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号(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

2023-03-19 16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9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东风号

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

“东风号”远洋货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且全部采用国产材料和设备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远洋货船由江南造船厂制造,1965年交付使用。总长161.4米,船宽20.2米,船深12.4米,载重量1.3488万吨,排水量1.7182万吨。“东风号”远洋货船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中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中文名东风号
反映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
载重量1.3488万吨
排水量1.7182万吨

概述

东风号远洋货船是该船的船体采用了国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结构材料,主机采用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8820匹船用重型低速柴油机。装置了比较新型的废气锅炉供汽的蒸汽透平发电机组,通讯导航设备和舱室空气调节装置等。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中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东风”号的船型为单螺旋桨,双层纵通甲板,长艏楼,艏柱前倾,艉部巡洋舰式,具有中部机舱中部甲板室,有高裕干舷的钢质柴油机远洋货船。设计水线长152.5米,二柱间长147.2米,设计吃水8.46米,载货量10000吨,每小时航速度17.3海里,能在海上连续航行40昼夜,远航至欧洲、非洲和美洲。

“东风”号为载运一般货物的远洋干货船,船上设有878立方米的冷藏舱及1145立方米的液货舱,能载运少量的冷藏货及液货。同时,在货舱内设有止移板设备,必要时可以载运散运谷物。在第二、三舱设有60吨重型吊杆1根,可以吊装重物。在第一货舱设有防爆措施,可以装运一般易燃易爆物品。

至1960年底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50%。由于过分强调所用器材设备立足国内配套,“东风”轮的舾装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而陷于停顿。1965年6月,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试制的主机经过运转550小时的试验验收后投入使用。以后,“东风”号货轮又在国内沿海试营运两年,于1967年重载航行于大连,正式通过中国国家技术鉴定组验收并同意该船可航行远洋。“东风”轮建成后,可以从上海出发,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途不加燃料而直达英国伦敦,燃料消耗量装载量等都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历史背景

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万吨远洋船,被列为《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把设计任务交给第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设计人员仅用3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施工设计图纸,比过去5000吨货船的设计周期缩短了3/4以上。年末,交通部远洋运输局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委托一机部所属的江南造船厂承造,双方于1959年1月正式签订了协议书。

江南造船厂修造过许多船,但建造中国国内自行设计的万吨船还是第一次,根据当时的设备、技术状况,困难是很多的。1959年初,万吨船正式投料开工。第一道工序放样就遇到放样楼场地不够长,无法进行线型放样的难题。放样工人们经过研究,采用按比例缩小3/4的方法,解决了场地问题,并采用了线型活络多用样板,替代单用样板,既提高工效,又节省材料,结果用12天时间完成原计划15天的放样下料任务。

在进入船体装配之前,有关技术人员参阅了数百份图纸资料,并研究学习苏联的造船经验,采用三岛建造法代替过去的双岛建造法,使万吨船底板一上船台,即可分三路同时施工,从而大大加快装配速度。当万吨船分段进入船台装配大合龙,船体车间立即派出全国先进集体严纯辉小组等分别担任前、中、后三岛的装配任务,开展劳动竞赛。工人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大胆改进装配工艺,创造了隔舱的傍板相互对准水线吊装的定位方法,使装配工效提高4倍多。

万吨船有3根人字桅杆,每根高20余米,重20余吨。当时江南造船厂最大的吊运设备是40吨高架吊车,高架吊车高度只有30米,实际只能吊28米,而桅杆和船台以及船体甲板加起来的高度超过30余米,因此吊装人字桅杆成了重大技术难题。经过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运用平衡木的原理,把桅杆吊到甲板上,然后在底脚处烧“马”稳住,再用卷扬机慢慢地拉直竖起来,一次吊装成功。

正当万吨船开工建造之时,中共上海市委号召全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造船安装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前完成万吨船主机轴系拉线、照光、安装任务;电气工人安装成航海仪器电罗经;坞吊工人创造了以砂箱代替楞木的下水新方法,改进了新船下水工艺。据统计:江南造船厂围绕万吨船生产技术关键,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设计和工艺180余件,大大促进了造船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万吨船主要结构的焊缝优质率达到98%以上,节约钢材43.5吨,船壳建造成本降低5.5%。

大船下水需要潮水配合。有关方面测算:1959年4月26日黄浦江有大潮水。因此,工厂领导的意图是万吨船于4月26日下水,船台周期60天,比1958年建造5000吨“和平28”号的70天船台周期又缩短了10天。当时,造船工人们劳动热情高涨,他们屈指一算,4月15日也有大潮,因此要求把下水日子再提前11天,船台周期为49天。工厂领导经过慎重研究,最后正式确定:万吨船定于4月15日下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下水前的工作于4月13日提前准备完毕。

