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汉语汉字)

2024-01-06 13阅读

汉语汉字

逆(拼音:n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作“屰”,始见于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中“屰”像倒人形,表示顺逆的“逆”,当为“逆”字初文。甲骨文和金文屰或增止,或增彳、辵符,像对面的人向着自己,迎面走来,表示迎接。引申可有接受、倒着、退后、不顺从、叛乱、猜度等意义。

中文名
拼音
部首
五笔 UBTP
郑码 WUZI
字级 一级(编号1652)
平水韵 入声十一陌
注音字母 ㄋㄧˋ
笔画数 3 6
造字法 会意字、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半包围-左下包围结构
GBK C4E6
异体字 屰、𨒫、𨒾
统一码 9006

字源演变

字形演变流程图

“逆”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逆”字由“辵(或从止、或从彳)”和“屰”构成;金文构型与甲骨文大同小异;战国文字、篆文也与金文相同;隶书、楷书将“辵”写作“辶”。辵、止、彳都是与行动有关的构件,说明“逆”的本义与行动有关;“屰”字本来是一个人头顶着地手脚朝天的“倒悬”形象。

甲骨文(图B)是线条化的,金文(图A)是填实的,写法都一样,都是一个倒立的人形。《说文解字·干部》:“屰,不顺也。”两相会意,表示对面的人向着自己,迎面走来。“屰”也有表音的作用。《说文解字》《尔雅》《方言》等书均认为“逆”本是迎接的意思。段玉裁则说“逆”的本字是屰:“后人多用逆,逆行而屰废”。屰的本义“不顺”也与“逆”之“不顺、抗拒”等义相近。

从现有的古文字资料看,逆字所从的“屰”绝大多数正是倒立的人形,不论甲骨文、金文,大都从辵,有的省为从彳或止,但其主干部分则一律是倒写的“大”。稍有不同的是金文中的一些“大”(或“天”)已把双手拉平,成为一横,与小篆的屰相接近了。不过,也有例外,甲骨和铜器上也有个别的逆字,中间一竖出了头,于是变成了从牛(如图C),这是文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讹变现象,虽然有违造字初衷,只要不是根据它来强说字义,也就不必厚非。逆字中的声符兼意符“屰”隶书或讹作与之形近的“羊”形(图8、9、10),实与羊字无关。

由此看来,逆确是屰的后起字,它的本来意义也应该是不顺,是顺的反义词。古书中常见逆与顺并用之例。如《史记陆贾传》:“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口语亦有“逆来顺受”、“逆水顺风”等说法。而且,典籍或口语中的许多“逆”,究其本义,也依然是不顺。如不顺耳的话称“逆耳之言”,不孝顺的儿子称“逆子”,方向不顺的鳞片称“逆鳞”,不顺天意为“逆天”,不顺心则为“逆心”。由不顺而引申为抗拒,如《战国策·秦策》“故专兵一志以逆秦,《左传》昭公四年“庆封唯逆命”。又由抗拒而引申为叛逆之逆,如称逆臣、逆贼、逆党、逆谋、逆凶、篡逆等等,都是古书中常见的词汇。

但是,《说文》《尔雅》《方言》等书说“逆,迎也”,也有对的一面。它说的虽是引申义,倒颇适用于古文字材料和若干先秦典籍。甲骨文、金文中的“逆”,除用作人名、地名外,用为动词者都可解释为“迎”。卜辞有“王逆伐”“王其逆羌”等语,金文则有“子通遣间来逆邵王”(宗周钟)等文例,逆均可训迎。所谓迎,与被“迎”者的方向是相反的,是不顺的,因为如方向一致,“顺”了,也就“迎”不成了。

现代释义

基本信息

汉字:逆nì

逆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基本释义

逆,nìㄋㄧˋ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局势恶化)。莫~之交。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

迎接:~旅(旅店)。

预先:~料(预料)。

详细释义

逆nì

〈动〉

(形声。从辵(chuò),屰(nì)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同本义[meet]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说文》

宣公如齐逆女。——《左传•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国语•周语上》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宋·苏轼《留侯论》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陶潜《自祭文》

又如:逆战(迎战);逆厘(迎福纳吉);逆劳(迎劳);逆暑(迎夏。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逆视(迎视);逆送(迎送);逆女(迎接女儿归宁)

迎击;迎战[beathead-on]

并力逆操。——《资治通鉴》

又如:逆涛(顶着浪涛);逆击(迎击);逆格(迎击);逆拒(迎击,抵御)

倒;反;向相反方向活动[reverse;inverse;converse]

水逆流百余里。——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又如:逆电流;逆鳞(倒生的鳞片);逆向(反方向);逆溢(水倒流泛滥);逆推(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抵触;不顺;违背[defy;disobey;goagainst]

逆节伤化,不道。——《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汉·贾谊《治安策》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忠言逆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逆时代潮流而动;逆拂(拂逆);逆辞(违背礼数的言辞);逆意(违背尊长的心意);逆节(违背法度);逆道(违背事理);逆理(违背事理);逆负(违背辜负)

