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忠(安踏中国总裁)

2023-08-26 3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丁志忠

安踏中国总裁

丁志忠,1949年11月生,海城市人。1970年出生于福建省一个普通的海滨小镇陈埭。丁志忠16岁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首都北京闯荡一番。攥着1万块钱,丁志忠走遍了小镇上的所有鞋厂,挑出600双他认为最好卖的鞋,乘汽车去福州,花48元买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开始卖鞋。而后丁志忠回到家乡,与父兄共同创立了“安踏”品牌。如今安踏在整个体育用品的份额上已经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第一,运动服占第一。

1970年月日

中文名 丁志忠
民族 回族
出生日期
出生地 福建陈埭
职业 商业总裁
主要成就 2000年,担任安踏中国总裁

绞碎百万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用一把大铁锤,把有质量缺陷的海尔冰箱全部砸烂了。而丁志忠也曾经做过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他把价值100万的鞋子放到绞碎机里,绞了个粉碎。

1998年10月,安踏在北京的公司接到一个消费者的投诉电话,说他一双安踏才穿了三天,鞋头就有个部件断裂了。丁志忠马上指示立即赔偿并查明原因。检测结果发现,这一批鞋使用的鞋底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丁志忠想了一个晚上,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把1万双已经发往全国八个大区的鞋全部召回。然后他把公司全部员工都集中到办公楼前,那1万双鞋也集中堆放在地上。他对大家说:这批鞋价值100万,但出了质量问题就要承担责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丁志忠带头拿起一双鞋,放进了绞碎机。有的员工当场就落泪了,因为很多人以为只要返工就可以了。但他认为,人心中的责任墙一旦破了洞,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如果损失100万能换来大家双倍的责任心,值得。”丁志忠说。

塑造品牌

丁志忠认为,运动鞋只是单一的领域,应该把“安踏”定位为一个真正的体育用品品牌。

2001年,“安踏”由生产单一运动鞋过渡到生产体育用品,产品结构扩展到运动鞋、运动服装、帽袜、箱包等;同时重新打造“安踏”的店铺模式———体育用品专卖店。这是“安踏”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同年,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公司的成立,承担着专卖推广的任务。安踏定下了一年内在全国开500家专卖店的计划。所幸的是,专卖模式的推出得到了大批安踏经销商的支持,特别是一些已经发了财的经销商,都愿意把积累的资金拿出来开专卖店。2001年底,500家专卖店在各大中城市遍地开花。其中由原经销商开的自营店就占了一半以上。

前途漫漫

如今,安踏已经“安全踏过”15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丁志忠这位年轻的企业家,2013就以11亿的财富位列福布斯富豪榜273名,但相信他要创造的辉煌还在后面。

成功原因

务实主义

回首来路,丁志忠并不认为安踏跟随模仿耐克。恰恰相反,安踏之所以更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实行独特的快速业务模式。跟耐克不同,安踏坚持自己生产。早期的安踏,企业规模很小,实际上无法实行紧密型战略,寻找代理商、开专卖店都是奢望,只能实行松散型的批发销售方式。“我们的定位是中档产品,追求的是同等价位物超所值,如果什么产品都给人家OEM,你有可能物超所值吗?”丁志忠说,制造是安踏的优势。

安踏的自有工厂不仅为整个集团贡献利润,更重要的是也为庞大的渠道快速补货起到重要作用,市场反应速度快。闽南的爱拼精神跟草根精神结合,形成了安踏的务实主义。

丁志忠提出,企业不能盲目追求。安踏提出的愿景则是,到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他认为,安踏这几年最大的进步表现在,从丁志忠的个人领导能力发挥作用,转变为整个职业经理人团队作战能力发挥作用。“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在员工印象中,思维极其跳跃的丁志忠是个强势的经常突发奇想的领导者,一旦确定目标,便用最快速度集中力量超常规推进。但也能小心求证。

