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于1993年上映的香港电影)

2023-10-17 2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七月十四

于1993年上映的香港电影

六女一男的七个小孩在废屋中发下毒誓,相约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均要聚会一次。多年后,一对男女离奇死亡,刑警汤姆和明德奉命追查,发现男死者的太太嘉仪嫌疑最大,而且她提供的线索都难以作合理解释。两人带着嘉仪一齐追查下去,发现她竟是当年发毒誓的七个小孩之一,而另外有五名发过誓的人死亡。他们在侦查陈明真的丈夫离奇死亡的案件时,发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怪事,每一个跟她有关的人不是被杀就是失踪,原来此事与他们童年时代的一个盟誓有关。

中文名 七月十四
外文名 Thou Shalt Not Swear
其它译名 七月十四不见不散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导 演 钱升玮
编 剧 钱升玮
类 型 动作
主 演 刘青云,周文健
上映时间 1993年
对白语言 粤语
色 彩 彩色

香港电影1993

基本信息

七月十四

电影名:七月十四

更多中文名:七月十四不见不散

外文名:Thou Shalt Not Swear、Qi yue shi si bu jian bu san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颜色:彩色

声音:立体声

类型:动作片

分级:香港:IIB

上映 1993年

剧情简介

1977年,农历七月十三。七个小孩在废屋中发下毒誓,相约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都要相聚一次。1993年,农历七月初七。一对男女离奇死亡,刑警周警官(周文健饰)和他的新搭档(刘青云饰)奉命追查。在调查追踪中,两人发现男死者(陶大宇饰)的太太嘉仪(陈明真饰)嫌疑最大,她所提供的很多线索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两人带着嘉仪继续追查这宗离奇的死亡案件,发现她竟是当年发过毒誓的七个小孩之一,而另外五名也曾发过毒誓的人都已经死亡。随着他们的深入调查,两人发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怪事,每一个跟她有关的人不是失踪就是被杀。那个他们童年时代发下的毒誓,似乎正在一一应验。

导演:钱升玮

编剧:钱升玮

主演:刘青云、周文健、陈明真

制作人:钱升玮

歌曲介绍

小肥《七月十四》

作曲:李峻一

填词:李峻一

编曲:Johnny Yim

监制:Johnny Yim

雾云密布 苦雨催促上路

旧坟望人来打扫

或我时辰未到 低诉声听不到

就以冷酒祝你长眠不老

孩童游戏 七色衣纸遍地

路人游魂同把臂

若这天亦难遇你 生与死几千里

就以这烛火引渡着你

七月十四 那飞灰该是你

尚未烟熄那一刹 仿似跟你一起

七月十四 要走的竟是你

若是消失了的都不该记起 却记得你

是贫是富 终要安於尺地

万年後谁提起你

没有俗事缠住你 总算一种福气

虫蚁与枯骨永为邻里

七月十四 那飞灰该是你

尚未烟熄那一刹 仿似跟你一起

七月十四 要走的竟是你

若是消失了的都不该记起 却记得你

若已轮回今世在何地

一切亦已重头应不再伤悲

七月十四 那飞灰该是你

尚未烟熄那一刹 仿似跟你一起

一夜梦醒 梦见的竟是你

若是消失了的都不该记起 却记得你

节日

来源

盂兰节(鬼节)原意是敬贺和感恩的意思,最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佛经《枷蓝经》中有这段记载: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强的弟子,目犍连,他的母亲生前作恶太多,死后堕入阿鼻无间地狱,受无间苦。目犍连虽然神通力最强,却始终要看着母亲受苦,无能为力,便求助佛祖。佛祖指示要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让目犍连宴请十方僧侣斋食,等十方僧侣为目犍连的母亲诵经超度,也为骚扰目犍连母亲的冤魂超度,让目犍连母亲可以得到安宁。因为七月十五接近收获的季节,最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热也不冷的时候,所以最适合超度游离的冤魂。

演变

后世便跟相仿效,统统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斋宴十方僧侣,希望自己的先祖死后得到超度安宁。

这个故事和习俗自达摩先师传到中国。中国人却出奇地想到,与其请僧侣斋食,倒不如把供品供奉那些缠绕先祖的冤魂。慢慢地,七月十五的盂兰节经中国人改变为七月十四的鬼节。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摆开供品,祭祀祖先,也供奉附近的冤魂,希望家宅和顺,先祖安宁。

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这只是一个片面的想法。事实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

