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实就虚(汉语成语)

2023-06-02 3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避实就虚

汉语成语

避实就虚,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shí jiù xū,意思是实:实力;就:就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也作“避实击虚”。

中文名 避实就虚
拼音 bì shí jiù xū

成语典故

《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成语故事

公元前623年,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采用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先令其下军向楚右军进攻,因为楚右军是由陈、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弱势部队,一举取胜。晋军主将狐毛又用计诱歼了楚左军,最终取得重大胜利。

基本内容

解释

实:实力;就:就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也作“避实击虚”。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军事方面。“避实就虚”和“避重就轻”都有“回避要害问题”的意思,但“避实就虚”偏重于军事方面;“避重就轻”偏重在言论、责任等方面。

示例

凌力《星星草》第21章:“捻军~,倏然北上,使左宗棠的围剿计划宣告破产。“

近义词

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声东击西。

反义词

以卵击石、飞蛾投火。

参考资料

1.避实就虚·千篇国学 · 万卷经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