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级市)

2023-10-10 3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庐山市

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级市

庐山市,为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级市,原名星子县,是由九江市代管的省直辖市,是江西省第二个以景区命名的城市。庐山市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九江县、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全市人口28.08万人(多为汉族江右民系)。其中农业人口18.01万人,区域面积8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和一场、一处,72个行政村。庐山市水上运输四通八达,自古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水上逆赣江可直航九江、景德镇、南昌、赣州,入长江黄金水道抵国外口岸。赣、抚、饶、信、修五大水系在县域东南水面束流而东,形成“江湖之会”。2016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2016年5月30日。举行庐山市挂牌仪式。

中文名 庐山市
外文名 Lu Shan City
所属地区 江西,九江
地理位置 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
面积 894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南康镇、星子镇、海会镇、牯岭镇
政府驻地 南康镇紫阳南路45号(原星子县人民政府)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三叠泉、秀峰、观音桥、白鹿洞书院等
机场 九江庐山机场
火车站 九江站、庐山站
车牌代码 赣G
人口 28万
电话区码 0792
邮编区码 332800、332900
行政类别 县级市
地方方言 赣语、江淮官话

历史沿革

庐山市地域在夏、商、周时,隶属扬州。春秋周景王九年(前536年),庐山市逐渐为楚国所有。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地归豫章郡,属吴国(今吴章岭,即吴国屏障之义)。战国周元王四年(前472),越王勾践灭吴国,故又归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威王熊商征讨越国,杀越王无疆。次年,收回原被吴国占去的全部土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九江郡。汉高祖流年(前201),设淮南国豫章郡柴桑县,庐山市在其境。三国魏黄初三年(222),东吴孙权设武昌郡,柴桑属之。晋永兴元年(304),划武昌郡柴桑县、庐州郡浔阳县,设浔阳郡。南朝仍循旧制浔阳郡。隋文帝平陈,废浔阳郡设江州,废汝南、柴桑二县,设浔阳县。开皇十八年(598),更名彭蠡县。大业三年(607),废江州,改为九江郡,彭蠡更名湓城。唐武德四年(621),复设江州,立浔阳县;八年(625),澎城併入浔阳。五代吴杨溥大和年间(929~935),于庐山之南立星子镇,派兵驻守。因境内有石(即落星墩)浮于水面如星,故得其名。南康保大年间,浔阳改名德化,星子镇归属德化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属江州。(三年,司农寺丞孔宜任星子镇税官,上奏:“星子当江湖之会,商贾所集,请建为军。”同年,太宗下诏,升星子镇为县,令孔宜知星子县事。)太平兴国七年(982),设南康军,将洪州的建昌(明晰安义县)、江州的都昌、星子,统一管辖,以星子县为军治,张南为第一任知军;隶属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江南路分东、西两路,南康军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年年(1277)。南康军改名南康路,设总管府,隶属江淮行省。不久改归江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西征,进入江西,将南康路改为西宁府。明洪武九年(1376),改名南康府,隶属江西布政司。清雍正九年(1731),南康府属广饶南九道。自宋至清,星子均属南康。南康军、路、府均设在星子县。

民国元年(1912)冬,废除南康府,保留星子县,隶属江西省。民国3年(1914),全省划为四道,星子隶属浔阳道。民国15年(1926)废道,星子直接隶属东西省。民国21年(1932),江西划为十三个行政区,星子属第三行政区(区驻瑞昌)。民国24年(1935),划归第五行政区(区驻浮梁)。民国28年(1939),全省减至11个行政区,星子划归第九行政区(专署驻岷山),县府一度驻波阳、都昌等地。民国31年(1942),仍属第九行政区(志署驻武宁)。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9师进驻县城,星子县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星子县属九江专区(后改称九江地区)。1983年7月九江地、市合并,星子属九江市。

2016年5月30日,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将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海会镇(海会、庐星、彭山、长岭、五洲、光明等6个村、居委会)划归庐山市管辖。

地理环境

气候

庐山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437毫米,年平均气温15-18℃,年平均日照数1932小时。

地形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背靠庐山,面向鄱阳湖。

行政区划

庐山市辖9镇、1乡、1个国营林场、1个湿地管理处。分别是南康镇、牯岭镇、海会镇、白鹿镇、温泉镇、星子镇(原蓼花镇)、华林镇、蛟塘镇、横塘镇、蓼南乡、东牯山林场、沙湖山管理处。

乡、镇

下辖

南康镇

北门巷、黄泥岭、庐阳、迎春桥、冰玉涧、坡头、城区、城郊、大塘、蓼池

海会镇

海会、庐星、彭山、长岭、五洲、光明

牯岭镇

日照、正街、橄榄、朝阳、胜利、芦林、花径

白鹿镇

五里、玉京、交通、梅溪、万衫、大岭、四联、河东、秀峰、波湖

温泉镇

温泉、新塘坂、东山、板桥山、钱湖、隘口、庐山垅、西洲、通书院

星子镇(原蓼花镇)

蓼花、三角垅、幸福、翻身、仕林、胜利

华林镇

华林、桥北、共同、虎口冲、繁荣、花桥、桃林、吉山

蛟塘镇

芦花塘、蛟塘、深耕、新亭、铁门、芙蓉、搓垅、西庙、龙溪

横塘镇

和平、西平、故里垅、红星、联盟

蓼南乡

和公塘、南阳坂、长西岭、黄鸠垄、桥南、新池、新华、横岭、渚溪

沙湖山管理处

马颈管理站、长湖管理站

东牯山林场

茶园分场、支山分场、栖贤分场、七贤分场、长家岭分场、东牯岭分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庐山

