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拔背(太极术语)

2024-01-06 1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含胸拔背

太极术语

含胸拔背是太极术语(其他武术也可能用此术语),指的是一种姿态,比如你往椅子上一座,身体放松,双手放在腿上,这时胸部是往里凹的,这就是含胸,含者,内含也,是谓含胸,此时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圆弧状,这就是拔背。不能用力,要自然,还有就是头顶与尾椎上下这两个点要在一条直线上。含胸拔背的目的,就是使背部有一个向外的圆形,将来练出手臂的松沉劲后,会感觉手臂的外部和背部合起来有一个向外撑的圈,这才是太极拳的撑劲。

中文名 含胸拔背
类型 太极术语
解释 一种姿态
目的 使背部有一个向外的圆形

目的

含胸拔背的目的,就是使背部有一个向外的圆形,将来练出手臂的松沉劲后,会感觉手臂的外部和背部合起来有一个向外撑的圈,这才是太极拳的撑劲。

原因

太极拳一般是采用腹式深呼吸的,因此胸部采用“含胸”的方式,是为了在不增加呼吸频率情况下来加强呼吸的强度和深度,借以减轻运动中气喘的现象。它跟采用胸式呼吸的运动项目的挺胸方式正好相反。含胸不同于凹胸的紧张内收,含胸是胸部要有宽舒的感觉。

含胸在健身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它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使横膈有下降舒展的机会。含胸不是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动的,是固定的。一般都是胸部平正,不凹,不凸的,可以很自然地形成横膈式深呼吸。同时由于横膈的张缩,使腹腔和肝脏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作用,对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机能活动很有帮助。由于胸肌上下左右地旋转活动,使含胸在技击上.起了重要作用,凡是要运用化劲(即走劲)的手法都离不开含胸的辅助。所以《拳论》说:“两膊相系”,“紧要全在胸中腰问运化”。含胸即是胸部的“蓄势”。

练拳功力加深后,以身领手,以手领身,顺势转圈,“胸亦随手转圈”,这时胸肌不但起到伸缩的作用,而且起到上下左右弧形旋动的作用,健身和技击的作用也就更大了。

初学拳时,大多数人都不习惯于含胸,只有把挺胸的念头完全打消,慢慢地在坐身的动作里微微含胸来适应动作的需要,日久自然会越含越充分。不善于运用含胸的,容易形成凹胸、驼背的病态姿势,这是应该注意避免的。对胸前的两根锁骨,要用全神贯注来固定它,加上“护脑”(即在胸肌松沉而外往前合,肋骨节节松沉情况下)的姿势,上身身法就正而不散,身有主宰。胸的虚实管两手,胸微内含,两锁骨微松沉,运动时左右胸肌交替变换虚实,就能够正确有效地发挥“上下两膊相系”的攻防作用。

“含胸”和“拔背”是联在一起的,能含胸就能拔背。含胸是胸部中正自然,不凹不凸,两肩骨节微向前提,随着动作的变化,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拔背是当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而两肩中间的脊骨似乎有鼓起上提、不是向后拉之意(特别是颈下脊椎第三根骨节)。

含胸的作用是为了有利于化劲,而拔背的作用则是为了有利于卷劲和放劲,所以它们在技击上是蓄发相变的关系。“力由脊发”,“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都说明拔背在卷劲和放劲时的主要作用。

拔背活动幅度小,最多不超过30度。活动脊柱的胸椎,能够做到从前弓形转向后弓形的调剂活动,使脊髓神经获得良好的锻炼。其次,是在运动时能使肩背部分的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脊椎骨有力和富于弹性。

机理探索

太极的身法

这是一项独特的人体运动。关于躯干、上肢和下肢的操练有着特定的要领和法则,这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有时也统称为身法。身法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群众智慧而提炼出的某些外形合内动的要旨。在世世代代的太极拳传授过程中,名家们都非常重视身法的教学和习练。

郝少如说:“太极拳艺是在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身、手、步必须按照太极拳的特定要求进行运动,才能做到相互间的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来支配外形的目的。”又说:习练太极拳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拳架;第二阶段,学习身法;第三阶段,学习内劲。此三个阶段也可分别谓之初级、中级、高级。学习太极拳自然由初级开始,而每个有志于太极拳事业者或太极拳爱好者都希望能达到高级阶段。为了能达到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必须要在身法训练上狠下功夫,这中级阶段是由初级通向高级的阶梯,不可逾越。

太极拳的身法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中将“含胸”与“拔背”分别列为第一、二条,而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则将“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沈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依此逆推杨氏之精辟论述,岂不更易领悟出个中奥妙:要所向无敌,先要力(劲)由脊发,要力(劲)由脊发,先要拔背,而要拔背则须能含胸。

由此观之,杨氏之至理名言不仅指出了“含胸”与“拔背”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还道出了太极夫臻至上乘的一个窍门。人体的胸和背即胸廓的前壁和后壁,是前后对应的两个部位。

胸廓是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肋软骨,1块胸骨以用关节和韧带装置构成。成人的胸廓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其结构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胸廓中,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

肋骨的肋结关节面与胸椎横突凹构成肋横突关节,其肋头与相邻椎体旁上下肋凹构成肋头关节。胸椎相邻椎体之间由椎间盘连结。每个胸椎的1对上关节突与上位胸椎的下关节突相关节,还有1对下关节突与下位胸椎的上关节突相关节。

整个胸廓除了12个椎体间的椎间盘连结之外,其关节多达80余个。众多关节多属微动关节,联合关节;某一环节的运动通常会引起另一关节的运动;各个环节的运动都有着力学上的相互关系,正是”一动无有不动“。

