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色镇(云南省大理自治州大理市下辖镇)

2023-10-05 2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挖色镇

云南省大理自治州大理市下辖镇

挖色镇(古称鲁川)隶属于云南省大理自治州大理市,地处大理市中东部,北与双廊镇接壤,南临海东镇,东与宾川县鸡足山镇毗邻,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对如屏苍山而遥望大理古城,东通佛教胜地鸡足山而隐窥金顶,自古即为洱海东岸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是洱海地区历史渊源长远的白族本土文化发源地之一。

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独特,长期以来便是洱海东岸连接周边地区的水陆交通集散地和集贸中心,其经济活跃、文化发达、民俗风情浓郁,是洱海区域白族本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南北宽约20.4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10.4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挖色村委会,南距下关水路25公里,陆路40公里。镇内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走向。境内最高点为狮子山,海拨3320.3米,最低点为镇政府所在地挖色村,海拔1974.6米。

别名 鲁川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地理位置 洱海东岸,地处大理市中东部
面积 110.4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6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56个居民小组
电话区号 0872
邮政区码 671007
气候条件 低纬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日课岩,地券,云崖卧佛,白马腾芳,小普陀,白王城等
车牌代码 云L
中文名称 挖色镇
地方特产 水稻、玉米、蔬菜、及烤烟等
人口 21340人

概况

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独特,长期以来便是洱海东岸连接周边地区的水陆交通集散地和集贸中心,其经济活跃、文化发达、民俗风情浓郁,是洱海区域白族本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南北宽约20.4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10.4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挖色村委会。镇内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走向。境内最高点为狮子山,海拔3320.3米,最低点为镇政府所在地挖色村,海拔1974.6米。

介绍

挖色气候较大理温和,常年无酷热严寒,少风霜,四季如春,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适应农作物生长,一年两熟,粮食单产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物产丰富,既种稻、麦、梁、豆,又种亚麻、蔬菜、小葱、瓜果、苞谷和烟草等;山箐间产豆类、薯类、荞子、油菜子、秋小麦;洱海中盛产油鱼、鳔鱼、黄壳鲤和黑胭脂鱼(即丙穴鱼);小河流沟道湖塘中产鲤鱼、鲫鱼、泥鳅、黄鳝和田鸡(蛙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境内多山箐坪地,牧场广阔,大多农户都饲养生猪、养牛养马。盛产水果林木,有桃、李、杏、梅、梨、石榴和板栗,向称“水果之乡”。大城名玉箐的板栗,酸箐的雪梨、马梨,挖色香葱等农副产品畅销省内外。洱海和山箐间有不少飞禽、野生珍贵动植物,名贵中药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妇女尤善手工刺绣衣、帽、鞋等,享有“白族服饰刺绣之乡”的美誉。

“目极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历史以来,挖色经历了历史演进、文化发展、经济进步,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随着洱海东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挖色镇的地理位置由过去较为偏僻的地区一跃成为连接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鸡足山风景名胜区和南诏风情岛景区直至大丽线贯通大理、洱源、宾川三县市的交通咽喉,挖色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知难而上、顺势而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挖色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挖色镇下辖六个村委会,十五个自然村,五十六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1340,其中,农业人口20304,占95%;非农人口1036,占5%。汉族170人,占0.8%;白族21128人,占99%;彝族20人;哈尼5人;傣族1人;苗族1人;傈僳族4人;回族2人;拉祜3人;纳西3人;藏族1人;满族1人;布依1人。

土壤结构属砂壤团粒结构,冲积形成。适宜栽种水稻、玉米、蔬菜、及烤烟等。挖色镇属低纬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度,最热月平均气温19.5度,最冷月平均气温8.5度。年降雨量为1100MM。主要特色产品有大葱、小葱、板粟等。现全镇有一个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全镇的农业生产指导其中有中级职称4人、助理职称17人、技术员1 人。镇内成立了烤烟生产协会、奶牛生产协会、香葱生产协会三个协会。

挖色镇人民武装部设专职武装部长1人,专职武装干事1人。党委、政府每年保障人民武装工作经费贰万元。配置办公室兼民兵营部一间,建成了青年民兵之家,设立了战备器材库,配备了指挥设备和器材。数年来,主要完成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民兵组织建设、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战备、民兵抢险救灾、兵役登记工作、征兵、预备役登记、国防教育、国防动员等工作。挖色镇现有民兵总人数为2279人,占总人口比例11%,其中基干民兵100人、占总人口的0.04%,100人中转业退伍军人40人,经过军事训练60人;普通民兵2194人,占总人口的10.3%,其中转业退伍军人146人,经过军事训练181人,连以上干部22人 。

