能容得,来人,推出去砍了。”话音未落,有一名侍女禀报:“启禀龙王,太君要进殿。”老龙王铁青着脸吩咐:“四金刚,你们拦住太君,就算死也不能让她进殿。”四金刚凛然听命,周至诚眼见没有希望,落泪道:“爹,虎毒不食子,就不能放过孩儿一命?”老龙王心里不是滋味,毕竟是亲生的骨肉,咬牙道:“不必出殿了,就在这里行刑。”两名刀斧手近前,准备下手斩杀两兄弟。三十六岛主无不心服,这样处事谁也无话可说。眼看两兄弟人头落地,忽然有人影一闪,两名刀斧手的刀忽然消失不见。老龙王叹口气:“老弟,这是老夫的家事,你就不要插手了。”来的人果然是常霄,在场数十人竟然没有一个看清常霄是从何处进来的。常霄阻住刀斧手开言:“龙王息怒,我愿意用赤金令换这两人性命。”老龙王摇头:“赤金令只限于你一人,不能为他人求情。”常霄点头:“既然如此我就与龙王过过招,这百招的规矩总可以了吧?”老龙王明白常霄的好意,点头道:“话是不错,不过你的刀法在老夫之上,不能一概论之。既然要动手,只要你在百招之内赢了老夫就可以做主。”常霄叹口气,事情闹到这步田地实在出乎意外,不动手是不行了。这一回主客易位,三十六岛主大为惊奇,对常霄颇为好奇,这个人竟然要在百招内战胜南海龙王,实在难以想象。老龙王对三十六岛主道:“这个人就是中原的第一刀客,叱咤江湖,与第一剑客齐名的聚龙庄主,铁臂神刀,同时身怀赤金令,你们可要记住。”众岛主齐声答应,心道:怪不得如此神出鬼没,原来是极流的高手。南海龙王与常霄对面而立,常霄心里有些为难,要在百招内取胜不是那么容易,南海龙王不是等闲之辈。可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于是抱拳道:“得罪了。”龙鳞宝刀悄无声息出鞘,在场的岛主都是行家,马上分出优劣,常霄出刀已经到了无形的境界,明显比南海龙王高明。南海龙王当然不能认输,弯刀展开,在身周护住,好似罩在光环中。 

民间信仰

南海龙王

先民对南海的潮起潮落、碧波万顷以及水患,当时不能作出解释,于是有海神一说。关于海神,先秦的典籍里面,即有许多记载。比较准确地说到四海海神的,是《礼记·月令》,这是对海洋里的海神祭祀的最早记录。唐代的东、西、南、北四个海神,每一个神都有他的特定名号,南海神是广利公,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篇《南海神庙碑》说,四海海神中“南海神为贵”。大概因为这个原因,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进一步加封南海海神为洪圣广利王。这不仅是在政治上国家对疆域控制范围的象征,而且也是民间广大老百姓精神追求的标帜。

海南岛的地理环境,尤其适合海神的传播。这正如唐胄在明代正德年间所修《琼台志》所描述的,海南岛是“外匝大海”,要有“居安虑危之道,方称保民”。当然,官府有“保民”的职责,但海洋辽阔无崖岸,“沧海之旷也,人将以为险”,人们要化险为夷,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即依靠自然力:祭祀海神。联系到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中的龙文化,于是南海广利王在海南的民间即演变成海龙王。据道光《琼州府志》(卷八)载,陵水县“龙王庙有三:一在城南。康熙三十六年知县李聘率邑人创建,乾隆五十七年知县瞿云魁重修。一在洞楼港,一在赤岭壁港。”又据成书于1935年的民国《儋县志》(卷四)记载,海南的古儋州即有龙王庙。该“龙王庙,在东门外观音庵前。久圯。嘉庆十九年,知州言尚炜捐修。”又说:“清初,知州曹世华增建中座及头门,中座祀龙王,故称龙王庙。匾额有曹世华增建中座小引。”

