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公办全国重点大学)

2023-10-03 2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直辖市上海,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31个研究院,12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07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589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903人,学位留学生2513人,其中研究生学位留学生1488人;有专任教师3307名;至2020年9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专业学位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本科专业71个。

中文名 上海交通大学
外文名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简称 上海交大
创办人 盛宣怀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985工程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任领导 杨振斌(党委书记)
专职院士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24个
本科专业 71个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
博士后 38个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 9个(一级学科)
院系设置 31个学院/直属系
校训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校歌 《上海交通大学校歌》
主要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
知名校友 江泽民
知名教师 李家明
院校代码 10248

历史沿革

清末发源

1896年,清政府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10月,盛宣怀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附奏《请设学堂片》,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拟在上海捐地开办南洋公学,经费由轮电两局捐输,聘请何嗣焜出任总理。12月得到光绪皇帝准允。至此,标志南洋公学正式创立。因学堂地处南洋(当时称江、浙、闽、广等地为南洋),参考西方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故定名为南洋公学。南洋公学初建时以培养高端法政人才为办学目标,先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继设铁路班、特班、政治班、译书院、东文学堂等。

1897年,盛宣怀呈奏《筹建南洋公学及达成馆舍》一折,提出南洋公学及达成馆均可由轮电两局集捐筹办。聘请张焕纶为中文总教习,福开森为监院。在上海徐家汇赁屋办学。首批招考师范生30名,于4月8日开学,按五层格进行培养。11月9日外院开办,由师范生担任教习。师范生自编《蒙学课本》,风行中国国内。何嗣焜拟订公学第一份办学章程——《南洋公学章程》。招商局认捐规银6万两,电报局认捐规银4万两,作为办学经费。

1905年,学校改隶商部,改校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始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

1906年秋,学校工科之始——铁路工程班成立。

1907年改隶邮传部,易校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同年10月,学校的第一个工程专科,即学制3年的铁路专科正式成立。

1908年夏,学校增设电机专科,为中国高等学校最早设立的电机系科。

1909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成立,后于1911年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

1910年,学校建立电机实验室,同年秋,定“勤、俭、敬、信”四字为校训。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声中,唐文治宣布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监督改称校长。该时期学校经费困难,唐文治提出自己减薪一半,师生同心,以维持教学。唐文治还著《人格》一书作为国文教材。该时期孙中山莅校演讲,全校师生开始共同致力于兴建中国实业。  

民国茁壮

1912年,学校改隶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并将铁路科改为土木科,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  

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这是中国设立该科之开端,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河,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1921年,叶恭绰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将交通部所属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董事会,校长亦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叶恭绰当选为校长,张铸为沪校主任,凌鸿勋和张廷金为副主任。学校在原有电机科外又增设了机械科。

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叶恭绰出走,学校改为交通部南洋大学。此后校长多次变换,直到1924年底凌鸿勋再次任校长,学校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该时期仍设置电机、机械和铁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调归唐山学校。学校在该期间又新建成体育馆和调养室,并于1926年创办了中国高校最早的工业研究所。  

1927年,北伐胜利,北洋政府垮台,南京政府成立。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学。学校改组为第一交通大学,设立校务委员会。并第一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脱离学校,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校长由铁道部部长孙科兼任,副校长由黎照寰兼任。不久,黎又被任命为专职校长。该时期学校经费充裕,校舍建设和系科建设都得到较快发展,校园面积也扩大到近500亩。期间,学校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和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由此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

1930年春,学校将“工业研究所”扩充为“交通大学研究所”,设工业和经济两大研究部,分材料、设计、机械、电气、物理、化学、社会经济、实业经济、交通、管理、会计和统计共12个研究组。从1931年起正式招收研究生。  

1937年8月1日,学校划归教育部,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学校迁至上海法租界继续办学。

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国立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转移到重庆九龙坡。该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1943年,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成立,是解放前中国培养工学硕士最多的单位。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交大总校师生分批复员上海。

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沪校与渝校会合,教学秩序得以恢复。广大师生投入到反对内战的斗争之中。在通货膨胀、经济困难与“白色恐怖”之中,学校仍坚持改进教学,并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

至1949年1月,学校共有理、工、管理3个学院,18个学系,2个专修科和1个研究所。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并于同年6月15日接管交通大学。  

开辟新程

1952年,全国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交大由10个系、1个专修科调整为机械、电机、造船3大类、7个系;开办工农速中和工农调干生班、开展学习苏联经验的教学改革,走按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道路。

