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产党(日本第四大政党)

2023-12-28 1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日本共产党

日本第四大政党

日本共产党(日语:にほんきょうさんとう,英语:Japanese Communist Party,缩写为JCP),现为日本第四大政党,也是日本左翼政党的代表。

日本共产党于1922年7月15日成立,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1923年便被有关单位检举,而于1924年解散;1926年再次成立,并且主张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二阶段革命,目标为“废除绝对天皇制”与“实现国民主权”。1928年再度被取缔,不少重要领导人如德田球一等都被逮捕,而于1935年再度解体;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才获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步入发展的高峰期,九十年代后再次调整政策主张,注重灵活务实。

该党党章规定党的性质为“工人阶级政党”和“全体日本国民的政党”。主张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废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将日本建成独立、民主、和平的自由国家。

中文名 日本共产党
外文名 にほんきょうさんとう
简称 日共、JCP
成立时间 1922年7月15日
初始目标 废除绝对天皇制、实现民主宪政
委员长 志位和夫
机关报 赤旗报
总部地址 东京都涩谷区千駄谷4-26-7
意识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和平主义
青年组织 日本民主青年同盟
中央书记局长 小池晃

历史

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先驱者们,在20世纪伊始就已经开始阅读和讨论《共产党宣言》。1904年11月,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首次刊行。1922年,日本共产党成立。此后,日本政府对涉及共产主义的言论和相关出版物的打压愈演愈烈。

1945年12月,日共召开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行动纲领和党章,提出了废除天皇制,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德田球一当选为总书记。1946年2月召开五大,提出“和平革命”论,认为在美军占领下,可以通过和平、民主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1950年1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公开批评这一理论,引起日共党内意见分歧并导致分裂。同年6月,美国占领军勒令日共的《赤旗报》停刊,并禁止日共全部中央委员的政治活动,日共再次被迫转入地下。1951年10月,以德田球一为首的一派召开第五次全国协议会,通过了《五一年纲领》和武装斗争方针。

1955年7月,分裂的双方共同召开第六次全国协议会,批判了分裂时期的错误,选出了统一的中央委员会,基本结束了分裂状态。1958年召开七大,决定废除《五一年纲领》,通过了新党章并提出了新的纲领草案,开始确立独立自主路线。野坂参三当选为主席,宫本显治为总书记。1970年7月十一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五项政策。1976年7月十三大决定将党的纲领、章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改为“科学社会主义”。将“无产阶级专政”改为“工人阶级政权”。自七大以后,日共为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为独立、民主、和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进行了不断的斗争。

该党主张通过掌握国会多数议席,合法地、民主地建立联合政府,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日共最高权力机关是党的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1990年7月十九大时,党员有49万人。中央机关报为《赤旗报》(日报);理论刊物为《前卫》(月刊)。

1946年日本共产党首次投入选举,便取得5席下议院席位。到1949年的选举,日本共产党一度成长到39席;但是由于日本共产党主张武装斗争,而于1952年被取缔,武装斗争路线也导致日本共产党失去所有的国会席次。直到1956年,宫本显治担任委员长表示回归合法后,日本共产党的实力才逐渐恢复。1960年,日共联合日本社会民主党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并领导安保斗争。1979年席次增加到41席,是日本共产党建党以来众议院席次最多的一次。日本共产党一度有与日本社会民主党合作的计划,但是后来并没有达成;日本共产党也一直被孤立,在日本国会中的政党协商往往排除日本共产党。

在冷战结束与苏联解体后,日本共产党也没有加入联合政府,政党的实力也没有扩张;而且在日本更改选举制度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后,日本共产党在单一选区获得席次的可能性变小;再加上日本周边国际情势的改变,导致日本共产党争取选票的难度增加。日本共产党只有九名日本众议院议员与六名日本参议院议员,以及四千名的地方议员与十席的地方自治体首长。

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和大量裁减临时工,在日本,共产主义正在逐渐复苏。据日本共产党称,一年内党员增加了1.4万人,党员人数平均每月增加1000多名。在一次举行的冲绳县议会选举中,日本共产党还成为了第一在野党。日本《东方时报》称,日共机关报《赤旗报》的读者,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也增加了1.8万人。日本共产党现有党员40.4万。

前日共中央总书记宫本显治

政党性质

日本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党,同时也是日本国民的党。为了民主主义、独立、和平、提高国民生活和日本进步的未来而努力,对所有的人开放。

