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肝(人体内代谢的产物)

2023-11-01 12阅读

肌肝

人体内代谢的产物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中文名 肌肝
分子式 C4H7N3O
分子量 113.1
尿肌酐正常值 男性5.3~16mmol/d;女性7~18mmol/d

化学表示

分子式(Formula): C4H7N3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13.1

热至约300℃分解。溶于12份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丙酮和氯仿。本品是从饱合溶液中缓慢蒸发而析出的含二分子水的结晶。在热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结晶含一分子结晶水。最大吸收波长234nm(ε 6900,pH6.5~12.3)、217nm(ε 4500,pH<3),225nm(ε 11100,1mol/L氢氧化钾)。闪点290℃。

分类

肌酐分为血清肌酐和尿肌酐两类。

血肌酐

血肌酐又称血清肌酐,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肌酐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j、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浆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

尿肌酐

尿肌酐检查可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其增高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尿肌酐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肌酐正常值

血肌酐正常值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具体可参考当地标准值)

尿肌酐正常值为正常范围:男性5.3~16mmol/d;女性7~18mmol/d。

肌酐清除率

1、什么是肌酐清除率?

肌酐清除率又叫内生肌酐清除率,英文缩写为CCr。肌酐清除率的正常值男性为85—125ml/min,女性为75—115ml/min。肌酐清除率的降低常见于肾功能低下和尿毒症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即肾小球滤过率。

2、肌酐清除率怎么算?

1.病人连续低蛋白质饮食3天(蛋白质<40g/d),避免剧烈运动。 2.于第四天早晨8时将尿排净,收集24h尿液,加入5ml甲苯防腐,准确量取尿量,记录在化验单上,取10ml尿液送检。留尿同天抽抗凝血2ml同时送检。采集完内生肌酐清除率标本后,便可以根据公式进行计算:Ccr=(140-年龄)×体重(k g)/72×Scr(mg/dl) 或Ccr=&#91;(140-年龄)×体重(k g)&#93;/&#91;0.818×Scr(umol/L)&#93; 注意肌酐的单位 女性按计算结果×0.85。正常值:108±15.1mL/min?1.73m2。40岁以后逐渐减低 肾移植后病人内生肌酐清除率如大于50则正常最佳是大于70,有些医院考虑到环孢肾毒性,如大于45且稳定,也属正常。 例如 血肌肝是132umol/L 体重65公斤 25岁 内生肌肝清除率为69。

3、肌酐清除率的临床意义:

⑴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参考值的80%以下者,则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⑵内生肌酐清除率50~70 ml/min,为肾功能轻微损害。

⑶内生肌酐清除率31~50 ml/min, 为中度损害。

⑷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以下,为重度损害。

⑸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

⑹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

⑺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为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临床意义

1、血肌酐的临床意义:

血中的肌酐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组成。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生成肌酐,再释放到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基本上不受饮食、高分解代谢等肾外因素影响,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体内生成量恒定(每日20mg/kg)的情况下,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 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清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正常男性血肌酐为53—106gmol/L,女性为44.2—97.2gmol/L。

2、尿肌酐的临床意义:

尿肌酐增高:尿肌酐排泄量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消耗性疾病、肝脏疾患、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发热以及饥饿等。 尿肌酐减少尿肌酐排泄量减少见于肾脏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瘫痪、伤寒、破伤风、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及肌肉萎缩和肌肉营养不良等。

一、肾病患者肌酐偏高或偏低的原因 肾病患者在临床检查中会出现肌酐的波动,表现为血肌酐高于正常值,而尿肌酐低于正常值。

这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形成病理变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大激发式的蔓延过程,从而进入了器质损伤期(即肾功能损伤期),此时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从而出现血内肌酐、尿素氮升高,尿中肌酐下降,双肾滤过率下降等。同时患者还会有高血压、高度浮肿等身体其他症状。

二、肌酐片、ast-120活性炭等药物在降低肌酐中的应用 在西医方面来说,直接降低肌酐的药物有很多,如我们平时所说的肌酐片、爱西特、尿毒清,还有如今刚刚研制的什么ast-120活性炭药物等等,尽管药物多种多样,药名形形色色,专家认为,不管是肠道排毒,还是利用药物的吸附和修复双重作用进行快速排毒,无非都是人工排毒,它们在理论上只能起到替代肾脏的功能,不能对已经受损的肾脏起到修复作用,且如果长期如此,会使尚有功能的肾脏也会逐渐丧失,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和治疗,最终还将会走入尿毒症。

所以,在临床上,尤其是尿毒症初期的肾病患者,不能单纯的依赖西医进行治疗,易西医对症处理,中医从发病根本进行治疗,方能阻止肾脏纤维化的蔓延。

检查

医学上所有的正常值范围都是一个可信区间,一般是95%,就是说这个范围对于95%的人是有效的,也就是有5%的人不符合这个范围 也就是说5%的人看起来正常的可能并不正常,而看起来不正常的其实正常。 所以在我们检查发现肌酐升高时应确定原因,以下几点问题应必须明确:1、你进行检验的医院的正常值(因为不同地方因为机器调试的问题可能列出的范围不同) 2、如果确实是高的,要认真对待,孤立的肌酐高是不可能的,肯定有其他表现,最简单查个尿常规,看看红细胞,蛋白有没有。如果这项检查有问题,那就认真对待了。 3、如果这项检查一切正常,身体也没有其他不适,那就不用管了,过1-2月再去复查一下。

治疗

血肌酐是身体正常代谢的产物,当得了肾脏病后,尤其是到了肾功能不全的阶段,因受损的肾脏滤过膜逐渐丧失了排毒的功能,血肌酐不能完全排出,就会在体内堆积,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尿毒症。以往的传统治疗也就是西医治疗我们已经介绍过,它们仅仅是降低肌酐,而不去修复基底膜,这样肌酐是不会下降的,即使下降,那也是暂时的。在中医治疗方面,微化中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有西医与传统中医无法比拟的有点。其主要的功能是去清除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免疫复合物和病变组织,同时修复肾小球基底膜。只要将受损基底膜修复后,改变了肾脏结构,扩大了肾小球滤过面积,血肌酐就会逐渐下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此时一定要预防感冒,控制饮食及情绪、不要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因素,保护好肾功能。只要注意到这些,血肌酐一定会降下来

微化中药降低尿素氮的原理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血尿素氮升高有两种情况。最常见的是肾功能不全,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是肾功能损伤,尿素氮不能较好地从尿中排出;其次有少部分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也可出现一过性的血尿素氮升高的情况,主要见于高度水肿,因少尿使血中的尿素氮不能随尿排出,蓄积于血液中所致。过去只是一味的用利尿药,认为尿量上去了尿素氮就会降下来,可是这只是治标之法,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病情,况且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假象蒙蔽患者。微化中药就是从根本上修复受损肾功能,扩张肾动脉,增加受损肾脏有效血液灌注,增加对肾脏供氧,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促进肾小球修复、受损病变组织结构改变、功能恢复。从而增加尿量,使尿素氮从体内排出,缓解患者中毒症状。

参考资料

1.拿到检查报告看不懂?医生教你解读肾功能指标·人民网

2.肌肝高是怎么回正常值·寻医问药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