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大剧种(戏剧种类)

2023-07-24 7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国第二大剧种

戏剧种类

中国戏曲剧种众多,各剧种各有所长,很难相互比较予以排名。但历来都有”第二大剧种“之概念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一般来说,中国第二大剧种没有定论,越剧、秦腔、评剧、豫剧、川剧都可称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合称为我国四大剧种。

中文名 中国第二大剧种
代表剧种 越剧、评剧、豫剧、川剧、秦腔
所属分类 戏剧
所属国家 中国

​越剧

概述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发展于上海,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演变。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主要是马塘村为主,可以说是越剧的起源了,越剧起源应该是在马塘了,因而越剧应该有近150年的历史了),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

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中华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

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1960年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人(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越剧流派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高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亦有观点认为周宝奎,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屠笑飞,张小巧,孟莉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越剧流派的魅力在于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由于各艺术家的师承、条件、特长、情趣不同,即使同一个行当,演同一个剧目中的同一个人物,唱同一段唱腔,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也各有独创,使艺术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艺术处理各有特色。

代表人物

(早期女子越剧)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

(早期女子越剧)四大名生: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

(早期女子越剧)越中三绝:李艳芳、赵瑞花、姚月明。

(早期女子越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

(早期女子越剧)越剧皇帝:竺素娥(活武松、越剧盖叫天)、尹桂芳、徐玉兰

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

流派宗师:越剧流派公认的有十三种,局部承认的有六种。创派的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徐玉兰(徐派)、毕春芳(毕派)、陆锦花(陆派)、傅全香(傅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吕瑞英(吕派)、金采风(金派花旦)、张桂凤(张派老生)、张云霞(张派花旦)、竺水招(竺派小生花旦)、周宝奎(周派老旦)、吴小楼(吴派老生)、商芳臣(商派老生)、徐天红(徐派老生)、陈佩卿(陈派)、毛佩卿(毛派)、金宝花(金派小生)、高爱娟(高派)、周大风(创立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等。

浙江越剧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陈佩卿、金宝花、陈书君(越剧第一官生)、胡桂珍、高爱娟。(筱湘卿原也列入五大小生,逝世后,改为后起之秀陈书君。)

越剧名人:包括这些越剧流派创始人在内,全国各地的越剧名人据《中国越剧大典》记载,有708位之多。正是他们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越剧有了今天的地位与成就。具体名单请进入词条《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人卷》。

第二大剧种相关佐证书籍

据不完全统计,认为越剧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出版物书籍,共有76种。其中,江浙一带地方志、专写江浙一带的旅游书籍,以及越剧、杭剧类专着可能会有所偏向,删除此类书籍后,尚有42种,其中前11种为学术性专着。此部分书籍内容分别涵盖领域:音乐、民俗、史志、戏剧、文学、社会、旅游、营销、教材、经济、幼儿、外语、广告、投资等各方各面

相关书籍其目录如下:2006年出版的《地方戏曲音韵研究》、2007年出版的《民俗文化论稿》(朱秋枫着)、2008年出版的《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2008年出版的《修辞学论文集第11集》、2005年出版的《音乐鉴赏》、2006年出版的《中国近代音乐史1840~1949》、2007年出版的《中国音乐简史》、1992年出版的《中西戏剧比较论稿》、2005年出版的《仓修良探方志》、2007年出版的《开卷有缘:袁开祥艺苑耕耘录》、

2004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社会史》、1992年出版的《1988-1989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优秀作品选》(中国国际广播学会)、2006年出版的《灿烂中华文明名乡卷》、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2008年出版的《传承与升华:城市旅游开发与营销战略》、2006年出版的《点击中国——历史上的今天》、2006年出版的《鼎尖教案思想政治(必修三)人教版》、2008年出版的《歌仔戏资料汇编》、《岗上的风景》、2001年出版的《跟妈妈看图学唐诗》、2008年出版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7》、2006年出版的《集群的力量一场实战与理论的对话》、

