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江苏省南京市市辖区)

2023-10-09 1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雨花台区

江苏省南京市市辖区

雨花台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南部,是中国软件名城的核心区,国家重要的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中心,中国第一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通讯软件产业研发基地。已成功创建国家火炬计划现代通信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区,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等称号。雨花台区是南京主城东进南延的重要发展区域,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重要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中心,国家重要的软件产业中心、软件企业总部基地和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基地,中国软件产业建设示范区、新兴产业研发基地,国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基地。雨花台区地貌类型多样,境内水、山、圩、洲齐全,境内有将军山、牛首山、韩府山等山麓,有秦淮新河、大石湖、石闸湖等河流湖泊,有雨花台风景区、将军山风景区、浡泥国王墓等著名景区,城市化率达93%,森林覆盖率26%,绿化覆盖率48.3%,是南京的“绿色生态走廊”。

025

中文名 雨花台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南京
地理位置 雨花台区地处南京主城西南,长江之滨,雨花台畔
面积 134.6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南路2号
电话区号
雨花台区

建制沿革

雨花台区名源于雨花台,雨花台系二、三百万年前古长江及其支流古秦淮河的堆积物所形成。相传梁代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感泣天神,落花如雨,故名雨花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南京市划为8个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南京市划进孝陵卫、燕子矶和上新河3地区,分设九、十、十一区,全市增为11个区。十一区(上新河区)是今雨花台区最早的雏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国民政府重建南京市政府,除恢复抗日战争前的11个区外,安德门增设为十二区。

1950年6月,原十一区改为十区,原十二区改为十一区。

1952年10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江宁县六区的石岗、红庙、个子村划归南京市,属十区。

1953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撤销十一区。十一区的永定、旗杆、东宏、圆通、大胜、中和、兴隆、双闸8个乡,江东、茶亭2乡的5个村,划归江宁县;十一区的茶亭、清江、江东3乡和上新河镇,井入四区(后改属十区)。

1955年8月,十区改名为雨花台区。

195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宁县的旗杆、圆通、水定、双闸、中和、大胜、近华、桥北、太山、铁心、夹岗门、兴隆12个乡和板桥镇,划归雨花台区。

1955年到1985年雨花台区辖9乡1镇,分别为双闸乡、西善桥乡、江东门乡、铁心桥乡、沙洲乡、板桥乡、红花乡、宁南乡、石门坎乡和雨花镇(今天的雨花新村赛红桥一带)。

1985年到1995年雨花台区实行区域面积整合,整合后将江东门乡划归到鼓楼区,将红花乡划归到秦淮区,将石门坎划归到白下区。整合后雨花台区辖双闸镇、西善桥镇、沙洲街道、板桥镇、铁心桥镇、雨花新村街道、宁南街道和赛红桥街道。

1995年,南京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将雨花台区石门坎镇,栖霞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2个行政村,划归白下区管辖。将雨花台区红花镇和大校场机场用地范围,划归秦淮区管辖。将雨花台区江东镇所辖的河南、所街、兴隆、向阳、东林5个行政村和仁东桥、棉花堤、螺丝桥3个居委会,以及原茶亭行政村,划归建邺区管辖。将雨花台区江东镇建制及江东镇所辖的清江、江东、河北3个行政村和中保村南半部分,以及江东门、新河口、二道桥3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将雨花台区江东镇中保村北半部分和栖霞区的小市镇、迈皋桥镇的五塘村归下关区管辖。将江宁县东山镇的农花村,江宁镇的永安、孙家、邵庄、新建、三山5个行政村和谷里乡的梅村用地范围,划归雨花台区管辖。

2002年,雨花台区沙洲、双闸街道办划归建邺区管辖;雨花台区沙洲、双闸街道办事处的秦淮新河以南部分划归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管辖;建邺区朝天宫、止马营街道办事处划归白下区管辖;建邺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北部分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办事处管辖;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南部分划归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管辖。经过上述调整,白下、建邺、鼓楼、雨花台四区的总人口数分别为:52.36万、25.65万、55.60万和22万。

