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由中科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合并而成)

2023-11-12 1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由中科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合并而成

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成立于2001年4月,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包括总部及4个直属单位,总部设在北京,直属单位分别是: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继续保留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为国家天文台的组成单位。

中文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外文名 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成立时间
机构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简称 国家天文台,NAOC
博士后流动站 1个
博士点 1个(一级学科)
硕士点 1个(一级学科)
专职院士数 7人(2016年3月中科院院士数据)
总部台长 严俊

简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成立于2001年4月,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包括总部及4个直属单位,总部设在北京,直属单位分别是: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继续保留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为国家天文台的组成单位。

国家天文台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和理论以及天文高技术研究,并统筹我国天文学科发展布局、大中型观测设备运行和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负责科研工作的宏观协调、优化资源和人才配置;重点研究领域有: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形成和演化、天体高能和激发过程、恒星形成和演化、太阳磁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天文地球动力学、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空间天文观测手段和空间探测、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国家天文台建有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太阳活动和天文光学技术等重点实验室,并与十几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多个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LAMOST工程指挥部和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总体部等均依托在国家天文台总部。

历史

国家天文台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于2001年4月宣布成立,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国家天文台由总部及4个下属单位组成。原北京天文台的各项事宜由国家天文台总部负责。下属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其中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由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后,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天文光学实验室改建。各下属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在属地注册法人资格。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由于历史悠久,承担着国家重大的科技项目和课题,并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继续保留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学术上受国家天文台的宏观协调和指导。国家天文台另与高校联合成立有四个研究中心。

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家天文台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天文台,成为中国在国际天文学界的主要代表。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是适应国家基础研究工作的需求,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组建,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批准于2001年4月25日宣布成立的。这之前的1998-2000年,正值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阶段,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天文基地的建设经历了探索和试点,为国家天文台的成立做了准备。

天文观测中心

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开始于1998年。按照中科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基地的部署,经天文学界的努力,天文基地被列入首批启动的知识创新基地之一。当时,我国天文学研究的布局集中在院属五台三站一中心,即北京、紫金山、上海、云南和陕西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长春和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以及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1999年4月16日,中科院决定在院属五台三站一中心的基础上,批准组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定位是:统筹科学院天文学科发展的布局、大中型观测仪器设备运行以及未来发展的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立项实施;建立天文研究工作网络,由天文观测中心负责科研工作的宏观协调和指导,研究工作仍分布在各天文台站及与大学联合成立的中心进行管理和实施;争取在2000年末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天文台和若干天文研究机构,组成我院天文研究新体系。

4月23日,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北台作为其总部所在地)举行成立大会和挂牌仪式。5月19日,艾国祥被任命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主任,汪景琇、王宜、杨福民、严俊和罗国权被任命为副主任。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确立了宇宙大尺度结构等九大研究领域,重点支持了兴隆等五大观测基地和28个创新研究团组,组织了国家天文观测中心首批首席研究员和研究员的公开招聘和聘任,开启了在我国天文学领域每年一度的“十大天文科技进展”评选工作,形成了较为利于科学创新的必要的规章制度。至此,国家天文台已具雏形。

天文台的成立

2001年3月27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了中科院《关于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请示》,同意撤消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并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事业编制总数由1002名减为957名;同时批复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事业编制721人不变。中科院天文创新基地的布局由此初步完成。

2001年4月2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成立国家天文台,规定国家天文台是院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直属事业单位,与研究所同等级别。国家天文台的全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英文名称为NationalAstronomicalObservatorie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简称:NAOC)。国家天文台在我国天文事业发展的战略层面得到定位。

国家天文台组建后,原北京天文台融入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的法人资格被撤消;云南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一并整合到国家天文台,不再列为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成为国家天文台下设机构,保留原级别并具法人资格;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其中天文光学技术实验室改建为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也成为国家天文台下设机构,具法人资格;撤消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将其70名编制划转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由于历史悠久,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课题,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继续保留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其主要学科方向、大型设备的运行和观测基地的建设受国家天文台宏观协调和指导。