1955年,由于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分由上海迁往西安。同年,交通大学汽车专业调出组建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现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956年7月1日,以交通大学和大连工学院造船系为基础的上海造船学院在交通大学原址成立;同月,交通大学调整设有机械制造系、动力机械系、运输起重系、电工器材制造系、电力工程系5个系,马列主义教研组以及教务处下设的物理、化学、数学、俄文、体育、工程画、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原理等11个教研组。8月25日,根据周恩来总理“交大迁校,必须留一个机电底子,以为南洋公学之续”的指示精神,又在交大校址成立了南洋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同年,交通大学电讯工程系调出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1957年,由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根据交通大学的实际情况和上海、西安两地的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的大部分科系师生、档案文献、图书典藏迁往西安,作为交通大学的西安部分;一部分留在上海并与原上海造船学院及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作为交通大学的上海部分,两部分为一个学校,一个系统,统一领导。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正式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61年2月6日,中央决定上海交大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同时受教育部及上海市委领导。

1970年2月15日,学校划归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    

1981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下达通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上海交通大学移交给教育部领导,实行教育部与上海市双重领导,以教育部领导为主。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上海交通大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同年6月10日,上海交大被列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等院校。同年试办研究生院。  

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  

1994年11月,上海交大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签署合同,共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1995年12月,上海交大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1996年,经国家验收合格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1999年7月,学校被列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9月1日,学校举行庆祝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暨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成立大会。  

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同年,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并入学校。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国高校首个海外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2019年7月注册成立)。  

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7年, 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2009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同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月,进入教育部、农业部合作共建全国八所涉农高校行列。同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0月,主办21世纪学术联盟第4届总会。  

2012年5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同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5年10月29日,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2016年4月8日,在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1947届校友江泽民同志专程为母校发来贺信。   同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儿科学院,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医学院儿科系正式升格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儿科学院。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   ;同月,学校联合招商银行共建金融业首个AI实验室。  

2018年11月,成为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2019年2月,学校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9月,入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11月,学校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12月,入选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试点单位。  

2020年6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揭牌。   7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揭牌。   8月,学校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9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成立暨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9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成立。   10月16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11月,学校入选“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   同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成立。   12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成立。  

2021年1月17日,加入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研究联盟。   4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   4月23日,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   。5月,“上海交通大学-建水紫陶联合研究中心”签约揭牌   ;同月,上海交通大学-德尔股份“先进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签约揭牌   ;同月,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6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在徐汇校区隆重举行学校第一个党团支部纪念碑落成仪式。

牌匾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示范型国际合作联合基地,5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6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6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高校智库,4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研成果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居中国国内高校前列。2015年度SCI收录两类文献(Article,Review)达到6027篇,其中国际卓越论文2497篇,均位居中国高校首位;中国国内论文被引26749次,位居中国高校第一;国内卓越论文2414篇,居中国高校第三;十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39913篇、366612次,位居中国高校第二;国际会议论文705篇,位居中国高校第二。1篇论文入选“2015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资助920项,总经费6.13亿元。其中面上项目483项,资助直接经费28641,7万元;青年科学基金330项,资助直接经费6161.6万元;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重点项目28项,重大项目(牵头)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项(其中3项重点支持、1项集成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3项,联合基金项目9项(其中3项重点支持),应急管理项目11项,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31项(其中重点5项)。

2010-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三大科技奖二等奖2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0项,省部级人文社科奖13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5484项。

石像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根据2017年5月该校官网显示,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有35本中外文学术期刊,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分为中文版、农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三种。

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期刊一览表

Nano-MicroLetters

JournalofManagementAnalytics

《欧洲评论》(EUROPEANA)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CSSCI)

系统管理学报

上海管理科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交大法学

国际高等教育

中国金融评论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

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

当代外语研究

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English.Edi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中文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机械设计与研究

工业工程与管理

模具技术

传动技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微米/纳米科学与技术

微型电脑应用

科技英语学习

海洋工程

振动与冲击

噪声与振动控制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铸造工程·造型材料

CommunicationsonPureandAppliedAnalysis

力学季刊

教育传播与技术

学校体育科研

肿瘤

  • 馆藏资源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校图书馆文献累积总量(不包括电子版)338万册,电子图书总量1113.2万册,电子期刊总量5.77万种,182.05万册;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59.51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225册。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为13册次(总量为21.02万册)。全年共采购中外文图书5.36万种,5.83万册;中外文期刊2001种;新增数据库7个,总数达到428个。各类多媒体资源总量达16.5TB。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全年总申请量为7999条,总完成量为7206件,总满足率90.1%。

