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臂猿(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动物)

2023-10-17 19阅读

长臂猿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动物

长臂猿是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的统称。即小型猿类。因臂特别长而得名。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类叫声差别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可分为四属,分别为:长臂猿属、白眉长臂猿属、黑冠长臂猿属和合趾猿属。其分布范围东起中国云南、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萨姆邦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栖地形态从一般热带雨林至常绿阔叶林不等,海拔范围可至2700米。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臂猿科所有种均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

中文名 长臂猿
拉丁学名 Hylobatidae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灵长目
亚目 简鼻亚目
长臂猿科
长臂猿属
长臂猿
亚种 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海南黑冠长臂猿、黑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等

外形特征

长臂猿共有16种,体形大小和毛色各有不同。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种类叫声差别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

白颊长臂猿

躯体更加纤细而四肢显得更长的一种长臂猿。雄性黑色,唯两颊各具一大型白斑,顶部的簇状冠毛显得更尖长而明显。雌性暗褐色冠斑呈多角形。躯体大部污黄色,胸腹的黑褐色稀少。

白掌长臂猿

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颜面周围常形成明显的白色面环,雌性面环近似封闭,雄性多不封闭(被白色眉纹断开)。两性均有暗、淡两种色型,暗色型毛色黑褐(手、足、眉、面环颜色例外);淡色型呈淡黄或奶油黄色,面环和手足更淡,白色。

白眉长臂猿

无尾。前肢明显长于后肢。雌雄异色,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具白色眼眉,头顶的毛较长而披向后方,故头顶扁平,无直立向上的簇状冠毛。雌性大部灰白或灰黄色,眼眉更为浅淡,颜面宽阔而被以灰白短稀毛,面周更趋浅淡,白色。

生活习性

善鸣,树栖,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动物。因为长臂猿不是群居,它们每个家庭生活在一个很大的领地里,有时超过100英亩。

生长繁殖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也和人类相近,有22对,比人类的只少一对。它们的妊娠周期比人类的短,大约为210天;月经周期和人类的相差不多,都是30天左右;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类的胚胎保持相似的时间也最长。

分布范围

东起中国云南、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萨姆邦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

种群现状

栖息地情况

随着近代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原始森林不断被开发,加上无端的乱捕滥杀,使长臂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显着下降,白颊长臂猿的分布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几个县境内,仅剩70只左右。

白掌长臂猿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几个县境内,是我国长臂猿中数量最少的一种,仅剩下30~40只左右。白眉长臂猿生活在云南北部,的野外数量也仅有100只左右。

减少原因

造成中国长臂猿资源面临毁灭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森林的破坏和气候的变迁。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动物,栖息于热带或热带性原始森林中,它们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失去了森林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保护级别

臂猿科所有种均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

参考资料

1.白眉长臂猿·中国动物主体数据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