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古代针刺手法)

2023-05-26 4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烧山火

古代针刺手法

烧山火,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证,属于补法中一种。

英文名 烧山火
时代 古代
类型 针刺手法
用于 治疗寒证

简介

烧山火手法,是较常应用的复式手法。由徐疾、提插、九六、捻转、呼吸、开阖等法组合而成,为纯补综合手法.《素问·针解》篇说:“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针下热”,可使患气虚的病人倾刻转化为实。

金·窦汉卿《针经指南》载有取热感的针法。《标幽赋》则以“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为热补手法的要点。明·徐凤《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始列“烧山火”之名,并述其操作方法与主治范围:"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往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

《金针赋》记录更加神奇,快捷:“驱运气血,倾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得之者。

若科之及第。用之者如射之发中,有绿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嗟夫,轩歧吉远,庐扁久亡……非一言而可尽,斯文细密,在久习而能通。

得之者若科之及第,用之者如射之发中,而应于目,述自先圣,传之后世。用针之士,有志于斯,果能洞察玄微,而尽其精妙,则世之伏枕之苛,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

这些描述必是经验之谈,不容质疑。因其叙述尚不够详细,后世医家各执一端。根据《金针赋》烧山火应分三部(天、人、地)进行操作,每部紧按慢提,同时配合捻转补法,待针下热至后出针,并急按针孔。

明·汪机指出烧山火“令天气入,地气出”。这里,所谓天气即是阳气,地气指体内寒气而言。杨继洲认为“夫实者,气入也……以阳生于外,故入。”

说明要达到阳气入内,充满腠理的目的,就需从阳(外)引阴(内),将天部所生的阳气逐层引入地部,则阳胜于阴,而阳气自回,热感自生。

操作方法

让病人呼气,随即迅速将针刺入皮下浅层,并重按穴位周围皮肤,强度捻转多次,稍行进针,作同样捻转,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样捻转。在病人感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后,将针缓缓地捻转退出。

此外,也有用其他手法和不配合呼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热感为原则。

注意事项

(1)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必须分清紧慢,不能模糊。

(2)如在天部或人部操作时,病人皮肤发热或出汗,或针穴附近,甚至全身有热感时,即不必继续操作。

(3)如热感出现,应立即停止手法,注意守气并使之循经走向病变部位,手法操作完毕后或留针3-5分钟,待针下松弛后,侯病人吸气时将针快速起出,急按针孔。

(4)其操作要点是押手要重,以指切押手为主。热感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产生,本法的基础针感为酸胀感。且以胀感轻,酸感重为佳。

如针感是麻胀感则多不易成功,应重新将针提至皮下再进针,如重复施术三次以上仍无热感,可将针放在浅层(天部)侯气后再行手法。施术应适可而止,不可强求热感。一般而言,三度操作即可停止,如无热感则宜留针10~15分钟,往往可出现热感,提高疗效。

(5)当针感出现后欲使之扩散,可用押手推按穴处的组织或循叩等手法。如欲使针感持续,则应将押手始终按在穴位上。一般用于肌肉丰厚的穴位,四肢末梢和头部穴位不宜使用。

(6)在运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时,手腕的协调性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决定了你能否做成这一手法,还会影响你的运针时间及疗效。医师需经常练习,以保证操作的连续性和对频率的把握。

口诀

烧山火,能除寒,

三进一退热涌涌。

鼻吸一口呵五口,

烧山之火能除寒。

一退三飞病自安,

始是五分终一寸。

三番出入慢提看,

凡用针之时,须捻运五分之中,行九阳数,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

若得气,便行运针之道,

运者男左女右,渐渐运入一寸,三出三入,慢按紧提。

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穴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

未效,依前法再施也。

参考资料

1.烧山火(中医术语)·医学教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