鬼门正式大开的日子,应该是农历的七月初二。这一晚,全球所有城市的九个至阴大穴就会打开,所有鬼魂就可以自由出入,各自享受人间为他们而准备的供品,一直到七月十五凌晨十二点前。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才再有十四天的机会等到鬼门重开,又历游三千花花世界。而想用供品祭祀的人们,最应该在七月初二那一天摆开祭品,否则就会让先祖饿了几天的肚子喔,搞不好他们看到七月初七祭七仙女的祭品时会认为你不孝,只知道求姻缘,而忘记了先祖。

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也就是人日之后的那天,鬼门又会再开一次,让鬼魂再次游历人间。大概这两次鬼门大开,就是地府的寒暑两个假期吧。

习俗

农历7月14有喝豆浆习惯。

上海松江七月十四喝豆腐浆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松江城厢地区有喝豆腐浆的风俗习惯。相传这一风俗习惯,是为了纪念明末的松江抗清义军领袖李待问。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打入松江,把松江城团团包围,形势十分紧迫。当时任松江府知府的李待问和沈犹龙、章简等,率领义军,固守松江城。松江府城,城高濠阔,清兵一时难以攻入。经过一个多月的坚守,义军粮草断绝,老百姓纷纷献粮供应义军。又隔了一个月,老百姓家里也断了粮,外面又没有援兵,这可真是到了粮尽援绝的境地了。

七月十四日是李待问生辰,那天晚上他把家中仅有的几斗黄豆献出来,磨成豆浆,用来充饥,继续抵抗清兵。这时,清兵将领得知城里口粮已断,便大举攻城。李待问让残余义军冲出重围,他自己回府,在案桌上写下了遗书,要清兵少掳少杀人,爱护百姓,写好后自刎而死。可清兵那里听他的,在松江城里仍然杀了两万多人。

到了乾隆年间,清统治者为了笼络民心,对明末抗清忠义之士,封赠谥号,立祠纪念。人民特别感念李待问,于1776年建造了雄伟的松江府城隍庙(现今方塔园天妃宫西北侧,后毁于日军空炸),就在立神像时,把府城隍修成李待问的样子,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忠义”之精神。并传说李待问死后当了松江府城隍,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也就是李待问生日这天,老百姓就自发地形成了磨黄豆、喝豆浆的习惯,以表示对这位热爱人民、为国捐躯的将领的深深怀念。

后来,到了农历七月十四日,松江城的百姓就到府城隍庙烧香,以后又扩展到府城四邻,浙江平湖、新埭等地百姓也赶来参加庙会,到了七月半下午才散去。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到处供应豆浆,凡是全城百姓和前来赶庙会的人,大家都要喝碗豆浆。还传说那天喝了豆浆就会眼目清亮,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李待问,字存我。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郡城榻水桥堍。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工文章,精书法。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与同郡沈犹龙、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等起义抗清,迁母于乡,身任守东门之职。八月初三日,清兵用计袭取西门,城破。见大势已无可挽回,乃从东门下来。有百户挽住说:“您读烂《四书》,今天将怎样?”待问说:“为臣死忠,这是常事,我不过想和家人作最后诀别罢了。”百户说:“您能这样,我先断头以待。”就拔刀自刎而死。待问凭尸而哭。仓卒抵家,少妾换衣涕泣,众人都劝逃走。他笑着说:“死,是我分内之事。且不死,将何以对待那位百户呢?”于是引绳自缢。气未绝而被俘。劝降不屈,慷慨就义。临死,犹告清将不可残杀民众。

松江民众怀念他,尊为府城隍,塑像为祀。诞辰为阴历七月十四日,府城隍庙例有盛大庙会,松江城厢人民并有夜间吃豆浆的风俗,都是纪念他的。

书法笔力遒劲,字体秀逸,行书可与董其昌媲美。松江博物馆藏有手迹行书诗轴。

著有《玉裕堂存稿》。

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七月十四

书 名: 七月十四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2月1日

ISBN: 9787511309488

开本: 16开

定价: 26.80元

内容简介

1

《七月十四》内容简介:年薪50万元但要求是农历七月十四出生的男孩。这个诡异的招聘信息轰动全城。当林子健不顾女友的百般反对,成功应聘进入SHU公司,却意外发现这间公司隐藏着种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棺材般的黑木柜,五个镶着不同照片的骨灰盒,其中一个竟然挂着林子健的照片……这是一家什么公司?到处是杀缪和阴谋?林子健感觉自己掉进黑暗陷阱,危机重重,一个个身份莫测的同事,一个个匪夷所思的事件相继登场,离奇招聘事件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暮光之下,林子健深知探索真相的凶险,恐怖,但他别无他路。

演职员详表

导演:钱升玮

编剧:钱升玮

主演:刘青云、周文健、陈明真

制作人:钱升玮

参考资料

1.七月十四·1905电影网

2.七月十四的剧情简介·豆瓣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