200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市部分行政区划作出调整。具体调整方案为:将雨花台区,沙洲、双闸2个街道办事处秦淮新河以北地区及其建制划归建邺区管辖;雨花台区沙洲、双闸2个街道办事处秦淮新河以北地区划归建邺区管辖后,原沙洲、双闸2个街道办事处秦淮新河以南地区划归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管辖。调整后,雨花台区面积134.6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7个街道。

2012年7月,雨花台区街道区划调整,宁南街道办事处与雨花新村街道办事处合并,新组建为“雨花街道”。以雨花南路为界,将雨花南路以北的原雨花新村街道辖区范围划入新组建的雨花街道,将雨花南路以南的原雨花新村街道辖区范围划入赛虹桥街道。雨花台区辖雨花、铁心桥、板桥、西善桥、赛虹桥、梅山6个街道。

2020年3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雨花台区新设立古雄街道,古雄街道行政区域:东至江宁区行政区划边界,南至古雄社区和新建社区界沿绿洲机器厂北围墙至梅山街道上怡二村北边界,西至宁芜铁路边界,北至西善桥街道边界。管辖大方、古雄、柿子树、新林4个居委会。行政区域面积11.2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12万人,常住人口约6万人。古雄街道办事处驻新湖大道16号。

雨花台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2月,雨花台区下辖7个街道和1个雨花经济开发区,共计64个社区和2个社区筹备办。区政府驻雨花街道雨花南路2号。

1、雨花街道:雨花社区、丁墙社区、花神庙社区、农花社区、南站社区、康盛花园社区、能仁里社区、翠岛花城社区、普德村社区、翠竹园社区、共青团路社区、雨花台社区、吉山社区、凤凰山社区、云台山社区、青龙山社区,共16个社区。

2、赛虹桥街道:赛虹桥社区、安德门社区、小行社区、长虹路社区、龙福社区、邓府山社区、菊花里社区、玻纤院社区,共8个社区。

3、铁心桥街道:铁心社区、尹西社区、定坊社区、高家库社区、马家店社区、春江社区、新河社区、景明佳园社区、翠岭银河社区,共9个社区。

4、板桥街道:板桥社区、三山社区、新建社区、孙家社区、永安社区、殷富社区、绿洲社区,共7个社区。

5、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福润社区,古遗井社区,西善花苑社区,西善桥社区,嘉业社区,齐修社区,平治社区,明义社区,永盛社区,共10个社区。

6、梅山街道:梅清苑社区、上怡新村社区、中兴路社区、梅岭社区、梅欣社区,共5个社区。

7、古雄街道:大方社区,新林社区,柿子树社区,古雄社区,共4个社区。

8、开发区:近华社区、天后社区、天保社区、西寇社区、锦华新城社区、金叶花园筹备办、南奥新居筹备办,共5个社区,2个社区筹备办。

雨花台区

地理环境

雨花台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南与江宁区接壤,西隔长江与浦口区相望,北与秦淮区、建邺区接壤,面积132.39平方千米(不含江域面积)。

雨花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丘陵、平原区。低山丘陵以韩府山、将军山、牛首山等为主体,面积占总面积的6.7%,诸山被成片林木覆盖。境内有将军山、牛首山、韩府山等山麓,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26%,绿化覆盖率48.3%,是南京的“绿色生态走廊”,素有“春游登牛首”之誉。

雨花台区境以西是广阔的平原,地面海拔仅为5—8米,面积占总面积的72.4%,是蔬菜、花卉、粮食生产基地。

雨花台区内大小河流共26条,有秦淮河、秦淮新河、大石湖、南河、板桥河、石闸湖等河流湖泊,山区有水库数座,圩区池塘密布,水系畅通,交织成网。大石湖生态环境绝佳,秦淮新河两岸风光怡人,是繁华大都市中最难得的一片“世外桃源”。