日本共产党党旗

理论主张

政治主张

2004年,日本共产党制订新纲领,主要内容包括:保障社会福利预算、废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修改日本国宪法以巩固民主主义、坚持三权分立、保障同性恋与少数族群的权利、反对国家哲学、要求归还北方领土与千岛群岛。

日本共产党在领土问题上一向比任何政党都还要积极。就以日俄争议的北方领土问题来说,日本官方的基本态度是要收回“北方四岛”(即齿舞群岛、施科坦岛、国后岛和择捉岛,总面积为4996平方公里),而日本共产党则主张“北方领土”的范围,应包括整个千岛群岛(总面积为1万零315平方公里)。

例如前些日本关于中国钓鱼岛的事件,日本国内各式各样合法与非合法的对华抗议活动,有的是直接将矛头指向北京,有的则通过批判菅直人政权“放人”的“软弱”应对措施,进而鼓吹“保卫国土”的爱国主义。参与这项运动的,不仅来自右翼团体、最大的反对党日本自民党和当政的日本民主党,也包括声称“对日本侵略史持反对态度”的日本共产党和日本社会民主党。

正如1972年日本国内对钓鱼岛归属问题展开论争时,日共率先站在维护“国益”最前线一般,日共这回也明确表态,要求菅直人政府对北京采取“毅然”的态度,并希望北京以“冷静”态度处理。

指导理论

日本共产党奉行“自主独立”路线,在党内设有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及《资本论》等社会主义著作的翻译,在国际问题上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主张“不结盟、中立、自卫”;在国内反垄断资本,主张在现行宪法下遵守议会民主原则,通过“和平和民主的道路”,建立民族民主统一战线政府,并逐步使它发展为“革命政府”,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

对外关系

日共成立于1922年7月,比中共正好年轻一岁,但却是日本各政党中最年长者。日共从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反对当时日本的大地主大财阀政治,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反对战争,从而在战前一直是非法存在。

日共的总书记德田球一就从1928年开始一直坐了18年牢,而另一位领导人野坂参三只能远走他乡,大半个战争时代都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度过,直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占领了日本之后日共才成为了合法政党,而且在1946年战后首次选举中还得到了五个席位,到1949年的大选时,日共的议席增加到了35席。

但这就引起了日共和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之间的冲突,1950年1月6日,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突然发表了一篇论文《有关日本的形势》,开始了批判日共领导人的“右倾投降主义”和“议会斗争”路线。祸不单行的是,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可不管共产党的内部斗争,认为既然在打朝鲜战争,日共就肯定是第五纵队,于是和日共翻了脸,把日共领导人都剥夺了公职,实行预防式逮捕。就是说虽然还没有抓到你犯罪的真凭实据,但是为了预防你犯罪,先把你抓起来再说。到了1952年还干脆制定了一个《破坏活动防治法》来专门对付日共。这下野坂参三和德田球一就只能再次远走中国。

德田球一后来在1953年10月14日客死北京。两年之后的1955年9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有3万人参加的大型追悼会,刘少奇主祭,毛泽东亲自题字“德田球一同志永垂不朽”。

对日共的限制措施一直到1955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日本获得独立之后才得到解除(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并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中国政府一直认为该合约是非法和无效的),日共也再次放弃了斯大林强加给他们的军事方针,确认了“议会斗争”的行动纲领,这样在1956年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对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的批判以及匈牙利十月事件没有给日共带来什么很大的困难,日共受过斯大林打击这件事反而证明了日共的先见之明。

一来是日共长期被苏联共产党打压,二来是日共在历史上和中国共产党一直有密切关系,所以在中苏两党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日共很自然地就站在了中共一边。1964年左右是中日两党关系最好的时期,那时在日共成员中有一个学习中文的热潮,甚至流行用中文来读自己的名字,但是两年之后,这个最好的友人居然变成了中共“四大敌人”之一。

1966年7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存在四个敌人,“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美国帝国主义,宫本显治修正主义集团和佐藤荣作反动内阁”。背后的原因是,1966年3月份访华的日共议长宫本显治在上海拒绝了毛泽东亲自提出的要求日共在中苏论战中明确支持中共的要求。这样日共也就成为了和苏美比肩,甚至比敌视中国的佐藤荣作内阁更加危险的敌人。中日两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在此之后的8月份,日共从北京撤回日共驻华代表以及《赤旗报》的驻华记者,但日共驻华代表以及《赤旗报》的驻华记者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遭到红卫兵围攻,被殴打致重伤,这样两党之间的关系完全断绝。

