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汉族民俗舞蹈的道具)

2023-10-06 25阅读

鱼灯

汉族民俗舞蹈的道具

鱼灯是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0厘米,分鱼头、鱼身、鱼尾,三节可灵活转动。舞鱼灯以村组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者上百人,每人一鱼,内燃蜡烛,鱼灯套路有“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表演队变化有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

中文名 鱼灯
形状 呈鲤鱼状
长度 1.2米
直径 40至50厘米
人数 少则十几人,多者上百人
流行地 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等地

历史传说

鱼灯历史悠久,至今已达六百余年。相传,朱元璋平定宁越后,在建康(南京)登基,改国号为明,称洪武皇帝。派徐达率兵北上征辽,拒达子南侵;派胡大海经略浙东驱逐倭寇,保民平安。历史传说歌中记载:“正月里来闹鱼灯,洪武兵马到浙东。先行大将胡大海,殿后督军常遇春”。胡到浙东后,在沿海筑城设寨,练兵抗倭,给寇以重大打击。敌酋为侵占中国领土,掠夺人民财产,集中战船火炮,在大目洋摆开战场。倭寇仗着船坚器利,又有武士道精神,趁着涨潮,顺势向明军冲来。

明军初习海战,又逢潮涨逆流,难以抵抗,胡大海哀叹:“我胡大海,尸体就要浮(谐音胡)在大海里了”。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滚滚,潮水由涨变退,汹涌的巨浪朝倭船冲来。冲得敌船人仰马翻,纷纷落水。水中又游来一群坚牙利齿的鲨鱼、马鲛、海鳗,撕咬倭寇。胡大海抓住战机,顺势拼命冲杀。杀得倭寇损兵折将,仓惶败退。胡大海化险为夷得胜上岸,惊喜异常,但不解潮水由涨变退之意。

询问当地老渔民。那老回说:“海龙王勤力兴云致雨,保佑黎民百姓。鳌鱼主宰潮水涨落,保船只平安出入。这次潮水突然返退,那是鳌鱼翻作浪帮助大明朝也。”胡大海将鳌鱼助明的事据实上奏朝廷,洪武帝闻之大喜,敕赐鳌鱼龙头鱼身,封安海神。从洪武2年(1370)开始,石浦逢年过节,遇重大喜庆祀典,龙灯在前,龙头鱼身的鱼灯居二。这次中国渔村开业庆典的导演,用心良苦,安排在庆典表演节目中龙灯在前,鱼灯居二,也出自这一历史传说典故。

传承与发展

滚龙灯、跑马灯和舞鱼灯,都是石浦民间的汉族传统节目,深受渔民的喜爱。

东门岛、延昌、番头一带的渔民,世代耕海牧鱼。舞鱼灯的习俗,是石浦最具地方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也是传统性的有益的大众娱乐活动。在当地来说,风调雨顺,鱼蟹满舱,就是好年景,就是喜庆年岁。鱼与“年年有余”、“富足有余”的“余”字谐音,故“鱼”便在人民心目中成了幸福、美满、吉祥的象征。舞鱼灯活动托物寓意,寄托着广大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表现了渔业丰收喜庆的共同心理。

舞鱼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鱼图腾舞蹈。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就有鱼化龙、龙化鱼的生动记载。由此可见,1700多年前,西汉京都长安,鱼灯、龙灯及鱼龙文艺已盛极一时。

舞蹈

鱼灯舞作为向神灵反映渔民心中对海盗恶行的一种控诉,祈求天后保佑,成为许多地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等地,为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必备节目。鱼灯制作精巧用竹篾扎成鱼状,糊纸绘彩再涂上桐油,下装短棍,举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鱼群。伴奏乐器有锣、鼓、钹、锁呐、螺号等。传统的鱼灯舞共有二十五条鱼,现今精简为十八条。

鱼灯舞一度面临失传,二零零三年间经过村民进行发掘、整理、排练后,终能承传下来。“沙头角鱼灯舞”日前通过了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温州乐清鱼灯舞,通常以十二盏鱼灯组成一队,俗称“十二化龙”。鱼灯是仿照江海中几种鱼类形状制成,纸糊蔑骨,以彩色绘鳞,上留口子,中间插蜡烛照明,下装木柄,供巡行或舞蹈时握持。洞头海岛的鱼灯舞比较出名。

他们表演各种鱼类的个体和群体的泅水等动作,舞蹈造型十分丰富,有黑鱼灯、鲳鱼灯、黄鱼灯、龙虾灯、螃蟹灯等等;并制成10条兽面鱼灯,即金龙鱼、银龙鱼、双合鱼(一身两头,合二而一)、虎头鱼、象头鱼、麒麟鱼(1对)等,保留了古代浓厚的神话色彩。

参考资料

1.鱼灯是什么·我爱历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