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实验中学(公办中学)

2023-10-06 1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长沙市实验中学

公办中学

长沙市实验中学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公办中学。学校由曾国藩的曾孙曾宝荪和曾约农先生始创于1918年,将位于水风井的曾文正公祠花园建校办学,融湖湘文化传统和西方科学思想于一炉,将忠恕修身、科学思维、民主管理、服务社会做为办学理念,历经94年办学历史沿革至今成为省级实验中学和省级示范性高中的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按照市教育局对直属省级示范性中学发展规划,学校初中部恢复使用原校名——“长沙市实验中学”。

市政府支持公办优质教育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建设的全新校园重点工程竣工,建成容纳近40个教学班的规模和拥有600名学生全日制寄宿生活条件的全新校舍和配套设施。学校将以精湛的办学传统、精良的教学水准、精美的校园环境迎接全市优秀学子来校学习。

中文名 长沙市实验中学
外文名 CHANGSHA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简称 实验中学、田家炳中学
创办时间
创办人 曾宝荪和曾约农
校训 忠恕
主要奖项 湖南省实验中学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类别 公办中学
现任校长 肖建军
隶属 长沙市教育局

历史沿革

学校发源于曾国藩的曾孙曾宝荪和曾约农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长沙市艺芳女子中学,

地点位于长沙市水风井的曾文正公祠花园。历经97年办学历史,几度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市三女中、长沙市十四中、长沙市新十四中、望麓园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至今成为省级实验中学和省级示范性高中(湖南省重点中学)。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东校区在芙蓉区古汉路,北校区在长沙市开福区蔡锷北路551-553号。2012年6月,按照市教育局对直属省级示范性中学发展规划,东校区恢复校名“长沙市实验中学”,北校区定名为“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191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子理科学士,著名教育家曾宝荪,创办艺芳女子学校。

1919年5月,学校迁入曾文正公祠正殿后的浩园(现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址)。

1926年秋,因艺芳女校与毛泽东同志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自修大学毗邻,省农协便借用艺芳女校开展农运工作,学校于1927年上半年暂停办。

1928年复校,考虑时局艰难,经费有限,决定将“艺芳”办成六年一贯制中学。

1930年春,学校被军队占据,校舍被打烂,财产被抢劫。学校再度被迫停办。

1931年,经多方奔走,军队撤出,学校再次复学。

1932年至1937年,办学卓有成效。“艺芳”绝大部分毕业生都能考取大学。

1938年8月17日在日本空袭中,校舍被毁严重,学校决定将学生寄读于迁往沅陵的福湘女子中学。

1946年秋,在曾宝荪校长的努力及许多老校友的支持下,学校复课。

1952年10月,艺芳女中由省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立学校,学校改名为长沙市第三女子中学。

1956年6月,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校更名为长沙市第十四中学。

1971年1月,市二十八中(原私立文建中学)并入。后在长沙县梅花乡征购土地380亩,建立梅花分校,作为教学和学农基地。

1979年—1989年是学校重要发展时期。电化教学成为学校重要特色,德育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教学质量取得辉煌成就。十四中成为长沙教育的一面旗帜。

1988年9月,省教委批准长沙市十四中为全省六所实验中学的一所。

1990年6月,市编委正式通知,将长沙市十四中更名为长沙市实验中学。

1995年12月,市编委明确长沙市实验中学为副处级全民事业单位。在火星镇扩建新校区,校名为“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2002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中学。

2004年5月21日,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匾牌。经国家外专局批准,学校获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

2004年,经省编委批准,市编委明确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为正处级全民事业单位。

2012年6月,按照市教育局对直属省级示范性中学发展规划,学校高中部恢复校名“长沙市实验中学”,初中部定名为“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学校简介

学校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完全中学,是长沙市最早的省示范性高级中学之一,是湖南省六所省级实验中学之一、是团省委希望工程合作学校、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合作学校、台湾艺芳基金会资助学校、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基地、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该校是省会长沙高中新生第一批录取学校,与长郡、雅礼、一中、师大附中、周南、明德并称为长沙7大名校。