颠倒[putupsidedown]

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左传•文公二年》

又如:逆毛(倒向生长的毛);逆祀(颠倒祭祀的顺序);逆折(倒向回旋);逆箭(倒插在袋中的箭)

叛乱,谋反[rebelagainst]

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后汉书•班超梁传》

叔侄为逆。——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逆阉防伺。——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逆计(谋反的计划);逆变(变乱);逆属(叛乱者的亲属);逆孽(背叛的罪恶);逆藩(叛逆的藩邦、藩臣);逆谋(叛逆的阴谋);逆俦(逆党)

抗拒[resist]

故专兵一志以逆秦。——《战国策•齐策三》

又如:逆命(抗拒命令);逆遣(拒却;辞绝);逆呵(逆拒并呵斥);逆拒(拒绝);逆斥(排斥)

预测;揣度[forcast;guess]

我有亲父兄,…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逆志(猜测其志向);逆断(预料;推测);逆臆(预料、猜想)

退却[retreat;hangback]。如:逆窜(逃窜);逆退(后退;倒退);逆走(退走,逃走)

回旋[turn;coil]。如:逆转(回旋);逆环(指回旋的水流);逆折(水流回旋的样子)

词性变化

逆nì

〈副〉

事前,预先[beforehand]

周、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逆告(预告);逆知(预先知道);逆计(预先想到);逆诈(事先即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逆备(预先防备);逆数(预测未来);逆睹(预见,预知)

逆nì

〈名〉

叛逆[traitor]

数(斥责)吕师孟叔侄为逆。——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中医指气血不和、胃气不顺等所致病症[adeterioratingcase]。如:逆胪(中医病名);逆气(中医指气逆行不顺之症)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二】【辵部】宜戟切(nì)

迎也。从辵屰声。关东曰逆,关西曰迎。

【注释】①“关东”句:《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西或日迎,或曰逢,自关而东日逆。”

说文解字注

迎也。

段注:逆迎双声,二字通用,如禹贡逆河,今文《尚书》作迎河是也。今人假以为顺屰之屰,逆行而屰废矣。

从辵,屰声。

段注:宜戟切,古音在五部。

关东曰逆,关西日迎。

段注:《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自关而东曰逆。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逆·康熙笔画:13·部外笔画:6

《唐韵》《正韵》宜戟切。《集韵》《韵会》仡戟切,并凝入声。《增韵》:迕也,拂也,不顺也。《释名》:逆,遌也。不从其理,则逆遌不顺也。《书·大禹谟》:从逆凶。注:言悖善从恶也。

又《太甲》:有言逆于汝心。注:人以言拂逆也。

又《广韵》:乱也。《礼·孔子燕居》: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前汉·武帝纪》:大逆不道。

又《说文》:迎也。《周礼·春官·中春》:龡豳诗以逆暑。《书·吕刑》:尔尚敬逆天命。《春秋·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又《玉篇》:度也,谓先事预度之也。《论语》:不逆诈。《易·说卦》: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又奏事上书曰逆。《周礼·天官·宰夫》:掌叙群吏之治,以待诸臣之复,万民之逆。《夏官·太仆》:掌诸侯之复逆。注:复,谓奏事。逆,谓自下而上曰逆。

又受也。《仪礼·聘礼》:众介皆逆命不辞。注:逆犹受也。《周礼·天官·司书》:以逆羣吏之徵令。注:逆受而钩考之。

又河名。《书·禹贡》:同为逆河,入于海。注:言九河合为一,大河逆之而入海也。

又曲逆,地名。《史记·陈平传》:封平为曲逆侯。

又叶宜脚切,音虐。《诗·鲁颂》:孔淑不逆,淮夷卒获。获叶音霍。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ŋ

i̯ăk

董同龢系统

ŋ

jăk

周法高系统

ŋ

iak

李方桂系统

ng

jiak

西汉

东汉

jiak

ji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陌麦昔锡

jiek

北魏后期北齐

陌麦昔锡

jiek

齐梁陈北周隋

陌麦昔锡

jiek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ŋ

i̯ɐk

拟音/王力系统

ŋ

ǐɐk

拟音/董同龢系统

ŋ

jɐk

拟音/周法高系统

ŋ

iak

拟音/李方桂系统

ng

jɐk

拟音/陈新雄系统

ŋ

ǐak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入声

二十陌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宜戟切

ŋjɐk

集韵

入声

二十陌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仡戟切

ŋiak

韵略

入声

仡戟切

增韵

入声

宜戟切

中原音韵

入声作去声

齐微

齐齿呼

全清

i

中州音韵

入声作去声

齐微

银计切

洪武正韵

入声

七陌

次浊

宜戟切

ŋiək

参考资料

1.逆·新华字典

2.逆·汉典

3.逆·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