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2023-10-31 13阅读

传统相声

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相声作为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追溯起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传统相声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吸收了各种艺术和生活的营养逐渐形成的。同所有的民间文学一样,传统相声有它的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的特点,一般没有专业作者,也没有固定的文学底本,往往经过了无数艺人的实践,经过了观众的选择、比较,最后才成为臻于成熟的作品。

中文名 传统相声
分类 说学逗唱
艺术类型 民间文学
特点 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

传统相声的定义及来源

马三立与侯宝林

传统相声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吸收了各种艺术和生活的营养逐渐形成的。同所有的民间文学一样,传统相声有它的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的特点,一般没有专业作者,也没有固定的文学底本,往往经过了无数艺人的实践,经过了观众的选择、比较,最后才成为臻于成熟的作品。因此,被保存下来的传统相声数字不确,据说有六百多段,但是解放后记录成稿的仅三百段左右。而这三百多段里内容也互有重复或雷同,手法也间有穿插和近似之处。

取材于现实生活进行创作的作品,是传统相声的主干。这是因为相声是讽刺艺术,它必须反映群众熟悉和关心的生活,提出并回答群众关切并共鸣的问题。因此,纵观三百多段传统作品,不难发现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实际上它是一幅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早期的相声作品多把矛头对准贪官污吏和封建军阀,其中官府的腐败、官吏的贪婪、军阀的骄横和虚妄,是这些作品重要的思想特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相声流传在城市的"底层"。这一时期的作品则集中揭露变态社会人们的变态心理,诸如阿谀奉承的恶习,敲诈勒索的伎俩,尔虞我诈的关系,醉生梦死的生活等,形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社会相"写照。日伪和国民党统治中国时期,中国是一堆腐朽的垃圾,相声流传在市民阶层,往往通过对他们的生活描绘,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历史灾难。那是一个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社会,中国是将近死亡的一具尸体,相声里所散发的臭气,反映了旧中国的不治之症。

取材于民间笑话的作品,在传统相声里为数不少,大多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割除了那些原始自然状态的东西,往往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对于愚蠢的讽刺则往往以县官为"模特儿",目的是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里的那些贪官污吏。对于自私和悭吝的讽刺也往往和现实生活的世态结合起来,揭示那种"无官不贪,无商不奸"的社会本质。对于虚伪的讽刺更是以尔虞我诈、你欺我骗的世态炎凉为背景。如《性急》与《火烧裳尾》的笑话,本来是描摹"急脾气"和"慢性子"两种人的性格特点,一个是火烧了衣服也不着急,一个是看见了"慢性子"的举动就突然发火。但是在单口相声《日遭三险》里,却以这两种人为线索。着重写一个贪婪的县官要寻找这两种人(还有另外一种爱小便宜的人)为他个人的私利服务。当他寻找到这几种人以后,立即遭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急脾气"给他当差,结果把他扔进河里;"慢性子"为他看孩子,结果把孩子掉进井里;"爱小便宜的"为他买棺材,买了个大的又偷了个小的……这种情节的改造和主题的升华,都是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人民对统治者的憎恶感情,讽刺锋芒和现实意义更加突出。

有关文人的传说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内容,多半有些历史的依傍,往往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其情节和人物往往都经过了群众的改铸。但是,当它们一旦被吸收到相声里来,便被赋予了更为浓厚的夸张色彩,几乎毫无历史根据,只有被再创作的艺术形象。比如孔子,在民间传说里有《孔子和采桑娘》的故事,描写他"在陈绝粮"的窘态,而在相声里孔子则成了更为尴尬的人物。《吃元宵》嘲笑他如何把"一文钱一个"改为"一文钱十个",不仅毫无廉耻地吃了人家的元宵,而且还摆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相声中的孔子近似于生活里的无赖,反映了群众对这位"至圣先师"的看法。在《抬杠铺》里,对一个普通"杠头"提出的种种问题,他居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说明这位"圣人"也并不是那么高明。

文化典籍的素材也经常被相声所吸取。它们不仅是被铺陈、演绎,而且常常被夸张、歪曲。诸如《批聊斋》、《批三国》、《歪讲三字经》、《歪讲四书》等,都是用"歪讲"、"曲解"的方法,巧妙地介绍这些著作,目的是制造笑料,反映作者机敏、智慧的眼力,常常嘲笑那种不懂装懂的人。《歪讲三字经》、《歪讲四书》等还反映了群众对这些僵死的经典嗤之以鼻的轻蔑态度。