2005年出版的《街头巷尾闹声闻(修订版)》、2007年出版的《流淌的母亲河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2007年出版的《龙之国度》、2007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大学戏剧鉴赏》、2008年出版的《企业选址智慧地理·文化·经济维度geographic,culturalandeconomicdimension》、2004年出版的《三星智力快车(五)》、2007年出版的《实用导游文化鉴赏》、2007年出版的《世纪之初少先队工作新探索》、

2004年出版的《世界面具艺术》、1996年出版的《苏祖斐百岁回忆录》、1997年出版的《魏公好犬》、2006年出版的《文化圣旅》、2008年出版的《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2002年出版的《艺海行舟》、2004年出版的《英语口译实务》、2004年出版的《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浙江》、2006年出版的《中国广告史》、1994年出版的《中国商业文化大辞典(上、下册)》、2006年出版的《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2006》(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着)、2005年出版的《自贡年鉴2005》。

秦腔

概述

秦腔(Qinqiang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中国第二大剧种。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复盖面包括西藏,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内蒙西部,宝岛台湾都曾有专业剧团的活动。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人物

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任哲中,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华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和家彦、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

相关佐证

第一、流行的地域较广。秦腔是西北地区的母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汉族区和新疆的少部分地区秦腔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横跨五个省区,辐射周边。同时在我国其他一些省区也有秦腔的影子(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提到呼兰河的街头有人在唱秦腔。可见其流行之广。)。除了京剧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一个剧种的流行地域如此广阔。同时要指出的是,京剧在全国各地流行只是台面上的。

第二、有较多的剧团。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剧团最多的戏剧是京剧,几乎每个省都至少设有一个京剧团,全国总共有接近200个京剧团。位居第二的就数秦腔了,剧团数目接近150个,其中陕西省75个左右,甘肃省67个左右,宁夏6个左右,这三个省区几乎是除了藏族蒙古族等这些汉化程度不高的民族聚居区外其他每个县至少一个剧团。这个统计还没有把青海和新疆的统计进去。在中国再找不到第三个剧种其剧团数量超过100的。(这里的剧团指专业剧团)。

第三、剧目种类较多,表演题材广泛。秦腔是传统剧目保留最多一个剧种,共有传统剧目约924部。(据焦文彬整理统计)

第四、历史悠久,对其他剧种的形成都有着或多或少,或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是公认的梆子戏的鼻祖。

第五、多家电视台设有固定的秦腔节目,陕西电视台有“秦之声”、甘肃电视台、宁夏电视台等省级电视台都设有固定的节目,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参与,数家省级电视台为同一个剧种设专门的节目的现象仅次而已。

评剧

概述

评剧是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乎都有评剧院团(京津冀东三省河南广西新疆青海内蒙云南贵州重庆武汉江西山西山东陕西安徽等)。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

评剧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上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地农民喜爱。

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别时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地热心观众及积极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辛亥革命前后。

代表人物

评剧解放前出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如:李金顺、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白玉霜、筱桂花、芙蓉花等。解放后开宗立派艺术家有小白玉霜、新凤霞、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鲜灵霞、魏荣元、马泰;著名艺术家有李忆兰、花月仙、鑫艳玲、六岁红、陈桂秋、小王金香、新翠霞、喜彩苓、鲜灵花等。

而今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华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

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亥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

东路评剧流派划分如下:

  • 月明珠(调):花莲舫等。
  • 倪(俊声)派:桂宝芬、成国祯、刘子熙、马连成、张润时、泰海贵、刘凤杨、李月楼、杨振邦、艾景全、贾兰亭、刘小楼(后学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义廷、王凤池、窦龄童、郑伯范、孙连芳、呼勋卿、倪伟、杜宝宇等。
  • 李(金顺)派:朱宝霞(兼刘派)、花玉兰、筱麻红、筱桂花、鲜灵霞(兼刘派)、六岁红(兼刘派)、李宝顺、羊兰芬、小花玉兰小玉霜(退休后改为白派)、宋玉文(后改鲜派)等。
  • 4、金(开芳)派:李小舫(李岱)、韩少云、夏青、于筱芳、于筱芬、张晖、宫静等。