人文地理

挖色镇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居民寺庙景址保存比较完整。从凤尾箐沙漠庙、大官山腰、金鱼山、四龙山、高兴兰若甸、赤文岛、羊坡头、鸡岩山等处发掘出了大量的石斧、石锛、石梨和捕鱼网坠等新石器,继新石器文化后又发掘出了青铜文化;赤文岛既出土了大量新石器又出土了大量青铜和靴子造型的土陶炖器。小渡坡和沙漠庙西也曾发掘出一批土坑青铜墓葬,出土了不少青铜兵器和用具,有铜剑(箭)矛,铜锄(茨菇叶造型和三角板锄),刃开于背的铜刀。

这些新石器、青铜器和土陶器具的造型与现代境内白族群众还在生产使用的器具十分相似,具有一脉传承下来的土著文化源流。公元前11世纪周孝帝期间,挖色境内的先民就以沙漠庙一带为中心建立了鲁白王国,创造了白族早期的鲁白文化(明代《赵州志》和清代《鸡足山志》都有记载)。因此,2000年以大理市政协牵头调查鲁川历史文化资源后得出:挖色是大理白族文化源头的结论。

挖色境内凡名山胜地均建寺庙,大小寺庙亭台楼阁林立,自古称多胜迹之邦,沙漠庙是洱海东岸本主神都;崇福寺是鸡足名山的开山祖寺;南诏王嘉封大臣的封臣寺(今灵济寺);清代的文庙、武庙;海天佛阁小普陀;还有“大夫第”、“进土第”、“将军第”等官绅功名匾额。

挖色是洱海东岸的宗教文化中心,各种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白族传统的人神合一;偶像崇拜的本主(土主)文化和故事传说;有为本主寿诞办寿和专门用轿子或木轮车迎送本主的活动。相传佛教从印度传到这里,因为当年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曾到鲁白王国传播佛教,居住在境内大成村崇福寺下的法衣阁址内,尔后从此进入宾川鸡足山,因此崇福寺才被称为是洱海东岸和鸡足名山的开山母(祖)寺,白语中称为“豆波赛”(意为祖先寺),以后便逐渐发展壮大,到极盛时期以崇福寺为中心,有大小寺庵24院,田地数百亩,师僧数十人;至民国年间仅崇福寺仍有寺产田90多亩,民族宗教活动广泛。

据载:明洪武十五年前为保护春苗等每年三月初七、八日由崇福寺举行观音游乡一会;明代至清初,宾川和海东一带至此迎释迦佛祖。至今境内仍保持农历二月轮流迎释迦会(即本主节),先后历时半月之久;各村或登(小村亦即自然村)组成莲池会,村间老妇有常斋教,会员常年禁食泥鳅、狗肉、大蒜,非佛非道,一切神圣仙佛均崇拜。往昔农历五月栽秧结束后在乐利坡举行谢水欢歌的乐利会(今废);一年一度的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节历史悠久,相传最先起源于挖色大城沙漠庙,起因是唐代杨干贞与郑隆澶为争夺孟郡城(今挖色大城沙漠庙)大战三日,争夺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大战七日,经激战,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此战以南诏杨干贞胜利而告终。

杨干贞建国后为纪念取胜并镇住战场上的阴气,把战期定为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挖色大城沙漠庙举行,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转至大理城西。挖色境内的“三月街”俗称“小三月街”,明代后街场迁至境内康廊村(原名拴廊),清咸丰年后迁至挖色(文革中被废)。挖色地区至今保持有一套完整的婚丧、饮食习俗,还有服饰装束,古典乐曲,吹吹腔(吹乐调),唢呐音乐,花柳曲,霸王鞭舞,白族调,语言方音等。

挖色地属喀斯特地形地貌,溶岩穴洞众多,坡岭峰峦,箐坪台壁层层迭起,山川地理天设地造,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绚丽多姿,雄险奇秀。西面洱海清碧如玉,海天佛阁小普陀和中心海岛赤文岛,如镶嵌在洱海碧玉盘上的两粒珍珠;大城(场)曲和牛角曲如同两条海中游动的龙;凤尾箐口凉风终年不息,气候宜人;花岭坡和花箐,四季繁花似锦;西眺点苍山顶终年白雪皑皑,颇有一番情趣;又有小普陀的“普陀晓月”,形成“风、花、雪、月”四景俱全。