分类

进一步说,传统相声也可以按照说、学、逗、唱,分为四类;甚至再加上批、讲、论、怯,构成八类:

说的曲目所占比例最多,如《拴娃娃》、《开粥厂》、《主客问答》、《文章会》等;

学的曲目,如《学四相》、《学叫唤》、《卖布头》、《学电台》等;

逗的曲目,如《五红图》、《铃铛谱》、《大相面》、《对春联》等;

唱的曲目,最早是学唱太平歌词,后来是学唱各种戏曲和鼓曲等,如《学大鼓》、《学京剧》、《大上寿》等;还有带戏曲走场的“腿子活”,如《黄鹤楼》、《汾河湾》、《窦公训女》、《洪洋洞》等。

至于批、讲、论、怯等四类,是从说的节目中分化出来的。

批的曲目,多以歪批制造噱头,如《批三国》、《批聊斋》等;

讲的曲目,如《讲四书》、《讲三字经》、《讲百家姓》等;

论的曲目,如《打牌论》、《小买卖论》、《偷论》、《家庭论》等;

怯的曲目,如《怯拉车》、《怯相面》、《怯剃头》、《怯跟班》等。“怯”在这里暗含嘲弄之意。

再进一步说,传统相声还可以做以下细分:

一、贯口(连续大段台词的表述)活。例如《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

二、倒口(摹仿各地方言)活。例如《学四相》、《找堂会》、《怯拉车》等。

三、柳活(指学唱类的段子)。例如《八大改行》、《京评越》、《学大鼓》等。

四、由笑话或玩笑小戏改编的段子。例如《三近视》、《扒马褂》、《连升三级》等。

五、评书改编的段子,多为单口。例如“八大棍儿”(《月明楼》等八段)、《山东斗法》等。

六、由民间故事改编的段子。例如《飞笔点太原》、《黄半仙》等。

七、由戏法说口改编的段子。例如《俏皮话》、《反正话》等。

八、由练把式改编的段子。例如《大保镖》、《论拳》等。

九、由太平歌词改编的段子。例如《韩信算卦》、《劝人方》等。

十、文字游戏式的段子。例如《天王庙》、《八大吉祥》、《找五子》等。

十一、争辩型的段子,多为子母哏。例如《铃铛谱》、《五红图》等。

十二、歪批类的段子。例如《批三国》、《批三字经》等。

代表作品

1、单口相声类:

帝王传说《珍珠翡翠白玉汤》、《宋献策测字》(一名《邵康节测字》、《测酉字》)、《皇帝选陵》;三国人物传说《张飞爬树》、《草船借箭》;以及神话传说《白蛇传》、《孟姜女》;“呆女婿”或“呆儿子”式的故事,像《傻子学乖》、《赞马诗》、《吃月饼》;蠢人丢丑的故事,像《山东斗法》、《豆腐侍郎》、《知县见巡抚》;褒扬聪明才智的故事,像《火龙衫》、《增和桥》、《风雨归舟》;有故事原型的故事,像《天王庙》、《黄半仙》、《化蜡扦儿》;源于民间笑话的,如《笑林广记》、《赶考》《山中奇兽》、《巧嘴媒婆》。

2、对口相声类:取材文人轶事的《三吃鱼》、《兄妹联句》;描写艺人轶事的《跑海》、《杠刀子》等;写军阀趣事的《韩复榘讲演》、《家务事》。

3、群口相声类:《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上记载的群活只有十五段,其中今天仍常演的只有《扒马褂》、《金刚腿》、《找五子》、《四字联音》、《训徒》以及《翻四辈》、《四管四辖》、《酒令》。曾经风靡一时的滑稽相声如《卖马》、《法门寺》今天已无人再演。建国后各地曲艺团曾就一些传统活改编成相声剧,如《化蜡扦儿》、《假行家》、《连升三级》、《小神仙》,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今天囿于人员的缺乏,我们只能抱以遗憾了。

参考资料

1.关于传统相声的遗产评介·毕业论文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