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学(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

2023-11-28 1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私学

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

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子虽非私学的首创者,但以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2000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文名 私学
产生时期 春秋时期
办理机构 私人(或民间团体)办理
创始人物 孔子

释义

中国历代私人举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大盛,汉代以后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得失

汉代私学教育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古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在官学制度未建立之前,私学教育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教育任务,使中国古代教育从未中断,而且有相当的发展。自秦代焚书、秦末战乱、汉初无为而治前后近百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古代的文化典籍、科学知识主要通过私学教育得以保存和传播。参与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人才,也大都是私人教学锻炼和培养出来的。

在官学制度建立之后,私学教育成为官学教育的重要补充,继续承担着繁重的教育任务。私学生徒数倍于太学生。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郡国内不过一校或数校。地方私学更远远超过地方官学。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学或家学承担。书馆的书师是一批相当庞大的教育大军,担负了数十万儿童的教育大任。成千上万私学教育家和教师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可磨灭的。

第二,私学教育促进了不同学派的发展。秦代专尚法律,焚书坑儒,以法为教,法家之外的学术成就,在禁私学的禁令中继续得到传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私学。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之声不辍。汉初尚黄老之学,官学未立,各种学术流派都以私学方式传播。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后置太学。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古今经学之争起,今文经学常居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常以私学讲授,不断展开斗争,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促进了两大学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正是由于古今文经学的反复斗争,私学与官学不断争夺,两大学派互相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相对而言,官学笃守师法、家法之风盛甚,私学教育却较少受此限制,许多私学大师兼通古今经,表明私学教育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第三,私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许多经验在官学中应用、推广。

首先,私学教育创造并积累了蒙学教育的经验,尤其是识字、习字教学的经验。识字教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汉代字书已有多种,它们将汉字按应用范围,分为若干类,有的按偏旁部首归类编写,易读易记,方便了教学。

汉代字书相对稳定,又随之增删完善,在启蒙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找到了巩固识字成果,并向高层次过渡的桥梁。汉代私学在集中识字、写字之后,马上进入诵读阶段,选择文字通畅,争议较少,切合实用的典籍,如《论语》、《孝经》,令其诵读,不求深究,只要略通大义,粗知文义即可,使之、乎、者、也

顺口而出,使书上文句如出己口,这方面的经验也为后世所吸取。最后,还有专经研习的经验。私学大师讲授,各以自己所长教授弟子,不仅教经典本身,而且讲授研习方法和心得,提倡质疑问难,这些经验为后世书院教学的张本。私学大师讲学,弟子众多,遂创立了传以久次相授业,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经验,创造了及门弟子和着录弟子的经验,这些都为当时的太学所采用。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方式扩大了授徒名额,满足了诸生求学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实际锻炼的机会。

第四,私学教育重视学风和气节的训练和培养。汉代学风特别重视认真刻苦钻研经典,力求精通章句,并注意实用。这种学风在私学教育中尤为突出。私学教育极重士气节操培养,特别是当政治腐败,朝野风气衰弊时,大批鲠直之士不愿同流合污,他们崇尚气节,隐身私学展开斗争。不少人不畏强权,不慕禄位,不惜生命的气节,带动或影响了一代士风。这也是私学教育的重要优良传统,后世书院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发扬。

​私学特点

私学既是由私人(或民间团体)办理的学校,从而表现出许多与官学迥然而异的特点。

经费和师资

1.私立教育经费基本为自筹,但也不排斥官方资助。早期开办私学的代表人物孔丘,招收学生的条件很简单,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魏晋南北朝时,儒家私学有的要求学生兑资入学,有的酌收束修,有的接收帝王的"资给"或"馈赠"。元代庙学多为民间捐资或集资兴建、维持。历代书院经费来源有的是政府拨给的,有的是私人筹措、捐献的,有的则是通过"学田"自给自足。到近代,新式私学的开创者多为地方绅士或文化名人,其办学经费多与工商业有关。如张謇创办通州师专,马相伯兴办复旦公学,张伯苓、严修开办南开学校,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和一个规模恢宏的学校网等。现代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和育才学校,也主要是通过募捐、集资等形式来解决办学经费。

2.师资。早期私学师资来源于平民学者。私学的宗师,有入仕做官兼领官职或短期为官者,但是,为师的资格不以入仕与否为先决条件。唐宋以后,随着科举制的强化和读书人的增加,许多科举落第者选择教书谋生,这是私学特别是蒙学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私学大多有自己的学术追求,急功近利情绪相对淡漠,这一特征显示了私学教师的品格。如孔丘,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目标,"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又如墨子,为培养急公好义、济世利民和勇于献身的"兼士"或"贤士",主张"贵义兴利"、"食力节用"、"耻过谤非"。现代的陶行知,为造就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的乡村教师,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创办晓庄学校、育才学校。