全市有43万亩鄱阳湖面和沿湖泽畔,湖岸线长220公里,山涧水系发达,庐山诸多峡谷,数十条港涧,总长200多公里,地表水年径流量达5.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1.6万千瓦。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发现了铍、钽、铌、铁矿,独居石、混合花岗岩、高岭土(瓷土)、钾长石、云母、石英、熔炼石英、辉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石、云母石英片岩、砂及温泉等24种。

交通

市政府驻地南康镇三面环水,负山襟湖。境内有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紧靠昌九高速公路,至九江机场、庐山火车站30分钟,至九江火车站、九江码头、九江市区40分钟,至昌北机场仅需80分钟,距九江市36公里,距南昌120公里,距武汉200余公里。

水上运输四通八达,自古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水上逆赣江可直航景德镇、南昌、赣州,入长江黄金水道抵国外口岸。赣、抚、饶、信、修五大水系在县域东南水面束流而东,形成“江湖之会”。

地方文化

星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相传“有星坠湖(鄱阳湖落星墩)”而得县名,设县已有千余年。千百年来,儒家、佛教、道教文化在星子水乳交融、相互影响,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南天师道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所在地,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是我国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

在古代和近代所有2500余篇咏庐山诗文中有1800余篇描写星子,1300帧庐山摩崖石刻中有700帧留存星子。尤其是世界文化名人陶渊明生于此、长于此、创作于此,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放牛娃周桂花的《一张珍贵的照片》等被选入中小学教科书,一县七篇,在全省乃至全国独此一家。

旅游资源

全市有汇聚天下灵秀的庐山风光,三百平方公里庐山风景区,星子独享其半,有一大瀑布(庐山瀑布)、两大峡谷(桃花源、栖贤谷)、三大名泉(天下第一泉谷帘泉、天下第六泉招隐泉、秀峰聪明泉)、四大“国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观音桥、秀峰摩崖石刻、紫阳堤)、五大丛林(秀峰寺、归宗寺、栖贤寺、万杉寺、海会寺)。

仙人洞景区

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

含鄱口景区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庐山观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为最佳地点。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

锦绣谷景区

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春时杂英百千种,灿烂如炽,至冬初苍翠不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眼雕缋。”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

三叠泉景区

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区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0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秀峰景区

秀峰泛指香炉、双剑、文殊、鹤鸣、行龟诸峰。这里山峰奇秀,风光旖旎,香炉峰云烟缭绕,飞瀑如练;双剑峰如剑插云霄,凌厉壮观;姐妹峰似姐妹比肩,意趣盎然;鹤鸣峰若仙鹤将鸣,其态栩栩。在“双剑”和“鹤鸣”两峰之间,开先瀑布共源分流,一为东瀑,形似马尾,故名马尾瀑;一为西瀑黄岩瀑,状若银河,从天而下。两瀑又在青玉峡合流,泻入龙潭。历代有不少名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作诗题记。

东林大佛

东林大佛

东林大佛总投资超过10亿元,整体造型吸收了龙门石窟等盛唐佛像优点,是代表当代高水平的宗教艺术精品。整个项目以阿弥陀佛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建成后将是中国国内唯一一个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老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国际性宗教与文化交流平台。

观音桥景区

景区以观音桥为中心构成的一个风景区。观音桥原称栖贤桥,又称三峡桥,为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观音桥于北宋祥符七年(1014年)由江洲匠陈氏三兄弟所建。长约24米,宽约4米,单孔横跨于大汉阳峰和五老峰之间的深涧之上,以五排同型重各一吨多的花岗岩105块扣砌而成,结构紧密、造型美观,虽经千年、仍紧固如初,被誉为中国南方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白鹿洞书院景区

白鹿洞书院景区

地处五老峰东南麓,距星子县城12公里。景区因书院而得名,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史上著名的书院。它以悠久的历史,幽静的环境,宽敞的殿堂,严谨的教规而享誉天下,曾被祟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1959年,白鹿洞书院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

太乙村景区

太乙村景区在含鄱口西太乙峰下,坐落于山南登山古道旁,相传远古道教宗师太乙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此处海拔在800米以上,有国民党蔡庭楷、白崇禧、陈诚等十八位著名高级将领在此修建了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十八幢别墅。境内主要由十八幢别墅遗址、九奇峰、第四纪冰川遗迹、观喜亭、息肩亭、泉槽瀑布、太乙索道等景点构成。

桃花源景区

坐落在庐山最高处的汉阳峰西,名康王谷,又俗称庐山垄,为庐山三大峡谷之一。由观口山门、回马石、问津堂、忘路谷、桃花溪、吴官村、康王城、谷帘泉等景点组成。从星子县城出发,沿山南公路,西行近20公里,至德安、星子交界的隘口,往北折数公里即到观口山门。如果早晨从南昌或九江出发至星子山南旅游,则可从昌九高速公路到德安,穿城而过不久便到隘口,往北折数公里到观口山门,这样,桃花源景区便成了星子山南旅游的起始点。

温泉景区

温泉位于庐山南麓金轮峰下,因区内有庐山温泉而得名,境内有陶渊明故里栗里陶村、温泉疗养院,归田后醉卧松云、把酒赏菊的醉石馆;王羲之鹅池、墨池、玉帘听瀑读书的石屋;朱熹手书醉石;佛教胜地归宗寺、道教胜地的简寂观。

参考资料

1.历史沿革·庐山市人民政府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