在朝鲜问题上也是这样,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日共也停止了和朝鲜的交往,在朝鲜绑架日本公民的疑惑露出水面之后,和一贯支持与朝鲜改善关系的社会党有着血缘关系的日本社会民主党和日本民主党在不少场合下很被动,但是一开始就支持追查朝鲜绑架事件的日本共产党和此事却无关系。

日共不但在日本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持反战立场,在战后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坚持了这个立场,从过去的反对朝鲜战争,反对越南战争开始一直到21世纪反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既反对美国主谋的战争,也反对苏联或者俄罗斯联邦所策划的战争,在日本能够如此旗帜鲜明地长期一贯坚持反对战争立场的政党就只有这么一个。

日本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始终如一地在重大问题上采取正确立场?长期以来历任日共书记局长、委员长和议长,继德田球一、宫本显治之后的日本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不破哲三日前出版的回忆录《时代的证言》也许能够提供一些答案。

不破哲三是日本一位很典型的经过一高进入东大的学历贵族,但这位16岁就参加了共产党的精英最后还是拒绝了主流社会的邀请而在共产党内干了下来,连续11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日共区别于其他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日共领导层一直是由知识界精英所组成的,日共书记长志位和夫是东京大学毕业,早期的河上肇、宫本显治等日共领导人也都是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这种现象的由来是因为原来的东京帝国大学是一个连特高警察都插不进手去的特区,即使在战时,东京帝大里仍然可以公开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所以东京帝大的毕业生们多少有点左倾,起码对马克思主义并不陌生,出几个共产党员是理所当然的。

不破哲三的回忆录除了本人的经历之外,有很多非常珍贵的资料,他是为数不多的还在世的见过毛泽东的人,而且就是那次有名的宫本显治对毛泽东说“不”的会谈的见证人。

此后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和田中角荣的访华,使得美国和日本政府不再是中国的敌人,毛泽东之后的中国领导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和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但直到1997年,中国曾经的四大敌人中,有一个日本共产党依然戴着“敌人”的桂冠。

实际上早在1985年中共就曾经通过罗马尼亚共产党向日本共产党表示过恢复关系的建议,但日共方面不肯让步,坚持要中共认错并中止和反日共组织的联系。直到1998年6月,应中共邀请,日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际部部长西口光率领日共代表团访问中国。1998年6月8日至6月10日,时任中联部部长戴秉国与日共代表团共举行了5次会谈,中共与日共实现两党关系正常化。同年7月19日至23日,应中共方面邀请,中央政治局委员不破哲三为团长、总书记志位和夫为副团长的日共代表团访华,两党最高领导人在时隔20年之后终于再一次聚首。不破哲三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的分裂对日本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严重后果,本来是朋友却成敌人,对这段历史刻骨铭心。

建设作用

由于日本所处的特殊位置,在战后两次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直接战争,韩战和越战中,日本都起到了美国直接军需基地的作用。很多人都对反战的日共在这两次战争中是如何行动的感兴趣,在不破哲三的回忆录中都有提及。

日共始终能够柔软地根据形势而改变自己的主张。日共除了在上世纪70年代宣布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一党专政之外,在2004年还放弃了“先锋队”的概念,理由是所有党派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存在“领导党”的概念。

日共的这种柔软性是经过痛苦的挫折得到的。本来日共的支持层还应该更加大一些,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反对日美安保协定的斗争中,日共拘泥于苏共对于所谓“托派”的态度,认为指挥运动的为托派分子,自觉地和运动画了一条界线。从而丧失了一代知识青年的信任,而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青年到21世纪初基本上还是各行业的重镇,日共说话缺少影响力缘由于此。

接受了那个教训,在进入上世纪70年代之后,日共开始相当务实起来。不少即使在选举时不投日共票的人也认为日共是日本政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政治力量。有过这么一件事:在1979年,日共具体测算了在松下公司流水线上工作的女工们每天所做的动作,发现这些动作的频度已经超过了生理科学所给出来的极限,生理学专家们甚至否认人能够那么动作,但是松下公司生产线上的工人愣是做到了,这才是生产线工人肩周炎、肌鞘炎等疾病发病率高的原因。在共产党把这件事情递上国会之后,国会通过了有关保护工人劳动强度的法律,当时的自民党首相大平正芳甚至在国会食堂就餐时特地到不破的桌子边上来向不破致谢,说:“你的质问太好了。”

但是在丰田汽车公司推广其“看板式管理”的时候,日共的反对意见就没有人听了。日共认为丰田的看板式管理是一种极为自私的管理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实际上仅仅是从丰田公司自身的利益出发,利用丰田公司在产业生产链的优越位置强行要求其他零部件提供商以及加工厂家将一部分利益切割给丰田公司的行为。如果听任这种管理方式继续的话,丰田公司的利润会大幅增加,但其他零部件提供商和加工厂家的利润会大幅度减少,最后影响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活力。

