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陕西省汉中市辖县)

2023-07-11 13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西乡县

陕西省汉中市辖县

西乡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汉中东部,东邻石泉、汉阴,南接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与城固、南郑接壤,南北宽64.5公里,东西长94.5公里,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64.79%,丘陵占28.35%,平川占6.86%。辖15个镇2个街道,179个村36个社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乡县常住人口321535人。

西乡县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6年)、国家卫生县城(2017年)、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2017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2018年)、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县(2018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8)、省级双拥模范县(2015年)、全省医改综合示范县(2016年)、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2018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全省旅游示范县(2019年)、全省扫黑除恶先进县(2019年)、省双拥模范县(2020年),2014至2018年度连续位居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先进县行列。(数据截止2020年底)

2014年被评为“中国绿色生态樱桃十强县”;午子山风景区3000亩的白皮松是亚洲之最。2019年创建为省级旅游示范县。 

2020年,西乡县完成生产总值1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53.62亿元,增长0.7%。

中文名 西乡县
外文名 Xixiang、County
别名 西乡
行政区划代码 610724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陕西省汉中市
地理位置 陕西南部,汉中东部
面积 3240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5个镇
政府驻地 西大街82号
电话区号 0916
邮政区码 723500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
著名景点 午子山、茶园、枣园湖公园等
机场 汉中城固机场
火车站 西乡站
车牌代码 陕F
人口 321535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122.12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

夏、商(约前21—前11世纪),县地属梁州褒国附庸巴方。

西周(前1027—前771年),县地属雍州楚国。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县地仍属楚有。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发生“丹阳之战”,秦师获捷,乘胜占领楚之汉江中上游地区,直至战国末(前221年),县地属秦国汉中郡。

秦(前221—前207年),县地属汉中郡成固县。

西汉(前206—25年)承袭秦制,仍行郡县。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州(郡),县地大部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东北隅属汉中郡之安阳县。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公孙述割据益州,占有巴、汉,13年中,县地为公孙政权所辖。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破蜀灭述,县地复归汉有,仍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永元七年(95年),以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食采于县地(括今镇巴),并建平西城(又名平阳城、定远城),为西乡县建城之始。初平二年(191年),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据汉中,复汉中郡名。郡名两更,县地仍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汉中,县地归蜀。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分成固县南境置南乡县(即今西乡、镇巴二县地),从此西乡县脱离成固,独立行政,仍为蜀汉益州汉中郡领辖,设县治于归仁山(今镇巴县渔渡坝古城堡)。是年,蜀将张飞晋封“西乡侯”,寄食采于南乡县。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曹魏灭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7郡为梁州,西乡县归魏,属梁州汉中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因张飞封侯西乡,改南乡县为西乡县。治所由归仁山北移平西城,仍属梁州汉中郡。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仇池氐杨难敌据汉中,次年,梁州人张咸起兵逐氐军,投归益州巴氐李雄,由此西乡县遂为李雄所建之“大成”所有,行政隶属仍为梁州汉中郡。

东晋(括十六国)初,西乡县尚归成汉(即大成)所有。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桓温伐蜀,成汉灭,西乡县归晋。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年),苻坚派兵攻取梁、益二州,西乡县遂为前秦占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桓冲遣将杨俭期收复汉中,西乡县复为晋土。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谯纵叛晋,割据梁,益,仇池氐王杨盛乘虚据汉中,以地请降后秦,但因杨盛窥伺两端,游离于东晋、后秦之间,东晋、后秦皆无实际管辖能力,汉中郡、县实为杨盛政权所辖。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命益州刺史朱龄石灭谯纵,收复四川东晋王朝乘胜克汉中,西乡县再归晋。在东晋103年中,汉中郡县兵连祸结几易统治,但西乡县名未变,治地平西城未动,始终归梁州汉中郡所辖。

南北朝,历刘宋、萧齐至萧梁武帝天监三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北魏。北魏政权于县境(今峡口)设丰宁戍。改西乡县为丰宁县,寓五谷丰稔,四季咸宁之义。并立丰宁郡领丰宁县,郡县同驻丰宁戍,改属东梁州领辖,旧治平西城遂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北梁州刺史兰钦收复梁州,西乡县还梁,复西乡县名,治所仍驻丰宁戍,属北梁州汉中郡所辖。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侯景溯江犯江陵,梁萧绎求救西魏,约许割让汉中。西魏乘机于废帝元钦元年(552年),遣将达奚武占领汉中,西乡县又为西魏所有。西魏恢复北魏建置,废西乡县名,再立丰宁郡、丰宁县于丰宁戍。次年,析北梁州和直州(即北魏东梁州)之地置洋州于泾洋河口西岸蒿坪山之阳(即今四季河),以洋水为名,此为西乡县立州之始。洋州领洋州、怀昌、洋中、丰宁四郡。洋川郡辖黄金县;怀昌郡辖怀宁县;洋中郡无考,丰宁郡辖丰宁县。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觉代魏立周,西乡县即为北周所有,仍属洋州丰宁郡,县名驻地均无变动。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郡,行州县两级制,时,丰宁县仍属洋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州复郡。翌年撤梁、洋二州,合为汉川郡;改丰宁县复西乡县名(从此县名迄无更)多同时将县治由丰宁戍移往所废之洋州治地蒿坪山之阳,且立洋源镇(军事建置)于此,县镇同治,归汉川郡所辖。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郡复州,析汉川郡之西乡、兴势、黄金三县,再立洋州于西乡州县同治蒿坪山之阳。七年(624年)析西乡南境置洋源县(今镇巴县地)。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西乡县属山南道洋州辖。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调整区划,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西乡县随洋州属山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洋州为洋川郡。十五年(756年)郡治由西乡迁往兴道(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改兴势为兴道,今洋县)。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再撤郡复州,改洋川郡为洋州。一迁一改,西乡县仍属。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洋源县治因兵事烧劫,侨驻西乡县白湍村(今古城子,亦为两晋至萧梁的西乡县治)。敬宗宝历元年(825年)撤销洋源县,其地大部并入西乡县。僖宗光启三年(887年),洋州设立武定军(军事建置)。昭宗景福元年(892年)风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以讨杨复恭为名,取凤、兴、洋三州。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朱温进入关中,把持朝政,杀戮大臣,四川王建乘机以假道勤王为名,占领兴元(汉中),洋州武定军节度使李思敬迎降,西乡县随洋州归前蜀。

