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湖南省长沙市公立大学)

2023-06-21 3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南大学

湖南省长沙市公立大学

中南大学(CentralSouthUniversity),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划线高校、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万余名,其中本科生3.4万余人、研究生2.3万余人、境外学生2000余人。

中文名 中南大学
外文名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简称 CSU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本科专业 104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32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6个(覆盖二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12个、培育学科1个
院系设置 研究生院、湘雅医学院、31个二级学院
校训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歌 《热土中南》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410083)
院校代码 10533
主要奖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知名校友 汤飞凡、张孝骞、王淀佐、黄伯云、孙永福、李长进、郭声琨、梁稳根、王传福
知名教师 蔡自兴、文继舫、陈启元、罗学港、张亚林、胡岳华、范学工、欧阳友权、杨雨
现任校长 田红旗
类别 公立大学
QS亚洲排名 188名(2020年QS亚洲大学排名)
专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全职)
类型 综合
属性 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 211工程(1995年) 985工程(2001年) 111计划(2005年)2011计划(2012年)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17年)
全国综合排名 21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党委书记 易红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中南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其最早溯源至分别于1903年和1914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矿科享誉中外有中国“矿冶黄埔”之称;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3年),享有中国土木工程“三驾马车”之美誉;湖南医科大学前身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4年),为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中南大学(本部)湖南近代实业家梁焕奎认为,矿产资源是向国家输送膏血的,道路是国家的筋脉,这两项要务不抓住,国家就会因此困顿。而国家主权被侵夺、财富被掌控,国内人才不济被推为祸患之首。1903年10月,梁焕奎从湖南矿务局拨借基金银1.6万两,创办了“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并任学堂监督(即校长),学堂初设矿业、铁道建筑2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已成为中南大学工学源头之一。中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风光

合并组建

中南大学南校区荷花池

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中南大学。6月,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由教育部批准试办。2001年2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行列。2003年12月,学校成为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大学。2005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成为首批23所入选高校之一。2008年1月,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三方宣布共建中南大学。2010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1年1月,学校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同年,入选全国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成为首批14所牵头高校之一。2016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入选国家支持高校创建的首批16个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之一。2017年1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6月,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成为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之一。12月,被评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9月,加入健康扶贫联盟。10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1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11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中南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中南大学南校区荷花池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月,学校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24个临床教学基地。

所属院系

专业名称

年限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地球物理学

四年

信息工程

四年

测绘工程

四年

遥感科学与技术

四年

地质工程

四年

资源勘查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法学院

法学

四年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材料化学

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四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四年

哲学

四年

社会学

四年

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

四年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四年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制药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车辆工程

四年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基础医学

五年

法医学

五年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

通信工程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软件工程

四年

信息安全

四年

物联网工程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舞蹈表演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环境设计

四年

产品设计

四年

工业设计

四年

建筑学

五年

城乡规划

五年

音乐表演

四年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物流工程

四年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四年

交通运输

四年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四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商学院

市场营销

四年

财务管理

四年

电子商务

四年

金融学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工商管理

四年

会计学

四年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四年

生物信息学

四年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统计学

四年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运动训练

四年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消防工程

四年

工程力学

四年

土木工程

四年

铁道工程

四年

工程管理

四年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四年

法语

四年

西班牙语

四年

日语

四年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四年

广播电视学

四年

数字出版

四年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应用物理学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四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冶金工程

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环境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

四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四年

矿物加工工程

四年

生物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四年

采矿工程

四年

安全工程

四年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自动化

四年

人工智能

-

智能科学与技术

四年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五年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

护理学

四年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五年

口腔医学(5+3)

八年

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

药学

四年

临床药学

五年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临床医学

七年

临床医学

五年

临床医学

八年

麻醉学

五年

精神医学

五年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8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6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教学团队8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40人,湖南省级高层次人才37人,湖南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9人,湖南省级教学名师10人。

专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淀佐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淀佐、何继善、左铁镛、古德生、钟掘、刘业翔、黄伯云、夏家辉、周宏灏、张尧学、邱冠周、桂卫华、田红旗、陈晓红、柴立元、姜涛

已故院士:陈新民、陈国达、黄培云、曾庆元、刘宝琛、金展鹏

国家级教学名师:欧阳友权、范学工、胡岳华、张亚林、陈启元、罗学港、文继舫、蔡自兴

湖南省级教学名师:范学工、韩旭里、胡岳华、陈启元、高阳、罗学港、易著文、李建华、黄可龙、陈建宏、梁逸曾、徐慧

类别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工科大学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团队

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团队

材料物理与化学教学团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精神病学教学团队

矿物加工工程教学团队

湖南省级教学团队

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团队

工科大学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团队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团队