但这次日共的建议未被采纳,反而被其他政党讥笑为“落后于时代”。事实上标志着日本经济停滞的日本中小企业的衰落现象确实开始于丰田公司开始推广“看板式管理”的时期。当然日本中小企业的衰落是否和“看板式管理”有直接联系在日本还是一个争辩的话题,但“看板式管理”在日本开创了一个企业的宗旨仅在于利润,企业的社会贡献被忽略不计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才导致了日本产业空洞化,这一点则也是日本学术界的共识。

在这次民主党内阁出现之后,日本共产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提出了“成为建设性的在野党”的纲领,表示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之中去,这个改变的思想基础其实从不破哲三的这本回忆录里也能找到。不破哲三对于日本经济始终处于停滞状态的解说是因为21世纪的日本政坛除了日共之外几乎可以成为“全员执政党”,这样政治对于资本的干预和监视功能就完全消失,资本能够在毫无拘束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才是日本经济缺乏活力的最大原因。

虽然日共的党纲已经被再三地修改,但是和日本社会的现实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看得见的将来日共成为执政党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但是决不能从不可能成为执政党这一点而否认日共存在的意义,事实上正是有了日共这种“万年在野党”的存在,才保证了一种能够对执政党实行监督的制约机制的存在,但这种制约机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则需要日共自己进一步的努力和其他执政党对在野党的尊重了。

机关报纸

《赤旗报》为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日本历史最久、发行量最大的政党报纸。也是日本共产党进行党内外宣传、组织和集资活动的主要工具。

领导机构为编辑委员会,由日共中央政治局任命。专职采编人员约400人,业余通讯员1万多人。除东京外,还通过版面传真分别在青森市、札幌、名古屋市、大阪和福冈县等地印刷。主要通过日共党员义务发行。除刊载新闻报道、评论外,还辟有文化、社会、妇女、生活、体育、娱乐及广播电视节目等专栏,星期日刊更富有通俗性。平日出对开16版,星期日出20版。

《赤旗报》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发行量最大的政党机关报纸。

发展史

1928年2月1日创刊。初为半月刊,秘密油印发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屡遭政府查禁,断续出版187期。

1935年2月20日被迫长期停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1945年10月20日复刊并公开发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又被美国占领军当局取缔。

1952年5月1日再度复刊。

地位确立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在1927年日本共产党进行组织再建的时期。其纲领性文件《关于日本问题的决议》对《赤旗》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认为《赤旗报》的活动是党的组织活动的“唯一方法”。

第二阶段的起点为1955年7月召开的日本共产党第六届全国会议。该会议明确了《赤旗报》的重要性,规定中央机关报的编辑委员由党中央委员会任命,这表明《赤旗报》的编辑工作必须在党的指导下进行,党中央委员会对报纸负有全面的责任。

第三阶段则开始于1958年7月日本共产党第七届代表大会的召开时期,这次会议是《赤旗报》迅速发展的起始点。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了“全党的努力应该集中到以机关报纸、刊物为中心的活动中”,中央委员会应该“为报纸内容的改善尽职尽责”。在随后的七届3次中央委员会会议中,提出了“确立党的生活及进行扩大党势运动”的号召,明确了党组织生活的三个基准,其具体内容如下:a.党的支部会议要定期召开;b.全体党员都要阅读《赤旗报》;c.党费和机关报订阅费要及时缴纳。通过以上三个基准可以看出,订阅《赤旗报》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这也是形成今日日本共产党员人人订报局面的根本原因。

第四阶段始于1962年10月八届4次中央委员会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共产党制定了“以机关报为中心开展党的活动”的方针并就机关报的定位问题发表了明确的正式的看法。

组织结构

《赤旗报》的整个组织被称之为《赤旗报》“编辑局”而非“报社”,它没有独自的经营权,不能进行独立经营。编辑局是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个部门,它和机关报活动局、机关报刊业务部及晓印刷公司一样同属于中央委员会的下属机构。《赤旗报》编辑局的包括记者和编辑在内的所有人员都是党员。

《赤旗报》分为日刊和星期天版两个部分,日刊是一种大报的形式,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发行。星期天版则采取了小报的形式,在周四发行。从版面上来说,日刊《赤旗报》由16个版构成,头版报道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2版至16版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体育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新闻。