西乡县

后唐同光三年(前蜀咸康元年,925年),皇子魏王继岌伐蜀至兴州(略阳),前蜀武定军节度使王承肇即以洋州北降后唐,西乡县随之。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年)正月,盂知祥遣将张业入兴元,武定军节度使孙汶韶又以洋州降后蜀,因避孟知祥讳,乃改洋州为源州,西乡县从属。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宋将王全斌、刘光义灭后蜀,改源州复洋州,西乡县与兴势、黄金、真符同为洋州辖。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分全国为15路,西乡县随洋州属陕西路。熙宁五年(1072年)增建利州路,西乡县随洋州属之,县治仍驻蒿坪山之阳。

南宋仍行路、府(州、军)、县制。绍兴十四年(1144年)利州路东西两分,西乡县归利州东路洋州辖。端平元年(1234年)金灭。次年,蒙古军入侵金、洋、梁(兴元)三州,战争屡年,西乡城毁治废达18年。宝祜元年(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遣使戍守兴元诸州,“草创之初,未暇为经久之规”,沿袭宋制,并利州东西两路为兴元路。西乡县归兴元路洋州辖。时,县城已毁,因陋就治于蒿坪山之阳。

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全国设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增至11个),代“中书省”分治天下。从此,西乡县脱离洋州,改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元晚期县治方由蒿坪山之阳迁来今治。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夏明玉珍取兴元,西乡县随之又属“大夏”6年。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大将徐达克兴元,改兴元路为汉中府,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分全国为13个承宣布政使司,西乡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

清顺治三年(1646年),肃亲王豪格遣将贝勒尼堪等进占汉中,县土遂归清有。清承明制,西乡县仍属陕西布政使司(后改称陕西巡抚部院,俗称陕西省)陕安道汉中府辖领。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县南境24地置定远厅(今镇巴县)。

中华民国,并汉中、兴安(安康)、商州为汉中道,西乡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行省、县二级制,西乡县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下增设行政督察区(即专员公署,简称专区),西乡县属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所辖。

1949年12月5日,西乡解放。新中国行省、县两级制,省下分区设置行政督察机构。西乡县初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1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区专员公署,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196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7月,汉中撤地设市后属汉中市至今。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西乡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县地脱离成固(今城固)管辖,独立为县,名曰南乡。同时纳入安阳县西北土地之一部,全县略大于今西乡、镇巴二县之版图。

西魏元钦二年(553年),在今四季河(旧名寺溪河)置洋州,调整郡县政区,县地因之三分:东北(今子午、碾子沟、七星坝、三花石、白龙塘一带)入洋川郡黄金县;西北(今桑园铺一带)入怀昌郡怀宁县;全县时名丰宁县,属丰宁郡,留有本土大部,版图较前缩小。

隋大业二年(606年)撤销洋州,调整郡县,全县治所自峡口迁往原洋州驻地(今匹季河),同时收回全县东北、西北原于西魏时期拨交黄金、怀宁(时已改名怀昌县)二县之土地,版图复归。

唐武德七年(624年)析全县南境立洋源县,疆域缩小过半。宝历元年(825年)撤洋源县,其疆域绝大部分复归全县,原有版图基本恢复。

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销洋县建置,其领土交拨全县。未几,洋县收土复立。

西乡县

清嘉庆七年(1802年)割南境24地(乡)立定远厅(今镇巴县),全县疆域大减。嘉庆十四年(1809年)准楼房坪菩提河民众所请,奉命以全县蜡溪、大市川调换定远厅之楼房坪、菩提河(今大河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通江建立赤北县,全县西南楼房坪一带为该县第五区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赤北县建置遂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割杨家河一带归镇巴县。

1953年,接收镇巴县觉皇乡王儿垭以北之插花地入高川区马家湾乡管辖。

1957年5月,割茶镇区子午乡金宝滩及松树沟乡庙坝、张家铺子等地入石泉县饶峰区。

1961年底,又将全县松树沟公社同心生产队部分插花地划归石泉县。

区划现状

2019年,西乡县下辖2个街道、15个镇。西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北街道。

2020年,辖15个镇2个街道,179个村36个社区。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610724001000

城北街道

610724002000

城南街道

610724101000

杨河镇

610724102000

柳树镇

610724103000

沙河镇

610724104000

私渡镇

610724105000

桑园镇

610724106000

白龙塘镇

610724108000

峡口镇

610724109000

堰口镇

610724110000

茶镇

610724111000

高川镇

610724112000

两河口镇

610724114000

大河镇

610724116000

骆家坝镇

610724117000

子午镇

610724118000

白勉峡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乡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东邻石泉、汉阴,南界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接城固南郑。介于东经107°15′—108°15′,北纬32°32′—33°14′之间,东西长94.5千米,南北宽64.5千米,总面积3240平方千米。

西乡县地图

地质构造

西乡县境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处于巴山弧形构造与秦岭纬向褶皱的复合部,基址属四川地台向斜北部边缘。巴山发育较早,其发育有元古界震旦系(距今15亿年)的西乡山群,岩层厚9850—11500米,下部岩层以云母石英片岩、斜长片岩、斜长变质粒岩为主的夹火山岩和火山熔岩为主的夹凝灰岩;中部为灰质砂砾岩、夹灰质砂岩,局部含铜;上部以云母石英片岩及千枚岩为主,夹变质火山岩,同时还有片状砾岩。在震旦系的基础上发育有古生界的二迭系(距今2.1亿年),岩层厚180—620米,由白玉质灰岩、灰白色灰岩、燧石灰岩、炭质页岩及铝土质页岩组成,含有珊瑚及蜒种化石。在二迭系的基础上发育有中生界的三迭系(距今1.9亿年),岩层厚660—6490米,下部以页岩为主夹泥质灰岩、紫红色页岩、板状灰岩;中部有矽质及泥质灰岩互层,以灰岩为主;上部有暗色含煤建造,石英砂岩,顶部夹石膏、页岩及煤层。在三迭系上发育而成的是近代新生界中的第三系和第四系,岩层厚0—800米,由灰岩、页岩、砂岩、砂砾岩、砂质粘土、黄土等构成。因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加之长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浸蚀,南部主脊地貌多出现峰林突兀的谷峰,北部属南部主脊的延伸,地势低缓,形成中国亚热带特有的馒头状浑圆的岗梁山丘。中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构造盆地,构造形迹较为发育,盆地四周被断层所隔,断层形成于元古代,属长期活动性断层。盆地的形成始于三迭系,由于地壳的下陷,盆地的基底地貌已基本成型,沿堰口一钟家沟断层带,发育有杨河坝和泾洋河两个互为封闭的断裂谷,是盆地基底最低处。牧马河、泾洋河倾泻而来的洪流物质,分别汇入两个断裂谷,随着盆地内外差异性的升降运动,沉积中心逐渐向北推移,加之牧马河入汉江尚未打开缺口,地表水和冲积物向盆地中心汇集,早先互为封闭的两个小湖盆,逐渐演变成后期统一的湖盆边缘地带,形成西乡盆地。盆地内岩性、岩洞、岩层厚度变化较大,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有少量碎屑岩沉积,地表为冲积物覆盖层,下部为沙、砾石构造。

