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

2024-01-19 3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捻军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

捻军起义是爆发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19世纪初开始活动于皖、鲁、豫一带。所谓“捻”,即农村迎神赛会时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们活动分散,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者不过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数越多,“居者为民,出者为捻”,多是一些生路艰难的农民群众。捻军的斗争自1853年开始,坚持了16年的英勇斗争,在北方大地沉重打击了清朝腐朽统治,体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中文名 捻军起义
外文名 The Nien rebellion
地点 安徽省雉河集(今安徽涡阳)
主要指挥官 张乐行
时间 1852年(清咸丰二年)--1864
参加方 皖北、苏鲁豫三省部分地区农民

起义背景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就有捻子活动。一八五二年(清咸丰二年),安徽淮北地区的涡阳、蒙城、毫县一带遭到大旱,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发于黄河、淮河流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1851年,河南南阳、南召、唐县(今唐河)等地捻党聚众起义。次年,张乐行、龚得树等复于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捻党纷起响应,在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

捻军建制

一八五五年七、八月间,张乐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会盟、会议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水工”(一说“大汉明命王”),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称“大趟主”。建都尹沟时光、设陪都雉河集,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苏天福、龚得树、韩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总旗之下有“大旗”,是组成捻军的基本单位。大旗设大旗头,称“趟主”、大旗之下还有“小旗”,是最基层的组织。这种五旗军制的组织形式,把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初步统一百起来。从此,这支力量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

张乐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会盟、会议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明王”,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

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

苏天福领黑旗,黑旗总目

龚得树领白蓝,白蓝旗总目

侯士伟领红旗,红旗总目

起义口号: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

起义经过

1852年张乐行、龚得树等复于皖北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捻党纷起响应,捻军5万余人转战于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歼灭清军和地主武装,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使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

但由于组织松散,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因而在参战清军由少变多,捻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后,只有张乐行等少数几支主力于正面阻击清军,余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据地被清军攻占。1857年春,张乐行率捻军渡淮南下,与北上的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接受太平天国

领导,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参见太平天国运动),在淮河两岸抗击清军围攻,并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军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战抗击清军进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动作战方式出击豫、鲁、苏,歼灭大量清军,并与太平军配合进行了多次重要作战。1860年冬,清廷调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权督办攻捻战事。捻军虽数次击败僧军进剿,但因实行消极防御方针,致使雉河集大营于1863年再次失陷,张乐行殉难,皖北根据地丧失。突围而出的张宗禹等部,继续以流动作战方式,坚持斗争。

1864年夏,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参见天京之战),捻军与太平军余部在鄂、豫边界会师,改编组成新捻军,以复兴太平天国为目标,推赖文光为首领,运用新的游动战术,并逐渐易步为骑,使捻军变为一支约十余万人的骑兵武装。1865年5月,于山东菏泽高楼寨取得全歼僧格林沁马队7000余人的重大胜利,阵毙僧格林沁(参见高楼寨之战)。旋击败湘军和淮军,粉碎钦差大臣曾国藩“以静制动”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

次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部。赖文光率东捻军留守中原地区,与清军周旋。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西进陕西,与陕甘回民军相互配合,取得灞桥伏击战(参见灞桥之战)、进军陕北等作战的胜利,后闻东捻军被围,转兵东进救援,经山西、河南、进入直隶,于饶阳(今属河北)之战失利后,继续转战于山东、河北地区。但东捻军转战于河南、湖北、山东地区,遭李鸿章淮军围追堵截,日趋被动。1868年1月,终败灭于江苏扬州地区。8月,西捻军也于山东茌平徒骇河畔复没。

主要战役

1、高楼寨之战

2、永城之战

3、尹隆河大战

4、灞桥之战

5、饶阳之战

6、雉河集保卫战

捻军领袖

张乐行(?-1863),又名张洛行,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张老家)人,捻军前期首领。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1852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

1857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1863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张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张老家)人,西捻军领袖。初随叔父、大汉盟主张乐行参加捻军起义。后转战苏豫陕鄂皖,受太平天国梁王封。1864年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整编捻军,以骑兵为主,步兵配合,流动作战。1865年歼灭清科尔沁王僧格林沁部,并粉碎湘军曾国藩的封锁。1866年从河南率西捻军入陕,联合回民军。1867年元月于西安灞桥大败清军,12月为援助遵王赖文光所率东捻军从陕北南下,经山西至直隶,逼天津,南下山东,被清军包围。次年8月转战至骇河边,下落不明。

赖文光(1827年-1868年),广西人(《赖文光自述》称“生长粤西”,此处“粤西”不可理解为广东西部,因为直到近代之前,“粤”一字泛指岭南,“粤东”为广东,“粤西”为广西。民国后“粤”的地理概念才特指广东省),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是洪秀全妻弟,太平天国将领,封遵王。1864年天京失陷后,赖文光把本部太平军与捻军合并,成为捻军首领之一,后来捻军一分为二,赖文光成为东捻军首领,1868年兵败被清军俘杀,佩剑仍保存在今天南京太平天国史料馆。

