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桂荣(中国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

2023-05-22 2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艳桂荣

中国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

艳桂荣(1930-2005),女,1930年生,又名孙桂荣,著名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2005年1月30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廿一日)23时19分逝世,享年75岁。

中国

中文名 艳桂荣
别名 孙桂荣
国籍
出生地 天津
职业 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
代表作品 西河大鼓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等
主要成就 善于广采博取,吸收各派唱法
籍贯 河北廊坊
性别
出生年月 1930年9月
去世年月 2005年1月30日
从师 张锡鹏

人物经历

艳桂荣本名孙桂荣。她自幼家境贫寒,无钱拜师,暗地偷着学艺。后来张锡鹏发现她天赋条件很好,主动收她为徒。15岁登台说书,颇受欢迎,被誉为小西河。后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与其夫、三弦乐师赵启文合作,达到了她艺术的第一个高峰。1958年她曾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演长篇西河大鼓《杨家将》,受到全国各地听众的赞赏,从此名声大振。

1960年随天津市曲艺演出团到东北各地演出,大受欢迎。“文革”中她所在的红桥区曲艺团撤消,转业到工厂,“文革”后调入天津实验曲艺杂技团,从该团退休后仍长期活跃在舞台,直至90年代末。2005年1月30日,艳桂荣因病在津逝世,享年75岁。

早期的艳桂荣以大书为主,“三碗酱”是她尤其擅长的书目;而到了晚年由罗学发辅佐,在长寿园文化站、北方茶楼等地演出,以唱小段为主,常演的曲目有:《调寇》、《罗成算卦》、《穆桂英接印》、《张紫燕盗令》、《李三娘打水》、《韩湘子上寿》、《宋江杀惜》、《苏三起解》、《酒色财气》等。

艳桂荣的西河大鼓是西河大鼓城市化的成功范例,天津观众爱她的艺术到了痴迷的地步,因此有“艳派”之称,尽管她的曲目、传承尚未形成明晰、上规模的体系。

西河大鼓是我国曲艺大观园里的一支奇葩,艳桂荣先生创立的西河大鼓演唱风格是非常能体现西河大鼓旋律魅力的唱法,她把一生都想给了她老人家钟爱的艺术事业,把丰富的艺术财富留给了后人。

艳桂荣的艺术传人主要有:郑燕、纪永芬、李月群等。

主要作品

经常演唱的剧目有:《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等,其中《呼家将》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过90回的完整版录音。她演唱的《杨金花夺印》在1981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汇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唱词收录于这次展演中获奖节目汇编出版的《北方曲艺选》之中;1984年6月参加天津市文化局组织的老艺人传统曲艺节目录像活动,录制了《杨金花夺印》,发行了VCD专辑。

90年代出版的《曲坛荟萃》系列曲艺磁带中为她录制了专辑,包含《罗成算卦》、《宋江杀惜》、《夸轿车》、《酒色财气》四个曲目。90年代末,她为自己早年演唱过的《调寇》、《杨门女将》(共4本)、《穆桂英接印》等节目做了配像,出版了VCD专辑。2003年不顾年老病重,又现场录制了西河大书《杨家将·砸銮驾》选段并发行出版。

艺术特点

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广采博取,吸收各派唱法,结合自己嗓音宽厚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她的演唱嗓音挺拔脆亮、音域宽广;行腔圆润婉转、舒展自若、刚柔并济;吐字清晰,大刀阔斧,铿锵有力,字腔相协“喷”“崩”得法;数叙明快,板眼准确。快如高山瀑布直泻千里;慢似蓝天行云缓慢深沉。可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气口均匀。她在演唱中板式多变,句式不重。

人物评价

西河大鼓是我国曲艺大观园里的一支奇葩,艳桂荣先生创立的艳派西河是最能体现西河大鼓旋律魅力的唱腔,艳老把一生都想给了她老人家钟爱的艺术事业,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广采博取,吸收各派唱法,结合自己嗓音宽厚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她的演唱嗓音挺拔脆亮、音域宽广;行腔圆润婉转、舒展自若、刚柔并济;吐字清晰,大刀阔斧,铿锵有力,字腔相协“喷”“崩”得法;数叙明快,板眼准确。

快如高山瀑布直泻千里;慢似蓝天行云缓慢深沉。可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气口均匀。她在演唱中板式多变,句式不重。最擅长用“窜板”“抢板”“垛板”“掏板”“闪板”及“楼上楼”等各种演唱技巧。她既能以刻划人物的粗犷豪放见长,也能揭示细腻复杂的人物感情。经常演唱的剧目有:《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等。

参考资料

1.艳桂荣·名人简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