地形地貌

西乡县地处秦岭巴山之间,位于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海拔在371—2413米之间,山区占64.79%,丘陵占28.35%,平川占6.86%。米仓山的凸起,盆地的凹陷,堰口一钟家沟的东西大断层,泾洋河的南北深切,构成了西乡的地貌骨架,由于地面组成的物质不同,地貌发育也各具特点,加之长期的水蚀、机械风化、冰川作用及人为活动等,从而使地貌形态和性质也各有差异。析其特征,县境地貌有四种类型:

中部盆地

处于县境中部牧马河沿岸,亦称西乡坝子。东起古城,西到柳树,南起杨河南山脚一线,北止杨营北山脚一线,面积33.3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86%,海拔450—550米,为新生代第四纪断陷盆地上发育起来的冲积盆地。

西北丘陵

丘陵是相对高差小于200米的起伏地面。西乡盆地西北部均为起伏的丘陵地带,涉及12个乡(镇)、91个行政村,面积137.7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8.35%。

东部低山

低山位于盆地东部,包括茶镇、高川两区及碾子沟、马家湾、三郎、二郎等乡的部分村,面积148.37万亩,占县总面积的30.54%。

南部中山

中山位于南部米仓山一带,属中温带地区,东起洋溪,西至大河坝,面积166.44万亩,占县总面积的34.25%。

气候特征

西乡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平均气温14.4℃,年均降水量1100―1200毫米。平均蒸发量457.2毫米,总的气候特点是:受南北兼有的气候和多样地形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差异大,光照不足;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夏无酷暑,常有初夏干旱和伏旱;秋季多连阴雨,降温早;冬无严寒,少雨雪。气候一般循环规律是:立春前后杨柳发芽时多偏东风,俗称“摆条风”。惊蛰前后常有转冷现象,并伴有霜冻,俗谓“反春”。春分至清明之间常有黄沙弥漫,日月不明。清明以后,气温回升快,但乍暖还寒。立夏前后多旱,盼雨栽秧。小满至芒种之间常多阴雨,间有山洪。夏至前后多雷阵雨,兼有短时大风和暴雨,局部地区偶降冰雹,盛夏时节常有伏旱发生。立秋后高温持续,俗称“二十四个秋老虎”,但昼热夜凉,遇雨气温骤降。白露、秋分时,淫雨经旬,甚者历月方晴,常有“秋霖”雨发生。寒露后高山初雪。霜降前后多晴朗天气,俗称“十月小阳春”。立冬至冬至雨雪稀少,天气干冷,多生雾气,直至次年春天。

水系水文

西乡县属长江水系,地跨汉江、嘉陵江两个流域。巴山主脊以南属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327平方千米,占县总面积的10%;以北属汉江流域,集雨面积291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0%。全县计有大小河流70余条(汉江、牧马河、峡河、私渡河、沙河、桑园河、丰渠河、杨河、茅坪河、麻石河、小峡河、泾洋河、孙家河、神溪河、白勉峡河、老渔坝河、父子河、十四道河、青溪河、子午河、巴水等河流),流域面积在10至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55条。其中:10—100平方千米河流45条,河道落差在82—844米之间,平均比降7.87—139.5‰;100—1000平方千米7条,河道落差83—1149米之间,平均比降2.25—17.44‰;1000平方千米以上3条,河道落差45.6—381米,平均比降0.665—2.45‰。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西乡县水资源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为23.59亿立方米,50%保证率为21.7亿立方米,75%保证率为16.51亿立方米,95%保证率为11.79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90万千瓦,已建成罗镇、马营坝、马踪滩、王子岭等四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487千瓦。设计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的曲江洞梯级水电开发项目即将建成投运。

植物资源

森林树种

西乡县构成森林群落的高等植物340余科,1800余种。主要乔木树种62科,138属,近300种。

1、用材树种:铁坚杉、华山松、马尾松、油松、黑松、云南松、黄杉(油杉)、冷杉、灰杉(糠杉)、柳杉、侧柏、柏木、刺柏、毛白杨、加拿大杨、大观杨、钻天杨、山杨、柳、枫杨、化香、糙皮桦、红桦、鹅耳枥、水冬瓜、榆树、法国梧桐、臭椿、苦木、苦楝、香椿、泡桐、刺槐、中槐、合欢、红豆树、黄檀、枫香、椴树、青岗、楸树、刺楸等。

2、经济树种:油桐、乌桕、漆树、盐肤木(五棓子)、青肤杨、红肤杨、中华山楂、木瓜、核桃、花椒、香橼、白蜡、油橄榄、板栗、茅栗、栓皮栎、麻栎、槲栎、棕榈、桑树、构树、茶树、油茶树等。

3、稀有珍贵树种:白皮松、雪松、银杏、粗榧、榧树、青檀、野核桃、水杉、樟木、楠木等。

4、药用树种:玉兰、厚朴、八角、川桂、杜仲、山茱萸等。

5、竹类:木竹、箬竹(蓼叶竹)、箭竹、水竹、慈竹、刺竹、淡竹、紫竹、金竹、方竹、斑竹等。

6、主要灌木树种有马桑、胡颓子、胡枝子、黄荆、黄栌、杜鹃、沙棘、火棘、山柳、七里香等。

药用植物

据1982年统计,西乡县共有药用植物229种。

野生可食植物

有蕨苔(含根粉)、野百合、救兵粮、桑椹、山苕、猕猴桃、无刺枣、蘑菇、地耳、荠荠菜、摘儿根(鱼腥草)、野葱韭、黄姜子、狗牙瓣、刺架菜、清明菜、灰灰条、马齿苋、椿芽、蛇莓、水芹菜、糯米菜等。

饲草植物

西乡县可利用草场68.8万亩,草群植物有97科,314属,540余种,年产草总量4.1亿千克。主要品种有狗尾草、鹅冠草、旱稗、看麦娘、白羊草、披碱草(野麦子)、马唐、画眉草、蟋蟀草、早熟禾、大油芒、鸡窝草、显子草、隐子草、牛鞭草、斑竹叶、野燕麦、白草、鸡眼草、野豌豆、紫穗槐、紫苜蓿、葛叶、鼠曲草、小蓟、三棱草、星宿草、水竹草、车前草、夏枯草、白茅、黄背草、五节芒、野青芒、白刺花、青菅、鸡冠花、蓼叶、蔗茅、地毯草、白花草、黄檀草、木樨、木兰子、野萝卜苗、金银花、野菊花、水灯芯、节节草、桑叶、小糠草、知风革、狼尾草、齐头蒿、米蒿、泡桐叶、白杨叶、通草、槐叶、母猪藤、到老嫩、毛葫芦、鹅儿肠、泥鳅串、竹叶菜、苦麻菜、谷瓣菜、构树叶、六月苋、架架草、猪鼻拱、慈菇苗、斑鸠叶、面搭子、肥猪苗、叉儿苗、黄花苗、水兰子、酸卜流、红线线等。

