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汉语汉字)

2023-10-29 2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奋,汉语常用字,读作是fèn,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鼓翼飞翔是要用力的,由此而又派生出“振作”、“鼓劲”、“发扬”、“兴起”、“努力”、“奋斗”等引申义来。

2018年12月20日,“奋”当选为2018年度国内字。

中文名
拼音 fèn
繁体
部首
字码 U:594B;GBK:B7DC
五笔 DLF
仓颉 kw
郑码 GDKI
笔顺 一ノ丶丨フ一丨一
字级 常用字,一级字(1051)
平水韵 去声十三问
笔画 8
注音 ㄈㄣˋ

字源演变

字形演变

奋,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中还未发现此字。在周代“令鼎”等铜器里的,早期的金文“奋”,是由图(A1)、(A2)、(A3)三个部分构成的会意字。西周金文作从隹(图A2)、从田、从衣(图A4)。表意偏旁隹、田、衣分别为禽鸟、田地、衣服之象,合三者会鸟自衣下飞出而翱翔于田野之上之意。构件“衣”表意兼表音,衣与奋微文对转。

战国时变化有三种:一从隹、从田,如图(5),以秦简文字为代表,后来发展为主流方向。二从隹、从田,“衣”被“隹”隔作上下两部分,如图(2)、(3),“田”或由下位移于左位(图4)。三省去构件“衣”,增加构件“攴”(图7);或略去构件“隹”(图8),构件“衣”不被隔开地保存于上位,如图(9)。《说文》传承第一种结构,厘定作“从奞在田上”,属于理据重构,与古初构意不尽相合。

隶变时(图11-16),主要是在前两种结构基础上进行,最后还是以《说文》为代表的主流结构取得优势,楷书据此作奋,简化作奋,采用的是“取其轮廓”简化法。“奋”始见于清代刊行的《岭南逸史》,现为正字。

汉魏以迄隋唐,碑刻中尚有“奋”、“旧”等,并俗体。《说文》本义为“翚”(huī),即高飞、疾飞。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奋fènㄈㄣˋ

(繁体字奮)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

振作,鼓劲,振动:~起。~力。~勇。~不顾身。振~。勤~。兴~。

提起,举起:~臂。~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笔疾书。

详细释义

奋[fèn]

〈动〉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奮,翚也。——《说文》

奋隼归凫。——张衡《西京赋》

羽翼奋也。——《淮南子·原道》

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尔雅·释鸟》

不能奋飞。——《诗·邶风·柏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奋翅(振翼起飞);奋翼(振翼高飞);奋翔(振翼高飞);奋鳞(龙腾飞);奋翮(展翅,振羽)

鼓起劲来,振作

奋,振也。——《广雅·释言》

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奋烈(振奋威武);奋信(振奋伸张);奋武扬威(振奋勇气,施展威风);奋气(奋发振作)

震动

雷出地奋。——《易·豫》

奋,动也。——《广雅》

又如:奋首(摇头,表示疲困);奋髯(抖动胡须);奋蹄(振蹄)

奋力;施展;发挥

奋至德之光。——《史记·乐书》。集解:“发也。”

王奋厥武。——《诗·大雅·常武》

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奋张(有力地伸展、张开);奋末(四肢用力)

挥动;举起;舞动

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明·魏禧《大铁椎传》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奋臂(有力地举臂,表示振奋);奋袂(举袖,挥袖,形容振奋);奋笔(提笔疾书);奋戈(使劲挥舞干戈)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第四】【奞部】奋

翬也。从奞在田上。《诗》曰:“不能奋飞。”方问切文三

康熙字典

【补遗】【丑集】【大字部】

《篇海类编》:古朗切,刚上声。盐泽也。

又音本。

(奋)《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方问切,音偾。《说文》:翬也。《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羊,绝有力奋。螽丑奋。鸟张羽奋奞也。《诗・邶风》:不能奋飞。《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又震动也。《易・豫象》:雷出地奋。

又扬也。《礼・乐记》:奋至德之光。

又振去尘也。《礼・曲礼》: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

又姓。《左传》:楚有司马奋扬。

又叶普麫切,音片。《孙楚・韩信赞》:秦失其鹿,英雄交战。遂寤明主,超然虎奋。从奞在田上。俗作“𡚒”,非。𡚒字原从奞从旧。

参考资料

1.奋·汉典

2.奋·新华字典

3.奋·汉程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