材料物理与化学教学团队

物理基础课教学团队

精神病学教学团队

新媒体文学教学团队

矿物加工工程教学团队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团队

轨道交通设备与运输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医学机能学教学团队

公共伦理与公共治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9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6个,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0个,26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湖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湖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湖南省重点专业24个,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26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家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临床医学(五年制)、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神医学、交通运输、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临床医学(五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采矿工程、广播电视学、应用物理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软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物联网工程、法语、会计学、生物科学、医学检验技术、英语、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口腔医学(五年制)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数字出版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资源加工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矿冶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质结构与物性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武汉铁路局、中国铝业公司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长沙华能自控集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加工总厂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吉凯恩(丹阳)工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武汉铁路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宏禹水利水电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郴州宝山铅锌银矿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长沙长信畅中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武汉市软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重庆能源集团重庆旗能电铝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室、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人才CDIO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南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工程测量(网络课程)、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临床技能实验学、流行病学、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工科大学化学实验、固体物理学、操作系统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信息检索、舞龙舞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文化、金属材料热处理、人体寄生虫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编译原理、工科大学化学、数值分析、社区护理学、传染病学、物理实验、神经病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隧道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临床麻醉学、行政伦理学、矿业经济学、无机化学、粉末冶金原理、冶金原理、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医学(卫生)统计学、资源加工学、智能控制、材料科学基础、精神病学、病理生理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内科学、诊断学、儿科学、药理学、计算机网络、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系统解剖学、材料科学基础、人工智能、化学计量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中国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专题、网络文学、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症与心理治疗、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结构分析、金属材料热处理、数值分析、智能控制、隧道工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流行病学、医学(卫生)统计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临床技能实验学

教学成果

2019年,学校近一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5项;教师主持建设的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40项(含立项、在研、结题),经费达319万元;学校学生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1金3银1铜,获IGEM竞赛金奖,IMSPQ(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竞赛第二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O奖1项、F奖1项,在18个全国竞赛中获特等奖13项,一等奖23项。

获奖时间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2014年

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国家二等奖

2014年

注重个性发展的材料类卓越人才培养多维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国家二等奖

2014年

构建精神医学国家级教学平台,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的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14年

资源型行业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9年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和载体的新探索

国家二等奖

2009年

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9年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9年

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基础课创新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5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5年

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5年

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国家二等奖

2005年

医科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2005年

重点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层次性问题研究

国家二等奖

2005年

创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5年

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学科建设主导模式

国家二等奖

2001年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一等奖

2001年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1年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工科(冶金、材料类)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1年

普通高校一般院校努力创办“一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2001年

整合优势立体推进探索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新途径

国家二等奖

2001年

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

国家二等奖

1997年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国家一等奖

1997年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粉末冶金学科的发展

国家二等奖

1997年

机械设计实验室教学基地建设

国家二等奖

1997年

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国家二等奖

1997年

病理学课程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1993年

用系统性原理组织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优秀奖

1989年

“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级优秀奖

1989年

以实验技术手段现代化为中心的生理学教学实验改革

国家级优秀奖

1989年

端正办学思想,加强本科教育

国家级优秀奖

1989年

教学管理中良性循环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优秀奖

学科建设

中南大学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基础医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临床医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工商管理、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法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特种医学、统计学等 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有色金属冶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外科学(胸心外)、耳鼻咽喉科学、遗传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学位授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应用统计、保险、法律、社会工作、教育、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工商管理(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学科评估2017年12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评A类学科12个,其中,A+学科3个,分别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A-学科9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A类学科数量居全国并列第19位,A类优秀率为26%,居全国参评高校并列第21位。截至2020年1月,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等16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排名居全球前1‰。综合排名: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24位。

合作交流

新校区图书馆

截至2020年1月,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加强合作,根据不同学制,开展本科“2+2”留学项目、本硕连读“3+1+N”留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交换学习等国际交流项目,与美国的耶鲁大学、南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的莫纳什大学、弗林德斯大学、悉尼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中国国内外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中南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基地2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含参加)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12个,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智库)24个,14个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智库。

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中南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南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

国家级科研平台

“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牵头)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参建)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引智基地

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癌变与侵袭原理创新引智基地

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神经变性机制创新引智基地

复杂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决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化综合能效管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抗癌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精神心理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新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

中澳轻金属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清洁冶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

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

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中国人类遗传相关疾病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卫健委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

卫健委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卫健委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卫健委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

卫健委研究中心

卫健委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卫健委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金属塑性加工摩擦润滑行业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

矿物资源生物技术与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

清洁冶金工程研究中心

有色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医肝藏象)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冶金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科研成果

综述

中南大学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地洼学说开创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地构成与成矿学新流派;粉末压制理论成功解决了形成领域中大量复杂问题;浮选剂结构理论和找药分子设计为矿物工程浮选理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马尔可夫过程研究取得的国际一流成果被誉为“侯氏定理”;三元扩散偶实测相图技术奠定了在国际相图领域的权威地位;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决定人类神经性高频耳聋致病基因(GJB3);药物基因组学的创新性研究开启了以基因为向导的个体化用药时代;自由权矩阵方法已成为国际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胚胎干细胞库;中国首例供胚胎移植试管婴儿这里出生。