西乡县

动物资源

西乡县有一类保护动物为梅花鹿、羚牛、白鹤,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青猴、金钱豹、羚羊、獐、白冠长尾雉、大鲵,三类保护动物有青羊、崖羊、大灵猫、苏门羚、锦鸡、血雉、虎纹蛙等。

兽类

明清时代,县境野生动物孳衍,品类繁多。明万历(1573—1620年)和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曾两度发生虎患。民国时期,山区农户仍多以打猎为副业,城乡集市常有猎物出售。建国后,森林面积锐减,野兽品种数量随之减少。今存:黑熊、野猪、猕猴、青猴、野兔、麂、金钱豹、青羊、岩羊、狐、羚羊、林麝、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刺猬、麝鼹、蝙蝠、豪猪、松鼠、竹鼠、田鼠、大仓鼠、豺、狼、狗獾、猪獾、花面狸、黄鼠狼、猞猁、飞虎、獐、水獭等。

爬行类

乌稍蛇、赤练蛇、土蝮蛇、四脚蛇、壁虎等。

禽类

锦鸡、石鸡、黄鹂、白头翁、长尾雉、鹤、鹬、崖鸽、雁、布谷、鱼鹰、百灵、猫头鹰、八哥、草鹭、苍鹭、白鹭、赤膀鸭、黄鸭、野鸭、水鸭、金雕、大雕、秃鹫、燕隼、鹌鹑、秧鸡、血雉、白冠、灰斑鸠、火斑鸠、雨燕、楼燕、沙燕、翠鸟、啄木鸟、云雀、寒鸦、黄莺、柳莺、山莺、喜鹊、鸦雀、画眉、相思鸟、麻雀、金翅红嘴雀等。

水生动物

主要有:鲤鱼、红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胖头)、草鱼、三角鲂(鲂鱼)、大眼华鳊(鳊鱼)、细鳞斜颌鲴(黄尾巴)、赤眼鳟、翘嘴细鲌(翘壳)、蒙古红鲌(红梢)、拟尖头红鲌、白条、油鳖条、银飘(镰刀鲏)、鳜鱼(鳖鱼)、大眼鳜、斑鳜、鲶鱼、白边鮠(牛尾梢)、黄刺骨、圆吻鲴、唇䱻、花䱻、蛇鮈、长蛇鮈、银色颌须鮈、嘉陵颌须鮈、鳡鱼、尖头鳡(鸭子鱼)、鳤鱼、鯮鱼、鮲鱼、马口鱼(桃花子)、鳑鲏、麦穗鱼、克氏栉鰕虎(巴巴鱼)、沙鲵(沙骨钻)、泥鳅、棒花鱼(沙棒)、红唇薄鳅(钢鳅)、花鳅、东方东坡鱼(阳鱼)、黄鳝、螃蟹、青虾、甲鱼(鳖)、河蚌(蚌壳)、螺、蚬等。两栖的有大鲵(娃娃鱼)、蟾蜍(癞蛤蟆)、青蛙等。

昆虫

野生昆虫中益虫有柞蚕、蓖麻蚕、蝇虎、白腊虫、五棓蚜、蚯蚓、七星瓢虫、小姬蜂、小茧蜂、赤眼蜂、寄生蜂、蚂蝗、蜻蜓、螳螂、金小蜂、食蚜虻、大草蛉、蜘蛛、蜣螂、水蚤、蜈蚣等。害虫主要有蚊、蝇、螟虫、稻苞虫、稻飞虱、麦蚜、棉蚜、菜蚜、麦蛾、麦象、米象、豌豆象、钻心虫、粘虫、菜叶虫、吸浆虫、红蜘蛛、麦杆蝇、蝗虫、蟋蟀、二十八星瓢虫、天牛、蠹蛾、菜蛾、地老虎、老母虫、蝼蛄(土狗子)、金针虫、蜗牛、吹棉蚧、桔椿、叶蝉、黑翅粉虱、松毛虫、栎尺蠖、枯叶蛾、毛虫、竹象、食根金花虫、金龟子、锯蜂等。

矿产资源

西乡县的矿种有27个,产地59处,大中型矿床16个。距县城30千米的左溪瓦道子石膏矿探明储量达4.7亿吨,是亚洲第一大石膏矿,主要成分二水硫酸和硫酸钙品位均在95%以上;盖仙寺、齐家山石灰石储量2.3亿多吨,均为一级品大型矿山;花岗石、大理石质地纯净、硫铁矿、锰矿、矾钛磁铁矿、白云岩、石英砂、叶腊石、铝矾土、毒重石等储量丰富。

人口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户籍总人口41.5399万人,总户数156961户。其中,男性21.8769万人,占52.66%;女性19.663万人,占47.34%,性别比为112.59。人口年龄构成为:0—17岁人口79470人,占19.1%;18—34岁人口10.5523万人,占25.4%;35—59岁人口15.4387万人,占37.2%;60岁及以上人口76019人,占18.3%。年平均常住人口34.47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48‰,死亡率为7.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乡县常住人口321535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西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4.23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45.54亿元,增长6%。人均生产总值32151元,比上年增加2647元,增长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2%,占比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9%、39.9%、41.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

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122.12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840元、11821元,分别增长4.5%、7.7%。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西乡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分类型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48个,较上年增加6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9%;500—5000万元项目456个,同比增加22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8%;房地产项目26个,减少2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3.8%。民间投资增长8.9%,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5.2%。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8.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6.9%,工业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2.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30.4%、15.6%和54%。分行业看,纺织业投资增长51.5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增长130.5%,种植业投资增长101.4%,教育投资增长70.8%,道路运输业业投资增长37.5%。

财税收支

2018年,西乡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2279亿元,下降0.6%。地方财政收入2.2734亿元,同口径增长9%。其中,税收收入1.6125亿元,增长1.9%。财政支出26.1977亿元,增长2.2%。

人民生活

2018年,西乡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2元,比上年增加1487元,增长9.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70元,比上年增加2361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比上年增加840元,增长9.2%。

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增长7.5%,经营净收入增长11.2%,财产净收入增长9%,转移净收入增长9.6%。四部分分别占全部收入59.8%、13.5%、4.1%、22.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66元,增长9.2%。其中食品烟酒类支出4927元,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平方米。

