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营(拘留政治犯、战俘、少数民族等的场所)

2023-08-04 3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集中营

拘留政治犯、战俘、少数民族等的场所

集中营指拘留政治犯、战俘、少数民族等的场所。被关进集中营的人,往往受到无限期的监禁、污辱、虐待、非刑拷打和野蛮屠杀。集中营是类似监狱的大型关押设施,用于隔离,关押持不同政见者、敌侨、以及属于某一特定种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团体的成员于一个与外界隔绝范围内的设施。它与监狱最大的区别在于,集中营中关押的人由于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或行为往往不经过正常公正的法律判决遭拘留,而且没有确定的拘留期限。近来人们将之含义扩大化,将一类具有共同爱好或者目的人组成的群体及其活动地称为集中营。

中文名 集中营
英文名 concentration camp
包括 人身自由共同特性
定义 战俘集中地、自发形成团体

历史背景

历史评价

基本简介

集中营是类似监狱的大型拘留中心,用于统一关押或隔离持不同政见者、敌侨、以及属于某一特定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团体的成员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它与监狱最大的区别在于,集中营中关押的人由于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往往不经过法律判决即遭拘留,而且没有确定的拘留期限。

有些被关押者虽有法律判决,而且有确定的关押期限,但这些判决大多是不经司法程序的,这些被关押者也往往不被关在监狱而是关在集中营中。

机构形式

集中营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单纯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强迫劳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甚至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有些难民营也属于事实上的集中营,难民们由于不受欢迎而被拘留或隔离在难民营中,为了阻止进一步的难民涌入,他们往往受到恶劣的对待,例如香港和澳门的收容越南船民的难民营,澳大利亚、瑙鲁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方的难民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难民营甚至就叫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通常人们很难清楚的界定集中营的各种形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中的被关押者的人权都被忽视、被损害。

发展历史

集中营的历史非常悠久,集中拘留战俘或奴隶的机构在很早就出现了,而最早明确提出集中营概念的是英国人。布尔战争时期,为了消灭南非阿非利卡人的游击活动,英军统帅基钦纳在南非设立了31所集中营(Concentration Camp),将散居在乡间的阿非利卡平民集中押至这些集中营内关押。

1900年,基钦纳又被维多利亚女王派到南非参与指挥英布战争,他很快击败了南非的布尔人(荷兰人后代),并在南非大肆烧杀,建立集中营关押平民(此乃集中营一词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现),最终征服南非。虽然他在非洲的所做作为受到很多人的谴责,但他依然被英国捧为民族英雄。

纳粹集中营的女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波兰奥斯威辛、马伊达内克、特雷布林卡和德国布痕瓦尔德等地设立了集中营,杀害了大批政治犯、战俘、犹太人等。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国最大的集中营,位于波兰加利西亚奥斯威辛附近,1940年建立,主要关押波兰和德国的犹太人。纳粹在此建立了大规模的综合性灭绝设施,包括用毒气杀人的“浴室”,储放尸体的尸窖以及焚尸炉等,用以消灭犹太人。纳粹还挑选犯人进行医学试验,如试验便捷的绝育方法,对孪生子女进行活体解剖等。在该集中营内约有400万人惨遭杀戮。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是德国建立较早的集中营,建于1937年。内设斑疹伤寒和病毒研究所,医生利用犯人试验病毒的传染和疫苗效果,许多犯人死于医学试验。

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建立了集中营,也建立了上饶、息烽、西北等集中营,用以囚禁、残害中国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爱国者。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由中、美两国特务组织合办。简称中美合作所,是设在重庆的集中营,位于西北郊歌乐山下,建于1939年。初为军统看守所,1943年后成为“中美合作所”的集中营。其下设的白公馆和渣滓洞,以特务残杀革命志士而著称。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白公馆。1939年被军统强占改为看守所。渣滓洞原是一座煤窑,因四周堆满煤渣而得名。特务组织在集中营内,对被囚禁的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实行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使众多革命志士死于毒刑之下。他们还进行集体屠杀,1939~1949年间,仅白公馆一处就秘密处死2000多人。