雨花台区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冷夏热,雨量充沛,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033毫米,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发展林业,美化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自然资源

水文雨花台区内大小河流共26条,有秦淮河、秦淮新河、大石湖、南河、板桥河、石闸湖等河流湖泊,山区有水库数座,圩区池塘密布,水系畅通,交织成网。大石湖生态环境绝佳,秦淮新河两岸风光怡人,是繁华大都市中最难得的一片“世外桃源”。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60.88万

管辖面积:132km²人口密度约为4545人/km²

所属年度:第七次人口普查

政治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党组书记:张连春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凌向前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陆瑞峰

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张建设

区政府副区长:郜叶红

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孔令钊

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蓝波

区政府党组成员:许烨

经济

2019年,雨花台区紧扣“五城共建”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用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亿元,增长5.5%,圆满完成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富美高”新雨花建设取得新进展。

交通运输

截至2018年,雨花台区联接皖南、皖北和苏南、苏北,处于上海、浙江、安徽三省市环抱之中,是连接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水运

雨花台区政府距市中心仅3公里,距长江最大的内河外贸港——新生圩港8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0公里。北依浩荡长江,南有秦淮新河,有“黄金水道”长江和五条通江河道,境内有“黄金水道”长江和五条通江河道。

公路

中山南路、纬八路、宁芜、宁丹、宁溧、宁马、绕城、绕越公路、机场高速、205国道等20多条干道贯穿全境;坐拥中国最大的市内立交桥——赛虹桥立交。

地铁

运营中: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3号线、南京地铁10号线、南京地铁S1号线、南京地铁S3号线。

建设中:南京地铁7号线。

规划中:南京地铁6号线、南京地铁8号线、南京地铁9号线。

铁路

雨花台区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南京南站,铁路干线有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宁安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宁安铁路货线。

过江通道

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南京地铁S3号线。

雨花台区

社会事业

水环境

(一)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

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考核我区断面共8个,其中“国考”断面1个为秦淮新河节制闸断面、“省考”断面1个为秦淮新河铁心桥断面、其余6个“市考”断面为秦淮新河宁芜铁路桥断面、外秦淮河凤台桥断面、板桥河雨花堤防管理处断面、工农河二十五路桥断面、南河拖板桥断面、江宁河江宁河闸断面。2020年全区8个断面水质考核均达到或好于考核目标。

(二)河道水环境整治提升效果显著

2016~2019年我区累计完成黑臭河道整治25条、河道水环境提升项目23个。其中国考河道1条(工农河)、省考河道1条(农花河)、市考河道36条。四年来,累计整治河道长度104.5公里,清淤约75万m³,治理排口140个,安装曝气机69台,对南站、秦淮新河以南等污水主管网不健全地区河道,安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2020年,我局开展蛤蟆石沟、铁路沟等4条河道、南玉带河应天大街暗涵段、柏家河4个水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已于年底前完工发挥效益。10月30日、12月17日,我区南河等5条河道相继通过劣V类水体区级、市级验收销号,目前全区76个水体全部完成“消劣”验收。

2018年初,经第三方机构“初见成效”评估,我区已整治完成的25条黑臭河道群众满意率均超过90%以上,专家评估的河道整治方案、内容、群众满意度调查及河道水质持续检测结果达“初见成效”标准。在2018年2次和2019年1次的三次联合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中,我区已整治完成的经受住了国家“两部委”的全方位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区在台账资料、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民意调查测评等方面均得到国家和市级部门的认可。

(三)雨污管网建设不断推进

2020年全区雨污水管网建设工作主要围绕秦淮新河、南河、农花河、南玉带河、板桥河等区域实施6个项目共计68个片区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项目,同时继续推进3个新建污水主通道工程,总投资5.19亿元。

