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公历年份)

2023-01-22 13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1645年

公历年份

1645是一个平年,农历乙酉年(鸡年),年号为明弘光元年,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张献忠大顺二年;李自成永昌二年;胡守龙清光元年;越南后黎朝福泰三年,莫朝顺德八年;日本正保二年。第一天是星期天。

名称1645年
年类平年
农历年农历乙酉年
生肖鸡年
年号明安宗弘光元年;清世祖顺治二年
文化记事清廷下诏修《明史》

一月

1月,英国国会授权克伦威尔建立新军。

二月

2月19日,清朝定孔子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清朝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于大成殿奉祀孔子。

三月

3月,顺治帝宣布提高内三院的权任。

3月,清军抵达扬州,集结了大批军队,形成重重包围。

3月13日,张鸣骏上奏道,在一个叫做蒋家峪的小村庄里发生了暴动。

四月

4月24日,清廷明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免征“京班匠价”。官府手工业及官府需用的匠役,均改为雇募制,实行计工给值。这就使手工业者从世袭的匠籍制下解放出来,获得比较自由的身份地位,从而提高了手工业者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清初手工业的发展。

4月25日,清军攻占扬州。入城后屠杀十日,死者几十万,扬州几乎成为废墟。

4月8日,清兵包围了扬州城。

五月

5月,李自成率兵自陕西商洛山区退往湖北,驻扎在武昌。

5月15日,清军占领南京后,下令各省十日内剃发,并宣布违抗者将被视为“逆命之寇”,遭致人民的坚决反对,清廷又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相威胁,更激起了人民的反对。

六月

6月,由于南明降将引清兵进入江西,江西的原明官史和农民军的抗清斗争蜂拥而起,遍及瑞金、兴国、九江、南昌、赣州和宁都等地。

6月,清嘉定知县张维熙到任后,也执行严格的剃发命令,激起了城内外人民的反抗。

6月,新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摧毁王军的主力。

6月14日,议会军和王家军在英格兰中部的纳斯比村附近展开了决战。

6月24日,清江阴知县方亨到任,限军民三日内剃发,否则格杀毋论,引起了全城军民的公愤。

6月25日,摄政王多尔衮下令,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

七月

7月22日,隆开王朝大学士黄道周出师江西。

7月24日,清廷准户部奏,于西陲招商市茶,给予勘合,以易“番”马,“酌量价值,两得其平,无失柔远之义”。上年曾定茶马交易条例,每茶一篦重十斤,上马给茶篦十二,中马给九,下马给七。本年起,年差御史辖五茶马司,通接“西番”关隘处所,拨官军巡守,如有私茶出境,即捉拿赴官治罪。

十一月

11月20日,罗马主教因那森特将该学校晋升为重点大学。

11月22日,张献忠决意杀害成都全城居民。

逝世

归昌世逝世,归昌世(1574-1645)江苏昆山人,移居常熟。有光孙。明诸生,崇祯末以待诏徵不应。十岁能诗,早弃举业,发愤为古文。书法晋、唐,善草书,兼工印篆,与李流芳、王志坚称三才子。画山水法倪、黄,尤擅画兰花、墨竹。鬆灵沈著。神趣横溢,在徐渭、陈淳之间。卒年七十二。著假庵集。

侯峒曾逝世,侯峒曾(1591-1645)嘉定(今属上海)人。雅好诗文,旁及书法。体势俱佳。

黄淳耀逝世,黄淳耀(1605-1645)嘉定(今属上海)人。崇祯进士,善书,法颜真卿,亦工绘事。著有《陶庵集》、《山左笔谈》。

史可法逝世,史可法(1602-1645)大兴(今河北大兴)籍,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明末官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扬州,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城破被杀,年四十四,葬于梅花岭。工行书,气势严正,似其为人。后人称为史阁部。清代追谥忠正,有史忠正集。

杨文骢逝世,杨文骢(1579-645),贵阳人。官至兵部郎,能诗善画,博古好学。

严衍逝世,严衍(1575-1645)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博学好奇。 隐居教授,善书法,作擘窠大字更奇伟。卒年七十一。

文震享逝世,(1585-1645)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震孟弟。天启五年(一六二五)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绝粒死,年六十一。谥节愍。

金声逝世,金声(1598-1645),江苏常熟人。能山水,花卉较胜。

吴应箕以参加义兵被捕死,吴应箕(1594-1645)。应箕字次尾,贵池人,著有《楼山堂集》等。

彪佳逝世,彪佳(1602-1645)字幼文,刘宗周弟子,弘光朝右佥都御史,为马士英排挤去职。宗周字起东,号念台,称蕺山先生,为南京左都御史,亦以马、阮去官。著有《刘子全书》。。

文化纪事

清廷下诏修《明史》:顺治二年(1645),清廷下诏纂修《明史》,以内三院大学士洪承畴、冯铨、范文程、刚林等为总裁官,以学士詹霸、宁完我等为副总裁官,并选取纂修、收掌及满、汉字誊录等官。但是,当时明朝灭亡不久,档案史料散失极多,实录也很不全,明熹宗天启实录就是缺天启四年纪事,天启七年六月及崇祯一朝事迹俱缺。

这就给纂修《明史》带来很大困难。为此,大学士刚林在顺治八年二月向清廷提出建议,以重金购求天启、崇祯实录以及邸报、野史、外传等书籍。但由于当时清廷忙于进行统一全中国的战争,无暇顾及此事。修史的条件既不成熟,自然也就无成绩可言了。

《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方修订的史书,是明朝编写元史时长的九十多倍(元史编撰不到一年)——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编到了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基本上用了一百年时间。编出来的成果也确实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扬。

清朝史学家赵翼曾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明史编纂得体、材料详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参考资料

1.清修《明史》可信吗?清修《明史》有哪些失实之处?·历史记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