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茄科酸浆属植物)

2023-11-21 1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锦灯笼

茄科酸浆属植物

锦灯笼,又名山姑娘儿、红姑娘,在河北坝上地区为主产地。锦灯笼为茄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果皮,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能。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有野生,但不主要作为药用。药用去掉种子,主要使用果皮,其味很苦。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微5裂,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气微,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中文名 锦灯笼
别名 毛酸浆,洋菇娘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茄科
酸浆属

分布

锦灯笼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产东北三省、山西及内蒙地区,抗严寒和干旱。锦灯笼为多年生,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山坡、山沟、荒地都能生长良好,抗旱抗寒能力很强。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疏肝。主治肝气不舒,肾炎,肝炎;坏血病、痰热咳嗽。

鉴别

锦灯笼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0ml,浸泡15分钟,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加氯仿10ml,浸泡3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锦灯笼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橙黄色主斑点。

医用验方

用锦灯笼草研末,开水送服,同时以醋调药末敷喉外,可治热咳咽痛。此方名“清心丸”。

用锦灯笼叶贴疮上,可治痔疮。

用锦灯笼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可治肠胃伏热。

锦灯笼鲜果捣烂外敷,或干果研末调油外敷,可治疗天疱疮。

锦灯笼果实5个,木瓜片4片,大枣10枚,车前草2棵,水煎服,日1剂,连服7天,后改为隔日1剂,治慢性肾炎,一般服20剂可愈。

利用价值

锦灯笼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果实供食用,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浆果富含维生素C,青果味酸或苦,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清热利尿,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制杀虫剂。

锦灯笼既可药用亦可菜食,还可以作为观赏植物栽种。在温室栽培情况下,株高80-100厘米。根系发达,绿叶葱郁,不定根发生能力强。茎直立生长,叶卵形,边缘有锯齿状缺口,单叶互生。花单生,钟状,完全花,白黄色,雄蕊、萼片各5枚,萼片生长期短小,清秀淡雅,盆栽于室内显得生机盎然,也能衬托出主人的高雅情致。花后逐渐扩大成灯笼状包裹果实,成熟时宛若一只只桔红色的灯笼吊挂在整株之上,又象是一顶顶喜庆的纬缦神奇地挂在树上。撕开纬缦,一个小小的“红姑娘”安坐其中,恰如等待新郎归房的闲淑新娘,这位可爱的“新娘”就是锦灯笼果。锦灯笼果实球型,未成熟时,“纬缦”和“新娘”均为绿色,成熟后变为金黄色浆果,也有呈红色,直径1.5-2.0厘米,单果重7-10克,味甜且具黏性。种子有胚乳,每个果实包含90-160粒种子,种子千粒重约1.0克。锦灯笼植株寿命一般8年。

每100克鲜果实中的矿物元素及维生素含量为:β-胡萝卜素0.22毫克,维生素C26~30毫克,维生素E2.20毫克,钾190.5毫克,镁11.42毫克,磷45.58毫克,铜0.119毫克,铁0.627毫克,锌0.24毫克,锰0.113毫克,并含酸浆果红素等物质,味甘甜,微酸,具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酸浆的茎叶中含酸浆苦素、木犀草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味苦寒,无毒。

锦灯笼植株作为中药,含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钝叶醇(obtusifoliol)、环木菠萝烷醇(cycloart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等化学成分。性寒,味苦,主治肺热喉痛,肺病,腮腺炎,热疝,血淋;外治皮肤疮肿,天疱疮,牙龈肿痛。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之功效。苗、叶、茎、根均可入药,味苦、寒、无毒。苗、叶、茎含酸浆苦味素A0.02%、B0.002%、C(脱氧酸浆苦味素A)。味酸、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功能。可治咳嗽、黄疸、疟疾、水肿、疔疮、丹毒等。用量6~9g。根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功能。可治疟疾、黄疸、疝气。用量3~6g。籽酸、平、无毒。膨大的宿存萼可入药,有清凉、化痰、镇咳、利尿之功效。全草有泻下作用,治痛风,但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

