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梅(蔷薇科杏属植物)

2023-04-08 14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5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青竹梅

蔷薇科杏属植物

青竹梅属蔷薇科,在分类上与江浙一带所产的青梅相近。

青竹梅的药用价值在祖国医学宝库中早有记载。民间则将青竹梅广泛应用于解毒、解热、杀菌、止泻、止咳、止痛等。青竹梅又可用于治疗感冒、气喘、胃肠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

近年来,经过汕头大学生物系自由基生化研究组多年的研究,发现青竹梅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与活性氧的能力,能明显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防止细胞衰老,这主要是由于青竹梅果内含有较多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0D)的缘故。因此,经常食用青竹梅对人体甚有好处的。

中文名青竹梅
别名垂枝梅、乌梅、酸梅、干枝梅、春梅、白梅花、野梅花、西梅、日本杏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杏属

简介

别名:梅(通称)、青竹梅、酸梅树(潮汕)、酸梅。

性状:本品为蔷薇科樱桃属梅。多为栽培,栽后6-7年5-6月间果青黄色时采收。

性味:本品酸、涩、温。

功效:有敛肺理肠、生津止渴、驱蛔虫、止痢的功用。

主治:肺虚久咳、口干烦渴、胆道蛔虫、胆囊炎、细菌性痢疾、月经过多、癌瘤等。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鸡眼等症。

形态特征

乔木,具白色芳香树脂,高约20米。小枝被星状绒毛。叶革质,全缘,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侧脉7-12对,两面均突起,网脉明显,无毛或被疏毛;叶柄长7-15毫米,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4-8厘米,纤细,被银灰色的星状毛或鳞片状毛。

花萼裂片5枚,镊合状排列,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不等大,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星状毛或鳞片状毛;花瓣,枚,白色,有时为淡黄色或淡红色,芳香,长圆形或线状匙形,长约1厘米,宽约4毫米,外面密被毛,内面无毛;雄蕊15枚,花丝短,不等长,花药长圆形,药隔附属体短而钝;子房球形,密被短绒毛,花柱短,柱头头状,3裂。

果实球形;增大的花萼裂片其中2枚较长,长3-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形,具纵脉5条。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产地

产海南,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地林中或溪边,广东和云南有栽培。越南、泰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有分布。木材耐腐、耐湿,为建筑、家具、造船等优良用材。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参考资料

1.青梅·植物智

2.梅的功用价值·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