沙漠庙水库中苍山倒影(青山白雪,望夫云,玉带云尽在水中),洱海和大城水库中的夜晚篝火倒影;凤尾箐口石马桥头遥现大理三塔;龙绕石天然仙龙绕迹;壁虎岩壁虎爬山;金鱼山如游动中的金鱼展鳍献彩;长蛇岭似长蛇穿岭,徐徐爬动;赤文岛犹如猛虎跃海;四龙山恰似天然龙椅,天生造化,二龙抢宝和双龙抱柱;三峰山麓南北两侧延伸金线吊葫芦双岭;八卦山天然八卦成图;大官山从上到下似天鹅将翔,右翼下抱出一蛋;乃击石钟驱鬼邪的天然石壁挂钟;狮子山雄狮回首;牛眠山卧牛安睡;牛角山牛角对峙;黑龙归潭现龙鳞;钟坡鼓岭、猫头岭、赤牛壁、七子岩、观天岭、乐利坡、层峦迭嶂远近排来;日课岩日课百拜;凤鸣台百鸟朝凤;泌基岩和水珠滴翠;鸡岩山鸡鸣晓日;观音和迦叶屐足;杀龙坪台,处处风景如画,古迹故事多,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流连忘返。

挖色气候较大理温和,常年无酷热严寒,少风霜,四季如春,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适应农作物生长,一年两熟,粮食单产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物产丰富,既种稻、麦、梁、豆,又种亚麻、蔬菜、小葱、瓜果、苞谷和烟草等;山箐间产豆类、薯类、荞子、油菜籽、秋小麦;洱海中盛产油鱼、鳔鱼、黄壳鲤和黑胭脂鱼(即丙穴鱼);小河流沟道湖塘中产鲤鱼、鲫鱼、泥鳅、黄鳝和田鸡(蛙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多山箐坪地,牧场广阔,大多农户都饲养生猪、养牛养马。盛产水果林木,有桃、李、杏、梅、梨、石榴和板栗,向称“水果之乡”。

大城名玉箐的板栗,酸箐的雪梨、马梨,挖色香葱等农副产品畅销省内外。洱海和山箐间有不少飞禽、野生珍贵动植物,名贵中药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妇女尤善手工刺绣衣、帽、鞋等,享有“白族服饰刺绣之乡”的美誉。

“目极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历史以来,挖色经历了历史演进、文化发展、经济进步,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随着洱海东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挖色镇的地理位置由过去较为偏僻的地区一跃成为连接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鸡足山风景名胜区和南诏风情岛景区直至大丽线贯通大理、洱源、宾川三县市的交通咽喉,挖色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知难而上、顺势而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挖色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历史沿革

往事越千年,历史延续了几千年,建制变更繁迭,有兴有废,时分时合。生活在母亲湖—洱海之滨的挖色白族聚居群落,历经沧桑,生衍不息,创造了璀璨文明,成为白族大家庭中的一朵奇葩。洱海,古称叶榆水,汉为昆明池,唐代则名为西洱河,因此湖多波大浪,即便在风和日丽之时,也可见碧波万顷,波涛澎湃,一望无际,呈现出“海”的壮观。一遇西南风顺澜沧江而上,经西洱河峡谷,逼天生桥隘口,成大风突谷而出,直入洱海盆地,更是万马奔腾,虎啸龙吟,加之其状平面南北长而东西窄,状如人耳,故称为“洱海”。

传说,古时的王母娘娘在一次梳妆时,不慎跌落头上的两枚珍珠,其一坠东海之滨,逐成杭州西湖;另一落滇西高原,便成洱海。远在杭州西湖有一楹联曰:“楼观洱海日、门对浙江湖”,这是浪漫诗人的艺术夸张,也是西湖与洱海相映成辉的信手偶成。苍山洱海山水结构,是造化神奇,世界仅有,因此有联赞曰:“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就是对此的真实写照。洱海不仅是沿湖群众的母亲湖,也是白族文明的摇篮,洱海流域孕育了大理地区的文明。挖色境内赤文岛最近在炸石填公路中偶然发现了一些古牙化石(均收入大理等地有关文管所),说明距今三四千年前挖色地区先民便已跨入了新石器、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1世纪周孝帝期间以大城北面(今沙漠庙)为都城建立了鲁白部落国(引自明代大城人翰林院编修赵雍 《鲁白志》),西汉、东汉、蜀汉时期均在此设郡。