截止2020年底,6个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工程、雨花台区国关片区污水主通道(龙飞路)改造工程均已完工,凤汇大道—城南污水处理厂污水主通道项目已完成工程量97%,预计2021年1月完工;铁南—中兴路污水泵站段污水主通道建设工程为跨年度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40%,预计2021年上半年完工。

(四)水环境长效管护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进。我区列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道共59条(段),设区、街、社区三级河长共123名,2020年以来依托“南京河长”APP统筹各级河长巡河共计6517次,APP掌上巡河问题反馈与销号计18条。二是水务工程管理持续加强。我区按照“管养分离、市场运作”的模式,依托《雨花台区河道养护考核办法(试行)》、《雨花台区片区排水设施养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2020年财政配套资金2499万元、613万元,分别用于全区河道及雨水管网养护,全面启动区内河道及管网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管养新模式。三是排水许可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全区已实施雨污分流地区排水户基底数883户,已办理排水许可证866户,办证率达98%。同时我区加强排水许可批后巡查监管工作,每月对全区排水设施进行全覆盖式巡查监管,确保从源头上切实改善全区水环境。

教育

我区现有中小学27所,其中公办学校25所(含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所,小学13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27382人,在职教师职工1922人。各级各类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8172人。辖区内所有管委会、街道均建有成人教育中心和社区教育中心。全区(除梅山属地学校外)现有职业学校1所,省四星级普通高中1所,省三星级高中1所,100%的独立初中为省级示范初中,100%的小学为省、市级实验小学或市级现代化小学,100%幼儿园达省合格园标准,其中省优质园占幼儿园总数的64%。

“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投入巨资建成了雨花外国语小学、雨花台中学学术报告厅及学生公寓,完成了板桥中学高中一期扩建工程。同时,配齐、配足、配优教学设备。全区中学生均图书48.19册,小学生均图书40.2册,计算机生机比:中学4.4:1,小学5.52:1。师机比是1.02:1,多媒体班级覆盖率100%,塑胶跑道覆盖面达100%,所有学校通过省级合格学校和南京市“五室”建设工作验收。

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远超省教育现代化指标。全区幼儿园三年入园率达99.6%,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100%。全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入学率达99.8%,其中在公办学校就学的达91.5%,并享受“同城待遇”。全区新增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

雨花台区

历史文化

桥上人家

古都金陵历经千年风雨,人杰地灵,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滚滚长江水从旁流过,形成了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有病人的家庭喜欢将废弃的中药渣倒在马路中间,指望别人踩踏后将疾病带走。市民见到并不惊奇或谩骂,自己小心不要踩到就是,环卫工人很快就会清扫干净。南京人看望“坐月子”的妇女,总喜欢送上一两只鸡。虽说现在的农贸市场都提供免费宰杀服务,但将宰杀好的“死鸡”送给产妇却是最大的忌讳。

端午节游秦淮

夏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称端阳。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绿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苋菜和雄黄豆,饮雄黄菖蒲酒,以求免灾。用经过曝晒的水洗眼,谓之“破火眼”,说可免一年眼疾。还用菖蒲、艾叶醮水洒地而后插门楣,用以“禳灾”。悬挂钟馗图像及方士刻印的五毒(蟾蜍、毒蛇、蝎子、蜈蚣、壁虎)形图,“驱鬼避邪”。儿童颈项挂五色丝络,络中装咸鸭蛋;臂系五色丝挽成的丝绦,叫“长命缕”,穿虎头鞋,背虎头披,用雄黄酒在额上画王字。妇女鬓也插五彩老虎花。

午饭后,全家人去夫子庙观看秦淮河龙舟竞渡。金陵龙舟向有“三帮”,有河帮、江帮、木帮,龙舟之多,规模之大,别处也不多见。各船均饰以彩筝;有少儿扮戏中人物在上作种种游戏。当舟过之时,河岸人家掷银角、铜钱或放鹅鸭,为龙舟竞取之以为乐,谓之“夺标”。岸边男女蚁集,罗绮如云,金鼓齐鸣,欢声雷动。富庶人家还事先订租游船,泛舟览胜。秦淮游船自唐朝兴起,明清直至民国前期为盛。画船箫鼓,桨声灯影是秦淮河上一道斑斓夺目的亮丽风光。这在顾起元《客座赘语》、孔尚任《桃花扇》和余怀《板桥杂记》中均有生动记述。入夜,秦淮两岸万家灯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南京夏日风俗