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增长10.7%,经营净收入增长7.3%,财产净收入增长5.4%,转移净收入增长6.2%。四部分分别占全部收入60.9%、25.3%、1.7%、1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36元,增长11.4%。其中食品烟酒类支出2556元,增长16%。农村居民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

2020年,西乡县完成生产总值1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53.62亿元,增长0.7%。

第一产业

2018年,西乡县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7.29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种植业产值18.85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9.8%;牧业产值15.01亿元,增长2.8%;渔业产值1.05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7亿元,增长1%。“茶、猪、烟、菌(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产值25.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5%。

种植业

2018年,西乡县粮食播种面积39.83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亩。其中,夏粮9.3万亩,秋粮30.5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5.54万亩,增加364亩。茶园面积31.9万亩,增加2.29万亩。园林水果面积1.94万亩,增加4136亩。蔬菜种植面积8.1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53万亩。

林业

2018年,西乡县造林面积42000亩,育种育苗面积18500亩,零星植树185万株。

渔业

2018年,西乡县水产品产量6300吨,比上年增长6.8%。

生产条件

2018年,西乡县农作物化肥施用折纯量13037吨,较上年增长0.9%。农药使用量82.87吨,下降6.9%。地膜使用量143吨,较上年下降2.1%。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西乡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6.74亿元,增长21.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9.3%;重工业增长25.1%。全部工业增加值30.98亿元(含研发支出),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68亿元(含研发支出),增长14.7%。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33个行业小类中有29个保持增长,有18个行业增速超过20%。分产业看,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业完成产值27.1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建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36.7%。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06367吨标准煤。

建筑业

2018年,西乡县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签订合同额44亿元,增长0.6%。全年资质以上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3.39万平方米,增长15.6%。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8年,西乡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18亿元,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27亿元,增长15.4%。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89亿元,增长16.1%;商品零售24.56亿元,增长11.8%。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9.2%;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4.6%;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8.8%。

房地产业

2018年,西乡县房屋施工面积96.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商品房销售面积21.98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屋空置面积同比下降0.7%。

旅游业

2018年,西乡县共接待游客41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5%、31.3%。

西乡县

金融业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57.8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增加11.1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9.69亿元,增长11.6%,增加13.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0.69亿元,增长9.6%,增加6.2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1.2亿元,增长3.4%,增加1.3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5.12亿元,增长11.1%,比年初增加5.51亿元。

交通

西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汉中东大门,是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的结合部,316、210国道在此交汇,阳安铁路纵贯全境,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青岛、广州、西安等地。公路交通便捷迅速,西汉高速距西乡50公里;十天高速县境内总里程68公里,途经西乡8个镇;即将开工的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距西乡仅80公里,建成后从西乡通过高速公路、铁路3个小时可到成都、西安,一日之内可达武汉、重庆,将极大地提升西乡的区位优势。

公路

干线公路省管干线公路有三条,分别是汉中——白河、西乡——镇巴、茶镇——高川三条,境内里程为162.7公里。

地方公路1958年,西乡县兴起修路高潮。70年代后,又贯彻社社通公路和发展山区道路的方针,县乡公路建设蓬勃发展。1985年省秦巴山区建设会议决定,1985—1987年以修建山区道路为突破口,打开秦巴山区治穷致富的局面,国家以工代赈支援山区建设,三年内共新修公路56.7公里,改建加宽248.7公里,建桥24座484米。

1990年底,西乡县地方公路共21条,其中包括西峡公路、峡骆公路、峡大公路、龙桐公路、西白公路、上杨公路、柳桑公路和堰洋公路,总里程380.7公里。除三花石、七星坝乡暂不通公路外,其余46乡(镇)都修通公路。

铁路

阳(平关)安(康)铁路于1970年动工,由铁一局承建,西乡县动员6万人组成民兵师配合,1972年10月1日竣工通车,1976年8月,由西铁局安康分局正式营运。该路西由沙河镇三合村隧道254Km+757处入西乡县境,东从茶镇乡渔丰村新渔坝隧道197Km+494处入石泉,沿线有大中小桥梁74座,其中四号、五号桥为重点保护桥,有隧道57处,设沙河坎、马踪滩、贾家河、西乡、白龙塘、三花石、茶镇7个车站。西乡站为全线大站之一,为客货混合四等站,年吞吐货运量16.8万吨。

阳安铁路是中国建设的第二条电气化铁路,全长356.7公里,横贯陕南,西连宝成,东接襄渝两条干线,境内全长75.26公里。1987年后,每日有西安至安康对开普、直快车各一次,安康至阳平关对开普快一次,成都至上海上下特快客车一次,每天在西乡站上下车旅客有1000——1500人次。

运输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共有公交线路5条,公共汽车49辆。出租汽车172辆。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8年,西乡县取得科技成果17项。专利申请量66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专利授权11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件,外观设计专利4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上年度)77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强度0.12%。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共有各类学校154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制学校12所,小学42所、教学点23个,幼儿园64所。全县高级中学招生2898人,在校学生8440人,毕业2680人,专任教师487人。职业高中招生406人,在校学生958人,毕业256人,专任教师62人。初级中学招生4363人,在校学生12393人,毕业3958人,专任教师898人。小学招生3870人,在校学生24099人,毕业4303人,专任教师1357人。幼儿园招生4046人,在校学生10124人,毕业3819人,专任教师336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有文化馆1个,影剧院2个,体育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5.82万册。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7个,影剧院2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5.9万册。

体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体育场馆1个,体育健身场地148块,其中农村110块,城镇38块。

卫生事业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拥有各类医疗机构452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县级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县级疾病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部1个,民营医院2个,社区服务中心(站)603个,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396个,其他卫生所(室)3个,个体诊所2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4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21人,其中:注册执业(助理)医师728人,注册护师护士970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保障

2018年,西乡县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3.79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26、2.07、1.0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99%。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4%。

社会福利

截至2018年末,西乡县纳入城市低保1328户、1766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298万元;纳入农村低保5316户、11437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3479万元。养老服务机构10所,提供床位1310张,年末养老服务机构在院人数742人。

环境保护

2018年,西乡县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2天,优良率85.5%,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17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值为63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为35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年平均值为9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6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平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年平均值为2.1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24小时均值二级标准(≤4毫克/立方米);臭氧(O3)平均值为116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8小时最大均值二级标准(≤160微克/立方米)。降尘量范围为6.42—6.98吨/平方千米·月,平均为6.65吨/平方千米·月,符合省控标准(18吨/平方千米·月)。未检出酸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9。汉江、牧马河和泾洋河4个断面中,高锰酸盐指数(IMn)等18个基本项目,水质现状为II类,水质状况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所监测的高锰酸盐指数(IMn)等61个项目,水质现状为II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优。县城12.37平方千米范围声环境监测,总体水平为二级“较好”等级。城区环境噪音平均等效声级比上年上升0.4分贝(A)。上年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567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47%,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率7.2%。