其实,历代自中原渡海到海南来的人士,都要先祭祀海龙王,以祈求安全渡海。唐朝贬官王义方,到儋州任吉安县丞后,为黎族子弟讲经授学,是岛上传播中原文化第一人。当他行至南海时,写祭文与舟人一同祭祀海龙王。明谊修、张岳崧纂《琼州府志》卷二十九载:“时当盛夏,风涛蒸毒”,而当他向海龙王祷告之后,“既而开霁,南渡吉安。”屈大钧《广东新语》卷六《218海神》中进一步作了描述:“溟海吞吐百粤,崩波鼓舞百十丈,状若雪山,尝有海神临海而射。……海神甚灵,(明)嘉靖间有渡海者,见海神特立水上,高可丈余,朱发长髯,冠剑伟丽,众惊伏下拜,海神徐掠舟而过,有光经久不灭。次日有三舟复见,大噪拒之,风波大作,舟尽覆。语云:‘上海人,下海神。’盖言以海神为命也。”诸如此类的奇异传说,录于古籍中或广泛传于民间。这足证海南民间信仰的海龙王祭祀的久远普遍。

龙王形象

南海龙王

中国民间传说早有龙的许多故事,如果联系到上古时代的元典《周易》爻辞中“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等的时空动静观念,知道龙是阳刚进取精神的象征,又是在时空变易中时刻有对老百姓润物广利的功迹。所以说中国人都是龙种,龙的传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据说人祖太昊帝伏羲就是龙和地母所生。远古的时候,中国这片地方叫华胥氏之国。有位叫华胥氏的姑娘,她就是地母。有一天,地母华胥氏到风景优美的大沼泽雷泽去游玩。正走之间,突然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出现在眼前。地母心想这是谁的脚印,这么大,可比我的脚大得多了。心里想着,就伸过脚去踩住这个大脚印,想和它比一比。可这一踩不要紧,只觉得心中一惊,就怀了孕。后来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伏羲。地母踩的是谁的脚印呢,是龙神的。这个传说,恰好证明,《易》中的内卦曰贞,外卦曰悔,“贞”的涵义是“正”,“悔”是变动。所以龙是调节阴阳、润济民间万物的正神,又是在时间移动中专事拯救灾难的善神。海龙王护佑平安的功能,在海南可以区分为对在海上往来牟利的商家以及聚居海岛的黎族同胞。

为利润所驱动,宋代的商人知道海南的香料品质高且价格便宜。据《宋史·食货志》载:“宋之经费,茶、盐、礬之外,惟香之为利博。”宋代的外商频繁来到海南,有的定居下来,形成番浦、番村,建庙祭祀,为往来求平安。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海南》载:“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乐会,皆有市舶。”“昌化在黎母山之西北,即古儋州也……城西五十余里,一石峰在海州巨浸之间,形类狮子,实贞利侯庙,商舶祈风于是。”“万安军在黎母山之东南……城东有舶主都纲庙,土人敬信,祷卜立应,舶舟往来,祭而后行。”古儋州的贞利侯庙及万安军的舶主都纲庙,是不是如上文说到的早期龙王庙有承传关系,今已不可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庙都设在海边,是海舶商人所建,祭祀的为商舶祈求海航顺风的南海海神,而且“祷卜立应”。宋代商人祈求平安的祷祝,一直绵延不断。

出海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系于海龙王的保护之中。清代屈大均写道:“祝融者,南海之君也。虞翻云:‘祝,大也;融,明也。南海为太明之地,其神浴月以开炎天,故曰祝融也’。”这类传说,后面还有因海上飓风四起,雾雨迷朦,船上的人都涕泣呼号求祝融保命;片刻之间,天日晴朗,飘行万里,“如度衽席。”这种拯救海上灾难的传说,在海南的海上航行中成为了一种信仰。