2001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任命艾国祥为国家天文台台长,赵刚、李焱、崔向群、蒋协助(兼)、王宜为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任期四年)。蒋协助任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任命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严俊、上海天文台台长赵君亮为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台学术委员会由院内外科学家组成,主任汪景琇,副主任武向平、杨福民、杨戟、韩占文。国家天文台总部学术委员会主任武向平。

国家天文台现任台长严俊,副台长刘晓群(兼)、赵刚、王宜、李焱(兼)、洪晓瑜(兼)、崔向群(兼)。现任党委书记刘晓群。

条件及设备

条件

国家天文台系统设有30个领域前沿研究团组,7个高技术实验室和8个野外观测基地。野外观测基地有河北兴隆、北京

怀柔、北京密云、乌鲁木齐南山、上海佘山、青海德令哈、云南丽江高美古和抚仙湖、及长春净月潭,分别负责运行2.16米光学、多通道太阳磁场。此外,国家天文台与阿根廷圣胡安大学合作,在南美洲设有一观测站,运行我国自行研制的II型光电等高仪和正在研制的高精度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国家天文台总部及下属单位分别设有专业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文献约17万册;总部建有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科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数据库天文数据库等网络服务。

观测设备

直径2.16米光学望远镜,位于兴隆观测基地

多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位于怀柔太阳观测基地

直径25米VLBI射电望远镜

激光测距仪

II型光电等高仪:设在南美的阿根廷

25米VLBI、13.7米毫米波、

激光测距仪等大中型望远镜观测设备,

以及在建的2.4米光学望远镜、

50米射电望远镜和LAMOST等大型设备

科研任务

国家天文台承担了两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两项大科学工程项目和多项国家战略高技术项目,主持了五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于2008年10月竣工并投入科学运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09年在贵州开工建设。

九大研究领域

国家天文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从事天文观测和理论,以及天文高技术基础研究。经过凝练科学目标,国家天文台对1999年以来确定的九大研究领域给予强化支持。

这九大领域是:

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形成和演化

天体高能和激发过程

恒星形成和演化

太阳磁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

天文地球动力学

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

空间天文观测手段和空间探测

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大布局

观测基地

国家天文台成立初期,重点支持了五大观测基地,旨在有效运行国内大中型主要观测设施,包括河北兴隆站2.16m望远镜,北京怀柔多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乌鲁木齐南山站和上海佘山站两台25m口径射电望远镜,青海德令哈站13.7m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我国南方天文观测基地云南高美古2.4m光学望远镜和抚仙湖1m近红外太阳塔;国家天文台还支持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望远镜,建设发展了50米射电望远镜、长春净月潭站60厘米卫星激光测距望远镜以及阿根廷圣胡安激光测距观测站等。

实验室

在技术发展方面设有空间天文技术(北京、南京)、天文光学及红外探测器(北京)、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南京)、大射电望远镜技术(北京)、LAMOST工程技术(北京)、VLBI技术实验室(上海),南京天文光学新技术实验室(南京),负责运行公共实验室,并进行相关天文高技术的研究、发展和技术储备,为天文学发展服务并承担国家战略需求任务和课题;在科技部和中科院支持下,继续运行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开放实验室和射电天文开放实验室,为院内外天文学家服务。

研究团组

在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研究团组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择优竞争,在九大研究领域中建立了应用天文、太阳和太阳系、恒星和星际介质、星系和宇宙学等方向28个研究团组,对学科创新研究给以稳定支持。国家天文台与高校合作,创办了四个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的“北京联合天体物理中心”,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上海天文台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的“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上海天文台、武汉测地所和同济大学联合成立的“天文地球动力学联合研究中心”,还有中国科技大学的“天体物理中心”。