安全生产

2018年,西乡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1起,死亡1人。

历史文化

综述

西乡县远溯到六七千年前,即有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秦、汉、三国时期,军事、人文活动频繁,全县出土的历史文物,自史前迄至清代,计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骨角器及碑、碣、字、画、货币等共千余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西乡县为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之一,革命文物丰富。西乡县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其特色为音乐醇朴,舞蹈粗犷,口头文学及美术、雕塑等土色上香,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地方音乐

民歌

山区农民在从事各种劳动中,因事而作,即兴而唱,如耕作中的薅秧号子,筑路、修房中的打夯号子,行船中的上滩号子、拉纤号子等,其音调高亢而圆滑多变,往往有腔无词,领唱者脱口而出,和唱者遥相呼应,形成团结紧张的气氛。除号子外,民间流传还有小调,音腔平稳细腻,常为多段体表现故事情节,如《黑五更》、《双探妹》等。最普遍的是山歌,平川称“通山歌”,山区称“茅山歌”,词意除劳动内容外,大都表现男女之情,故又称“姐儿歌”,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和小调一样,专曲专用,都有固定内容和标题,如《担水调》、《绣香袋》等,演唱形式多变,有独唱、合唱及一领众和。1981年,组织文艺工作者6人,深入高川、贯山等数十个山村,普查和搜集民歌1000余首,选编上报。1985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选用民歌10首。

说唱音乐

渔鼓在清康熙时由湖广移民传入,调带川楚之音,旋律悠扬,节奏自由。新创作的渔鼓节目,1979年曾获汉中地区音乐二等奖。

风俗歌曲

种类多,流传广,如宴席中的“酒歌”,丧葬前的“孝歌”,婚礼前的“哭嫁歌”等。农村耕作时,歌师身背锣鼓,边敲边唱,鼓舞劳动热情,民间称为“锣鼓草”,在山区、丘陵均甚流行,歌师是指挥,鼓声是命令,歌起薅秧,歌停休息,成为劳动与音乐的最佳结合。谚云:“锣鼓敲得响,秧苗向上长”。

西乡县

民间器乐曲

民间器乐以唢呐吹奏为多,应用于婚丧嫁娶、祝寿修房等。唢呐配以云锣、鼓、铰、钹等,曲调有大小开门、满堂红等50余种。此外,吹树叶在杨河一带较为流行,歌手采用质韧而柔的冬青树叶,可吹出高低不同的音阶,丰坦乡农民张建宽曾以吹树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会演。

民间舞蹈

西乡县民间舞蹈的特征是情绪炽热,舞姿粗犷。按其表现手法有乐舞、歌舞之分。乐舞只舞不唱,伴以打击乐器,如《彩龙》、《蚌壳》、《高翘》、《跑驴》、《竹马灯》、《地马子》、《高台芯子》、《地社火》、《打锣叉》等;歌舞则是又唱又舞,配以锣鼓弦乐伴奏,表演细腻,如《彩船》、《金钱棍》、《小场子》等。这些舞蹈,虽然有部分已成为全国普遍的娱乐形式,但一经渗入地方特色,便别具独异的风格,如前锋、结友的《火烧狮子》,玩狮人舞于烟雾燎绕之中,体现了劳动人民赴汤蹈火的无畏精神,有时加上《麻婆娘》、《懒婆娘》,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打锣叉》模拟哑剧的表演,穿插跑动,动作和技巧都很别致。再如白龙贯溪村的传统形式《地围子》,歌、舞、戏三者巧妙结合,动作中加有杂耍成份。这些具有鲜明地方性的民间舞蹈,深为群众喜闻乐见,每逢节日、盛会,百演不衰。

在祭祀乐舞方面,大多渊于宗教活动,种类颇多。其中虽含有大量的封建迷信色彩及不健康的一面,但这些舞蹈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图腾祭祀,有其原始古老的风格特点。如城关地区的《莲花碗》,舞者头顶、肩放、手托荷花瓣状的彩碗,伴随着闪肩、转臂、扭腰等动作,碗里烛火闪烁,千姿百态,典雅质朴。西乡县独有的端公木壳面具,面目狰狞,凶神恶煞,其神态造型,酷似出土的殷商铜脸壳。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舞蹈堪称珍贵的艺术遗产。

西乡县民间舞蹈蕴藏丰富,家底厚实,文化馆1971年挖掘整理,其中《莲花碗》等5个项目分别被介绍在《陕西日报》及《文汇报》上,《禳星》及《斩旱魃》被编入《陕西省民间舞蹈简介》。

民间美术

西乡县民间美术作品工艺精湛,品种繁多,计有骨、石、砖、木、竹、泥雕、陶塑、壁画、门画、农民画、刺绣、挑花、扎染、蜡染、竹藤编织、纸扎、剪纸及泥、布玩具等40余种,各具精、优、绝、巧之特征。

雕塑

1982年在何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的骨雕人头像,是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骨雕珍品,被列为省级文物十最之一的国宝。

木雕艺术在西乡县由来已久,广泛应用于门窗户格。宫灯匾额以及桌椅边框的雕花,图案镂空,备极精巧;其他如木雕神像,木壳面具,木偶头像等亦多精品,文化馆现存“武魁”、“土地”、“歪嘴”等木壳面具造型生动。

挑花刺绣

据旧志载“女工之刺绣,其精妙不在顾绣、湘绣之下,有秀巧之美,无粗拙之态……”西乡县挑花分架花与结花,刺绣分扎花、割花、游花等,常见作品有为敬老祝寿用的《松鹤延年》,新婚嫁娶用的《龙凤呈祥》、《迎亲图》及戏剧图案《三娘教子》、《水漫金山》、《槐荫树》等。在收得的一幅7寸见方的架花手帕上,绣有花轿3乘,骡马2头,食合4付,人物64个,接迎有序,仪杖缤纷,鼓乐齐鸣,其细微处如轿上的窗花,披戴的彩巾,均经纬分明,一丝不苟,反映了乡土迎亲风俗的生动场面。另有东岳庙帐幔半幅,高5米,宽5.5米,上绣神荼郁垒,着盔甲,持宝剑,豹头环眼,浓眉飘髯,乘龙骑虎,鬼怪托足,形象威武。1986年6月,被省上选中,复制送法国展出。

