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汉语文字)

2024-01-14 25阅读

汉语文字

戎(拼音:róng)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由用于进攻的“戈”和用于防御的“甲”构成,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兵士、军人,又引申指与军事有关的事情。戎在上古时期又指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中文名
拼音 rónɡ
部首
字码 620E
五笔 ADE
仓颉 IHM
郑码 HMGD
笔顺 长一,丿,短一,斜钩,ノ,丶
字级 一级(0352)
平水韵 上平一东
笔画 4 2
四角号码 53200
UniCode CJK
结构 合体字,半包围-右上包围结构
异体 𢦦、𢦛
注音 ㄖㄨㄥˊ
造字法 会意

字形信息

会意字。“戎”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图1、2),甲骨文由“戈”和一个十字符号构成,“戈”本义是古兵器;十字符号是“甲”字,意为铠甲,用于防御。也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提出“戎”下的“十”字是“毌(guàn)”字的简化写法,模拟的是盾牌。其实,无论是“甲”还是“毌”,都是用于防御的。“戎”字中既有用于进攻的兵器,也有用于防御的兵器,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兵器的总称。图3、4的金文,“十”字符号中间变为一圆点,更像“盾”形了。图13是小篆的形体,发生了讹变,将“盾牌”形变为小篆“甲”字。隶书、楷书又将“甲”字改为“十”字,延续至今。

字形演变流程图

详细解释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róng

名词

古代兵器的总称。

weapons

《诗经·大雅·常武》:“整我六师,以脩我戎。”

五戎;兵戎相见

〈文言〉兵车。

chariot

《诗经·秦风·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毛传:“小戎,兵车也。”

〈文言〉军队,军事。

army;soldier

《易·同人》:“伏戎于莽。”

《后汉书·董卓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

戎马;戎装;戎机;投笔从戎

〈文言〉寇敌。

enemy

《周易·解》:“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Róng)古代中国称西部民族。

《礼记·王制》:“西方曰戎。”

《大戴礼记·千乘》:“西辟之民曰戎。”

鬼戎;西戎

(Róng)古国名。春秋时属曹地。在今山东省菏泽西南。

《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

(Róng)姓氏用字。

动词

〈文言〉战争;征伐。

《尚书·说命中》:“惟甲胄起戎。”

《逸周书·世俘》:“戎殷于牧野。”

〈文言〉拔除。

《方言》卷三:“戎,拔也。自关而东,江、淮、南楚之间或曰戎。”

〈文言〉相助。

assist

《诗经·小雅·常棣》:“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形容词

〈文言〉大。

《尚书·盘庚上》:“乃不畏戎毒于远迩。”蔡沈集传:“戎,大。”

《诗经·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代词

〈文言〉你,你们。

you

《诗经·大雅·民劳》:“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陆机《答贾长渊》:“诞育洪胄,纂戎于鲁。”

方言集汇

1、粤语:jung4

2、客家话:[梅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海陆丰腔] r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宝安腔] jung2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下】【戈部】如融切(róng)

兵也。从戈从甲。

说文解字注

【卷十二下】【戈部】

兵也。

注:兵者,械也。《月令》:乃敎(教)于田猎,以习五戎。注:五戎谓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按周礼司兵掌五兵。郑司农云:戈、殳、戟、酋矛、夷矛。后郑云:此车之五兵也。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兵之引申为车卒,步卒,故戎之引申亦为卒旅。兵可相助,故引申之义,小雅丞也无戎传曰戎,相也。又引申为戎狄之戎,又《民劳》传:戎,大也。《方言》:戎,大也。宋鲁陈卫之间语。又郑诗笺云:戎犹女也,犹之云者,以戎汝双声而通之也。戎有读若汝者,《常武》之诗是也。又有读若輮者,《常棣》之诗是也。

从戈甲。

注:【金部】曰:铠者,甲也。甲亦兵之类,故从戈甲会意。如融切。九部。

𠇚,古文甲字。

注:【日部】早篆下及此,小徐皆有此五字,大徐皆删之,由古文甲,小篆甲所异甚微故也。汉隷(隶)书早字平头,如小篆本平头。古文乃出头作?,转写既久,惑不能别。于日部及此删去五字,于甲篆则用出头者为小篆,别取汗简所载异体为古文。皆非也。今一一正之。

广韵

如融切,平东日 ‖戎声终部

戎,戎狄。亦助也。《说文》作𢦦,兵也。又姓,汉宣帝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如融切。九。

如融切,平东日

戎,戎狄。亦助也。《说文》作𢦦,兵也。又姓,汉宣帝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𢦦,上同。

校释:《说文·戈部》:“𢦦,兵也。从戈从甲。”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字部】戎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2

《唐韵》如融切。《集韵》《韵会》而融切。《正韵》:而中切,竝音绒。《说文》:兵也。《礼·月令》:以习五戎。注:五戎,弓殳矛戈戟也。《周礼·秋官·掌交》:九戎之威。注:九戎,九伐之戎也。

又兵车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诗·秦风》:小戎俴收。

又《小雅》:元戎十乗(乘)。

又《礼·王制》:西方曰戎。

又大也。《诗·周颂》:念兹戎功。笺:戎功,大功也。《书·盘庚》: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注:戎毒,大毒也。《扬子·方言》:宋鲁陈卫谓大曰戎。

又汝也。《诗·大雅》:戎有良翰。又:戎虽小子。注:汝也。

又相也。《诗·小雅》:烝也无戎。传:戎,相也。

又拔也。扬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闲谓拔曰戎。

又姓。春秋戎律,汉戎赐,明戎廉。

又《集韵》:如蒸切,音仍。与扔通。《前汉·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𢫨。亦省作戎。

又《韵补》:叶而主切,音汝。《诗·大雅》:南仲太祖,太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本作𢦦。俗作⿰牛戎。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笔顺】

①一(横)②一(横)③丿(撇)④㇂(斜钩)⑤ノ(撇)⑥丶(点)

【写法】

“戈”从上、右包围“𠂇”。

首笔横在横中线上方偏左。

“𠂇”居左下格偏右上;横起笔偏左,右端抵田字格中心下侧;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

㇂(斜钩)起笔于竖中线上端左侧,向右下格斜行钩出;第五笔撇从右下格横中线上侧起笔,撇向“𠂇”下侧。

书法欣赏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上平一东

合口呼

三等

次浊

如融切

ȵjuŋ

集韵

平声

上平一东

合口呼

三等

次浊

而融切

nʑiuŋ

平声

下平十六蒸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如蒸切

nʑieŋ

中原音韵

阳平

东锺

撮口呼

次浊

ɽiuŋ

中州音韵

平声

东锺

而中切

洪武正韵

平声

一东

次浊

而中切

ȵyuŋ

分韵撮要

阳平

第六东董冻笃

参考资料

1.戎·汉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