侯士维(?-1858),又名士维、世维、世伟,安徽亳州吴桥寺集(今涡阳)人,捻军红旗总旗主。侯家亲族居侯老郢、侯菜园、吴桥寺一带,号称“九里十八侯”。士伟为人耿直,不阿权贵。道光末年,因岁歉年荒,侯士伟常约人贩运私盐。咸丰六年正月,各路捻军在雉河集会盟,建立五旗军制。侯士伟受命为红旗总旗主。红旗是捻军五旗中人数最少的一旗,常与张乐行黄旗共同行动,联合作战,故有“黄、红不分家”之说。咸丰七年,张乐行率捻军赴淮南与太平军联合抗清。

侯士伟留在雉河集,与黄旗张敏行部联合。红旗与黄旗曾与李成、赵浩然等远征山东等地,并协助张敏行部经营浍北诸圩。咸丰八年,侯士伟为借款及一头毛驴走失之事,与堂兄侯士忠矛盾激化,加之早有前仇,侯士伟决计报复。张敏行(张乐行胞兄)部下张正江是黄旗旗主,与张敏行父子、侯士伟关系密切。一日,张敏行子张瑨威逼张正江侍从张老二,以张正江名义,邀侯士伟至张正江部驻地张寨议事。侯士伟深信不疑,率几名随从至张寨。

随从立被张瑨部诱禁门外。侯士伟见事有异,逃至二门过道,被侯士忠之子侯布标一枪刺死。不久,侯士伟之子侯山也被杀于瓜地。张、侯两家的仇杀,使红旗内部严重不和,遂分裂成两部分,倾向侯士伟的将士投在黄旗旗主张正江部,另一部分由侯布标率领并入张敏行部。侯士伟事件,使张乐行本部亲军的战斗力大为削弱,以致后来不能单独御敌,而被清军击破。

龚得树(?-1861),又名龚得。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人,捻军白旗将领,太平天国追封勇王。1853年与张乐行在雉河集起义后,领白旗军,与陈玉成、李秀成等联合作战,于皖、鄂边境屡破清军。1861年春,与陈玉成联军十余万人,自桐城经霍山,进入湖北境内。攻击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部之后。3月14日,联军五万多人在罗田松子关与清军成大吉部作战时,他骑马直冲,被成大吉部参将王名滔从左侧横截,后中炮牺牲。

孙葵心(?-1861),安徽蒙城南乡江集江家坡(今利辛)人,捻军白旗镶边旗主。孙葵心家贫,仅母子2人,衣食难全,以乞贷补之。喜习武,好结交,任侠仗义。咸丰初年,亳、蒙、宿、永等地饥民纷纷起义结捻,孙葵心于众兴店(今孙集)集结饥民向财主借粮,不料被团练诱捕,在解往亳州途中,被捻头龚得树、刘玉渊搭救,自此横下造反之心,串联家乡贫民数百人,于楚店集竖起“杀富济贫”大旗。清咸丰五年(1855年),各路捻军齐集雉河集(今涡阳县城),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建立五旗军制。

孙葵心为白旗镶边旗主。咸丰六年,清军攻占雉河集,孙葵心随张乐行南下,渡淮作战,攻取三河尖。咸丰七年三月三日,围攻霍邱,与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会师于霍邱城外,接受其领导。是年十月,张乐行困守正阳关,孙葵心与龚得树、李昭寿增援,张乐行得以突围到六安。咸丰八年六月,北上攻打怀远、定远,扫荡江淮清兵,屡建战功。后受清军和苗沛霖包围,突围后与张乐行发生分歧,回淮北自成一军,与黑旗主刘玉渊联合作战。

九月,孙葵心与刘玉渊、刘天福等人率部入山东,破曹县、武城。咸丰九年三月,孙葵心、刘天福等转战于豫南郾城、舞阳,于北舞渡大败清军,击毙南阳镇总兵邱联恩和山西参将福瑞。咸丰十年三月,孙葵心与刘玉渊、江台陵、刘天福等于河南省太康、柘城边境的马埠,大战清军,斩清川北总兵王凤祥、荆子关副将王长庆。后回雉河集,再转战淮南。是年夏,联军讨伐李昭寿,攻克来安,归途中被袁甲三困于定远。九月二十六日,由太平军解救,再南下支援安庆太平军。咸丰十一年九月,安庆失守,孙葵心部败于挂车河,走庐州,驻军大蜀山(在今合肥西郊)遇刺身亡。

