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汉语汉字)

2023-12-06 2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旌(拼音:jī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此字初文见于战国楚系简帛文字 。本义为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为表彰。

中文名
拼音 jīnɡ
部首
字码 U 65CC
五笔 YTTG
仓颉 YSOHM
郑码 SYMM
字级 二级
平水韵 下平八庚
名称
笔画 11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㫃部】子盈切(jīng)

游车载旌①,析羽注旄首,所以精进士卒。从㫃生声。

〖注释〗①“游车”句:见《周礼·春官,司常》,今“游”作“斿”。郑玄注:“游车,木路也,王以田以鄙。”按:王出外游行乘木路。木路即木辂。

说文解字注

游车载旌

段注:司常职文。注云:“游车木路也,王以田以鄙。”

析羽注旄首也

段注:司常职曰:“析羽为旌”。《尔雅·释天》曰:“注旄首曰旌”。李巡注《尔雅》曰:以牦牛尾着旌首。郭云: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郑注《周礼》云: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于旞旌之上。所谓注旄于干首也。《周礼》举羽以晐旄,《尔雅》举旄以晐羽,许、郑则兼举之,合《周礼》《尔雅》以立文。郑云:明堂位曰:夏后氏之緌,緌以旄牛尾为之,缀于橦上。所谓注旄于干首者,盖夏后氏但用旄牛尾,周人加用析羽。夏时徒緌不旒,周人则注羽旄而仍有縿旒,先有旄首而后有析羽注之,故许云析羽注旄首。孙炎云:析五采羽注旄上也。孙、郭皆云。其下亦有旒縿。庸风。孑孑、干旄。传云:孑孑、干旄之皃。注旄于干首。大夫之旃也。此可证大常、旂、旃、

所以精进士卒

段注:精、旌叠韵。《释名》曰:旌、精也,有精光也。引伸为凡表异之偁。从㫃,生声。子盈切,十一部。

广韵

子盈切,平清精 ‖生声耕部(jīng)

旌,旌旗。《周礼》曰:“析羽为旌。”《尔雅》:“注旄首曰旌。”

【校释】“旄首”前原衍“云”字,据巾箱本及《尔雅》删。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部】 旌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7

《唐韵》《正韵》子盈切。《集韵》《韵会》咨盈切,并音精。《说文》:析羽注旄首,所以进士卒。《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注: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虽异,旌旂为之总称。《广雅》:天子旌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释名》:旌,精也。有精光也。《诗·鄘风》:孑孑干旌。《周礼·春官·司常》:析羽为旌。又:斿车载旌。

又《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注:树旌以表门。

又《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注: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又《礼·曲礼》:武车绥旌,德车结旌。注:武车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内,故缠旌于竿。

又《书·毕命》:旌别淑慝。传:言当识别顽民之善恶。疏:旌旗所以表识贵贱,故传以旌为识。

又《左传·庄二十八年》:且旌君伐。注:旌,章也。

又《周语》:故为车服以旌之。注:旌,表也。

又《后汉·胡广传》:德以旌贤。注:旌,明也。

考证:“《尔雅·释天》旄首曰旌。”谨照原文旄上增注字。“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虽异,旌旂为之总称。” 谨按此十九字亦系尔雅释天文,谨改于亦有旒之下,广雅之前。“斿车建旌。”谨照《周礼》原文建旌改载旌。

文字溯源

形声字。战国文字(图1)上部为“㫃”,其古字形像旗帜,此处作形旁,意指这个字的本义与旗帜有关;下部为“青”,作声旁, “青”与“旌”古音相近。篆书(图2)改用“生”作声旁,字形变为左右结构。隶变后左旁写作“方”。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jīng

名词

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帜。

banner

屈原《远游》:“揽彗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旌旄;旌麾

泛指旗帜。

flag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见明旌之低昂,尚迟疑于别袖。”

旌旗;铭旌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

动词

〈文言〉表彰,表扬。

honor;

commend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若使太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

旌书;旌表

〈文言〉标识;表明。

《国语·周语上》:“犹恐具有坠失也,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

〈文言〉识别。

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旌别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ts

i̯ĕŋ

王力系统

ts

ǐeŋ

董同龢系统

ts

jeŋ

周法高系统

ts

jieŋ

李方桂系统

ts

jing

西汉

东汉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后期北齐

庚耕清青

jieŋ

齐梁陈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高本汉系统

ts

i̯ɛŋ

王力系统

ts

ǐɛŋ

董同龢系统

ts

jɛŋ

周法高系统

ts

iæŋ

李方桂系统

ts

jäng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十四清

开口呼

全清

子盈切

tsjɛŋ

集韵

平声

下平十四清

开口呼

全清

咨盈切

tsiæŋ

韵略

平声

子盈切

增韵

平声

子盈切

中原音韵

阴平

庚青

齐齿呼

全清

tsiəŋ

中州音韵

平声

庚青

兹星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八庚

全清

子盈切

tsiəŋ

参考资料

1.详细解释·在线汉语词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