    5、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银香等。

    6、张(凤楼)派:张丽华、碧燕燕等。

    7、碧(莲花)派:花月仙等。

    8、刘(翠霞)派:朱宝霞(兼李派)、新翠霞、鲜灵霞(兼李派)、六岁红(兼李派)、郭砚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艳玲、筱紫玉,花淑兰(兼爱派)、董瑞海、张淑敏、小灵霞、筱佩茹(后学筱俊亭)、董美珠、筱美荣(兼爱派)、马淑华、吴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后改新派)等。

    9、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凤、筱月珠、李兰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爱派)、高艳敏、吴博莉(兼刘派)、刘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丽等。

    10、爱(莲君)派:莲少君、莲幼君、莲小君、莲雅君、小摩登(钱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兰(兼刘派)、筱美英(兼刘派)、王曼苓(拜新凤霞)、王冠丽(已改白派)、张砺云等。

    11、喜(彩莲)派:郭砚芳(兼刘派)、喜少莲、小喜彩莲、邢韶瑛、李忆兰、申增丽、张秀琴、孟素洁等。

    12、花(莲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楼、花楚馆、文金舫等。

    13、筱(桂花)派:唐淑兰,王彩云

    14、桂(宝芬)派:袁凤霞、刘小楼、李金铭等。

    15、花(玉兰)派:小花玉兰(后转李派)小幼兰汪玖(谷文月也曾向花玉兰学习了杜十娘三勘蝴蝶梦)

    16、新(凤霞)派:张金秋、李晓梅、李忆霞(兼刘派)、李红霞、谷文月、王曼苓、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高闯、赵三凤、王瑾、郭美美罗慧琴等。

    17、鲜(灵霞)派:小鲜灵霞、李秀云、孙桂荣、宋玉文等。

    18、花(月仙)派:刘淑萍、张淑桂、刘珊、恒红等。

    19、李(忆兰)派:刘晓勤、张红琴、赵丹红、孔庆玉、刘惠欣等。

    20、魏(荣元)派:韩学门、李维铨(兼马派)、王文有(兼马派)、高金元、王杰、孙路阳等。

    21、张(德福)派:张彦生、崔英杰、徐培成、李志华、陈胜利、齐建波、赵立华(兼马派)、冯子洋等。

    22、马(泰)派:李维铨(兼魏派)、张彦春、王文有(兼魏派)、赵立华、张文鹏、马惠民等。

    23、韩(少云)派:胡桂秋、宋丽等。

    24、花(淑兰)派:解郁文、徐广琴、王镇芝、郑桂芳、张丽华、赵俊芝、冯玉萍、曾昭娟、田敬阳、李娟娟、吴丹阳、艾丽珍、赵继兰、张秀云等。

    25、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郑小娣)、李冬梅、王晓萍等。

    26、洪(影)派:孙振宇、陈立行、李焕双、包连伟、杨继勉、张俊玲、石文明等。小花脸刘立明:弟子潘长江等小生郭贵臣:弟子冯子洋等陈桂秋在辽宁也被称为陈派。

    第二大剧种相关佐证书籍

    认为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的出版书籍有13种,除去与评剧本身以及流传区域和可能被影响到的人或事相关的,剩下0种。相关书籍目录为:

    1999年出版的《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着(作者是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孩子)、2008年出版的《凤凰涅槃:唐山》-关仁山着(唐山是评剧起源区域)、1996年出版的《海河津门的民俗与旅游(天津卷)》-李绪鉴(天津属于评剧发展区域)、2004年出版的《滦南文物古迹寻踪》-赵瑞军主编朱永远葛恒肖波杜盛兰副主编(属于唐山,评剧发展区域)、2008年出版的《评剧》-张燕鹰着、1995年出版的《评剧谈艺录》孙玉敏着、2006年出版的《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张墨瑶,李彦彬着、2006年出版的《天津与世界教学参考书4年级下》、