校园文化

(1)校园建筑文化

学校教学楼外观在湖湘古典建筑色系中选用青、灰、蓝为主色调,为教师和学生营造文化传统的环境色彩。校门处设立门卫值班室,并且将机动车通道与步行通道分离,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不与学生在校园内平面接触,确保学生进出学校的交通安全。

教学区、办公区与寄宿生活区有北向南渐次过度,将最佳的自然采光面、通风条件留给教学区和生活区,并辅以适合少年儿童的照明系统和通风系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光照环境和有利于卫生健康的空气质量条件。连接各间教室是加宽的走廊,目的是适应初中学生年龄特点中活泼好动的行为规律,为课间短时间离开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和轻度活动提供场所。

教室窗户尽最大可能满足采光和通风需要而宽大,并为防止安全意外而安装了强度高的护栏。实验室与教学区隔离,实验器材使用专用电梯与学生上下楼通道分开,实现安全管理和使用。

生活区包括寄宿楼和师生食堂,寄宿楼采用男、女生分区寄宿,全天供应冷热水和空调,有专职生活教师全日制管理并指导学生生活自理,采用各种鼓励措施培养学生生活管理自治和开展健康活泼的寄宿生课外文体活动,食堂由市教育局推荐的大型餐饮集团管理营运,饮食原料来源和加工有保障,师生共用、童叟无欺。校园视觉中心是学校创始人曾宝荪、曾约农和其曾祖湖湘名人曾国藩的铜像,徜徉于精致的校园时总能看见此景,意在浸润湖湘文化教育传统,激励后辈学人发奋向学。

(2)校园教育文化

忠恕修身:创校之初,曾宝荪先生以“忠恕”为校训,师生共同践行忠以持己、恕以待人的儒家思想,虽经历历史变迁,至今仍为学校坚守的治教治学精髓。

科学思维:学校历来注重人的思维发展,以在校学习为其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学理念,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差异,科学地融合中西方教育思想,科学地探究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素质发展需求,在各学科领域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维学习方式而形成实验学校特色,其根本是有利于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民主管理:学校有教师自律、学生自治的民主管理传统。现在的学校职代会和学生会等组织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每个学期都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意见,一方面为学校提高教育水平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能力。每个学期学校统一召开学生家长会,还有大量日常家校联系,扩大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以实施协同教育和民主管理。

服务社会:曾宝荪先生青年时代就以“致力于服务湖湘桑梓”为己任设校办学,这一志向依然为现在实验中学党政和教师所推崇并发扬广大。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适龄学生发展公办教育,采用各种措施促进分层教学的实施,使存在学习差异的学生都能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后成为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以有限的办学条件和无限的教育品质追求,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学生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

办学成绩

学校拥有国家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湖南省文明单位称号和多年度市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拥有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在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上以100%合格率获得省教育厅表彰。

生物、物理教研组2011年获得湖南省首届优秀教研组称号。

我校是游泳传统项目学校,2012年在全国中运会上的2项目上获得银牌和铜牌,为湖南省争光。

每年都有学生在学校培养下参加市“三独”比赛获得一、二等奖,以其特长入选理想的高中。

每年有十多名教师评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各学科先进个人称号。

2015年,在籍高三学生623人参加高考,二本上线率突破90%,一本上线率达54%,三年前5A1B录取的学生都取得了60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600以上学生人数占在籍高三学生总数的11%。

展望未来

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以忠恕修身为核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服务社会和国家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学业和兴趣特长和谐进步,智慧和健康同步增长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激励每一位教职员工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以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务实的日常工作兼容并蓄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磨练出精湛的教育艺术培养每一个来校求学的孩子。

发挥学校各项教育资源优势,激励教育教学科研,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始终践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事业追求。

学校地址

校址: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局关祠1号

长沙市实验中学

邮编:410005

参考资料

1.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局关祠1号·搜狗地图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