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汉语汉字)

2023-09-30 3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显(拼音:xiǎ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像人在日光下看丝,会明显、分明之义。显的本义当是明显,作形容词。引申作动词,指表现、露出。又引申指有名气的、有权势的。

中文名
拼音 xiǎn
繁体
部首 日(曰)
五笔 JOGF(86);JOF(98)
仓颉 ATC
字级 一级(编号:1485)
统一码 U 663E
注音字母 ㄒㄧㄢˇ
平水韵部 上声十六铣
笔画数 4 5
异体字 㫫、㬎、䧮、顕、𩔰、𩕃
四角号码 6010₂
GBK CFD4
造字法 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字源演变

字形演变流程图

会意字。早期金文(图1、2)的左上方是“日”字,古字形像太阳,此处借指阳光;左下方是“丝”字,本义是蚕丝;右部像突出了眼睛的人(“见”),在太阳底下面对着丝捆。三相会意,表示人拿着丝来到太阳底下。

蚕丝很细,要拿到太阳光下才能看得明显、清楚,精微显明的意思,不言而喻。由日中视丝,正会合明察众物之意。稍晚的金文(图3-7)将人形稍作变化,到了小篆(图8、9)左部写作日、丝,人形写作“页”,从页,与头部意思相关。篆文、隶书(图10-12)、楷书都继承金文和战国文字。楷书两束丝下端的线头,省并为四点。现代使用的简化字“显”,是从宋、元、明、清通俗文学刻本文字,是在繁体“显”的基础上删减右部“页”,采用草书楷化的方式简化左下部得到的。

许慎《说文解字》及清代《说文》学家们多认为显字之本义为指弁冕、充耳等鲜明的头饰,引申为显明之义,显为㬎字的后起字。王筠《说文解字释例》:“积古斋颂壶颂敦皆云:‘不显鲁休’,而颂鼎云:‘不㬎鲁休’。一人之器而字作两体,明乎其为一字也。”现有西周金文拓片中未见㬎字。㬎字最早见于战国温县盟书,是战国东方六国文字显字的省体,《说文》所说以为古文,正是战国东方六国古文。从西周金文看,应该是先有显字,后有㬎字。

“显”字从“明显”的意义并行发展,引申出动词和形容词两种意义。就动词意义来说,“显”字有公开,显露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显”也是“显露”的意思。比如:大显身手,显而易见等等。就形容词的意义来说,“显”字就有“高贵”“显赫”的意思。

在古代,称呼自己祖先的时候,都要加上一个“皇”字,“皇”就是大,就是美。到元朝大德年间,皇帝下令把“皇”字改为“显”字,理由是一般的官吏百姓不能称为“皇”。这样一来,已故的父亲就称“显考”,已故的母亲就称“显妣(bǐ)”。

详细字义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形容词

明;光明。

bright

《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诗经·大雅·抑》:“无曰不显,莫予云觏。”

露在外面容易容易看出来的 。

obvious;

apparent

《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

显著;明显;浅显;显而易见

有声望有权势地位的。

influential;

illustrious

《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王充《论衡·自纪》:“世能知善,虽贱犹显。”

显赫;显达;显要

旧时子孙对先人的美称。

《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显考;显妣

名词

表面,外面。

surface

《荀子·天论》:“外内异表,隐显有常。”

《韩非子·说难》:“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

动词

显扬;传扬。

demonstrate;

show;

display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臣闻圣王尊师傅,褒贤俊,显有功,生则致其爵禄,死则异其礼谥。”

表现;露出。

《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宋书·黄回传》:“氛沴克霁,狡谋方显。”

显示;显影;显像管;大显身手

更代;子孙相继。

《尚书·康诰》:“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九】【页部】呼典切(xiǎn)