各国概况

纳粹德国

奥斯维辛集中营

纳粹德国在1934年成立的达豪集中营是最早建立的德国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开始时集中营只用来关押犯了法的罪犯、同性恋者与政治犯,与监狱唯一的区别是集中营关押的犯人密度较大,而且设有刑场。许多纳粹集中营的入口处都有“劳动带来自由”(“Arbeit macht frei”)的标志。在1939年以后,党卫队的骷髅总队和盖世太保在德国本土6个原有的集中营外增设了15个集中营,其中以规模最大和最有名的是位于波兰总督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群,它由十几个大小不等的集中营组成。

二战爆发之后,位于波兰的各集中营的性质开始转化为灭绝营转化,关押的范围也大大增加,设备了毒气室与焚尸炉,特别是1942年之后,设立了专门的灭绝营,用于解决犹太人问题。有的灭绝营一天要处理上万人。

纳粹集中营的囚犯包括犹太人、苏联战俘、共产党和社会党党员、吉普赛人、耶和华见证人的信徒、欧洲各国地下抵抗运动成员、“无生存价值”的德国人、保皇派、共济会成员、波兰人、索布人,以及敌国国民(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中国等国)。这些人被用火车从欧洲各占领区运往集中营,实施“保护性拘留”(Schutzhaft)。随着盟军的推进,各集中营开始陆续关闭。到了1945年5月上旬仅有奥地利与捷克地区的部分集中营尚未解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纳粹德国曾设有集中营的各国政府都修建了纪念碑或纪念馆来悼念集中营死难者。

日本

1941年日本占领美国、英国、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后,在荷属东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设立了集中营,用于关押拘留的敌国平民。

美国

1838年,美国总统范布伦签署法令,将切洛基印第安人集中关押,以便将他们集体迁至西部地区。1901年菲律宾爆发起义时,美国陆军在菲律宾设立了集中营。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由于吸取此前日侨在中国、泰国等国进行第五纵队活动、配合日军占领的教训,为了避免在美国居住的日本人进行破坏活动,美国在内华达州设立了集中营,用于关押居住在美国西海岸各州的日籍敌侨和日裔美国公民。

有看法认为9·11事件后美国设在关塔那摩的战俘营属于集中营。

俄罗斯和前苏联

沙俄时期,俄罗斯政府在北极和西伯利亚地区设立了流放地制度,将政治犯押送到这些地区集中居住。在其中一些流放地里,使用政治犯进行强制劳动,比如东西伯利亚的科雷马金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设立了集中营或称劳改营。苏联称这些集中营为лагерь,即“营地”。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古拉格群岛》出版后,这些集中营被西方称作“古拉格”(ГУЛАГа)。在其高峰时期,这些集中营里囚禁有275万囚犯。苏联使用这些囚犯进行开挖运河、修建城市、开采矿山等强制性劳动。集中营的犯人包括政治犯、富农、宗教人士、乌克兰等民族的民族主义者,以及苏联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后逮捕并流放的外国平民。

根据正式登记的死亡记录,从1934年到1952年,约有105万犯人死在集中营中,另有约80万人被处决。非官方的统计认为,从1917年到1957年,有4000万苏联人死于集中营、强制流放、饥荒和大清洗。

中国

在中国大陆的人被关押在集中营中强迫劳动被称为劳改,即“劳动改造”。共产时代的劳改营在1960年代开始出现,用作关押向政府发表批评言论的人士,

又或是随意上门抓人,以填补营内空缺。整个社会会被分为多个组别,他们会被强制忠于政府,因此很容易认出持不同政见的人士,并将之关押作奴役。这些营也是现代版的奴隶劳动营,与工厂的组织相似。此外,中国大陆的劳改营曾多次被指把在囚人士的制成产品售予外国,而收益则落在政府手上。其产品各式各样,小至绿茶,大至供采矿使用的引擎。

