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

2023-10-26 2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青春之歌

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作品名称 青春之歌
作者 杨沫
创作年代 20世纪50年代
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小说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地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一直注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答应和他共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软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创作背景

创作缘由

1932年后,作者认识了一些共产党员。他们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出生入死,忍饥受冻,忘我地进行斗争。《青春之歌》中的江华基本上是真人真事,只不过姓名不同而已。他出身富农家庭,上了大学,很早就入了党。为了开展群众工作,党需要他到哪里,他就到哪里去。他先在东北抚顺煤矿砸铁砂,推小车。这种沉重的露天劳动,使他又冻又饿,终于病倒了。后来,党又派他到唐山工人中去活动,被捕后跑出来。坐火车没钱,只好躲藏在煤车里逃到北京。衣衫破烂,冻饿不堪,像乞丐一样躺在北大附近的大树下等候同志。这个人革命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管如何艰难困苦,都非常乐观,令人感佩。作者早就认识他,为了写小说,作者又找他谈过几次。江华就是以他为模特儿塑造出来的。又如,有位做公安工作的领导干部,原是保定二师的学生。他和其他几十个学生曾和上千的敌人坚持了二十多天的艰苦斗争。以后不少人伤亡了,他侥幸逃了出来。当工人,还苦学中医到农村去免费给贫农治病,做发动农民斗争的工作。他向作者谈了自己,也谈了许多其他共产党员的悲壮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一二·九”学生运动前的三四年中,作者是个失学青年,住在沙滩北京大学附近的小公寓里。那时候沙滩一带的小公寓很多,里面住了形形色色的青年人。有经常打牌嫖妓的阔少爷,也有成天钻故纸堆的老夫子。但更多的还是爱国或革命的青年,他们不一定都是北大学生,但可随便进出北大听课。当时,地下党也常在北大活动。那真是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天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驻华北、北.平,青年学生的抗日情绪高涨,热血沸腾。作者常听说有学生到装载着日本兵的火车前去卧轨,到南京国民政府去请愿。在这三四年中,作者常和北大学生来往,对他们的生活、思想情况和救亡活动比较了解。所以《青春之歌》中的许多人物、环境都选择了沙滩公寓和北大学生。这是由于作者比较熟悉这些人物和环境的缘故。以上可以说是作者写出《青春之歌》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也可以说是主要原因。是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这使作者选择了林道静为小说的主人公。林道静不是作者自己,但是有作者个人的生活在内。作者的家庭和林道静出生的封建大地主家庭差不多,作者的父亲也是像林道静父亲那样的人。作者年轻时接触一些革命同志受到马列主义教育以后,就恨起自己家庭的黑暗腐朽。地主阶级的自私、残暴、虚伪、恶浊使作者无法容忍,读完中学后作者就和家庭决裂了。作者也到过北戴河,到处找不到职业,受尽失学失业的痛苦。走投无路,想过自杀,又拼命挣扎了过来。但是旧社会给一个想自食其力、个人奋斗的女青年安排的道路是异常险恶的。林道静参加革命前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作者的经历,她参加革命后的经历,是概括了许多革命者的共同经历。

创作过程

1951年,杨沫正式开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创作,到1952年底完成了二十万字的初稿。其间,杨沫被调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担任编剧,从事专业创作。而这时的她又一直处在病痛的折磨中。杨沫常常是躺在床上写作,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满意的留下,不行的撕掉再写,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重写,艰难地熬过了六年漫长的时日,杨沫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1959年,小说拍成同名电影上映,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年。《青春之歌》为杨沫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和荣誉。盛名之下的杨沫继续吸收读者的一些意见,用时三个月,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并增加了十一章,全书累计达四十多万字,并于1960年再版。

作品影响

《青春之歌》销售达四五百万册,并被翻译成日、英、法、越、朝、俄、希腊、阿拉伯、印尼、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十几国文字出版。

周恩来、彭真、周扬、茅盾等都在不同场合称赞这部作品,共青团中央也号召全国青年学习这部作品。1959年,《青春之歌》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5)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原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1995年12月11日卒于同地。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文学》主编等职务。

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抗战爆发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担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1958年,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杨沫还创作了《东方欲晓》(后重写为《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长篇小说,以及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等。

参考资料

1.青春之歌·豆瓣读书

2.青春之歌·豆瓣阅读

3.杨沫·豆瓣读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