头明饰也。从页㬎声。

【注释】徐铉等注:㬎,古以为显字,故从㬎声。

说文解字注

头朙饰也。

段注:故字从页。饰者,妆也。女部曰:妆,饰也是也。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引伸为凡明之偁。按㬎谓众明。显,本主谓头明饰,乃显专行而㬎废矣。日部㬎下曰:古文以为显字,由今字假显为㬎,乃谓古文假㬎为显也。此古今字之变迁,所必当深究也。

从𩑋,㬎声。

段注:此举形声包会意。呼典切,十四部。

广韵

呼典切,上铣晓‖显声元2部(xiǎn)

显,明也。著也。光也。觌也。又姓,《风俗通》云:“有显甫为周𠨞。”呼典切。五。

康熙字典

【戌集下】【页部】显·康熙笔画:23·部外笔画:14。

古文:㬎

(xiǎn)《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呼典切。音宪。《尔雅·释诂》:光也。

又见也。《玉篇》:明也,觌也,著也。《书·泰誓》: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传:言天有明道,其义类惟明。

又达也。《左传·僖二十五年》:是求显也。《孟子》:而未尝有显者来。疏:言未尝有富贵显达者来家中。

又姓。《风俗通》:周卿显甫。

(xiàn)又《正韵》晓见切,音韅。觌也。

又人名。《礼·檀弓》:子显致命于穆公。《释文》:显,呼遍切。

又叶馨烟切,音羶。郭璞《朝鲜赞》:箕子避商,自窜朝鲜。善者所壮,岂有隐显。

《说文》:显,头明饰也。从页㬎声。

俗作𩔰,非。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➊“日”窄“业”宽。❷“日”居上居中,上宽下窄,底部在横中线上侧。❸“业”,居下居中;两竖分列竖中线两侧,左略短;末笔长横平直。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x

ian

王力系统

h

ian

董同龢系统

x

iæn

周法高系统

x

ean

李方桂系统

h

ianx

西汉

东汉

ian

i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山先仙

iɑn

北魏后期北齐

山先仙

iɑn

齐梁陈北周隋

山先仙

iɑ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x

ien

拟音/王力系统

h

ien

拟音/董同龢系统

x

iɛn

拟音/周法高系统

x

iɛn

拟音/李方桂系统

x

ien

拟音/陈新雄系统

x

ien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二十七铣

开口呼

四等

次清

呼典切

xiɛn

集韵

上声

二十七铣

开口呼

四等

次清

呼典切

xiɛn

去声

三十二霰

开口呼

四等

次清

馨甸切

xiɛn

礼部韵略

上声

呼典切

增韵

上声

呼典切

去声

晓见切

中原音韵

上声

先天

齐齿呼

全清

xiɛn

中州音韵

上声

先天

希蹇切

去声

先天

希见切

洪武正韵

上声

十一铣

全清

呼典切

xien

去声

十一霰

全清

晓见切

xien

分韵撮要

阴上

第一先藓线屑

方音集汇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发音

调值

调类

备注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ɕiɛn

214

上声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ɕiæ̃

55

上声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ɕiæ̃

53

上声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ɕiɛn

42

上声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ɕiɛn

13

上声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ɕiĩ

24

上声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ɕiẽ

42

上声

晋语

太原

ɕie

53

上声

吴语

苏州

ɕiɪ

52

上声

吴语

温州

ɕi

45

阴上

湘语

长沙

ɕiẽ

41

上声

湘语

双峰

xĩ

31

上声

赣语

南昌

ɕiɛn

213

上声

客家话

梅县

hian

31

上声

粤语

广州

hin

35

阴上

粤语

阳江

hin

21

上声

闽语(闽南语)

厦门

hiɛn

51

上声

文读

闽语(闽南语)

厦门

hĩã

51

上声

白读

闽语(闽南语)

潮州

hieŋ

53

阴上

闽语(闽东语)

福州

xieŋ

31

上声

闽语(闽北语)

建瓯

xiɪŋ

21

上声

参考资料

1.显·汉典

2.显·新华字典

3.显·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