新校区图书馆

学术交流

根据2016年5月人民网教育频道显示,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在校级和学院层面拓展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其中包括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杜克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北欧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挪威科技大学、鲁汶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合作;与GE、GM、Intel、Honeywell、Microsoft、Siemens等跨国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老校区图书馆

教育教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0个学院/直属系,有本科专业67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

上海交通大学本部招生专业(2018年)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名称

分流专业(方向)名称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海洋工程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交通运输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

土木类

建筑学(五年制)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类

机械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业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机械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

机械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

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IEEE试点班)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航空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

数学科学学院

理科试验班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物理与天文系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天文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

致远学院

从优秀新生中选拔,进入“致远荣誉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生物科学

化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农业与生物学院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资源环境科学

动物科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药学院

药学类

药学

临床药学(五年制)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试验班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凯原法学院

法学

-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日语

德语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媒体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

-

工业设计

广播电视编导

视觉传达设计(含环境设计,艺术类)

文化产业管理

设计学院

-

-

交大密西根学院

机械类(全英语授课)

机械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电子信息类(全英语授课)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机械类(零法语基础,全法语授课)

机械工程

信息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子信息类(零法语基础,全法语授课)

法语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工科试验班类

海洋工程

类机械类

电子信息类(不含软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交大密西根学院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

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植物科学与技术

动物科学

资源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园林

药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专业(2018年)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名称

年制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本博连读)

八年制

临床医学(本博连读法语班)

临床医学

五年制

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5+3)

五年制

临床医学(英语班)

五年制

口腔医学院

临床医学(本博连读口腔医学方向)

八年制

口腔医学

五年制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五年制

基础医学院

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四年制

检验系

营养系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四年制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有专任教师3236名,其中教授98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5名,青年拔尖人才24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2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6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者73名(青年项目获得者7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杨槱、周尧和、苏纪兰、刘永坦、李家明、陈竺、雷啸霖、张杰、颜德岳、贺林、邓子新、涂永强、郑平、武向平、梅宏、潘建伟、励建书、景益鹏、陈国强、Anders Lindquist。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王振义、阮雪榆、顾健人、曾溢滔、刘永坦、谢友柏、何友声、饶芳权、翁史烈、葛修润、范滇元、陈亚珠、杨胜利、邱蔚六、潘健生、陈赛娟、戴尅戎、项坤三、赵连城、闻雪友、林忠钦、丁文江、宁光、张志愿。

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纪志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陈竺、曹谊林、贺林、盛慧珍、陈国强、陈竺、曹谊林、任秋实、林忠钦、倪明选、程旭、张杰、马紫峰、邓子新、毛军发、贺林、张文军、徐学敏、韩泽广、贾伟平、陈建平、朱向阳、李建国、张荻、冯雁、高峰、来新民、沈南、周朦、马紫峰、张杰、宁光、杨小虎、过敏意。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贾伟(敖平)、郭熙志、曾凡一、陈国强、崔大祥、金颖、李保界、高维强、陈赛娟、吴际、刘荧、曾凡一、张军、徐天乐。

国家级教学团队: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洪嘉振)、工业工程主干课程教学团队(江志斌)、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团队(张志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团队(孙麒麟)、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教学团队(胡其图)、工科数学基地教学团队(乐经良)、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团队(林志新)、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刘龙根)。

饮水思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40个博士后流动站;有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ESI发布的2019年3月排名数据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已有19个前百分之一学科、7个前千分之一学科、1个前万分之一学科。总排名在世界第116位,较之上期上升1位。

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动植物科学、经济与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19个学科位居全球前1%。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级别

名称

一级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凝聚态物理

光学

遗传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儿科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口腔临床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

-

光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微生物学

遗传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流体力学

车辆工程

岩土工程

蔬菜学

企业管理

医学基因组学

组织工程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内分泌与代谢学

消化病医学

肾脏医学

口腔修复与生物材料学

风湿病学

儿科学

发育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力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化学、园艺学、土木工程、应用经济学、光学工程、软件工程、法学、生态学、公共管理、统计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天文学、科学技术史、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硕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园艺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心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电子信息、机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生物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审计、法律、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农业、兽医、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建筑学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结果。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生物学、工商管理5个学科排名A+档。10个学科排名A档,排名前5%的学科共15个,居全国第四名。10个学科排名A-档。

服务建设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启用菜鸟无人车送快递,无接触送快递,保障师生快递服务。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8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含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62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14门。截至2019年12月,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工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微电子学、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工程、医学检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程力学、生物工程、护理学、法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生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

