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汉语汉字)

2024-01-12 24阅读

汉语汉字

彝,汉语二级字,读作yí,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会双手进献被砍掉头颅的反缚两手的俘馘之意,本义是屠杀俘虏作为牺牲而献祭祖宗;后“彝”表示古代青铜祭器的通称。

中文名
拼音
部首
字码 基本区 U 5F5D
五笔 XGOA
仓颉 VMFFT
郑码 ZMZE
笔顺 551431234554234132
字级 二级字(6364)
平水韵 四支 平声
四角号码 27449

字词解释

会意字。甲骨文“彝”字从“图H”、从“图G”。会双手进献被砍掉头颅的反缚两手的俘馘之意,本义是屠杀俘虏作为牺牲而献祭祖宗。金文“彝”字左部常加“图F”,表示血液。或赘加“口”旁繁化,或赘加“彳”或“辵”旁繁化。或省去“图E”旁,反缚两手的“图D”变作“糸”。战国文字“彝”字所从的“糸”或繁化作“丝”。上部或讹变作“图C”形,三体石经“彝”字古文上部已讹作“图B”形,中间部分讹作“米”,遂为《说文》篆文所本。隶变作“彝”。《说文》分析“彝”字为“从糸,糸,綦也。卄持米,器中实也。彑声”,不可信。

甲骨文“彝”是祭祀动词。《合集》32360:“甲戌卜,乙亥王其彝于大乙宗。”(甲戌这一天占卜,乙亥这天商王在祖庙中彝祭太乙吗?)“彝”是古代青铜祭器的通称。《说文》:“彝,宗庙常器也。”鱼尊:“鱼乍(作)父庚彝。”免卣:“用乍(作)‘图A’彝。”中山王方壶:“择燕吉金,铸为彝壶。”《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词性示例

拼音

词性

释义

名词

古代宗庙常用礼器的总名。

专指盛酒的尊。

常规。

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清代因避讳以“彝”代“夷”。

形容词

常。

不变的,固定的。

经常。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彝,宗庙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宝也。彑声。此与爵相似。《周礼》:“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虫彝、斝彝。以待祼将之礼。”𦇚、𢇏,皆古文彝。以脂切

注:𧤋,亦古文彝。

说文解字注

彝,宗庙常器也。

彝本常器,故引申为彝常。《大雅》:民之秉彝。传曰:彝,常也。

从糸。糸,綦也。

綦,许书所无。当作幂。周礼幎人:以疏布巾幎八尊,以画布巾幎六彝。彝尊必以布覆之,故从糸也。

廾,持之。

之字今补。廾,竦手也。尊下亦曰卝以奉之。

米,器中实也。

酒者米之所成。故从米。

从彑,象形。

各本作彑声,非也。今依韵会正。彑者,豕之头。锐而上见也。爵从鬯又而象雀之形,彝从糸米卄而象画鸟兽之形,其意一也。故云与爵相似。

此与𩰨相佀。

相似犹同意也。以脂切。十五部。

周礼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蜼彝、斝彝。㠯待祼将之礼。

见春官司尊彝职。

𦇚、𢇏,皆古文彝。

康熙字典

古文:𦇚𢇏𧤋

《唐韵》以脂切。《集韵》《韵会》《正韵》延知切。𠀤音姨。《说文》:宗庙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升,持米器,中实也。彑声。《左传·襄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注:谓锺鼎为宗庙之常器。

又《广韵》:酒尊也。《尔雅·释器》:彝卣罍,器也。注:皆盛酒尊,彝其总名。《周礼·春官·小宗伯之职》: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将。注: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蜼彝,斝彝。

又《广韵》:法也。《周礼·春官》:司尊彝。注:彝,灋也。言为尊之灋也。

又《尔雅·释诂》:常也。《书·洪范》:彝伦攸叙。《诗·大雅》:民之秉彝。《玉篇》一作𢍵。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次浊

以脂切

0jei

集韵

次浊

延知切

0iI

韵略

延知切

增韵

延知切

中原

阳平

齐微

全清

i

洪武

次浊

延知切

oie

切韵

次浊

以脂切

上中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王力系统

ʎ

ǐei

先秦

董同龢系统

d

jed

先秦

周法高系统

r

ier

先秦

李方桂系统

r

id

jiəi

jiəi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0

i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j

i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0

jei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0

iɪi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ji

i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0

ǐe

参考资料

1.说文解字·词典网

2.彝·新华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