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所作离愁词曲)

2023-04-07 4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7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白所作离愁词曲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其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此词受到古人很高的评价,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作者李白
作品名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作品别名《菩萨蛮·闺情》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

简介

词牌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

作者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文曲星下凡”之称,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太白集>传世。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李白作词不多,《菩萨蛮》和《忆秦娥》为其佳作。

背景

南宋时黄升《唐宋诸观绝妙词选》卷一录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推为“百代词曲之祖”。案唐人载籍,不言李白曾否作词。此词见于笔乘,始于北宋钱塘僧文莹《玉壶清话》卷上,谓“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据吴廷燮《北宋经抚年表》卷五,曾布(子宣)于熙宁入年(1075)知潭州(长沙),十年(1077)改知广州。

魏泰是曾布妻魏夫人的长兄,他在长沙曾布家得古籍,当为熙宁九年(1076)间事。另外,成书于元丰年初的杨绘《时贤本事曲子前集》云:“近传一阕云李白制,即今《菩萨蛮》。其词诽白不能及,信其自白始也。”可见此词的流传是在熙宁元年期间。今本<尊前集>录李白词十二首,这首《菩萨蛮》即在其中。不过对于盛唐时期是否可能产生从内容风格以至平仄声律都如此成熟的词作,近人多致疑问。现代论词者在都以一面存疑,一面继续考索求证的态度来对待它。

题考

据今人杨宪益《零星新笺》考证,《菩萨蛮》这种曲调,为古缅甸乐曲,唐玄宗时传入长安,最早见于唐崔令钦<教坊记>曲名表。它本来是个蛮曲蛮舞,是否已配有汉语歌词,还是个疑问。这个曲调的流行,是在唐末五代。敦煌词和温庭筠词中,这个词调就用得最多,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之一。这首词有人以为是一首怀乡词,是客子望乡怀归之作。其实它是一首怀人词,写闺中思妇登楼念远,悬望她岁晚未归,久候不至的远方行人。

原词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杜阳杂编》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后来,《菩萨蛮》便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但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此曲名。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⑵平林:平原上的林木。《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毛传:“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漠漠:迷蒙貌。烟如织:暮烟浓密。

⑶伤心:极甚之辞。愁苦、欢快均可言伤心。此处极言暮山之青。

⑷暝色:夜色。

⑸玉阶:玉砌的台阶。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

⑹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等候。谢眺《秋夜》诗:“夜夜空伫立。”

⑺归:一作“回”。

⑻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连”。

作品译文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参考资料

1.【注释】·诗词名句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