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理论)

2023-09-04 3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Paul Romer)(1986)和卢卡斯(RobertLucas)(1988)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 的出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

中文名 新经济增长理论
简介 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
基础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主要应用 阿罗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

简介

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

(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

(3)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

函数式

新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

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技术水平。

主要应用

对此有影响的模型有阿罗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以及罗默提出的收益递增增长模型。在阿罗的模型中,只是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内生化了。在这一模型中,产出不仅仅是有形要素的投入,而且也是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体现为:资本的贡献要大于传统的贡献,因为增加的资本不仅通过其对生产的直接贡献来提高产量,而且通过其间接推动新思想的发展来提高产量。但在这一模型中技术仍然是外生的,它随着内生的资本存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罗默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充分的重视了知识的作用,将技术进步完全的内生化。他们认为,增长的原动力是知识积累,资本的积累不是增长的关键。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研究与开发模型。另外还有人将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认为资本不仅包含物质资本,而且也包含人力资本,因而资本仍然是增长问题的关键。

但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强调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都认为知识或者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而且存在着投资(即资本的积累)刺激知识的积累,反过来知识的积累又促进投资的良性循环。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鼓励新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在经济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已让位于知识和技术进步。

重要意义

其一,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式,认为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进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这就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的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

其二,新增长理论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修正是,放弃了技术外生化的假定,突出技术的内生性,强调大部分技术或知识经济主体源于利润最大化的有意识投资的产物。

其三,新增长理论指出了边干边学以及知识外溢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厂商可以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学会很多东西,其知识存量是投资量的函数。其四,新增长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新增长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对外贸易的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参与贸易各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获取边干边学和知识外溢效应。其五,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新增长理论重新确立了政府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该理论研究总结出一套维持并促进长期增长的经济政策。

参考资料

1.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免费范文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