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波(地球物理学家)

2023-08-25 3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翁文波

地球物理学家

翁文波(1912-1994)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男,地球物理学家,石油地质学家,预测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测井、石油地球化学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物理系,后入清华大学,1934年毕业于物理系。1934~1936年在北平研究院工作。1936年赴英留学,1939年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1940年后任玉门油矿工程师、上海中国石油公司勘探室负责人。1952~1954年间任地震教研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 翁文波
籍贯 浙江鄞县人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12年2月18日
职业 原地震教研室主任,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 中央大学

个人简介

浙江鄞县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哲学博士学位。40年来,总结、吸收先进经验,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了石油勘探工作。特别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参加指导了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和有关地震预报等方面的工作。1966年研究天灾预报的理论和方法。1984年出版《预测论基础》一书,用于推测自然现象研究,有一定学术价值。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纵观翁老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即以石油勘探创业为主的前半生28年(1939-1966)和受周恩来总理委托从事天灾预测的理论探索和信息研究为主的后半生28年(1967-1994)。

新中国成立后,翁文波先生不但创立了我国的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理论,而且积极参加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实践,为我国大庆油田的发现,以及石油工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因对大庆油田的重大贡献获得我国最高级别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因对石油工业的突出贡献获得“石油工业杰出科学家”称号。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后,他受周恩来总理重托,开始致力于天然地震的预测研究,后来又将其扩展到洪涝、干旱等灾害远期预测,在预测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独创了自己的信息预测科学基础。据统计,他先后作过252次各类天灾的预测,实际发生的有211次,占总次数的83.73%,被人们誉为一代“天灾预测宗师”。

翁文波先生先后任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勘探处副处长、石油工业部勘探司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导师等,以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先后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贡献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重力勘探队。

开创了我国磁法、电法勘探的先河。

在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电阻率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测得了地层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曲线,开创了我国使用测井技术勘探石油天然气的先河。

在我国第一个开办了地球物理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地球物理人才。

主持编制了我国最早、最系统的“中国含油远景区划图”。图上把松辽盆地列为中国最有远景的油气聚集区。

20世纪50年代末,参加大庆会战,指导大庆地球物理勘探部署,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获得自然科学奖。

1959年,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信息预测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应用是翁老后半生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他创新性地提出“信息预测理论体系”,并指出:21世纪有可能把预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完整和科学的“预测学”将是人类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核心之一。

1992年他又倡导并领衔建立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学科地交流和我国信息预测科学的发展。

在总结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认识世界的三个体系:即抽象体系、物理体系、和信息体系。

主要论著

翁文波先生在他的一生中撰写了近百篇论文、报告和论著。主要有:

1941年~1945年,在玉门油矿工作期间,先后发表了《地球形态的发展》、《纬度和地极的变化》、《地球的化学成因》和《地球科学中的原子核问题》等专著。

20世纪40年代末,撰写了“从煤炭定碳比看中国石油远景”一文,划分出了我国东部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

1950年,撰写了《世界油气的规律》、《中国石油资源》等论著。

1954年后,先后发表了“世界油田的分布规律”、“中国大陆按油气藏希望的区域划分”等论著,以及“介绍苏联从大地构造研究石油资源的理论”、“我国十年来的石油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等专文。

1979年,撰写了《初级数据分布》。

1980年,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上发表了《频率信息的保真》一文,提出了浮动频率的概念。

1980年7月,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上发表了《可公度性》的学术论文。

1982年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上发表《预测论》。

1984年出版了中英文版的预测理论专著——《预测论基础》。

1985年底,著文“1985年天灾预测总结及1986年天灾预测”。

1988年3月,与吕牛顿合作,在第三届国际世界语科技学术会议上发表《信息代数——天灾预测的基础》。

1991年9月,在《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中发表《地震远程预测》。

1996年,在重病期间,亲授提纲,委托吕牛顿、张清将其预测学研究成果、预测案例及未发表的论文等,整理编写成《预测学》专著,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后被译为英文版。

参考资料

1.翁文波:当代预测宗师·人民网

2.翁立波·宁波效实中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