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掖贤(抗日烈士赵一曼之子)

2023-10-05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陈掖贤

抗日烈士赵一曼之子

陈掖贤(1928年-1982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烈士赵一曼的儿子。小名宁儿。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任政治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2年8月15日,赵一曼的儿子、年仅54岁的陈掖贤悄然去世。

中文名 陈掖贤
性别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28年
去世年月 1982年8月15日
职业 教师
毕业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生平概况

陈掖贤和母亲赵一曼

1930年,陈掖贤出生后不久,赵一曼同志就被党组织派到东北进行抗日斗争,陈掖贤被寄养在大伯父家。

解放后,陈掖贤的亲姑姑陈琮英(任弼时同志爱人)找到他,送他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这时,他和生父陈达邦(陈大榜)也联系上了。据陈掖贤讲:赵一曼回国生育后陈达邦被共产国际派到法国工作,

陈掖贤

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回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陈达邦在中国人民银行任专员,已经再婚,又有了几个子女。陈掖贤到生父家去过,因感情不深,来往不多。

1955年,陈掖贤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任教。当政府通知他去领赵一曼的抚恤金时,他拒绝了。

1960年,当家乡不断传来饿死人的消息时,陈掖贤终于忍不住,提笔给毛泽东写信,写了饿死人的事情和党在大跃进时期所做出的一些失误决定;还把人民生活艰苦的情况以《忆秦娥》词牌填词给毛泽东。因为住在中南海,陈掖贤找人直接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后,十分震怒。但得知写信人是赵一曼的儿子,他没有追究。后来陈掖贤被分配到机电研究院六机床厂工作。

文革中,当父亲陈达邦被康生等人诬陷打倒时,陈掖贤百思不得其解,多次提笔向康生和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写信,为父亲申辩。因为对文革和康生等人不满,加之在信中提及天安门为什么只挂毛主席像等问题,陈掖贤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他翻墙而逃,在京城远郊荒野躲了10天,饥饿和思念女儿使他回到单位,随后在牛棚里隔离审查。

1982年8月15日,陈掖贤因自杀去世。

性格特点

陈掖贤的母亲——赵一曼

陈掖贤出生后不久就被寄养在大伯父家,稍大一些后,知道自己是寄养在这里的,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小就性格内向。陈掖贤平日不注意个人仪表,不修边幅,有时甚至蓬头垢面。他也不太注意居室卫生,房间经常十分脏乱。他的木板床上仅铺一张凉席,席上放一床棉絮,没有被面被里。起床后就把棉絮堆成一团,从来不叠。屋内烟蒂遍地,很少打扫。陈掖贤性格内向,不爱讲话,有时心情郁闷。

陈掖贤不大会安排自己的经济开支。他当时的工资是每月69元,用起来总是前松后紧。月初总是吃甲类菜,还买些零食。下半月就只能吃丙类菜,到月底就得去工会借“小额贷款”(一种简便借款,只须到经办人处签名就能借到5元钱,下月发工资时即扣还)。

婚姻家庭

陈掖贤夫妇及两个女儿

1957年,陈掖贤与他的学生张友莲结了婚。1958年3月陈掖贤便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去了。1959年1月,陈掖贤回到学校仍担任原来的工作。这时,张友莲已经怀孕,学校想办法在为拆迁农民盖的房子里挤出一间平房,分给陈掖贤做家属宿舍。

1959年底,张友莲生下了他们的大女儿。这时,他们的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由于两人在婚前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彼此对另一方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不怎么了解,婚后他们又聚少离多,没有一个很好的磨合、适应过程,因此,在生活上产生了不少摩擦和矛盾,经常争吵。

1960年,陈掖贤与张友莲离婚,女儿被送到四川,由陈掖贤的姨妈抚养。张友莲由于受到离婚和离开孩子的打击,不久便得了精神疾病,不能工作,有时还需住院治疗。陈掖贤的情绪也日益消沉郁闷。

1961年底,陈掖贤与张友莲复婚,并生下第二女儿,而张友莲的病还是时好时重。

揭秘

1955年陈达邦和儿子陈掖贤(右)在北京的合影

在北京的合影

1960年,正值中国经济困难时期,物质供应奇缺,一些不要票证的“议价”商品又很贵。陈掖贤的工资虽已增加到77元,但仍不够用,到月底总是没有吃饭的钱了。这时期还发生了一件对他后半生有重大影响的事情。1960年秋天,他的生父看他生活太苦了,便领他到政协礼堂餐厅用一张七角钱的餐券吃了一餐“红烧狮子头”。当时凭票供应的猪肉是每斤0.81元,这一餐只是未交肉票。但是,这顿饭却引起他思想上很大波动,造成极大烦恼。因为,这顿饭触动了他思想上根深蒂固的平等观念,使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认为“党没有和人民群众一起渡过难关”,而自己也享受了“特权”。在回来路上看到奔忙的饥饿人群,陈掖贤觉得羞愧难当,不敢正面看人,他为此越来越苦恼。

陈掖贤的教学效果也随着他心情好坏和备课是否充分而起落很大。1961年春天,学校党委看到陈掖贤情绪苦闷,担心他患了精神忧郁症,便让他去安定医院检查治疗。经诊断后,医生要求住院治疗,陈掖贤在医院轻症病房里住了几个月。1969年6月,北京工业学校被解散,与精密机械研究所组成第六机床厂,全体教职员除少数人当干部外,全部下放当工人,陈掖贤也到了第六机床厂。此间陈掖贤的心情更加郁闷,每天低头上下班,很少与人交谈。因陈掖贤的爱人经常住院,造成经济更加拮据。

1974年秋,陈掖贤好几天没去上班,同事到他家看时,发现他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原来他因没钱吃饭已经饿了四、五天,同事们赶快把他送医院抢救。1982年8月,陈掖贤又是几天没上班,8月15日同事们到他家看他,发现他已自缢身亡。

参考资料

1.赵一曼和她的儿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