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2022-11-22 9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3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国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一,近代以来中国未能跟上西方工业化脚步,加之战乱不断,以致成为落后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截至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也是金砖国家之一。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紧密。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以人均GDP衡量中国属于中上等收入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头三十年,实行苏联式计划经济,虽在特定行业有所发展,但相对于欧美日战后经济黄金时期及亚洲四小龙自70年代的经济腾飞,实际上中国经济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加拉大。19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中国经济得以步入高速发展阶段。80年代中国在南方成立了若干经济特区,它们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的火车头。92年邓小平通过南巡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其中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中国政府不断强调增加个人收入,并鼓励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来提高产量。政府也将外贸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因此20多年间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和超过2000个规模不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外资提供更宽松的政策以及更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国资本。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1978年以来中国内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近十倍。 按国际汇率计算,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则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又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0年至2006年,中国内地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8%-11%左右。1978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每日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人口贫困率,已由1970年代末的约64%降低为1990年代后期至今的不足10%。 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094美元,在185个国家中排名第84位。进入21世纪,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2008年金融海啸影响依现,气候异常频发导致食品价格波动,中国国内通胀水平升降时有发生。然而到2012年中国的平均通胀率为3.1%,2012年12月的通胀率仅为2.5%,属于相当稳定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经济特点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5%、10.6%和8.9%。全部工业增加值18.86万亿元,增长10.7%。消费、投资稳定增长,内需动力明显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增长23.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4.3%,所占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在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价格涨幅逐步收窄。财政金融稳健运行。2012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财政支出108930亿元,增加19056亿元,增长21.2%,“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各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3.6%。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夏粮、早稻、秋粮季季丰收,分别比2011年增产2.5%、4.5%和5.1%;2012全年粮食产量达到57121万吨,增长4.5%,实现连续8年增产,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新高。棉、油、糖、肉等其他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2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成为新的国际标准。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制药和育种、国家基因库等重大工程实现阶段性突破。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强。2012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颁布实施。支持重点节能项目924个,建成后可形成2200多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能力。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推广高效节能空调1600多万台、电机500多万千瓦、节能灯1.6亿只。支持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415个,建成后可形成年节水9.2亿吨、废物循环利用量7240万吨的能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11万吨。区域发展更趋协调。西部大开发新10年政策措施全面实施。促进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加快青海等四省藏区发展的各项举措得到较好落实,新时期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开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国经济经历长期战乱后基本停滞,于是在由周恩来、陈云制定下中国从1953年到1957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其中含有苏联的帮助,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开始恢复,之后有开始执行二五到五五的五年计划。期间受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严重影响,这些计划有失有得。直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此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改变经济政策,将经济从旧有的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导向的经济模式,并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不过政府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政府指导下,中国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城市方面,1985年,城市改革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80年代,中国设立深圳、汕头、珠海、厦门和海南等经济特区。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允许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允许私人经营一些行业,并打开国门,引进外资。1990年,中国政府批准开发上海浦东新区。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要求计划出售一些效能低下的国有企业并整合国有企业,并在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经过3年努力到2000年中国绝大数国有企业实现了盈利。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3月14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入宪的宪法修正案。 2006年,中国“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天津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导致的外需减少出口下滑,中国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2012年3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称,如果中国继续在金融业、建筑业、运输业、教育业、健康、电信和公共事业领域等行业进行改革,长期来看中国的人均GDP将增长10倍。进入2010年代,中国政府不再要求经济高速增长,2013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亦将被定为7.5%。2019年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依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8年GDP为9192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8972亿元,增幅为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税收