1959年4月15日下午,江南造船厂为国内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船举行下水盛典,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陈丕显和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上海市海运局的领导以及各兄弟单位的嘉宾等参加了下水典礼。上海市海运局领导代表交通部宣布新船命名为“东风”号的决定。

研发过程

1958年,中国将自行设计、制造万吨远洋船,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10年规划重点项目之一。

建造自己的万吨轮是当时几代造船工人的愿望。许多老工人在江南造船厂工作了几十年,修理过许多万吨级远洋轮,也制造过外国设计、装着外国机器的万吨轮,却没有一艘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

设计任务交给了第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仅用3个半月,设计人员就完成了整个施工设计图纸,比过去设计5000吨货船的周期缩短了四分之三还多。

次年1月份,交通部远洋运输局与江南造船厂签订了制造的协议书。年初,万吨船正式投料开工。第一次建造国内自行设计的万吨船,设备、技术方面的困难不少。第一道工序就不顺利:放样的场地不够长,无法线型放样。

工人们经过研究,按比例缩小了四分之三,解决了场地问题;还用线型活络多用样板替代了以前的单用样板,既节省材料,又提高了工效,原计划15天的放样下料任务,12天就完成了。

这只是其中一例。根据统计数字,江南造船厂在万吨船生产技术上,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设计和工艺180余件,制造的速度和质量都大大提高。万吨船主要结构的焊缝优质率达到98%以上,节约钢材43.5吨,船壳建造成本降低了5.5%。

“东风”号船体采用了国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结构材料,主机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8820匹船用重型低速柴油机。

作为一艘载运一般货物的远洋干货船,“东风”号船型总长161.4米,设计吃水8.46米,排水量17182吨,载重量11642吨,载货量10000吨;船上设有878立方米的冷藏舱及1145立方米的液货舱,能载运少量的冷藏货及液货;同时,在货舱内设有止移板设备,必要时可以载运散运谷物。第一货舱还设有防爆措施,可以装运一般易燃易爆物品,第二、三舱设有60吨重型吊杆1根,可以吊装重物。

大船下水需要潮水配合,当年4月15日,正是涨潮的日子。于是,万吨船下水的日子一再提前,从4月26日提前到15日。经过各方努力,下水前的工作于4月13日提前准备完毕。

4月15日,庆典仪式上,上海市海运局领导代表交通部宣布新船命名为“东风”号。

“东风”号下水后,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配套设备绝大部分都须由我国自行研制,安装工程一度陷于停顿,船壳在黄浦江畔停泊了多年。

直到1965年底,“东风号”完成了全部内部安装,并经过了鉴定,宣告成功。从此,为我国大批建造万吨级出口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东风”号的建造经验,江南造船厂在此之后顺利地建成了“劲松”、“险峰”、“远望”、“中国光荣”号等万吨级船舶。

12月31日,东风号经过各种条件的不断试航,竣工交船。翌年,经国家船舶检验局检验,它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人物

许学彦院士出生在郑陆桥北夏墅村,父亲是当时少有的大学——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的毕业生。

后来,“七七事件”发生,日寇打到了常州,许院士和三个弟弟一路辗转逃往内地,最后在后方有名的贵阳国立十四中读完了高中。升学时,他填报了西南联大航空系、浙江大学机械系等四所学校,并且全部录取了重庆交大也就是当时迁至内地的上海交大,许院士父亲的母校。从此以后,许院士把精力都倾注在造船上。

20世纪50年代末,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20世纪70年代又主持设计了著名的远洋跟踪综合测量船队的主测量船“远望号”。设计‘东风号’正是大跃进时期,为了按照要求压缩时间,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下厂设计又遇上大热天,他住在船队旁的草棚里画施工图。那时候还没有计算机,都是手算。

社会影响

“东风”号建成后,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情祝贺。

1966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陪同外宾到“东风”号参观,对“东风”号予以热情赞扬。

美国黑人领袖罗伯特·威廉参观后激动地说;“这艘中国自己造的船,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物质成就,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一位非洲朋友赞叹道:“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工人面前,无论多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东风”号在航运中,许多想念祖国的海外侨胞都把它当作是祖国的领土。每当船到一个港口,当地的侨胞纷纷来船上与祖国亲人相见。

“东风”号的建造成功,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给造船工业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资料

1.“东风号”——新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远洋船·嘉兴日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