劳动囚犯的利用,使资本主义与劳动囚犯之间的互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个案。一方面社会主义的衰落减少了地方政府的收益,形成了需透过劳动囚犯来填补收入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囚犯的劳动力比不上受薪的劳工,其制造出的产品的质素极低,欠缺在开放市场的竞争力。由于劳改制度中的种种不合理因素,现今在中国大陆对于废除劳改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朝鲜

来自朝鲜叛逃者的资料声称在朝鲜有5到10座大型集中营,关押着约20万名囚犯。其中只有位于咸镜南道耀德(Yodok)的第15号集中营允许外界探视。集中营内的犯人在早期为“敌对阶层”成员,即地主、资本家、宗教人士以及日本统治当局的合作者。朝鲜战争后,集中营的犯人主要包括政治犯的家人和亲属,朝鲜劳动党内部权力斗争中的失势者及其家人,以及试图逃离朝鲜的人员及其家属。朝鲜的集中营分为罪犯营及家属营。

其他国家

前社会主义和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用于关押政治犯的劳改营通常被西方认为是集中营。这些国家包括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古巴、中国、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阿富汗、缅甸、埃塞俄比亚等。

二战知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称“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以下是纳粹德国修建的主要集中营:

奥斯维辛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始建于1940年4月,是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7000名幸存者获得了新生。

奥斯维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每当纪念日,人们都会到这里凭吊亡灵。此营发生暴动,暴动者全部被杀。

2005年1月25日,在奥斯威辛集中营2号营地――比克瑙集中营,一名犹太幸存者(前)在同伴的陪同下,缅怀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遇难者。

达豪

达豪集中营

达豪集中营位于德国慕尼黑西北约80公里处,1933年建成,1938年扩建。它是德国纳粹建造的第一座集中营,曾被作为培训德国党卫军集中营军官的教学基地。1945年4月29日被美军解放,先后关押过21万人,惨死在集中营的有5万多人。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区纳粹集中营的指挥总部所在地。集中营占地400公顷,整个布局呈三角形,是按照纳粹党卫军头目希姆莱的要求设计建造的,被认为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营。从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获得解放,这里关押过20多万来自欧洲各国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抵抗运动战士、犹太人、吉卜赛人以及苏联战俘,他们中的半数死于苦役、疾病或被枪杀和焚烧。

布痕瓦尔德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坐落在德国东部城市魏玛附近,建于1937年。二战期间,此处囚禁了大约25万人,其中5.6万人被纳粹分子以各种方式杀害,其中包括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

在集中营内,以德国共产党人为首的一批反法西斯战士一直坚持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他们秘密筹划通过武装起义赢得自由。1945年4月,他们发动武装起义,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控制了集中营,使近2.1万人获得自由。

拉文斯布吕克妇女

拉文斯布吕克妇女集中营建于1938至1939年间,位于柏林以北50英里。二战期间,这里共关押过13.3万名妇女、儿童和青年。他们被强迫从事修路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部分妇女被用来进行医学试验。在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这里之前,约有近5万人被迫害致死。

贝尔根―贝尔森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建立于1940年,1945年4月15日英国军队解放了该集中营。在集中营存在的5年间,德国纳粹在此共杀害了约7万名被关押者。

毛特豪森

纳粹德国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始建于1938年8月的毛特豪森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奥地利迫害犹太人、反法西斯人士及无辜平民的主集中营。这座集中营及奥地利其他地区的49座附属集中营共囚禁过20万人,有10万人被迫害至死,其中包括至少5名中国人。2003年5月11日,毛特豪森集中营旧址举行了中国遇难同胞纪念碑揭幕仪式,深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纪念在此集中营遇难的中国同胞”。

布伦东克

布伦东克集中营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北20公里处,这里本是比利时在一战时期的一个防御工事,二战中成为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关押、迫害和虐待犹太人及武装抵抗人员的人间地狱。在1940年至1944年的4年间,这里关押的3500多人中有164人被枪杀、21人被绞死,约100人被折磨致死。

参考资料

1. 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人民网

2.德达豪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 中代表凭吊受难同胞·国际新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