现行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中国税收制度日趋完善。改革开放初期的税制改革是以适应对外开放需要,建立涉外税收制度为突破口的。1983年、1984年又先后分两步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改革,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1994年,国家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成效最显著、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2003年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分步实施了改革农村税费,完善货物和劳务税制、所得税制、财产税制等一系列税制改革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几经变革,中国共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船舶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19个税种。其中,17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由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部门征收,另外,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也由海关部门代征。征管法规1、税收征管法。《税收征管法》于1992年正式颁布实施,2001年进行了修订。《税收征管法》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法律,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法律责任等主要内容,它规定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是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社会各界、有关方面配合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2、税收征管基本目标及模式。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纳税遵从。具体包括:执法规范、遵从度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经过各级税务机关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3、一般程序规定。我国税收征管的一般程序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等环节。纳税服务1、纳税服务理念。纳税服务工作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我国各级税务机关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按照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的的纳税服务工作总体要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水平。2、主要内容。包括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3、主要载体。随着纳税服务领域的拓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纳税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主要包括办税服务厅、税务门户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载体。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为方便纳税人了解纳税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地完成纳税事宜, 2009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对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进行公告。1、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是指纳税人在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时,由法律确认、保障与尊重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当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纳税人所应获得的救助与补偿权利,主要包括:知情权;保密权;税收监督权;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申请延期申报权;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委托税务代理权;陈述与申辩权;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查权;税收法律救济权;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利等14项权利。2、纳税人的义务。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均衡的,依照宪法、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负有以下义务:依法进行税务登记的义务;依法设置账簿、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以及依法开具、使用、取得和保管发票的义务;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的义务;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义务;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按时缴纳税款的义务;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接受依法检查的义务;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报告其他涉税信息的义务等10项义务。收入状况1、税收收入状况。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一直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我国税收收入出现了规模不断扩大,收入持续增长的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国税收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税收收入37637亿元,2007年49452亿元;2008年57862亿元;2009年63104亿元;2010年77394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税收收入突破28万亿元,是“十五”期间总收入的2.6倍,税收增收额年均为9305亿元。2、2011年税收收入情况。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95729亿元。税收收入增长随经济发展逐季趋缓。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9205亿元,比2010年增加1876亿元,增长25.6%。3、宏观税负状况。2005年-2010年各年宏观税负依次为:16.7%、17.4%、18.6%、18.4%、18.5%、19.4%。上述“税收收入”包括由我国税务部门组织征收的各项税收,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未减出口退税。税务组织机构税务机关是主管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部门。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省地方税务局实行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省以下地方税务局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货币

中国大陆的货币是人民币。分为元、角、分。符号为¥,货币代码为CNY,但普遍常用RMB。1元 = 10角 = 100分人民币在1980年代以前,稳定在1美元=2.466元人民币。人民币在改革开放之后,币值一直保持稳定。不过,到了1990年代之后,人民币开始大幅贬值,在1994年曾跌至最低达1美元=10元人民币。19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市场普遍吹淡风,认为人民币会大幅贬值,所以在金融市场上大手炒卖人民币和港元。中国政府开始进行调控,将人民币稳定在1美元=8.25~8.26元,将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将近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历届公报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商务贸易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努力搞活流通、扩大居民消费,积极促进外贸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着力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国内贸易实现新发展加快构建促进消费、引导生产、改善民生的现代流通网络,不断创新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国内贸易实现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万亿元。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普及,流通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千方百计稳外需、保市场,通过结构调整为稳定外需注入新动力,对外贸易在逆境中实现了新跨越。吸收外资取得新成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外资产业政策和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对口合作机制,继续发挥我国吸引外部要素的综合优势,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对外投资合作实现新突破加快完善对外投资合作法律法规,着手建立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防范体系,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为实施互利共赢战略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条件。对外经贸关系开创新局面深入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巩固和拓展多双边经贸关系,国际经贸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10年底,已建立163个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129个双边投资协定,与美、欧、日、俄等主要经贸伙伴建立了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0个自贸协定;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在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峰会、金砖国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应对贸易摩擦和维护国内产业安全的机制基本形成,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不断提高。此外,内地与香港、澳门地区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贸合作实现机制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务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已位居全球前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涉外经贸体制基本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流通引导生产、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商务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金融形势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注意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涨幅逐步趋稳,国际收支继续改善,就业形势较好,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4%。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75个百分点,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入10月份以后,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等形势变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优化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成效逐步显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外汇管理

外汇资源短缺曾长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与之相适应,外汇管理的主要目标即是保障国家对这种稀缺资源的计划和支配,在管理理念和制度安排上奉行“宽进严出”原则。告别外汇短缺时代后,我国外汇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要目标转变为通过对外汇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均衡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服务经济发展。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积极应对,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工业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增速比上年减缓1.8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增速呈现缓中趋稳的运行态势,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4.4%、14%、13.8%,10、11、12月份分别回落到13.2%、12.4%和12.8%,总体仍处在较快增长区间。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全年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3%,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总体趋缓。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8.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纺织分别同比增长15.8%和15.3%,增幅下降8.6和1.3个百分点。工业效益总体继续改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实现利润5.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30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129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增速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1810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02594亿元,增长31.8%,增速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607亿元,增长3.8%,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分行业运行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农业发展

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2011年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产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2011年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烤烟产量287万吨,增产5.1%。茶叶产量162万吨,增产9.9%。2011年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648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393万吨,下降1.4%。年末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下降0.8%。禽蛋产量2811万吨,增长1.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2011年年水产品产量5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2011年年木材产量7272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1%。2011年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1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1万公顷。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交通发展