南京旧时风俗,“立夏”这一天,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谓之“不疰夏”。据《金陵岁时记》解释,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多不恩饮食,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可望于整个夏季不厌食。

南京人一般都称端午为“五月节”。节前数日,大家小户,都得在中堂上挂起钟馗像来。这时,各种各样的粽子纷纷应市,来自农村的菖蒲、艾叶也摆满街头。水果店里都是“白沙”枇杷,“大红袍”枇杷;应时的高邮咸鸭蛋,本地名产烧鹅、烧鸭、刀鱼、鲥鱼等等,明人瞿佑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厨蔗鲥鱼冰作鱼会,盘供角黍荐为桨。”可见端午节历来很讲究吃一点时鲜货的。

南京人又把端午称为“娃娃节”,出售老虎型的小红绒花,婴儿穿的老虎鞋,以及系于小孩手臂上的五色绳,装咸鸭蛋的彩绳小网袋,用五色纸拼成方块再把这些方块拼成老虎的“小老虎”等,也成了应时生意。这些精巧的小玩意,都出自家庭妇女之手,她们把这项临时生意叫做:“赶节”。

到了端午这一天,家家大门口都插上菖蒲剑,有的人家还悬五毒牌。快近中午,家家关闭门窗,在房子内烧起艾叶,顿时烟气缭绕,香溢街巷。这叫做“驱五毒”。所谓“五毒”,就是壁虎、蜈蚣、蝎子、蜘蛛等毒虫。然后再在屋角墙脚到处喷洒雄黄水。当然,在此之前,屋内外都已作过一番大扫除。因此有人说:中国人过端午的习俗,其实是一种代代相沿的卫生运动,目的是搞好环境清洁,消灭害虫,防止疾病,为过好盛暑作准备。

中午,一般人家都饮雄黄酒。即使是贫民,这一天也得凑上几样菜。苋菜是家家必吃的节令菜,据说端午吃苋菜,夏天可免腹疼。菜上还得加上一点大蒜头,这显然是为杀菌驱毒。饮雄黄酒,用意也是为此。饮酒时,大人必以蒜头蘸雄黄酒于孩子额上画一“王”字,也是象征老虎之意。大蒜头辛辣,孩子是不吃的,于是就用上述的彩绳网袋装一个大蒜和咸鸭蛋,缝在孩子的衣上,据说一可避邪,二可避秽。

过去,讲究一点的人家,这一天还要用银鱼、韭菜、茭白等在锅中炒黑食之,谓之“炒五毒”,或拿黄豆和雄黄同炒,谓之“雄黄豆”,目的还在于灭害防病。而一般人家.则把饮酒后所剩的雄黄加水少_许,放以大蒜头,逐日晒于烈日之下,遇有疮疖或为毒虫所咬,就用它来涂敷伤处。这又是一种应急的杀菌消炎的简易疗法。

听老辈说,早先南京每逢端午,秦淮河中也有龙舟竞赛盛会,但自光绪甲辰那年,因观龙舟挤塌文德桥栏杆,死伤百来人后,此风中止。

五月十三日,要举行关帝会。在这…天,官府要派太常寺官到关帝庙致祭,市民要到庙内烧香。又相传五月十三日这一天,是关公磨刀之期,家家相戒是日不动刀砧。

五月二十日,俗传为“分龙节”。五月二十五日,为“回龙节”。谚云:“二十四五,小龙望母”。在这几日,必有大雨从天而降。

六月初四日,是荷花生日。是日,用纸制灯,燃放中流,为荷花祝寿。

夏至这一天,家家要吃李子,俗传可消夏日之疾。另外,大人和小孩这天要称称体重。

在立秋的前一天,南京家家户户要吃西瓜,谓之“啃秋”,此俗相沿至今。

雨花台区

地方特产

雨花石

南京特产,盛产于雨花台、菊花台等地。

雨花茶

雨花茶南京特产,也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它外形圆绿,条索紧直,锋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为雨花茶。