国家级精品课程(2003-2010):《材料科学基础》《工程热力学》《理论力学》《现代机械工程图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自动控制原理》《大学体育》《大学物理》《检测技术基础》《交响音乐鉴赏》《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数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现代遗传学》《制冷与低温原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市场营销学》《大学化学(含实验)》《基本电路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食品工程原理》《大学英语》《船舶原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运营管理》《组织胚胎学》《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网络教育)》《妇产科学》《医学微生物学》《口腔颌面外科学》《政治学原理(网络教育)》《金融工程学》《数据结构》《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口腔粘膜病学精品课程》《电路实验》《金融学导论(网络教育)》《数据结构(网络教育)》

  • 教学成果

2009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上海交通大学获一等奖2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和独立完成单位分别获1项),二等奖10项(独立完成7项,参与完成3项)。

2014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9—2014年)获奖成果名单,上海交通大学13项成果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12项为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12项中,交大作为独立完成单位获奖成果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奖成果6项,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此外,以交大附中为独立完成单位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截至2018年12月,21世纪以来获49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6项为第一完成单位)。

社会评价

国内排名

2020年瑞路中国大学百强榜,上海交大位列第3。  

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位列第4。  

2020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位列第6。  

世界排名

MosIUR:2020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42名,位列中国大陆第2位   ;2021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47名,位列中国大陆第2位   。

QS: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47名,位列中国大陆第4位。  

软科: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63名,位列中国大陆第4位。  

THE: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100名,位列中国大陆第6位。  

U.S. News:202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122名,位列中国大陆第3位。

合作交流

1994年1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共同创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双方签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办学合同》。

2002年,上海交大在新加坡成立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研究生院。

2006年,建成交大密西根学院。

2012年,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合创科技签约共建智能网联汽车联合研发中心。

根据2016年5月人民网教育频道显示,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在校级和学院层面拓展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其中包括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北欧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挪威科技大学、鲁汶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合作;与GE、GM、Intel、Honeywell、Microsoft、Siemens等跨国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2021年6月21日,上海交大-甘肃公航旅建设集团“低碳路材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名

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字体为毛体,校名中核心词为“交通”二字。

“交通”之名取自于《易经·泰卦》,其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万物大“通”之时,此为“交通”二字之意,并非今道路交通之“交通”。

校名
  • 校徽:

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为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

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线装书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表明交通大学的创办年份。

砧外为齿轮,内部为一船舶形状,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

校徽

精神文化

  • 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饮水思源,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喝水的时候要记着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不能忘本。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时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

爱国荣校,主要来自著名国学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长唐文治曾在《人格·学生格》中的格言:“学生之对于学校,爱情而已矣,有爱情于学校,乃能有爱情于社会,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语虽简约,却深含着由“小我”及“大我”的文化要义。

“饮水思源”是“小我”层面的道德诠释,“爱国荣校”在“大我”意义上提升了交大人志存高远的人格境界。

  • 校歌:《上海交通大学校歌》

相聚在东海之滨,汲取知识的甘泉。

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磋共涉艰险。

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

同学们,同学们!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

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

同学们,同学们!饮水思源,饮水思源,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被授予“2021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徐剑团队发布了《全球电竞之都评价报告》,上海在基础设施指标中,以高分位列第一。

2022年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杨振斌

校长、党委副书记

林忠钦

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丁奎岭

党委副书记

范先群、顾锋

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国强、张安胜、徐学敏、奚立峰、毛军发、王伟明

副校长

黄震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周承

参考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姓名

届别

盛宣怀

第一届(创始人、督办)

何嗣焜

第一届

张元济

第二届

劳乃宣

第三届

沈曾植

第四届

汪凤藻

第五届

刘树屏

第六届

张美翊

第七届

张鹤龄

第八届

杨士琦

第九届

王清穆

第十届

唐文治

第十一届

凌鸿勋

第十二届

张铸

第十三届

叶恭绰

第十四届

陆梦熊

第十五届

关赓麟

第十六届

卢炳田

第十七届

陈杜衡

第十八届

李范一

第十九届

符鼎升

第二十届

蔡元培

第二十一届

王伯群

第二十二届

孙科

第二十三届

黎照寰

第二十四届

徐名材

第二十五届

张廷金

第二十六届

吴保丰

第二十七届

程孝刚

第二十八届

王之卓

第二十九届

吴有训

第三十届

李培南

第三十一届

彭康

第三十二届

谢邦治

第三十三届

刘述周

第三十四届

朱物华

第三十五届

范绪箕

第三十六届

翁史烈

第三十七届

谢绳武

第三十八届

张杰

第三十九届

林忠钦

第四十届

知名校友

阶段

职务/成就/事迹

南洋公学时期

蔡锷:1898年考入南洋公学,政治家、军事家

蔡元培:1901年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侯绍裘:1918年考入南洋公学,“五卅”运动领导人之一

