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藓(藓纲泥炭藓亚纲泥炭藓目泥炭藓科植物)

2023-11-14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泥炭藓

藓纲泥炭藓亚纲泥炭藓目泥炭藓科植物

泥炭藓别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分布最广而习见种。常见于山地湿润地区或沼泽中,多成大面积垫状单一的植物群落。是生成泥炭的主要成分来源。由于该类群植物附有特有的储水细胞,储水能力是其他藓类数倍至数十倍。中国大部地区山地均有分布。除亚洲分布外,欧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布。

植物界
苔藓植物门
藓纲
亚纲 泥炭藓亚纲
泥炭藓目
泥炭藓科
泥炭藓属
泥炭藓
中文学名 泥炭藓
二名法 Herba Sphagni
分布 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形态特征

1、柔软,疏松丛生,灰白带黄绿色,略呈淡红色。

2、茎直立,高18-20厘米,枝丛疏生,每丛具2-3条倾立的强枝,及1-2条下垂的弱枝。

3、茎叶阔舌形,长1-2毫米,宽0.8-0.9毫米,具宽的分化边。

4、枝叶阔卵状莲瓣形,长约2毫米,宽1.5-1.8毫米,尖部边缘内卷,无色细胞壁上具螺纹及水孔;叶横切面绿色细胞呈狭等腰三角形,位于叶片腹面。

5、雌雄异株。

分布

生于水湿环境及沼泽地带。四季均生长。适于高山带的湿冷环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生物习性

生于沼泽地,或经常有滴水的岩壁下洼地及草丛内。往往由于该种植物的生长而形成大片沼泽。

泥炭藓类植物体吸水力强,可用以铺苗床;消毒后可代药棉;植株死层形成之泥炭可作肥料及燃料。

泥炭藓植物可吸蓄为其自身重量的20~25倍的水分,它在森林地区过分生长往往导致森林的毁灭。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缺乏药棉,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国曾利用泥炭藓类植物的吸水特性代替棉花制作敷料。

由泥炭藓和其他植物长期沉积后形成的泥炭,其1吨的燃料热量相当于0.5吨的煤。

泥炭藓植物迄今仍为苗木、花卉等长途运输的最佳包装材料。

药用价值

简介

【拼音名】Ní Tàn Xiǎn

【别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

【来源】药材基源: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的植物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ium Ehrh.;S.cymbifolium(Ehrh.)Her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止痒。主目生云翳;皮肤病;虫叮咬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捣敷。

性状

1、性状鉴别:本品呈缠绕的团状,黄绿色或黄白色。湿润展平后,茎长10-15cm,有4-5条丛生的分枝,茎生叶舌形,长1.5-1.7mm,枝生叶瓢状卵形,较茎生叶稍大。孢子黄色。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孢子黄色类圆形,直径22-25μm,表面具细疣。茎表皮细胞壁薄,具水孔。枝生叶表皮细胞壁有螺纹及水孔。

化学成份

泥炭藓含α-胡萝卜素(α-caroten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γ-胡萝卜素(γ-carotene),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叶黄素(lutein),叶黄素环氧化物(lutein epoxide),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玉红黄质(rubixanthin),花药黄质(antheraxanthin),侧金盏花黄质(adonixanthin),新黄质(neoxanthin),堇黄质(violaxanthin),玉米黄质(mutatoxanthin),杜鹃花黄质(rhodoxanthin)等。

粗叶泥炭藓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β-隐黄质,叶黄素,叶黄素环氧化物,玉蜀黍黄质,玉红黄质,花药黄质,侧金盏花黄质,新黄质,堇黄质,玉米黄质,杜鹃花黄质等。

还含钠、钾、钙、镁、铅、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麦芽糖(maltose),葡萄糖(glucose),丙氨酸(ala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甘醇酸(glyc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

妙用

Discovery出品的荒野求生秘技里面有一集《欧洲阿尔卑斯山》里面提到:泥炭藓可以杀菌,割伤时,可以用泥炭藓清理伤口来杀菌。

参考资料

1.简介·达达文档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