2011年货物运输总量369亿吨,比上年增长13.7%。货物运输周转量159014亿吨公里,增长12.1%。2011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0.7亿吨,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7.5亿吨,增长10.8%。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231万标准箱,增长11.4%。201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民用轿车保有量4962万辆,增长23.2%,其中私人轿车4322万辆,增长25.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能源发展

“十一五”是我国能源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消费总量世界第二,在国际能源事务中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能源工程,建成了一批重要的能源基地,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人均用能条件不断改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明显优化;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装备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危中寻机,把消极因素变成了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能源“走出去”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抗击特大自然灾害,保障能源应急供应,显示了能源行业急国家之所急的社会责任感和众志成城的战斗力;能源行业管理得到加强,科学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旅游行业

“十一五”时期,中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繁荣,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快速发展的出境旅游使中国成为令人瞩目的客源输出国,已批准开放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6个,其中113个已正式实施。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发布旅游业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18项、地方标准200多项,标准化范围基本覆盖旅游业各主要领域和重点环节。自1992年起,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不同的旅游主题,加强旅游宣传促销,2012年的旅游主题是“中国欢乐健康游”。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开通了“12301”全国旅游服务热线,建设了一批旅游咨询服务或集散中心,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不断加强。旅游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07年底,中国旅游业全面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宾馆领域已经全面实现了国民待遇,旅行社和导游领域的开放程度也大幅提升。2010年8月,作为主动开放措施,国家旅游局和商务部出台《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试点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在试点基础上,将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通讯行业

总体情况中国电信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按照“引领发展、融合创新、普惠民生、绿色安全”的指导原则,积极推动3G和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和增值电信业务,持续优化市场竞争格局,不断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经初步核算,2011年全行业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772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电信业务收入9880亿元,同比增长10.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331亿元,同比增长4.2%。电信用户2011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02万户,总数达到12713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862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7.6%。(一)移动电话用户2011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725万户,创历年净增用户新高,达到98625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8137万户,达到1284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上年底提高9.2部/百人。移动增值业务中,移动个性化回铃业务用户达到61408万户,渗透率达到63.3%;移动短信业务用户达到77672万户,渗透率达到78.2%;移动彩信业务用户达到20757万户,渗透率达到21.2%;手机报业务用户达到16110万户,渗透率达到14.1%。(二)固定电话用户2011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23万户,达到2851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减少548万户,达到19110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减少375万户,达到940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1.3部/百人,比上年底下降0.8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中,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净增154万户,达到26725万户;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076万户,达到1787万户。无线市话用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底的9.7%下降到6.5%。固定电话用户中,住宅电话用户减少1011万户,达到19287万户;政企电话用户净增217万户,达到6756万户;公用电话用户减少128万户,达到2468万户。与往年相比,政企电话用户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住宅电话用户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三)互联网用户2011年,全国网民数净增0.56亿人,达到5.13亿人。其中家庭宽带网民数净增0.10亿人,达到3.9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6.4%;手机网民数净增0.53亿人,达到3.5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9.4%;农村网民数净增0.11亿人,达到1.3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6.5%。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比上年底提高4.0个百分点。2011年,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40万户,达到551万户,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020万户,达到15649万户。业务使用服务,既包括满足社会普遍服务需求的基本邮递服务,也包括多层次、多样化的快递服务。邮政行业联系着千家万户,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快递企业迅速发展和快递市场的形成,市场主体逐渐多元化。2007年实施了邮政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分开,两改革,四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在剥离原国家邮政局的企业职能、资产和人员的基础上重组国家邮政局,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改革邮政主业,改革邮政储蓄;完善邮政改革配套机制。改革的方向是:促进邮政行业向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邮政行业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企业独立自主经营和政府依法监管的邮政体制,进一步促进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经过努力,企业独立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监管的邮政体制初步建立,邮政事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为使改革在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整合和优化交通行政管理机构方面有实质性推进,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国家邮政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这次组建交通运输部,整合交通运输资源,为邮政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邮政行业紧紧抓住改革契机,依托“大交通”平台,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资源优势和组合效率,全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拓展服务网络,加快传递速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邮政服务和快递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

201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1933亿元,增长23.8%;农户投资9089亿元,增长15.3%。东部地区投资130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中部地区投资70783亿元,增长27.5%;西部地区投资71849亿元,增长28.7%;东北地区投资32687亿元,增长30.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第二产业投资132263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162877亿元,增长21.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44308亿元,增长30.2%;办公楼投资2544亿元,增长40.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370亿元,增长30.5%。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43万套,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32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