黄炎培:1901年入读南洋公学,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

李叔同:1901年就读于南洋公学,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以弘一法师名世,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凌鸿勋:1910年考入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铁道工程学家

陆定一:1922年入南洋大学电机工程科学习,中国共产党重要作家和文化人物

邵力子:1901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特班,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时期

江泽民:1947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中共第三代领导核心,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丁关根: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中国共产党前高级领导,高级工程师

何祚庥:1945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黄万里:1927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文学专家,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林同炎:1926年进入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结构工程师

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专家

王安:1936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计算机专家,王安电脑的创办人

汪道涵:1932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物理系,前上海市市长、前海协会会长

汪耕: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文俊: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数学家

吴有训:1949年任国立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

张光斗: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水电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光宪:194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

张钟俊: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自动控制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嘉墀:1941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

张维: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力学家、教育家、两院院士

朱物华:192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无线电电子学家、水声工程专家

邹韬奋:1912年就读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国记者、出版家

黄旭华:1949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屠基达: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飞机设计专家,“歼7之父”

茅于轼:195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经济学家

赵锡成: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海专业,美国福茂集团董事长

卢燕:1945年考入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旅美华裔影人

上海交通大学时期

潘健生:1959年毕业于冶金系,材料热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友梅:1961年毕业于电力机车专业,中国电力机车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恒一:1961年毕业于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海洋石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礼恒: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航天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雪友:1962年毕业于涡轮机专业,中国舰船燃气轮机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亚珠:1962年毕业于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强伯勤: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龙乐豪:1963年毕业于自动控制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连城:1963年毕业于冶金系,材料物理与信息功能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绳武:1966年本科毕业于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81年硕士毕业于物理系光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长、上海市政协常委

许晓鸣:1987年毕业于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大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现任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陈赛娟: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血液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文江:1978年本科毕业于铸造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上海市科委副主任

陈竺:198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卫生部部长

倪军:1982年毕业,密歇根大学教授,吴贤铭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主任。1994年获"美国杰出青年教师总统奖"

林忠钦:1982年本科毕业于船舶工程系,973首席科学家,交大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敏:1982年本科毕业于物理系,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光电子学首席终身教授,2006年、2007年分别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科学院院士,成为澳大利亚首位华裔两院院士

张文军:1984年本科毕业于信号处理专业,1989年获博士学位,上海交大副校长

赵锋:1986年毕业,199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任微软研究院网络嵌入式计算研究组首席研究员

郑明光: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著名核电专家,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

叶军:1989年本科毕业于物理系,美籍物理学家,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师从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霍尔,并接管其研究组及实验室,现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科罗拉多大学共同所属的美国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研究员

潘军:1990年本科毕业于物理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丁洪:1990年本科毕业于物理系,美国波士顿学院物理系正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杨广中:1982年考取上海交大自动化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凌文: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峥:198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中国人民解放军91910部队司令员,海军少将

平野真一:前名古屋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名誉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平野材料创新研究所所长。

姓名

简介

薛村禾

1982年电机系毕业,UT斯达康公司创始人,软银中国总裁

茅道临

1985年本科毕业于计算机系,曾任新浪CEO

李晓忠

1985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电子工程系,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欣

198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傅帆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上海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沈锦华

198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焦点科技创始人及现任董事长

曾毓群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专业1989届本科校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立南

1987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电子工程工学硕士学位,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及总裁

钱智民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祖继

中国建设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

朱骏

第九城市董事长

关国光

198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快钱创始人,公司首席执行官

沈南鹏、季琦

携程网创始人

赵建军

1992年毕业于计算机专业,TP-link创始人

茅忠群

1991获电力系统自动化学士学位,1994年获电子电力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方太集团创始人

董增平

1991年毕业于高电压专业,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

解云航

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神州数码网络公司总经理

李立钧

浩方对战平台创始人,上海起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以容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网络蚂蚁”创始人,安思网络总经理

沈军

1993毕业于塑性成型专业,东方财富网创始人及现任董事长

徐龙江

1993年于上海交大汽车工程系毕业,丁丁网创始人

谭海音

1994年工业外贸专业毕业,易趣共同创始人

石章强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毕业,锦坤品牌创始人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南方号: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讨会在深举行,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立·天津大学

3.交大领导·上海交通大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