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行为(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2023-11-02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侵犯行为

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属于心理学术语,简称侵犯(aggression),有时也可以称为攻击行为,从在校学生之间的欺负到球场上的球员斗殴,从办公室同事之间的相互中伤与诋毁到美国发动的两次伊拉克战争,都可以看做是侵犯的不同表现形式。

中文名 侵犯行为
外文名 Aggressive behavior
疾病别名 攻击行为
人体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精神科

疾病概述

攻击行为又名侵犯行为,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西方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重视.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为亦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备受关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特征,从认知的角度展示了犯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这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也为合理地控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科学矫正其暴力行为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症状体征

可以多种多样,如讽刺挖苦,散布流言,漠视社会规范,抗拒权威,打架斗殴,普通他人或集体财物等。攻击行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言语、动作和暴力行为,有意与无意的攻击,敌对与非敌对攻击,个人与团体攻击等。

保健小贴士

1、偶然性攻击及其干预

儿童身上的偶然性攻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攻击是无意的,但却可能对别人产生伤害。如儿童无意中踩了别人的脚,弄坏了别人的东西等等。

家长的干预措施包括:

(1)主要是让攻击者明白攻击的行为后果,并掌握道歉的语言技巧。

(2)成人应及时引导攻击者观察受害者的表情,理解受害者的感受。

(3)成人可以要求攻击者向受害者道歉。

2、表达性攻击及其干预

儿童的表达性攻击表现在口头上和行为上,包括骂人、说别人坏话、嘲笑别人、把别人推倒、在别人的画上乱涂、把别人的积木推倒等。这类攻击的共同特征是攻击者并不具有攻击的故意,而只是想从攻击中得到快乐,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类攻击行为,如果不加注意,极易发展为敌意性攻击。

家长的干预措施包括:

(1)设法转移攻击者的攻击目标。

(2)告知攻击者其行为的不良后果。

(3)引导儿童之间进行协商,建立行为惩罚准则。

3、工具性攻击及其干预

工具性攻击行为在幼儿期比较常见,到5岁达到高峰。这类攻击主要表现为儿童会为得到某种物品、维护某种权利而伤害别人。

家长的干预措施包括:

(1)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玩具和食物,以免由于争夺物品引起攻击。

(2)教儿童学会分享。至于怎样分享,可引导儿童自己协商以后决定。

(3)要求儿童遵守秩序。如轮流玩玩具,不能霸占公共物品等。

(4)当儿童主动采用非攻击性方式解决问题时,成人要给予表扬,进行正面的强化。

对儿童的敌意性攻击,成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明确告诉攻击者其行为是不能忍受的,也是不被允许的。

(2)帮助儿童消除对他人的语言或者行为的误解。

(3)教儿童学会控制敌意性攻击冲动。当儿童产生攻击冲动时,可以采用一些发泄或转移愤怒的技巧,如自言自语、放松、深呼吸等。如果儿童很好地控制了攻击冲动,成人要给予及时的奖励。

(4)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当儿童间出现敌意性攻击行为时,成人应表明自己的态度,安慰受害者,同时与攻击者、受害者以及旁观者一起讨论,形成对攻击行为的正确认知,从而建立起恰当的行为模式。

病理生理变化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攻击、暴力行为存在一定的家族聚焦现象,且符合多基因遗传特点。HYY型超雄结构可能更具有攻击性。 (2)生化: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及总胆固醇的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和抑制有关。

(3)神经内分泌:雄性激素、学堂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可能与攻击行为有关。

(4)脑结构与功能:左右大脑半球的均衡性发展与协调功能、额叶与颞叶功能及脑电图慢播活动等运与攻击行为有关,有人将杏仁核称为攻击中枢。

(5)疾病: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较一般人群更易发生攻击行为,颅脑创伤等也常伴发攻击行为。

2、心理学因素

(1)攻击行为与体力、情绪稳定性及成长阶段有关。高发阶段在青春期,几乎是成年人的2倍,30岁以后快事下降; (2)男女发生攻击行为的比例为9:1;

(3)人格的特征与供给行为有关。Shoham等(1989)曾发现暴力犯罪者多具有多疑、固执、缺乏同情新与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欢追求刺激、缺乏自信心与自尊、应付新世纪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差等特点;

(4)严重和持续的应激性事件可能成为攻击行为的促发因素;⑤智力水平低下者易发生攻击行为。

3、社会学因素

(1)低收入、社会底层、失业和职业不稳定群体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2)早年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离异或分居,遭遇父母虐待等与成年后的攻击行为关系密切;

(3)攻击行为的发生与受教育年限呈反比;

(4)不当的社会传媒和舆论常常具有诱导和“榜样”作用;

(5)婚姻稳定性差、缺少社会支持及质量布告者等易发生攻击行为。

4、其他

(1)既往有的攻击行为史增加未来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2)药物和酒精滥用者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参考资料

1.王俊,余毅震.    攻击行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配对研究. ·百度智能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