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衣(蟾蜍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

2023-03-16 5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9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蟾蜍衣

蟾蜍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

蟾蜍衣别名:“蟾壳、蟾蜕”。是蟾蜍(即癞蛤蟆)身上的一层很薄的几乎透明的皮,蟾蜍脱下之壳,是蛤蟆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

别名蟾壳、蟾蜕
中文名蟾蜍衣
药品类别中药
适应症解毒止痛,疏肝理气,祛湿散肿,抵制癌细胞扩散

功效

蟾蜍壳,据民间应用调查,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等,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免疫功能,促进人体自然平衡。而成为一种难得的珍贵动物药材,个有十分广阔的新药开发前景。对于用蟾衣治疗癌症、肝硬化、慢性乙肝及肝腹水、白血病、阴疸等药书上有依据的。

《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蜍皮(性味)辛、凉、微毒(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瘤。

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载:蟾衣,现代常用治肿瘤。

在1999年,又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是对癌症、肝硬化、糖尿病等治疗的药用有效含量成份均超八千量价以上。海宁市科委1999.14号文件把蟾衣治癌列为课题,由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历经一年半时间试完成,2000年8月25日通过市级成果鉴定评审,证明有效。

采集

据医圣张仲景称:“蟾皆拾,衣不现,奇也”。几千年来,人们只知道蟾蜍能蜕衣,但始终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员通过观察终于发现,蟾蜍在盛夏暴热的夜晚,借雷鸣电闪可蜕衣一次,且边蜕边吃,蜕完吃尽,极难采获,故而难于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养殖蟾蜍取得成功,养蟾取酥,养蟾取衣已变成现实,只要饲养者掌握了蟾蜍的蜕衣规律,利用特殊的蜕衣工具,可顺利地获得一张纯天然蟾衣。为此,人工大规模采集天然蟾衣资源再也不是神话。

现已发明了集约规模高产采集纯天然整张蟾蜍壳技术(不用药物刺激,也不用人去守候的采集法,不影响上下班作息时间)。探索出十一项新技术,一个人业余可管理二千只蟾蜍脱衣,主要是发明一个器具设置,不使蟾吃衣,人人可掌握,使野生蟾蜍放在家中轮流脱衣,不需大的成本,不化大的体务。人工捕捉时应选择个头大,身体健康的成年癞蛤蟆,以母性癞蛤蟆为主,占比例80—90%,因为母蛤蟆药理疗效佳,公蛤蟆药用效果差,其皮中含药素量少。目前取皮以母蛤蟆为最佳,人工捕捉应选择在每年的五月初期至十月中期进行,十月份以后至次四月份为体眠期。

捕捉的蟾蜍即可用水塘自然放养,也可用水缸、水池、水沟进行放养。人工放养面积可大可小,一般有20平方米的空间可放养1000多只。人工养殖场的建造:一般用砖、石建造,长度8—10米,宽度3—4米,高度0.6—0.8米左右里边放上沙子、泥土,用水灌湿,以利蟾蜍的生息、活动,沙和温土比例1:1,厚度为10—15厘米为宜。池内应保持地面湿度,每天早晚喷二次水。在养缸、池、沟上每晚点灯诱捕害虫让其饱食,白天喂食蚯蚓、土元、蝇、咀等。蟾蜍脱去皮后,也可放回大自然,以后随时捕捉,随时放生,随时脱皮,这样既无不用喂养、建池,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药方

蟾衣治疗恶性肿瘤(癌症)、急慢性肝炎、带状疱疹等方法

一、服用方法:

1.将蟾衣用70-90度50-80毫升温开水浸泡5-20分钟后,将蟾衣连水一起服下;

2.将蟾衣剪小后装入空心胶囊,制成蟾衣胶囊后服用。

二、剂量和疗程:

1、各种恶性肿瘤(癌症):每天早晚各服用蟾衣2-4张,3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后,可根据病情再进行第二个疗程。直至痊愈。

2、急慢性肝炎每晚服一张,30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后复查肝功能、二对半。根据病情变化,接行第二疗程。一般一至二个疗程即可痊愈。并能使三阳转阴。

3、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每晚服一张,连服15天。

4、带状疱疹每晚服一张,连用7天。

参考资料

1.蟾衣·天下蟾衣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