果味酸甜,略有苦味,果皮味极苦,两者皆可入药,锦灯果在中药上称“老子”,可清热解毒、清痰止咳,治疗慢性气管炎,长期食用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专用水果。是一种集食疗药用、保健于一体的新兴水果。另外,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果含蛋白质0.7—1.0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6—3.2g、粗纤维1.1g、钙18—22mg、磷19—32mg、含有苦瓜甙,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外医学家发现锦灯笼对艾滋病,癌症和糖尿病的防治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a、美国科学家发现锦灯笼中含有能抗艾滋病毒的锦灯笼蛋白MAP30,它能阻止艾滋病毒DNA的合成,抑制艾滋病的感染。b、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科学家们对锦灯笼的蛋白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锦灯笼中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具有明显抗癌生理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致癌物"吃掉"能力。我国台湾医学家从锦灯笼籽中提取一种蛋白质类的有机物--锦灯笼素,可抑制亚性肿癌细胞分泌的蛋白酶,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c、印度科学家从锦灯笼中发现"多肽-P"一种类胰岛物质,对糖尿病的治疗如同胰岛素一样有效。西安医科大学的医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研究试验,从锦灯笼中提取分离,纯化,结晶出类胰岛素,通过病理模型动物试验证实,可使重症糖尿病动物的血糖全部恢复正常。

种植技术

栽培要点:选好地,果园山地,平地均可。在选好的地块中,亩施圈肥4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均匀撒入地面,翻耕后整平作畦,畦宽以1米为好,有利于管理操作。零星生长于田间地头、地格子、老房框子和篱笆周围。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栽培,好管理,一次种植,可受益几十年。以黑龙江省种植最为广泛,锦灯笼于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于7月中旬萌发大量萌蘖,串株结果5-7个,百果重250克。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时,于10月份采收种子,洗净,阴干,于11月10日前,将种子在室内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控净水,与2倍于种子的细砂均匀的搅拌一起,湿度标准以手攥成团,一碰即开为度。然后,用透气的袋子装好,在室外选一处地势高燥沙质壤土的地方挖一个30厘米深的坑,将种袋放入坑内,种袋上复盖10厘米厚的土。封冻后,地表盖上10厘米厚的复盖物,以延缓早春地温升高,以免造成种子在地下发芽。于播种前5天揭掉复盖物,播种时,取出种子和沙子同时播出即可。按行距25-30厘米,划1-1.5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复细土或细沙0.8cm鳚1厘米再浇水,温度适宜7-15天出苗。28天左右,当小苗3-4叶时即可栽苗,采用大垅双行,行距60-70cm,株距20-25cm,每穴定值双株。

另外,锦灯笼植株分蘖性很强,种植第2年开始,每株都能从地下长出6-8株萌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通风透气不好,生产上多在雨季移栽多馀的萌蘖,成活率很高,又降低成本。

根茎繁殖

在秋末或春初播种,秋栽比春栽产量高,亩用种根40公斤,播前将种根截为3寸左右的小段,每段保持2-3个芽眼,然后用草木灰拌种根,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30厘米,开8厘米深的沟,将拌好的种根平放在沟内复土、稍震压、浇水,温度适宜约20天出苗。第一年不用间苗,第二年苗高10厘米,按株距15厘米定苗。要想丰产早产,锦灯笼苗高10厘米,结合间苗中耕除草,5-6月份亩施尿素20公斤、鳚肥20公斤,雨季注意排水。生长期间,喷施二次矮状素,以防徒长。在收果前喷二次代锰防承娘斑点病。喷二次化磷酸二氢钾,提早熟,增高产。

采收与加工

锦灯笼于10月上旬采收,此时叶片全部落地,只剩果实,便于采摘。加工时将果实集中在平坦的水泥地或油板路面上,用脚踩或木磙压,将果实压坏,挤出水分、晒干,即可出售。

人工栽培锦灯笼的成本投入低,667平方米用种量500克,成本50元,人工费40元左右,合计投入不超百元。近几年东北的收购价为每千克10—12元,667平方米产量达]50公斤干品,产值达千元,足有待开发的新致富项目。

参考资料

1.锦灯笼·中医中药网

2.锦灯笼·护花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