    2000年出版的《文坛艺苑五十春——石家庄市文联文史资料》(西路评剧流传区域)、2006年出版的《燕赵文艺史话第二分册戏剧卷影视卷》-冯思德总主编王仲德,查岭主编(评剧流传区域)、2001年出版的《赵丽蓉:优雅的行走》-谭谈魏全胜编着(赵丽蓉为著名评剧演员)、2002年出版的《中国评剧艺术节文集2000-2002》-管建新主编、2005年出版的《中国天津通鉴上卷》-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着。

    豫剧

    概述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以前,河南梆子在豫西山区演出时常常靠着山堆个土台子,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靠山吼”。“豫剧”之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用的。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宁夏、青海、新疆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之一。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豫剧在形成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大致有四支:开封一带的祥符调,商丘一带的豫东调(又称东路调),洛阳一带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带的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这四支流派,可以归为两个体系,一个是豫东调体系,一个是豫西调体系。豫东调体系包括了豫东调、祥符调和沙河调,而豫西调则和它们都有区别,比较独特。豫东调体系的唱腔,发声多用假嗓,音域较高,属于俗称的上五音。豫西调则发声用真嗓,音域较低,属于俗称下五音。相比之下,豫东调体系的音乐显得激越明快,而豫西调的音乐则深沉低回。豫东调的语音采用豫东语调,豫西调则用豫西语调。豫剧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笙、唢呐等。

    以梆子按拍,节奏明快、欢畅。唱腔主要分慢板、二八板、流水、飞板等板路。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的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的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畅淋漓,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代表人物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豫剧六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旦角流派,小生赵义庭、王素君,须生唐喜成、刘忠河和刘新民,黑脸李斯忠,丑角牛得草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36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第二大剧种相关佐证书籍

    认为豫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的出版书籍有7种,除去与豫剧及流传区域和可能被影响到的人或事相关的,剩下2种。其中相关的应被排除的书目是:

    2005年出版的《廖奔戏剧时评2》(作者廖奔,廖奔为河南南阳人)、2007年出版的《一路跋涉一路歌王清芬的演艺生涯》(王清芬着,作者为豫剧名角)、2002年出版的《模仿作(双色版)》(此文作者为山东人,山东为豫剧流传极广的地区)、《中国精神文明巡礼特载、年鉴、画页1997-2002》(为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山东人)、1997年出版的《安阳县文史资料第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作者为河南人)。剩下的2种书目为:2006年出版的《中国地域音乐文化》(蒲亨强主编)、1998年出版的《中华地域文化集成》(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编)。

    川剧

    概述

    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

    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年,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高、昆、胡、弹灯在融汇成统一的川剧过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况。昆腔,源自江苏,流入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源于江西弋阳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保持“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基础上,又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

    胡琴腔,又称“丝弦子”,源于徽调和汉调,也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先后通过“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过门上起了不少变化,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其源出于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方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

    上述四种外地声腔艺术在四川流行的过程中,相继与四川方言及群众欣赏习惯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后来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

    川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高的高腔。

    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为变脸,它有拭、揉、抹、吹、画、戴、憋、扯这几种方法。在四川号称川剧变脸之王的是王道正先生。

    川剧流派

    川剧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逐渐形成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干)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流行地区区分为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四是“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在1997年6月18日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重庆为四川商业中心,来此演出的外地剧种很多。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相关佐证书籍

    认为川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的出版书籍有2种,除去与川剧本身及流传区域和可能被影响到的人或事相关的,剩下0种。相关书目为:2007年出版的《川剧文化研究》,由四川省民俗学会,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1987年出版的《威远县各界人士学习心得选辑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威远县委员会文学习委员会。(威远县属于四川省)。

    参考资料

    1.越剧知识·中国戏曲网

    2.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中华文明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