因此,杨澄甫将“含胸”与“拔背”合二为一,提出了“含胸拔背”之说,这完全符合机能解剖学原理。然而,因胸廓结构的牢固和稳定,故含胸并不简单易行,拔背也非轻而易举。为了寻觅太极拳的真谛,必须从人体内部去找那些“极精微巧妙”之处。因此,把太极拳身法和人体机能解剖学结合起来研究和习练,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呼吸与拳势

含胸拔背所蕴含的气沉丹田、气贴于背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实现内气的升降。

首先是呼吸与拳势的结合,开呼合吸,亦即蓄吸发呼。要结合每个拳势进行练习,先易后难,由个别拳势逐步推开,以免憋气。遇到呼吸不顺时,可以加一个小呼吸进行调节,灵活运用,久之,自能配合自如。为什么呼吸要配合拳势呢?第一,从习惯上来看,凡冲拳必呼气,甚之发声助势,这是很自然的。第二,从主观感觉来说,呼气能推动拳势中内气的运动,使“气与力合”。第三,从生理上来看,呼气时,心跳加快、心收缩力加强等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使循环血量增加,从而积蓄能量,正合拳势的蓄势。可见呼吸与拳势配合是必然的结果。

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在逐渐“得气”的情况下,由原来“呼气鼓小腹,吸气收小腹”的表皮感觉,进入到“呼气,内气沉于丹田,小腹有充实感,接着是吸气,内气被吸进经会阴上升命门、夹背……”这样终于在站桩中作小周天运转,在行拳中形成类似大、小周天的内气运转。俗云:能通周天,百病消散。意念上,也随着由表及里,意在内气而淡化口鼻呼吸。拳论所谓“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后天之气),在气则滞”。呼吸与拳势配合,合乎生理,循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自然呼吸”。

气沉丹田

在这样的拳势与呼吸配合中,如何实现内气升降?“气沉丹田”是一个重要环节。气沉丹田,不是一味地沉气,也不是偶一为之,而是要始终把“气沉丹田”贯彻到整个套路的每一个拳势中去。从一些名家的拳照中,透过沉稳的架势,都可以揣摩到“气沉丹田”的意味。气沉丹田是内气运转中的一个过程,它与呼气并存,呼气与拳势的“开”(即蓄发的“发”)并存,套路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拳势的蓄发(开合)所组成,所以每一次呼气、发力(开)都要以意领气入丹田。例如杨式“搂膝拗步”,在搂膝推掌时,要先落胯沉裆气沉丹田,然后推掌向前。就这样,在拳势的演进中有节奏地不断地使内气沉入丹田。

气贴于背

拔背——“气贴于背”,这是与“气沉丹田”同样重要的与内气升降相关的一个环节。内气在意会与呼吸(吸气)的双重导引下,经会阴上命门、夹脊而布于肩背,背上好像贴了一层东西,故谓之“气贴背”。又因为气是由下而上的,故有“上拔”的感觉,称为“拔背”,这完全是真实气感的直白。

拔背在拳势中,随着功夫的加深,可以说无处不在。与气沉丹田相对应,拔背——气贴于背与吸气并存,与拳势的“合”(即蓄发的”蓄”)并存,也是在连绵的套路中不断出现。例如杨式传统套路自起势至收势,凡“得气”者,皆有气贴背的感受。其中揽雀尾、单鞭、云手多次重复,更易捉摸。如云手在吸气时,背部可以感受到气贴背。再如42式拳的“马步靠”,在吸气后将向前靠时,背部凝固似”铁板一块”,等等。

达到气贴于背以后,接着就可以呼气发力,霎时间劲起脚跟,力从腰背发出,有排山倒海之势,是一种整体劲,故日: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总之,“含胸拔背”的实践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对初学者来说,是要求“形整”,只要沉肩垂肘,不挺胸凸肚,就能台胸了。而含胸能使背部放松,不凸肚能使“命门”鼓起,这样“形整”了就能为内气上行提供顺畅的通道,拔肯就有指望了。第二步,是培养内气,按步就班,功到自然成学太极拳套路与站桩,内气运转的机理相通,有相辅相成之效。

好处

(1)起着支持和调节体重的作用。

(2)在主宰于腰的前提下同腰部联合起来带动四肢运动,使全身“一动无有不动”。

(3)维持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以及中正不偏。

(4)在发劲技巧上同腰部联合起来能起发动机的作用,使内劲起于脚跟,通于脊背,形于手指,因此说“力由脊发”,“腰脊为第一主宰”。经络学说的督脉下起自骶骨尾部中央尾骨末端长强穴,沿督脉上行至颈部背面的大椎穴,而腧穴也都在背部,腧穴是人身气血的总汇,脏腑经气都由输穴而相互贯通。太极拳重视脊背的锻炼,可以起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开通闭塞的作用,从而达到阴平阳秘(阴平指体质适宜,阳秘指官能相称,即阴阳对立,互用并存的阴阳相对平衡),对机体消化机能、吸收机能和物质代谢等,都有显着良好作用。

因素构成

1、在外部体表,由腰背胸腹的督脉、任脉纵向构成的椭圆形抛物线,由手阳明经、手太阴经与胸、背贯通的横向抛物线相交于大椎穴而构成的形体,使腰椎平直,血气贯通,大、小周天顺畅的“含胸拔背”。

2、在内部,由胸背两支阴阳抛物线构成的空间容量所产生的一种胀满感使气息下沉,丹田坚实的背部体感构成的“含胸拔背”。

3、由内外诸因素构成的背部形态而产生的虚领顶劲体感,以足部至背部稳实的根基,使颈部产生向上引伸、悬吊状态,从而使脊柱平直贯通,濡浸全身的“含胸拔背”。

参考资料

1.再谈“含胸拔背”·太极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