鲺(鲺科鲺属节肢动物)

2023-10-18 1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鲺科鲺属节肢动物

鲺:shī节肢动物的一属,体扁,呈椭圆形。前端腹侧有吸吻、口刺和吸盘。寄生于淡水鱼类的体表,吸取血液:鲺病。

名称
拼音 shī
繁体
笔画 16
部首
部首笔划 8
释义 节肢动物的一属,体扁,呈椭圆形。前端腹侧有吸吻、口刺和吸盘。寄生于淡水鱼类的体表,吸取血液:~病。

概述

危害品种: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鲮鱼等。

防治适期:4~12月。

识别特征:病鱼不安,狂游,群集水面跳跃急游。肉眼可见虫体。

体形

背甲圆形,长度稍大于宽,侧叶末端伸达第四对足的前缘,前侧窦较显著,额部稍突出;呼吸器的前部小,三角形,尖端斜向内侧,后部大,肾形,内缘凹陷深。后窦略呈方形,深度约为背甲长度的1/3.6,腹部长为背甲长的1/3.7,腹叶末端形尖;肛窦深度为腹部长的l/1.6;尾叉基位。鱼鲺身体椭圆形,透明。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的腹面有一对用作吸附在鱼体上的吸盘和一个刺破鱼皮肤的口刺。胸部分四节,每节有一对游泳足。腹部不分节,为椭圆形的叶片,是鱼虱的呼吸器官。鱼虱没有卵囊,卵直接产在水生植物或石块上。卵圆形,黄色或褐色,外面有一层胶质物,借以固定在其体物体上。水温29—31℃时,10—14天即可孵出幼虫。幼虫孵出后,若两天内找不到寄主,即行死亡。鱼虱离开鱼体后,可在水中自由生活较短时间,所以它可以自行由一尾鱼转移到另一尾鱼体上去,也能随水流入其他水体中。

病症

鲺寄生在鱼的体表,刺伤或撕破鱼的皮肤,分泌物还能刺激鱼体,病鱼因而出现烦躁、狂游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类似龙鱼的大型鱼,烦躁、狂游现象更为严重,甚至发生冲撞缸壁和跳跃等情况。由于鲺的寄生损坏了鱼体,病鱼还极易感染其他病菌。如果一尾鱼寄生了几只鲺虫,甚至可能引起鱼的死亡。鱼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饲养龙鱼或其他大型肉食性鱼类时,由于用活饵,原来寄生在活饵上的鱼鲺有可能传染龙鱼,危害极为严重。

发生原因

(一)水质、水温要符合所饲养热带鱼的要求:一般是:

  • 放养密度适当。
  • 勤排污、除粪、换水和清洗滤棉,必要时洗砂,彻底清箱。
  • 换水时,新、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5度。昼夜温差大时,也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温过分升降。
  • (二)保证饲料质量,投喂定时定量:

  • 饲料质量不仅关系到鱼的生长发育,而且关系到体色是否艳丽。
  • 根据鱼体的大小、摄食和生长情况,定时定量投喂。不要随意多投、少投、更不要几天不投。
  • (三)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换水、捞鱼时要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捞网离水即用手遮盖鱼网,然后移动。换水时避免水流冲击鱼体。

    (四)外部带入病原体:饵料、水草、病鱼用过的工具和新购入的鱼都有可能带入病原体。因此,在购买时要注意观查。

    该病较常见。鱼鲺寄生后,鱼鲺的口刺激鱼体,分泌毒素,造成鱼体极度不安,产生狂游、窜跳现象。体表黏液增加,容易并发腐皮病、水霉病,对鱼种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5~9月较为多见。

    防治方法

    1、鱼池用生石灰水消毒,杀灭水中的鱼虱成虫、幼虫和虫卵;

    2、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5克;

    3、用4—5根号筒杆扎成一束,每666.7平方米水面插7—9束,浸出汁液防治。

    采取的措施

    (一)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病鱼:一般病鱼常离群缓游,浮于水面或靠边角独处,反应迟钝。有的急躁、速游、旋转,或擦碰池底箱璧。体色暗淡无光或变色、发白、发乌,皮肤充血、粘液多、脱鳞、鱼鳍残损或舒展无力,透明的鳍叶发白。看病鱼的排粪情况与健康鱼有什么不同,肛门处是否异常红肿或有粘液流出。

    (二)隔离处理病鱼:病鱼是传染源,发现病鱼立即捞出,隔离检查,及早确诊。

    (三)容器和工具消毒:发病鱼的水体、池、箱、使用的工具都可能是传染源,要消毒处理。如果带鱼消毒,要遵守药液使用浓度的要求,并注意观察,防止发生意外。

    参考资料

    1.鲺·查字典

    2.白鲑鲺·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