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谱(古琴曲乐谱)

2023-12-03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文字谱

古琴曲乐谱

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发、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是古琴曲目弹奏的参考。右上角记左手按弹的徽位。旁部记右手指法,“勹”为勾的减笔形式,即用中指明向内弹弦。其记写方法是先在曲名下记明琴调(定弦),然后将谱字用大字作为正文,用小字作为旁注,分别记出。

中文名 文字谱
用途 记录乐谱
起始时间 汉魏时期
现存文字谱 碣石调·幽兰
应用 弹奏法

地位

文字谱为一篇详细说明弹奏法的文字,不直接记音高和节奏。今世仅存的文字谱为南朝梁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现今演奏的《碣石调幽兰》就是根据该谱打出的。

其他记谱

减字谱

中唐,著名琴家曹柔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种较文字谱更为简洁清晰的琴谱,称“减字谱”。减字谱沿袭了文字谱的思维模式,将文字谱所记叙的内容,归纳为弦数、徽位、左右指法几个主要部分,并将其组合成一个方块字。

比如象可分为左上角、右上角、中部、旁部四个部位。左上角标记的是左手指名,“大”表示是左手用大指,“夕”表示用名指。右上角记左手按弹的徽位。如“九”是表示九徽。中部表示的是右手拨弹的弦的弦序,“五”表示右手弹五弦。旁部记右手指法,“勹”为勾的减笔形式,即用中指明向内弹弦。

减字谱谱字中右手的基本指法,有大指的劈、托;食指的抹、挑;中指的勾、剔;无名指的打、摘八种,俗称“四指八法”。其它指法大都由八法变化组合而成。减字谱谱字中的左手指法主要有吟、猱、绰、注、撞、逗、进复、退复、分开等。

减字谱谱字中的一般术语,包括调名(定弦法)、弦序、徽位、散、泛、按音与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等。其记写方法是先在曲名下记明琴调(定弦),然后将谱字用大字作为正文,用小字作为旁注,分别记出。研究表明,古代减字谱的各种指法符号有1000多个,记录弹奏音位、手法非常详尽。这种记谱法由于比文字谱更为简明、准确,因而由唐经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已逾千年。

古琴减字谱

工尺谱

工尺谱开始记录旋律的音高,不采用绝对音名写法。工尺谱属于可以移调的记谱方法,与简谱类似,简谱中的Do、Re、Mi、Fa、So、La、Ti,在工尺谱中对应的是:上、尺、工、凡、六、五、乙;比Do低一些的低音So、低音La、低音Ti,则分别写作:合、四、一。

节奏方面,工尺谱没有规定固定的音长,但会以“板眼”的形式表示强弱拍,一般以小圆圈“。”或小叉“x”表示“板”(强拍),小点“、”或“.”表示眼(弱拍)。“一板一眼”的说法就来源于此。

参考资料

1.[古琴教程] 古琴文字谱-指法打谱·乐器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