从总体上来看,日刊《赤旗报》具备了和其他全国发行的商业报纸同样的版面构成要素,政治、经济、国际、社会、地方等版面都是必不可缺的。在地方和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两个版面上,都采取了面向特定发行地区的提供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信息和新闻的方式,以13版地方版为例,该版共有10套不同内容,分为“北海道之页”、“东京之页”、“关西之页”、“大阪之页”、“九州、冲绳之页”等,居住在东京的读者能够阅读到的是“东京之页”。与其他商业性报纸略显不同的版面为5版的国民运动,在这一版面中刊登的是有关工会组织及其活动的消息,这在商业性报纸中是无法见到的。《赤旗报》在版面构成上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为每周二、四、六的日刊中添加了日本共产党的“学习党活动”的共计2版的增页,以此来介绍各地党支部的活动情况。

以“大新闻”和“小新闻”为重点

从日刊的内容上来看,其报道内容与其他商业性报纸有所不同。在对日本新闻的整体内容进行分类时,姑且可以分为大新闻、中新闻和小新闻三类。大新闻是指对有关国内外政治经济及社会重大事件进行的报道,中新闻则指一般性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的报道。小新闻可以看作是对地方社会及市民生活的报道。日本全国发行的商业报纸更多地是关注大新闻和中新闻,在小新闻上着墨不多。而从《赤旗报》的内容构成上来看,它更侧重于对大新闻和小新闻的报道。这种内容构成与报道方针和报道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以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为报道方针的《赤旗报》来说,在对大新闻特别是政治新闻的处理上,《赤旗报》更多地采取了表明报纸鲜明立场和政治主张的新闻写作方法。

对小新闻的侧重则源于其特有的通讯员网的存在。从报道网上来看,在1946年以前由于《赤旗报》一直是非合法刊物,它没有专业的报道网。即使在1946年10月20日成为合法刊物以后,由于已经停刊10年,《赤旗报》在新闻的报道方面无法和商业性报纸相提并论。这种状况使《赤旗报》更注重于来自基层普通民众的投稿。这一时期,《赤旗报》编辑局强化了全国的通讯员网,在号召普通民众写工作中斗争状况的同时,还做成小册子《通讯文章的写作方法》以指导普通民众进行写作。

日本共产党总部

相关著作

党的公式文献

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日本共产党の八十年』(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出版局、2003年)

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日本共产党第23回党大会决定集』(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出版局、2004年)

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自由と民主主义の宣言』(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出版局)

党员著作

不破哲三『私の戦後六〇年日本共产党议长の证言』(新潮社、2005年8月)

不破哲三『日本共产党史を语る』(新日本出版社)

宫本顕治『日本革命の展望』上下(新日本出版社)

宫本顕治『日本共产党の立场』(新日本出版社)

犬丸义一『日本共产党の创立』(青木书店、1982年9月)

党外人士著作

朝日新闻社编『日本共产党』(朝日新闻社)

立花隆『日本共产党の研究』全三巻(讲谈社文库)

戸川猪佐武『小说自民党対共产党』(角川文库)

小泉信三『共产主义批判の常识』(讲谈社学术文库/新潮社)

思想运动研究所编『日本共产党事典(资料编)』

(全貌社)テリー伊藤『お笑い革命日本共产党』(飞鸟新社)

离党人士著作

袴田里见『昨日の同志宫本顕治へ』新潮社、

1978年兵本达吉『日本共产党の戦後秘史』(产経新闻社)油井喜夫『汚名』(毎日新闻社1999年287页)

油井喜夫『虚构-日本共产党の闇の事件-』(社会评论社2000年286页)

笔坂秀世『日本共产党』(新潮新书/新潮社)

当局文献

警备研究会『日本共产党101问』(立花书房)著者の実态不明。公安警察関系者のグループと见られる。『日本共产党-その路线とジレンマ-』(别册治安フォーラム立花书房)

田代则春『日本共产党の変迁と过激派集団の理论と実践』(立花书房)

弘津恭辅『共产主义运动の研究』(立花书房)

其他

大野达三『警备公安警察の素颜』(新日本出版社)ISBN4406015922

塩田庄兵卫『日本社会运动史』(岩波书店)

选举战绩

新华社东京2017年10月23日电:截至当地时间,23日凌晨3时,第48届日本众议院选举的开票结果显示,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获得312个议席,超过总议席的三分之二。在野党方面,日本共产党获得12个议席,而枝野幸男领导的立宪民主党获得53个议席,一跃成为最大在野党。

参考资料

1.日本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