海南的黎族,除了岛上的原住民外,也有“百越”人迁移而来。百越族的文身习俗,也与向海上龙王祈求护佑平安有关。《汉书·地理志》载:“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应劭注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纹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海龙王护佑平安的祈求,不仅在汉族流传,在黎族也有着共同的民间信仰。

南海龙王

广利众生与“除国蠹”、“去民蟊”

有润物广利品德的海龙王,像一面无形的旗帜,飘扬在海南老百姓的精神世界里。对于海龙王的信仰和崇拜,是随着唐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发达而日益兴盛。南海神被封为广利王;所谓“广利”,是“广徕天下财利”之意,也为“广利生民”之意。宋元以后,南海贸易日益繁荣,中外海舶互相往来,中国输出的商品是丝绸、茶叶及手工艺品等,外国运来的是金、银、琉璃、珠玑、象牙、各种香料,对外贸易的国家沿海一带有数十个,如占婆(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天竺(今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等。当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频频来往于广州、扬州、泉州等港口的时候,海南岛是南海航行必经之地,一些港湾也成为往来商船避风的场所。海南岛与南海诸国地理相近,贸易便利。《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三五载:“海南四州黎峒地与南蕃相望。”《岭外代答》卷一载:“琼州、万安军、吉阳军……若夫浮海而南,近则占诚诸蕃,远则接于六合之外矣。”宋代来海南贸易的外国商人显著增加。宋人楼钥《送万耕道帅琼管》诗写道:“流球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他在《玫瑰集》卷一九《代谢知琼州表》中说:“今琼管邈在万里之外,颛居一海之中……而贾胡遥集,实为舶政之源。”“舶政之源”,说到底是获利之源。祀奉海龙王,在海南,人们所要达到的是“神人致喜”以及“佑我家邦广利”。南宋高宗,曾经多次在上谕中强调过的一句话:“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这是站在皇帝的立场上,确认“是国家大得济”,即国家受益。国家财源广进,老百姓也随之获利。

然而,关于宋高宗的“阜通”一说,海南的贬官另有议论。李光贬海南后,曾写下《阜通阁》诗,也描绘宋时海南与海外通商情景。其诗有小序云:“元寿使君到官未几,浚川筑堤,以通商贾之利,急先务也。因为阁匾,其榜曰阜通,辱示佳章,因次其韵。”李光赞扬海外贸易的繁荣,“万货来从徼外舟”,外国商船停舶海南已呈繁荣局面;但他诗中指出,要使经济繁荣,老百姓得到实惠,必须“除国蠹”,“去民蟊”。可惜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去祈求海南的龙王在“广利众生”时必须做到的!

现在,南海之滨的三亚、惊涛拍岸的大小洞天处,建造了“南海龙王”别院,安座南海龙王原身像。这是中国龙文化又一次在南海岸边的传承、发展,是民间对龙的信仰意识及对龙的形象的艺术再现,也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与海南民间的边缘文化相结合的体现。这将会丰富海南文化的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三亚,是海南岛最古老的道教文化遗迹,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旅游区背靠鳌山,面向南海,鳌山属南方山脉之余脉,传说为海中巨鳌化成,鳌为龙子,负重载物,定海伏波,居有洞天更具福佑。山海相连,缘不可分,南海龙王给予了这块神仙福地无限恩施,备受慧泽。本地的原住民对南海龙王更是敬畏有加,祈佑共供奉,世代相传。

为了从道家文化体系发掘南海龙王信仰的文化蕴涵,表现南海龙王广利天下、福泽黎民的主旨,大小洞天旅游区内修建有南海龙王别院,别院位于鳌山腹地,正对南海。院内供奉1.9米的南海龙王原身像,“头顶王冠生龙角,赤发长髯,浓眉睿目,双耳垂肩,虎鼻朱唇,龙须横出,慈祥威严,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颠”,以护卫国土,威镇海疆,燮理阴阳,润济万物,兴云布雨广利天下。

参考资料

1.四海龙王的起源·我爱历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