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承嗣(唐朝中期将领)

2023-09-02 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田承嗣

唐朝中期将领

田承嗣(705年——779年),字承嗣,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唐朝中期军阀。初为安禄山部将,迁武卫将军。安史叛乱时为前锋,两次攻陷洛阳。田承嗣行伍出身,原为安禄山部将,累功至武卫将军,随其反唐,并攻陷洛阳。安史之乱失败后在莫州降唐,并依靠仆固怀恩,被封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在魏博,不听朝廷诏令,俨若独立,朝廷为了笼络他,加封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爵雁门郡王,他却愈发骄纵。大历十年(775年),田承嗣占据相卫四州,使得朝廷征发诸镇征讨。田承嗣起初屡遭挫败,后暗中勾结李正己,离间李宝臣与朱滔,又上表请罪,最终得到朝廷赦免。次年,田承嗣又援助李灵曜叛乱,并在其失败后再次上表请罪。田承嗣占据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拥兵五万,朝廷难以调动,藩镇割据日渐严重。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病死,并将节度使之位传于侄子田悦,开藩镇世袭之先例。

主要成就 担任节度使、割据魏博
中文名 田承嗣
籍贯 平州卢龙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性别
去世年月 公元779年
职业 军阀
官职 魏博节度使、同平章事
爵位 雁门郡王

人物简介

田承嗣(705~779年3月4日),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出生于一个行伍世家。祖父田璟,为郑州司马。父田守义,官至安东副都护,以豪侠闻名。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在和奚、契丹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至武卫将军。他治军严整,在任兵马使时,安禄山曾在一个大雪天巡视各军营,刚走进田承嗣军营,营内寂静无声,若无一人。但进入营内检阅士籍,又无一人不在营内。因此深受安禄山器重。

轶事典故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肺部患病,天气一热就病情加重,因此常说:“山东天气比较凉快,我若能驻守山东,还能多活几年。”他从军中选拔了三千勇士,称为外宅男,给其优厚的待遇,命他们在衙门口和宅院内值班,并欲在适当时机吞并潞州。潞州节度使薛嵩知道后,日夜忧愁,却无良策。薛嵩的婢女红线剑术超人,且有仙术,请命前往魏博,夜入田承嗣卧室,盗得其枕边金盒。薛嵩派人给田承嗣送信道:“昨晚有人从魏州来,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特派专使连夜送还。”使者半夜登门,将金盒交给田承嗣,田承嗣惊异得几乎晕倒。次日,田承嗣解散外宅男,并命人赠送厚礼给薛嵩,从此与薛嵩修好。

家庭成员

祖父:田璟,曾任郑州司马

父亲:田守义,曾任安东都护府副都护

兄弟:田庭琳

儿子:田维(魏州刺史)、田朝(神武将军)、田华(太常少卿、驸马都尉)、田绎、田纶、田绾、田绪(魏博节度使、驸马都尉)、田绘、田纯、田绅、田缙(右领军将军)

女儿:田氏,嫁李宝臣之弟李宝正

对抗朝廷

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结束。唐朝为了笼络河北降将,先后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宝臣,统恒、赵、五州,不久增领冀州,驻恒州,田承嗣为魏、博都防御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统幽、营、平、蓟、妫、檀、莫七州,驻幽州。这些原属安史的叛将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自己署置将吏官员,各握强兵数万,租赋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朝廷无力过问。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三镇节度使的继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传子侄,或由部下悍将夺位。代宗大历三年(768),李怀仙为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所杀,三朱相继为节度使。十四年,田承嗣死,侄田悦承袭,代宗即子承认。德宗建中二年(781)正月,李宝臣死,其子惟岳求继。德宗新即位,很想改变这种状况,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李惟岳、田悦与占据今山东地区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据今湖北西北部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联兵抗命。

唐朝派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讨伐。八月,梁崇义兵败自杀。次年闰正月,李惟岳部将王武俊杀惟岳降朝廷,但因不满朝廷的报赏,田悦、王武俊和参加征讨的幽州节度使朱滔又相互勾结,联兵反叛。朱、王引兵救田至魏州,十一月筑坛同盟,相约称王: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约淄青李纳(正己子,正己已死)称齐王,于是乱事进一步扩大。直到兴元元年(784)正月德宗下诏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镇如初,才逐渐平息。此后,河北三镇自立节帅成了惯例。

参考资料

1.田承嗣·中国历史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