门画及宗谱画

西乡县门画颇具特色,其中尤以油漆门画(俗称落地门神)工艺独到,系用土漆、桐油及灰泥搅拌,挤压在门板上,构勒成人物形象,阴干后彩画涂油即成。现存马家山、龚家营、丁家塝3处9对油漆门画,图案精细,线条匀称。民间画师风格各异,有的重神采、手法夸张,有的则近于写实。这些门画多用于寺庙山门,色泽经久不衰。1986年6月,省、地征集柏树垭乡落地门神两幅,送往法国展出。

沙后乡发现宗谱画一幅,长160公分,宽90公分,上画宗祠殿宇、列祖列宗,灵牌上书姓名、生卒年月,构图细腻,五色涂染,技法属于工笔,在民间美术中颇为罕见。

民间文学

西乡县民间流传着大量故事和传说,有关于地名的,人物的,风俗的以及动、植物拟人化的等,内容丰富,如关于午子山的传说就有20多篇。但由于它是保留于群众口头之中,变异性较大。长时间来,通过文艺工作者的记录整理,成文的约有百余篇,其中30余篇选编在《西乡民间传说故事集成》中。

在山区,从放牛娃到老农大多能歌,有的且能即兴编词,出口成歌。1983年,文化馆组织人员在采录民歌曲调的同时,也记录了大量的歌词,约5万余字。在地区编印的《陕南情歌》中,选用西乡县60余首。但由于采风工作未能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普查,散失者尤多,特别是民间谚谣的收集工作尚未正式进行。解放初,曾有不少下乡驻队的干部,为工作方便,记录了大量的农谚和群众语汇,动辄数千条之多。这些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有待于继续挖掘整理。

戏剧曲艺

据《薛志》记载:“西乡通行戏剧为梆子、二簧。梆子戏俗称桄桄子,又名乱弹,与关中梆子(按指秦腔)音调大同小异,擅长慷慨悲歌之词,激昂而能婉转,二簧戏包括二簧、西皮,音调与湖北汉调相近。”建国后,在西乡县演出并有一定影响的剧种有秦腔、眉户、汉调二簧(俗称土二簧)、道情、洋县桄桄、皮影戏、木偶戏等。地方剧种还有端公戏、山歌剧、八岔、花鼓戏等。

汉调二簧

清咸丰年间,沙河坎杨金莲首组二簧科班,招生数十人,以鸿、来取名,后又有革、永、吉、元、福、寿等派,至清末,汉二簧已普及全县。当时五里坝、茶镇、桑园、杨河、白龙、柳树店、贯子山、子午、白沔峡、沙河坎及县城均有二簧戏曲的科班或班社,出名的有鸿来科、元泰班、九泰班、云泰班、安泰班、寿字科、鸣凤班等,较出名的艺人有屈来寿(净、外号“活灵宝”),苏德泉(生、又号“活林冲”)、张安平(武旦、外号“银蝴蝶”)等。另有杨履春、杨全年父子二人倾家兴艺,在沙河坎办科班,并为汉中、安康等地培养艺人。至光绪末年,九字科人才辈出,著名的如九梨(旦)、九成(生)、九强(武丑)等闻名远近,曾去成都、绵阳等地演出。民国年间,五里坝、贯子山、柳树店、城关等地均组织戏班、自乐班,或三五成群聚集一处,或逢庙会唱社戏以助乐。剧本多为三国戏及其他宣传忠孝节义的内容。二簧戏在西乡县由于渗进土语和山歌小调的韵味,受到市民阶层的喜爱,至今老人犹哼此调自赏。建国后,二簧已趋衰微。

秦腔

民国十八年(1929年)西安易俗社易风分社由汉中来县城演出,是为西乡县演出秦腔之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赵寿山部一○二团随军剧团在山陕会馆演出秦腔本戏《蝴蝶杯》、《周仁回府》等,使秦腔在西乡县群众中影响日深。北小与察小师生亦于此时先后排演秦腔折子戏《三回头》、《杨氏碑》、《小姑贤》等,均向群众公演。二十六年(1937年),平津流亡学生演剧队给察小师生导排《黄花岗》、《姑嫂送信》,以秦腔曲调配唱,是为西乡县以古典戏曲演现代剧之始。

端公戏

又叫“对对戏”、“二蹦子”,是由跳神驱鬼和祈求吉祥的民间歌舞形式发展起来的。最初演员戴假面,考其渊源,与古代角牴百戏有关。数百年来,它经历了由娱神到娱乐、广场到舞台的演变过程,约在清嘉庆年间即已成型,初为一旦一丑,至光绪年间,此戏大盛,发展为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其时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民国初年,峡口、大河、高川演出经常,演员多为临时搭班子,戏演毕即散,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张良卖布》、《蓝桥担水》、《余老四反情》等。

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数十个优秀节目,农民作者明登文创作的《一分工》被录制唱片,并出席了全国青年业余文艺创作会,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东风文工团演出的《养猪场上》被选拔为陕西省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文艺会演的节目,荣获创作及演出奖。

山歌剧

西乡县独有的戏剧品种,县剧团根据白龙塘民间故事创作的《鲤鱼招亲》,以山歌小调配曲,1956年获汉中地区会演二等奖。1958年,该剧与端公戏《赶工》一同参加西北五省戏剧会演,风靡西安,中央歌舞剧院、解放军文工团等7个中央、省级直属剧院(团)纷纷索取剧本,邀请排练,录音播放,并为外宾作了演出,中国唱片公司为山歌剧灌片4张。1990年省青年演员现代戏调演中,县文工团以山歌剧《招夫》参赛,音乐获一等奖,其余六项获二、三等奖。

地围子

又名“地扑拢”、“地蹦子”,是西乡县特有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戏,形成于白龙塘贯溪村。据贯溪老艺人谈,“地围子”的兴起约在清同治年间,综合山歌、小调和社火,说唱兼备,载歌载舞,带有杂技成份,宜于田坝地头演出,多为一旦一丑或两旦一生,一个角色一个调,演员可按剧中人物性格及嗓音特点,选唱俚曲,手中多有道具,如扇子、手帕、草帽、红绸子、马鞭等,艺人善于即兴表演,诙谐风趣,乡土味浓。伴奏以板胡为主,笛子、二胡、三弦为辅,配以小锣鼓,气氛轻盈欢快,传统节目有《柳二姐赶会》、《顶灯》、《贾金莲赶船》、《卖线》、《二娃子断磨》、《割麻草》等30余出。建国后,经整理改编,《送郎当义兵》、《赶会路上》等剧参加省、地会演,获得好评。

风景名胜

樱桃沟

位于西乡县城关镇,总面积15平方千米。景区紧靠县城,距西汉高速公路70千米,是中国三大樱桃产地之一和西部地区最大的樱桃种植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内优质樱桃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其他经济林果2000亩,年产樱桃约3600吨。景区内有水库2座,水域面积3万多平方米。按照4A级标准对景区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和打造,累计发展星级农家乐36家,初步形成了集观赏樱花、采摘鲜果、休闲度假、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区。樱桃沟