论文专利

2018年,学校专利申请2592项,同比增长28.57%,其中发明专利2213项,同比增长26.75%;获专利授权1239项,同比增长24.52%,其中发明专利958项,同比增长19.01%。学校2016-2017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项目承担

2019年,学校全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型项目528项,共获得直接经费30456.45万元,其中:获得青年基金221项(项目数全国排名第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项、面上项目257项、重大项目课题2项、重点项目10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2项、联合基金15项、重大研究计划4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项及专项项目2项。

科研获奖

2019年1月8日,中南大学共有10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7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3项。总获奖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四,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三。2020年,中南大学8项成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牵头3项,参与5项。

部分国家级科研获奖

获奖类别

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2004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列车结构塑变吸能技术及装置

2011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

2011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

2011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难造块铁矿资源制备优质炼铁炉料的关键技术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应用

2013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

2014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

2014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高性能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

2015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红斑狼疮诊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017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策略、产品与推广应用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钨氟磷含钙战略矿物资源浮选界面组装技术及应用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随机动力模拟技术及应用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红土镍矿冶炼镍铁及冶炼渣增值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强风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中南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479万余册(包括图书、过刊和资料),电子图书653.32万余册,已引进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ofScience、EV、PubMed、ScienceDirect、WileyOnlineLibrary、SpringerLink、IEL、ACS等中外文全文和文摘数据库近240个。馆藏文献重点涵盖冶金、材料、地质、采矿、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医学等多个学科,建立了连续性的、反映学校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双一流”教学科研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

中南大学图书馆为教育部首批综合类科技查新单位、中国数字图书馆分馆,2003年,中南大学图书馆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11个综合类科技查新站之一(Z11)。2020年6月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教育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授牌)。

学术期刊

根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临床与病理杂志、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创新与创业教育、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设置的栏目有: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与数值模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工。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的源期刊,已被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检索系统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英国《矿冶文摘》等国内外其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美国《铝工业文摘》等多种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核心库、《化学文摘》等主要文献机构收录。先后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自2007年第1期起与德国科技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联合出版。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检索系统收录。为“第2届、第3届、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8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和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其论文常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文摘类刊物转摘或全文转载,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或“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该会评为“百强社科学报”和确定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9、2011年二次入选cssci数据库。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杂志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先后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第三、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EiPage数据库核心期刊,系CSCD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

《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获2017年中国科协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新刊专项资助。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主要包括学校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圆形徽标,色彩为蓝、白。创意源自传统的中国结造型。图形以“中南大学”英文缩写字母“CSU”为结构中心,形成中国结造型。正下方有“中南大学”中文字样,正上方为环形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大写字样,左右下侧方各由10条线连接内外圆。

徽志蓝色色标为CMYK:90.50.10.0,象征:科技人文的结合,海纳百川的包容。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中南大学”字样的长方形证章。教师徽章为深红底金字,研究生徽章为蓝底金字,本科生徽章为绿底金字;所有长方形证章都以金色包边。

校旗

学校校旗有红、蓝两色,图案是学校徽志、中文校名、中英文校名三种形式,图案或者文字为反白色。

精神文化

校训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训解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一、既注重知,又注重行;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

“经世”,即改造世界,改善社会民生,治理世间事务;它大到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强,小到推动区域环境和文明风习的变革。“致用”,即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发挥大学和人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经世致用”的根本旨趣,就是强调大学要以天下为己任,求索治世之道,培养济世英才,积极入世,引领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经世致用”是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知行合一”是大学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

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切合中南大学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特色;二是与学校所秉承的湖湘文化精神底蕴相契合;三是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是4月29日。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9日,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易红

校长

田红旗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彭立威

党委副书记

蒋建湘、黄健陵、李景升、付刚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翔、郭学益、陈立章、柴立元、何军、蒋丽忠、黎志宏

知名校友

类别

姓名

学者

侯振挺

高镜朗

吴绍青

应元岳

黄友岐

王肇勋

鲁重美

陈志武

卢惠霖

张友尚

左铁镛

王淀佐

李振翩

齐镇垣

易见龙

凌敏猷

萧元定

龙伯坚

谢陶瀛

潘世宬

刘德培

刘斯奇

余永富

邓起东

政界

刘斯奇

余永富

邓起东

赵正永

孙永福

史和平

姜齐贤

毛腾飞

卢展工

肖亚庆

姜异康

梅克保

吴登昌

黄俊华

陈如桂

商界

李长进

秦家铭

熊维平

孙勤

钟景明

陈佐夫

敖宏

成辅民

路小彦

刘志明

刘秀稳

汪建

杨树坪

丁中智

刘悉承

刘立荣

梁稳根

唐修国

毛中吾

周福贵

袁金华

王传福

杨龙忠

刘立荣

何清华

潘爱华

任燮康

贺平

张锴雍

谈朝晖

许开华

文艺界

柴静

韩栋

医学界

汤飞凡

谢少文

黄友岐

谢志光

张孝骞

李振翩

王肇勋

韩明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9年度全国 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关于公布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名单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4.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 学科名单的通知·教育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