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疾病名称)

2023-08-08 2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腹股沟疝

疾病名称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卵圆孔)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可进入阴囊中,占腹股沟疝的95%。右侧比左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腹股沟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不进入阴囊,仅占腹股沟疝的5%。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就诊科室 外科
中文名 腹股沟疝
英文名 nguinalhernia
临床表现 腹股沟出现一个可复性肿块

病理病因

腹股沟疝

发病原因

引起腹股沟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腹部强度降低,以及腹内压力增高。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再加上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多有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如果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即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平卧休息时消失,就应该考虑腹股沟疝的可能。

发病机制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直疝绝大多数属后天性,主要病因是腹壁发育不健全、腹股沟三角区肌肉和筋膜薄弱。老年人因肌肉萎缩退化,使腹股沟管的间隙变得宽大,同时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联合肌腱的支持保护作用也减弱,当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排尿困难而致腹内压增高时,腹横筋膜反复遭受腹内压力的冲击,造成损伤、变薄、腹腔内脏即逐渐向前推动而突出,形成直疝。没有先天发生的。

腹股沟斜疝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径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而睾丸则紧贴在鞘状突的后壁。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不久,除阴囊部分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外,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如环不闭锁,就可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闭的鞘状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有时,未闭的鞘状突只是一条非常细小的管道,则在临床上并不表现为疝,仅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如果鞘状突下段闭锁而上段未闭,也可诱发斜疝;如两端闭锁而中段不闭,则在临床上表现为精索鞘膜积液。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突闭锁也较迟,因此,右侧腹股沟疝较为多见。

后天性斜疝较先天性者为多,其发病机理则完全不同。此时,腹膜鞘状突已经闭锁,而有另外新的疝囊形成,经腹股沟所引起的。它是因为腹股沟区存在着解剖上的缺陷所致,即腹股沟管区是腹壁薄弱区,又有精索通过而造成局部腹壁强度减弱,但主要是发育不良或腹肌较弱而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对内环括约作用减弱,以及腹横肌弓状下缘(或为联合肌腱)收缩时不能靠拢腹股沟韧带,均诱发后天性斜疝。

临床表现

1.可复性疝

腹股沟疝

临床特点是腹股沟区出现一个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患者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患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消失。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行走不便和影响劳动。肿块呈带蒂柄的梨形,上端狭小,下端宽大。平卧时肿块可自行消失,或用手将包块向外上方轻轻挤推,向腹腔内回纳消失,疝内容物为小肠时可听到肠呜声。肿块柔软、表面光滑、叩之呈鼓音。回纳时,常先有阻力;一旦开始回纳,肿块即较快消失。疝内容物如为大网膜时,则肿块坚韧无弹性,叩之呈浊音,回纳缓慢。疝块回纳后,检查者可用示指尖轻轻经阴囊皮肤沿精索向上伸入扩大的外环,嘱患者咳嗽,则指尖有冲击感。隐匿性腹股沟斜疝,可以通过此试验,确定其存在。压迫内环试验可用来鉴别斜疝和直疝,后者在疝块回纳后,用手指紧压住内环嘱患者咳嗽时,疝块仍可出现。

2.滑动性斜疝

临床特点为较大而不能完全回纳的难复性疝。滑出腹腔的盲肠常与疝囊前壁发生黏连。除了肿块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滑动性疝多见于右侧,左右两侧发病率之比约为1:6。在手术修补时,防止滑出的盲肠或乙状结肠可能被误认为疝囊的一部分而被切开。

3.嵌顿性疝

常发生在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通常都是斜疝。临床特点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嵌顿的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局部疼痛常轻微;如为肠袢,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征。疝一旦嵌顿,上述症状逐步加重,如不及时处理,终将成为绞窄性疝。肠管壁疝嵌顿时,由于局部肿块不明显,又不一定有肠梗阻表现,容易被忽略。

4.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

患者呈持续性剧烈腹痛,呕吐频繁,呕吐物含咖啡样血液或出现血便;腹部体征呈不对称腹胀,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或灌洗为血性积液;X线检查见孤立胀大的肠拌或瘤状阴影;体温、脉率、白细胞计数渐上升,甚至出现休克体征。