风景名胜

将军山旅游名胜区

将军山旅游名胜区

将军山旅游名胜区位于南京南郊铁心桥境内,总面积3.5平方公里,它的正北面是秦淮新河;与渤尼国王墓旅游区遥望;西南方与牛首山、大石头观光休闲区相衔;近邻则是龙泉古寺。800年前,岳飞将军在这里筑壁垒,设伏兵,大败强敌金兀术,一举收复建康城(南京)。横亘山脊,连绵数里的故垒工事,便是当年激烈鏖战的见证,将军山也因此而得名。

乌龙潭公园

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乌龙潭公园方圆5公顷,以山光水色取胜,清幽典雅。妙香阁、冷花厅、芙蕖斋、肥月亭、放生庵、锁龙桥、武侯祠,布局和谐。此外,堪称树桩盆景中的极品、有着400多年树龄的“清桂”,以及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的世界上最大的景观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桥”等特有景观。公园内的龟鳖自然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龟鳖研究基地。目前,馆中收有中外龟鳖90余种,占世界已知龟鳖品种的40%,活体龟鳖达千只以上。馆内既有日常罕见的蛇龟、白玉鳖、金鳖、元宝龟,也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爪陆龟,还有黄额盒龟、龟中珍品——绿毛龟等。馆内最大的龟有100多斤,最小的龟仅几克重。

雨花台

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如今,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尔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景点特色:景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

雨花台兴建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党和政府决定在先烈殉难处南京雨花台兴建烈士陵园。1983年6月,邓小平亲笔为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题名。次年4月,纪念碑、纪念馆等新建工程全面启动。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各方协力,几易寒暑,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廊、忠魂亭等相继竣工,形成了气势宏伟、庄严凝重的纪念建筑群体。景点特色: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莫愁湖公园

莫愁湖位于南京汉中门大街,水陆面积约九百亩,周边十多华里,是南京一颗灿烂的明珠,为明代古典园林。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园内有胜棋楼、郁金堂、粤军阵亡将士墓等。公园两端为花卉盆景区,每年4月举行海棠花会。莫愁湖公园从日本引进的大批鸢尾花卉2002年五一起,在鸢尾专类园于游客见面。鸢尾专类园坐落在院内北圩水榭周边。是国内首家品种最多、栽植规模最大的菖蒲专类园。景点特色:“金陵第一名胜”、“江南一名湖”、“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莫愁湖公园

著名人物

齐康,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193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1952年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评为国家勘探设计大师(建筑)。2000年荣获全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科研、设计和教学工作。最早参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及相关的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研究。二十年来长期从事现代的建筑创作的研究及相关的建筑形态研究,主张进行地区性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首先在我国提出城市形态的研究及其相关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参与和主持“较发达地区城市化途径和小城镇技术经济政策”等科研项目约二十项。主持完成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河南博物院等建筑工程设计及规划设计百余项。发表了一系列对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向探索的理论文章,对我国地区性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张凤祥,1929年2月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8月到清华大学电机系读书,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1师政治部敌工科干事,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6月起历任华北电力设计院三室工程师、组长、一室副主任、设计总工程师。1970年10月任山西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党委委员。1981年11月任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院技术负责人、副院长。1984年4月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8年8月兼任华能集团公司副董事长。1988年12月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党组书记。2004年9月离休。是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于2016年4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参考资料

1.历史沿革·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2.行政区划·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3.单位介绍·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

4.齐康·全榜网

邮政区码 210012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将军山、雨花台、牛首山
机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