苏天福(?-1863)一作添福。河南永城人,捻军黑旗旗主。曾做过贩羊、卖油生意。开过粉坊,是贫苦农民兼小商贩。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到河南,他结捻聚义,占据永城。1854年在安徽亳州与张乐行组成捻军,举行捻党起义,控制了淮北地区的广大农村和城镇。曾在夏邑击败河南团练大臣徐广缙,在归德(今商丘)城包围了以祝为首的团练。1855年各路捻军齐集雉河集,举行会议,他被推为五大旗头领之一,任黑旗总目,称“顺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随张乐行率部南下,活动于正阳关、三河尖一带,1857年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被封为“立天候”。

1861年随部北归雉河集。1863年雉河集再度失守,与张乐行同清军僧格林沁部决战,失败后,被杀害于亳州义门集附近的周家营。牛宏升(?-1867),即牛洛红。安徽亳州曹市集(今涡阳)人。捻军起义初,曾率捻军与苗沛霖团练作战。1863年初期捻军起义失败后,和任化邦、张宗禹、李蕴泰等率部出走鄂豫皖边区,与西北太平军陈得才、赖文光等部联合作战,成为后期捻军劲旅。1864年后,以军功被太平天国封为荆王。1866年捻军在河南许州分军为二,他留在东捻军中,与赖文光等转战于华中各省。敌人曾拘捕其母,下颍州狱中,使人招降,他坚决拒绝。1867年11月,在山东日照境内与清军大战时阵亡。

任柱(?-1867年),字化邦,安徽蒙城人,太平天国与东捻军将领,赖文光封任为鲁王。1864年天京失陷后,赖文光把本部太平军北上与捻军合并;日后捻军一分为二,与赖文光成为东捻军首领。1864年4月,与张宗禹等领导捻军转战于豫南等地,与太平军湖北突围北上、最后大王“遵王”赖文光会师,尊赖文光为领袖,任为东捻军副。1865年任柱后转战山东,5月18日在曹州(今山东菏泽)高楼寨之战(今高庄集)歼灭僧格林沁王爷军7000兵,京师震动。

后又至湖北,于1867年正月十五日安陆(今湖北京山)尹隆河战役大败湘军淮军。1867年11月19日捻军南攻(目标为苏州)在江苏赣榆遭遇清军,清军将领周盛波重伤,刘铭传也即将战败被俘虏时,任化邦胜利在望时却被部下潘贵升杀害。据说李鸿章在战场上,持望远镜了望任化邦战技,还边赞美任化邦说[此人可统帅十万马兵之战将!][若肯为我所统帅,是大清鸿福也!]不料却被身旁刘铭传听到李所言,刘遂誓斩任。

张禹爵(?-1868),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张老家)人。本名张五孩,张乐行侄。乐行殉难后,袭爵为太平天国“幼沃王”,是捻军中最年轻的将领。1866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市)分军时,他是西捻军中仅次于张宗禹的将领。张宗禹“善谋”,他以“善战”着称。1867年西捻军从陕西宜川(位延安市东南)壶口渡黄河,踏冰桥而过,他领队首先抢渡黄河,焚毁对岸敌垒,进入山西。1868年3月在冀中饶阴(位河北省深县东北)战死。一说是年6月西捻军在直隶(今河北省)山东战场上转战于马夹河与徒骇河之间时为流弹所伤,不治而死。

李蕴泰(?-1868),即李允,安徽宿州西阳集人。捻军蓝旗首领。1857年,随张乐行率捻军出征淮南,次年为临淮守将。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率部和张宗禹联合作战,封卫(魏)王。1866年捻军分军时,留东捻军中,助遵王赖文光流动作战。1868年东捻军复灭于扬州,率数百人“曳布为桥”,抢渡运河西岸,由来安、天长,经盱眙而达五河,降于太平军叛徒李昭寿,旋被安徽巡抚英翰捕杀。

人文旅游

张乐行故居

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张乐行1810年诞生于此;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苏天福等人在家中聚会议事,计划如何起义抗清。张乐行故居属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间,其中前排堂层5间,后客厅5间,东西厢房各3间。客厅重梁起架,雕梁画栋,明柱走廊,花格门窗,建筑雄伟。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捻军会盟旧址

位于涡阳县西关“山西会馆”院内。咸丰二年(1852年)张乐行等各路捻军聚集在山西会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进行武装抗清起义。捻军会盟旧址之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集资所建,整体建筑雄伟。大门面向南,前后3排房屋,两进院落。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一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殿5间,砖木结构,上复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焚香立誓,祭告天地。旧房屋在清军剿捻时多次遭到破坏。1938年又遭日军轰炸,解放初期,仅剩有石刻匾额和石碑各一块,石狮子和石鼓各一对。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拨款在旧址重建房屋5间,作为捻军会盟起义纪念建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意义

爆发于皖北

地区的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复没。为此后1911年的武昌起义提供的宝贵的经验。

参考资料

1.捻军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我爱历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