腹股沟直疝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呈半球形,多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当站立时,疝块出现,平卧时消失。肿块不进入阴囊,直疝颈部宽大,极少嵌顿。还纳后可在腹股沟三角区直接扪及腹壁缺损,咳嗽时指尖有膨胀性冲击感。可与斜疝鉴别。双侧性直疝的疝块常于中线两侧互相对称。

诊断

绝大多数的腹股沟疝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查体确诊。如果疝气比较小,表现不典型,可以通过B超检查就基本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患者年龄

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突出途径

斜疝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直疝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

斜疝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

斜疝疝块不在突出,直疝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斜疝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

斜疝较多,直疝极少

治疗

腹股沟疝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一旦不能回纳形成嵌顿可导致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甚至死亡。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疝带、疝托、中医中药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一些不当的保守疗法还会加重病情。此法仅适用于2岁以下婴儿、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者,常用特制疝带压住疝环,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惟一可靠方法,较少复发。易复性疝可进行择期手术治疗,难复性疝则应限制在短期内手术,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组织对组织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目前国际公认的是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包括开放术式和腹腔镜术式。

(1)传统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禁食,术后要卧床数日、输液,安置尿管,患者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许多合并有心、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而无法手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从国外引进后迅速普及。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复发率低,疼痛小,一般只需住院2~5天,甚至可以门诊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

(2)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取得重大进展。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简称TEP)只需两个0.5㎝、一个1㎝的切口,不进入腹腔,在腹膜外将疝袋拉回腹腔,再用人造网片覆盖疝突出的缺口。此法适合双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的治疗,且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

预防护理

预防

避免下列可能引起疝的因素:

1、避免举持重物;

2、尽量少抽或不抽烟,吸烟者的咳嗽可能对发展或恶化疝气有加速作用,放弃抽烟可改善血液,加速疝气病恢复;

3、少吃易引起便秘及腹内胀气的食物(尤其煮食的鸡蛋、红薯、花生、豆类、啤酒、碳酸气泡饮料等),多吃高纤维饮食,包括五谷、谷物、麸皮、和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

4、每天至少喝八杯水可帮助解除便秘;

5、避免、减少打喷嚏;

深呼吸可帮助缓和慢性咳嗽。

加强锻炼减少发作

老年疝气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老人腹壁肌肉、肌腱退变,强度减低,加上肥胖或长期患病卧床等因素,极易导致腹壁肌肉萎缩,致使小肠或大网膜从腹壁薄弱处突出,严重时不得不依靠手术解决问题。因此,老人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肌肉力量,避免疝气的发生。

1.仰卧在床上,双臂平放在躯体两侧,两腿并拢上抬30~90度,再放平,最好稍悬空,一般反复做30次。继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做仰卧起坐动作,反复做8~10次。

2.平坐在床上,两腿向前伸展,上身挺直,两臂平放于体侧,掌心向下。用一条长毛巾套在双脚底,吸气,将腿弯曲伸展,抬离床面,身体后倾,胳膊伸直,拉住毛巾两端,使躯体与双腿形成一个“V”字。呼气,腹部收紧,平衡身体,挺直腰背,尽量保持这个姿势,期间自然呼吸,然后将双腿和躯干慢慢放回床面。反复做3~6次。

3.平躺在床上,做3~5分钟深呼吸,同时手掌在患部做轻柔的画圈按摩,然后放松身体10~15分钟。

护理

1、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术后应将一磅重的小砂袋轻置于伤口上,以助止血,12-14小时后取去。

2、术后不宜过早采用半坐卧位,以免增加腹压而影响手术修补部位的愈合,术后第二天可取半坐卧位。

3、预防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4、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引起咳嗽,保持大便通畅。

5、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有咳嗽,便秘等症状应及时治疗,以防疝复发。

参考资料

1.腹股沟直疝的病因·正保医学教育网

2.第二节 腹股沟疝·医学教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