根据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要求,国家天文台成立之初就把现代天文学作为国家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推动天文前沿探索和天文高技术应用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国家天文台还根据学科发展对观测基地、实验室和研究团组做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着力发展空间科学与技术,使国家天文台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不断得到强化。

天文台章程

总结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运行经验,国家天文台把统筹我国天文学科发展布局、大中型观测设备运行和承担国家级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等职能用章程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章程于2001年10月26日经台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为知识创新工程顺利进行和促进天文事业新的发展一个指导性文件。

国家天文台章程明确规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总体建设目标是:

在重大天文学前沿领域进行研究的同时,进行天文高新技术创新,并针对国家在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天文应用成果与服务。

成为我国天文学大科学前沿研究基地;

战略性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应用天文研究和服务基地;

高级天文学人才培养与新科学思想和方法论成长的摇篮。建成具有强大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研究所,并成为世界公认著名的高水平研究所,成为我国在国际天文学界的主要代表。

章程规定了实现国家天文台建设目标的实施步骤。确定自2001年到2005年间强化实测基础,参与国际竞争,取得较为重大的成就;进而从2005年到2010年,使我国天文学研究在多个重大领域步入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占据较重要地位,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届时,将有足够国力发展和部署大型天文观测设施,拥有一批45岁左右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天文学家。在宇宙学、星系、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太阳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应用天文研究以及空间天文方面做出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作。

章程对国家天文台的任务、国家天文台与下设机构的行政关系、管理运行机制、人员配制、聘任条件和办法,学术委员会组成、经费和拨款等做了共十章三十一条的详细规定,为依法制台提供了一个基本依据。

科研条件

构筑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

国家天文台成立以来,共承担基本建设项目12项,新建和改造面积43527平方米,优化了科研工作条件和环境。其中:总部新建科研楼和改造科研条件基建项目分别为19998和10280平方米,对兴隆、密云、怀柔观测基地园区科研实验用房及附属用房、供电系统、给排水系、弱电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建设,扩建面积11020平方米,极大的提升了国家天文台的硬件环境与科研能力。根据科研任务需要,还承担了中国区域定位系统5个卫星地面站建设,建设面积2229平方米。

技术工程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500米直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

空间太阳望远镜(SST)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人才队伍

在职职工

国家天文台共有在职职工611人,流动人员374人,离退休人员536人。在职人员中,共有科研人员468人,科技支撑人员2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流动人员中,共有客座研究员81人、项目聘用人员228人。全台进创新岗位351人。

国家天文台设有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在学研究生390人,其中博士生140人、硕士生250人,有在站博士后21人。

国家天文台有王绶琯、陈建生、艾国祥、黄润乾和周又元五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青年优秀学者,有比例适当的、活跃的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等流动研究队伍。一支有相当水平的研究队伍已经成熟,并开始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有多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和SCI核心刊物任职。

重要科技成果

自国家天文台成立以来,天文基础研究产出和质量不断提高。至2007年末,先后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各两项。近年值得注意的倾向是,

(1)国家天文台应用天文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获得多项部级奖励;

(2)在大科学工程建设中,技术创新研究成果显著,连续两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银河系磁场研究,历经十多年的观测,建立了最大的银河系磁场探针样本;揭示了银河系几万光年范围内的磁场结构;建立了磁场结构双对称模型;证认出磁场效应的反对称全天分布图,推证出银河系晕中上、下反对称的环向磁场,首次给出星系尺度发电机运行的确切证据;得到星际磁场在中大尺度上的能谱分布。该研究使人们对银河系磁场从局域认知发展到整体图像,被国际同行认为“对理解银河系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显然非常重要”。主要论文他人引用280多篇。项目完成人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应邀做特邀报告。有关工作被职业天文学家手册推荐为基本参考资料,为两部国际射电天文经典教科书在改版时收入。

国家天文台2001-2008获奖统计表(省部级一等、国家二等奖以上)。

参考资料

1.单位简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