位于西乡县城关镇,总面积15平方千米。景区紧靠县城,距西汉高速公路70千米,是中国三大樱桃产地之一和西部地区最大的樱桃种植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内优质樱桃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其他经济林果2000亩,年产樱桃约3600吨。景区内有水库2座,水域面积3万多平方米。按照4A级标准对景区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和打造,累计发展星级农家乐36家,初步形成了集观赏樱花、采摘鲜果、休闲度假、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午子山

位于陕西省西乡县城东南12千米的堰口古镇。(午、子为地支的第七位和第一位,古人常以此作为时间或方位的代词),海拔896米,素有“陕南小华山”之美誉。山上古建午子观由底观、腰观、顶观三大古建筑群组合而成,由下而上依次座落在午子山上。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重建顶观正殿、药王殿、福寿殿等。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重修腰观(中观);明孝宗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重修底观。三观共有房舍、殿宇六十余间,建筑面积1854.5平方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并于2003年9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洞

位于西乡县城以东38千米的七星湖风景区境内。洞中地下泉水清纯甘甜,四季长流。洞外崖体壁立险峻,高逾百丈,口窄腹宽,状似圈椅。洞口被十四根数人合围的参天楠树遮得严严实实,形成一处藏珠拥翠、秀不外溢的幽静洞天。洞内共有庙宇三间,佛洞、佛像若干,是一处集旅游、避暑休闲、朝香拜佛为一体的风景区。

七星湖

位于西乡县城东,距县城39千米,临316国道。水道长70余千米,水面25平方千米,直通石泉,是汉中最大的人工湖,素有“黄金小三峡”之称。一湖碧水如明镜,两岸青山似画屏。荡舟湖上,彩云飘逸,峰峦迭翠,白鹤腾飞,鸳鸯戏水,湖岸百花争艳,集湖光山色、苍劲与灵秀于一体。汉王古镇雄立江边,荔枝古道奇险依然,夕阳斜照渔歌唱晚,已建成旅游专线公路,浮动码头,豪华游轮,高速快艇。

枣园湖

枣园湖位于西乡县县城以西10千米,占地6000余亩。该公园设有垂钓、游乐中心、游泳场、水畔桥廊、靶场、动物园、农庄、樱桃园、桃园、茶庄、松鹤亭、藤廊、地宫、观音庙等设施。交通方便,依山傍水,湖水潋滟、空气清新。

骆家坝古镇

位处西乡县米仓山北麓,位于西乡县城西南45千米骆家坝镇骆镇村,是汉江第一大支流——牧马河源头,境内山峦起伏,峻岭层叠,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被誉为“古生物活化石”的大鲵仍在这里繁衍生息。该镇现有茶园1.7万余亩。骆家坝还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古镇,1932年,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召开著名的玄天观会议,青年陈浅伦在这里创建了红二十九军并开展工作。

米仓山自然区

位于巴山山脉西段、米仓山中段,横跨米仓山南北坡,最低海拔780米,最高海拔2534米,主体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保护区地处陕西省南部西乡县境内。南同四川省通江县相望,东与陕西省镇巴县接壤,西与南郑县相邻,西北与城固县毗居。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33'33"—32°46'31",东经l07°15'24"一107°33'06"。保护区东西长27.8千米,南北宽23.9千米,总面积34192公顷。

地方特产

西乡绿茶

西乡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秦汉、盛于唐宋。1975年,西乡被省、市确定为茶叶生产基地县。1977年5月,在全国茶叶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西乡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基地县之一。1977年7月,西乡县恢复茶叶生产办公室,负责全县茶叶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 1985年8月7日,我县研制出的茶叶通过陕西省科委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陈椽教授亲自命名为“午子仙毫”。

西乡松花变蛋

陕西独具风味的传统名特产品之一。晶莹油润,呈透明的茶褐色,形似琥珀,具有弹性,表面满布晶状松枝花纹;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内呈橘红,油亮照人,层次分明;咸淡适宜,柔软细腻,滑润爽口。据记载,西乡松花蛋源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秦姓商人将腌制皮蛋之法传人西乡后。旧《西乡县志》记载:“松花蛋又名皮蛋,加松枝灰制,若加竹叶、桃花灰亦可显出松花,以溏心最有名。行销秦都、汉口等地。售者裹以稻草,五枚一串,繁如连珠,携带甚便,商旅过县者无不购之”。

牛肉干

制于清同治年间,生产历史已逾百年,选用西镇牛的腱子肉,经腌、烤、熏、烘干等程序加工而成,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芬芳,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余味悠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久贮不坏。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樱桃

西乡县土层深厚,中性偏酸,年降水量800—1300毫米,年均气温14.5℃,年日照量1500小时,无霜期246天,适宜樱桃生长栽培。西乡县生产樱桃的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因盛产“玛瑙”樱桃而得名,据西北农林大学食品系专家教授分析,每百克鲜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质1.2克,钙6毫克,磷3毫克,铁5.9毫克及多种维生素,VC含量高达8毫克,有利于降血脂、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等。

著名人物

陈浅伦(1906—1933年)

西乡县私渡镇廷水人。又名典伦,字徽五。红军第29军军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加入了共产党。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1日,因叛徒出卖,马儿崖军部被国民党军队攻破,陈浅伦在突围中被捕,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骆家坝边界梁。

江隆基(1905年12月24日—1966年6月25日)

又名泮庵,字盘安。陕西省西乡县丰东白杨沟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四人帮”迫害致死。1978年4月,中共中央给予彻底平反昭雪。

张养吾(1905—1995年)

又名张培芳,陕西西乡县沙河镇三河村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西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央民委文教司司长,中央民族经济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中国教育会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共八大代表。

余洪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政治部宣传员。曾任中共川陕省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中共巴中县委书记、巴中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副主席、政治保卫局局长。1991年10月5日因病在南京逝世。

李强奋

原名李应钟,生于民国六年(1917年),陕西省西乡县丰东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秘书、宣传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哈尔滨市公安分局局长,松江省(即黑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辽宁省外事处处长,外交部第二亚洲司副司长等职务。

陈因

原名陈永福,民国十年(1921年)生。西乡县城关镇二里人。著名的艺术家。擅长版画,精于书法。1948年后历任华北文联美术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20世纪70年代末,出任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直至离休。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西乡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参考资料

1.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水利部

2.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

3.【百县榜】“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榜单首发·小康杂志社

4.西乡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乡县政府

5.西乡概况·西乡县政府

6.人口·西乡县政府

7.区划·西乡县政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