狼性精神

丁志忠透露,丁氏家族传统的个性就是“谁能多做事谁就做”,这让他这位并非家族老大却有成功案例的后辈获得了家族的支持,让他得以专注公司核心事务。

丁志忠奉行结果导向的管理模式,他经常提醒团队,结果是最好的证明,成功案例是最重要的。安踏首席运营官赖世贤指出,安踏家族留下的几位参与财务、生产等管理的股东,是由于具有在各自领域丰富的专能。而从一开始,丁氏家族就未渗透到参与决策的经理层,这为企业向心力和上市前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越挫越勇是丁志忠的特点。当年,CBA推出改革的“北极星计划”时备受冷落,安踏挺身赞助,却因改革牵涉各俱乐部利益而被球队投诉产品质量不佳。这是丁志忠最感痛苦的时期,重压之下,他把此次危机视为关乎安踏存亡,并斥资2000万元建成国内第一家企业科学运动实验室,一举扭转局势。

安踏专卖店

自2009年底,全国的安踏专卖店已突破7000家,自2011年的今天,扩展势头一路高进,相信在在不久的将来,安踏的专卖店会遍部全国主要的镇级及以上地区。

安踏的部门划分

安踏的部门分为一级部门和二级部门。各大事业部与中心为一级部门,其余部门都为二级部门。如“鞋业事业部”为一级部门,也是安踏负责鞋子生产、质量、入库等主要工作为中心的部门。“鞋业事业部”下面的二级部门如“品质管理部”,主要负责鞋子在生产期间的一切质量问题。

管理方式

在福建晋江,前跨国公司高管最集中的地方,可能就是安踏公司总部。安踏60%的总监或副总监都来自像沃尔玛、宝洁这样的跨国公司。

安踏无疑也是跨国机构人员经常可以碰头的地方。丁志忠聘用智威汤逊为其做广告策划,聘用科尔尼为其做战略咨询,聘用摩根士丹利为其做上市承销服务……给予充分的授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丁志忠极力主张的。

在与汤姆斯接触过程中,丁志忠与时任汤姆斯中国首席代表的朱正中结识。朱是美籍华人,曾任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并且是摩根士丹利专家顾问团成员,对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南孚等企业均提供过管理上的建议。不久后,朱被丁志忠委任为安踏战略顾问。

在朱的引荐下,摩根士丹利2003年曾与丁志忠接触,有意注资给安踏。但当时的丁志忠认为安踏暂时不需要钱。2004年以前,丁志忠并不是一个舍得放权的人。但丁志忠已经把放权作为公司的一项制度进行建设。“放权和激励,是王良星最显着的管理特点,丁的这一思想,直接来自于王良星的影响。”

王良星是丁志忠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在丁志忠并不广泛的交友圈里,王良星是丁最铁的知己。王创办的利郎也是休闲服装业的一只劲旅。

从两年前开始,安踏每个事业部的总监均获得授权,不必事事向丁志忠请示汇报。

丁志忠的确没有让授权之事沦为空谈。一位公司业务主管来到他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一个情况:由于给美国客户配送的一批运动鞋发生了号码错误,对方索赔3万美元。这位主管问丁志忠该怎么办。丁说:“你不要问我该怎么办!你自己来决定该不该赔,并且查出谁应该为这起错误负责。”这位主管只好退出丁志忠的办公室。

有了授权和责任机制后,丁志忠不怕犯错。有一次安踏承诺给经销商的一批货物没有按时交付。虽然对方没有要求赔偿,但丁知道后主动提出赔偿300万。“赔偿金是公司埋单的。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批评。这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动真格的赔偿过,他们就知道,这种错误不能再犯。”丁志忠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推崇新管理方式后,丁志忠也将自己从公司事务中解放了出来,据说他在公司每天只签署不到5份文件,每个月只参加3个内部会议。他将大量时间用于吸收有效信息,与公司员工进行交流,并且清醒地思考公司的战略问题。

参考资料

1.丁志忠·名人简历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