晋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在今大城沙漠庙设东河阳郡治,辖东河阳、叶榆二县,东河阳县管辖洱海东岸今宾川、巍山、鹤庆等县;叶榆县辖今大理、洱海等县市。晋末至唐初洱海区域郡县处于屡设屡废状态,形成各部落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户,各据山川,无大君长,不相役属的局面,各部落相互争夺形成六诏与洱海西岸各据城池的局面。此后至南诏阁罗凤王时期在大城沙漠庙一带设孟弄燮祧郡治,管理洱海东岸地区的军事和民事。

段思平得国后,朝拜大城封臣寺,废杨干贞为僧,改封臣寺为古灵寺,改孟弄燮祧郡为神州(亦名神河州),州治仍在孟郡城,但管辖区域已经缩小为洱海东岸(含今宾川县全境);元代改神州为孟州,州治仍在大城今沙漠庙,辖区不变;明清时期,大理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孟州和海东万户,把海东(含今宾川县)划入太和县,划入太和县后仍在大城设行化乡治(相当于今副县级);明代时随着大城水库的扩建,凤尾河道的移直,使大城成为宾川州及大理府乃至全省最大最富庶的村邑,明清两代均在大城办书院,所以洱海东岸乃至沿洱海地区明清两代的进士举人、文官武将大都出自大城。

因此,清康熙时被云南提督编图命名为“大理府第—文明古镇”,特奏准设立文庙和武庙;民国时期,挖色仍属宾川县,在大城武庙设第三区(西区)公所,辖区包括今双廊镇和上关镇的海潮河、今属宾川鸡足山镇的上苍、莴村和沙址等地;解放前迁至挖色村赵家祠(今镇政府驻地);解放后挖色仍属宾川县,初设第五区,后因平川分成两个区后,改为节六区,辖今海东镇、双廊镇和今属宾川的莴村、关李二村;1959年挖色随宾川并入祥云县,该年底从祥云县划入大理市设挖色公社、区、乡、镇至今。

历史文化特色

历史久远

鲁川坝子是古代洱海东岸连接周边地区的交通枢杻,这里开发较早,且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凤尾箐、大官山腰、金鱼山、四龙山、高兴兰若甸、赤文岛、羊坡头、鸡岩山等处发现的新石器遗址以及大量出土文物来看,说明远在三、四千年前挖色地区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是大理白族文化的源头。晋朝永嘉年间在境内沙漠庙设东河阳郡治,说明了挖色是古代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云南考古得知:滇池区域石寨山、李家山、石家坝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是在洱海区域剑川(洱海北)、大理(洱海西)、宾川(洱海东)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向东发展的。因此,滇文化、昆明文化、蠜文化是继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之后,是南诏大理文化的延续。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研究洱海地区地方民族文化发展和演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自然凤光

美丽富饶的挖色坝子位于洱海东岸中心地带,其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临海,山环水绕犹如一把天然大交椅,地处凤尾河三角洲,恰好处在国家级苍洱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鸡足山风景名胜区的交汇点上,山川秀丽,景致幽奇,具备两大景区皆得的自然风貌。境内大小河流泉塘沟壑星罗棋布,北有凤尾河、中有灵济河、南有凤鸣河由东向西横贯注入洱海。坝子周围多山峦、箐谷、坪地,还有泉塘、海(湖)河、溶洞、岛屿、海湾点缀其间,显示出多景点的自然特色。

“逢山必岭、逢岭必有箐坪、逢箐必有泉水”,是挖色地形地貌的显着特征。境内多山间小平原(云南人俗称坝子)。山川奇异,天象也奇异,如境内每逢云出鱼鳞甲云,不出三、五天即下雨;若天空中月亮旁出现白色或彩色叫云印,则白天(早上)出现主刮风,晚上出现主雨。又如境内有二个八卦山,一在大城会真寺前为土山,一在大官山麓康廊村后为石头山,二山均天然形成八卦图案。还有海印村人不患肺结核;济民堤滴水不漏;太阳只照下半日;千年古柏、香树产灵芝等奇异现象。

旅游景点众多

《沙漠庙长联》曰:“此邦多胜迹”。挖色地处苍洱景区和鸡足山景区交汇中心点上,大自然巧夺天工,自然风光多姿多彩;挖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景观更是一枝独秀,无论是白族出阁斗拱的真古建筑、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风等都具有内涵丰富、功能奇异的鲜明特色。站在三峰山顶、大官山顶、旗鼓山顶或鸡岩岭或赤文岛,可饱览苍山十九峰的巍峨秀丽、洱海水的碧波荡漾,领略四洲三岛九曲之奇,洱海西岸锦绣河山尽收眼底。

