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派(法国电影艺术流派)

2023-05-27 4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左岸派

法国电影艺术流派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此而被称为“左岸派”。

中文名 左岸派
英文名 Left Bank Group
性质 流派
特点 叙事技巧与传统大相径庭

成员介绍

阿仑·雷乃

“左岸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斯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相互间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

“左岸派”也被称为“作家电影”,而“新浪潮”,则是“作者电影”。“左岸派”比早期的“新浪潮”更专业、更有激情也更先锋。

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问世的,如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年)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年)(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由罗布-格里叶编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1961年)等,加之他们的影片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入“新浪潮”电影。

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风格介绍

“左岸派”的导演们由于对人和精神的发展过程感兴趣,从而走向了电影制作。因此,他们的影片有着明显的侧重人物内心描写的倾向。这似乎与20年代超现实主义先锋派电影的美学探索有着某种联系。然而,在20年代超现实主义的表现中,内心世界是他们唯一关心的现实。他们认为:内心的现实远远高于外部现实。而“左岸派”导演们却提出了“双重现实”的问题,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他们认为,这是更高一层的现实。

创作背景

20世纪以来,哲学、心理学、文学和戏剧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电影中“左岸派”导演对于这些新的观念和新的创作理论的吸收量多。他们之中有人本身就是文学或戏剧的革新派。比如:杜拉、罗伯—格里叶都皋法国新小说派的主将,他们觉得摄影机的表现力能够加强手中笔的表现力,因此走向了电影艺术的创作。

其一,“左岸派”电影接受了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的影响,力图表现摆脱一切理性、法律、道德和习俗的约束的人的真实。在弗洛依德的《JL、理学概论》中,曾有两点断言触犯了全世界:,一是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二是性心理、性冲动的断言。他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于人类精神的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作出了其价值不可能被估计过高的贡献。

其二,“左岸派”电影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传统作品中的“良好的感情”在这里一扫而光,代之以人生恐惧、社会秩序之荒谬、人之渺小孤独、人性之虚伪和残暴等。突出了人的精神痛苦与丑陋。在表现荒诞的世界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精神扭曲、变态、异化上,没有任何一个流派能够超过“左岸派”。实际上,存在主义成为“左岸派”新的人道观。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主张“人应当去自我寻找”,应当认识到什么也不能拯救自己。

其三,“左岸派”电影接受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强调在文艺作品中通过非理性感受而进入意识深处,强调“直觉”在认识世界、艺术创作与鉴赏中的位置,清除我们与“实在”之间的障碍,克服我们同“实在的距离”,使我们直接面对“实在”本身,使灵魂得到提高,超脱生活现状。“左岸派”影片接受伯格森的观点,从而赋予“现实”两宇以全新的观念。

其四,受到布来希特的影响,作品中力图对现实进行曲折的表现,以沟通内心的幻象。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再造自然。布来希特在戏剧作品中运用的间离技巧,被“左岸派”发挥到银幕上,他们主张艺术作品应当让观众时时处于静观的状态之中,让观众在这种“静”中认识世界。“左岸派”就是这样对现代主义新思想和新观念的继承,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中去,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五光十色的影片。

参考资料

1.“新浪潮”--左岸派·搜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