教育对象去贵族化

私学的"有教无类"冲破了种族、地域和阶级界限,平民布衣受教育的机会显着增加。

教学内容异彩纷呈

由于私学大多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追求又由于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私学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式上,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1.蒙养教学。蒙学始于汉代,至宋日益完备,元、明、清又有所发展。中国古代重视教材建设,蒙养教材按其内容可分为五类:一是综合各种常识的识字课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最为有名。二是诗文教学的课本,可以《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为代表。

蒙养教学,概括起来是读、写、作三事。读是阅读,包括教书、背书、理书、讲书几个环节。写是习写字,习字教学在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程序,有切实的要求,具体的指导,有持之以恒的训练。作是写作的训练。相对于近现代新型私学,古代蒙学教学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方式的讲授法为主要手段。

2.高级私学。早期高级私学内容,都是以诸子着作为依据的。春秋战国之际,儒家重仁重礼,以《六经》为教材,以"六艺"为课程。墨家在重武和重辩的同时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视的。道家若以老子论之,他反对一切"人为"教育,"天地本原书"可以作为老聃的经典。其后的道家人物,大多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材。法家除"以法为教"外,诉讼、兵法、耕战等一切实用知识也是兼摄并取的。其余各家,均以所属诸子的思想和着作作为研习内容。

私家蒙学和高级蒙学管理方法不同

蒙学的教育对象是不谙世事的蒙童。管理方式多是封建家长式管理。注重对学生进行体罚,这是私人蒙学管理的最大的特点。

高级私学中的相当部分,弟子与先生,是一种类似朋友的"同志"关系;而教与学,也非一个严密、复杂的过程。这类私学管理松散,基本上是以伦理和人情维系。

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私学,其开办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经费等的限制。孔子周游列国,随时收徒,随地就业。从其他诸家的"周游"来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旅行修学"形式,似是有普遍意义的。

从校址和师资的选择、规模的大小、种类的多少等方面看,唐代私学的办理表现得灵活多样,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转轨的便利。如私学仿科举考试采用贴经、诗赋等方法,使人对它刮目相看。唐代私学有经学、文史、诗赋、道玄、科技等五种类型。明代高级私学有结庐授徒讲学和官余教学三种形式。近代新式私学有政治社团、有科技、女子、工矿、师范等性质的学校,学生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数千人。仅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所创办的私立学校,就有科普性质的儿童通讯学校,乡村教育性质的晓庄师范,国难教育时期的中华业余补习学校、育才学校,民主教育运动中的夜大性质的重庆社会大学等。

关系制度

私学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制度,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其兴衰发展乃至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总要受制于当时政府的文教政策。私学的兴衰与政府文教政策的宽容与否成"反相关"。历代政府对于私学的态度不外乎两种:一是扶植利用,一是禁止压制。

春秋时期私学所以兴盛,就在于它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因而得到了政府的扶植。其时私学与政府的关系,在稷下学宫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稷下学宫的初创,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闲人"的目的,因此齐国官方对其教学和学术活动并不多加干涉。相反,齐国君主还在政治和物质上给予学者们以很高的待遇。齐宣王承认"士贵",并表示"愿请为弟子";对邹衍、淳于髡等各派学者76人皆赐列第为士大夫,并在宽广的大道旁为之修建高大第府以示尊宠。另一方面,稷下学宫的兴盛,也为齐国造就了大量的济世之才,当时齐能成为东方强国,稷下学宫应说是功不可没。

战国以后的历代政府(除秦、前清)都对私学采取了扶植、进而利用的政策,如汉代对著名学者的礼遇,宋代对书院的资助,民国对私立学校的改造等。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对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而秦和前清,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对私学采取了严厉禁止和软硬兼施的政策。秦统一中国后,废百家而独重法,"焚书坑儒"、"禁游宦"、"书同文"、"行同伦",强化吏师制度,秦所以速亡,与其高压专制的文教政策不无因果关系。清朝一方面通过开科取士、设制科、编纂书籍等措施来笼络士人;另一方面,又对私学采取了高压手段,如严禁"立盟结礼"(《卧碑文》)销毁"异端"书籍、大兴"文字狱"。这种文教政策,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也加剧了民族间的心理隔阂。

参考资料

1.私学·在线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