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在挖色也同样具有。凤尾箐口的凉风虽无下关风的名气,但也极度沁人心脾;凤尾箐山间和花岭坡上四季也是繁花似锦;苍山积雪还倒影于沙漠庙的水库之中也别有风韵;中秋时小普陀的“普陀晓月”最能体现洱海月的无比风姿。坝子中沟道纵横,泉塘众多,沙漠庙、裕后圣母泉、石马泉等泉水清莹洁白和点苍山泉一样纯洁清凉;田畴沃壤,纵横阡陌;村邑古寺错落有致,诗情画意油然生辉;凤尾峡谷和箐谷间森林茂密、花果飘香、动植物、野兽珍禽品种繁多,好一幅独特的峡谷田园风光。白王城、必簊岩、龙绕石、凤鸣台等溶岩洞穴等大自然的造化神迹,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建筑特色

挖色是白族真古建筑最多的地方,特别是门楼建筑,其数量和格局均冠于全州。本地门楼多为清末民初所建,工匠均为本地及双廊等洱海东岸白族群众,属于典型的海东建筑特色。本地建筑凡三坊院均设照壁,俗称“三坊一照壁”,具有聚阳光透空气作用,大多在大门外或漏角设照壁。村间或广场、寺庙等地方也设照壁,类型有一面照壁,三滴水照壁(平排三滴,中大两耳小),八字照壁三种。民居有多种规格,式样灵活,但都极具民族地方特色,新建民居又延续白族传统风格,因此,整体格局相对统一协调。

空间形态

挖色自古以来人多地少,有着悠久的建筑史和传统的高超建筑艺术。大理以石头垒墙,挖色则以石头为基叫石脚,讲究的用五面石镶砌,勾边缝,上面以两块木板夹拢夯筑板墙,间隔和上层用砖和土基,瓦房一般下盖板瓦,上盖筒瓦,草房两头设风火墙。宅院为一坊一角或二角(即三开间两头或一头有漏角的长条型庭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装饰大多绘画雕塑,寺庙大多绘龙、凤、狮、虎,居民一般绘南瓜龙花。

挖色全镇聚落形态发展脉络清晰(已作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既有原始聚落初期的空间形态性,如受地理环境及民风民俗影响而自然形成的居住组团及小尺度街巷和不规则宅院,未经功能分区整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系列公共空间、寺庙戏台、市场等,其原始性、真实性整体保持完好,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社会的真实性和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又有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筑风格模式、统一管理的现代建筑群落,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发展,地理环境变迁,人口变化及经济状况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浓郁

挖色是大理地区白族民俗文化传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居民中有98.4%的人口为白族,其建筑风格、生活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饮食居住习俗和民族服饰、宗教信仰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这里的白族群众大多穿着白族传统服饰(本地妇女尤善刺绣,被称为“白族服饰刺绣之乡”)。人与人交流也大多使用白语,饮食居住习惯、婚丧嫁娶等保持白族传统习俗。群众普遍信仰佛教,崇拜白族特有的本主,有轮流迎释迦的本主节、渔民本主节、高兴圣母节等传统节日,各自然村都有自己的本主庙,每逢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人们都要到本主庙里祭奠,祈求赐福,同时举行“耍龙灯”、“耍狮灯”、“霸王鞭舞”等传统民族体育活动。

文物古迹

日课岩

日课岩在三峰山华高岭白王城下崇福寺后(古时大成后巷,奎阁节王家坟内)。其状如圆桌面,三尺许,平地而起,高约半米。又称“载客登肘”(祭天台石)。古人以此祭天。1970年此地划为宅基,修渠灌沟等炸石炸毁(雍正《宾川州志》载古迹曰:“日课岩,崇福寺后有飞石下崖一步面可三尺,昔有僧慈济日课百拜于上后成道化去”)。

地券

在赤文岛(鹿峨山)西南白鱼洞上方。嘉靖李元阳《大理府志》误将金梭岛为赤文岛:“地券在洱河罗荃寺南赤文岛有大篆数十字,今莫辨也。观音化身作白须老人向罗刹乞地,镌卷岛上,语具仙释下”。本地赤文岛白鱼洞上方有红岩如赤文状(前些年炸石把赤岩炸掉,但遗迹尚存)。今海东镇海岛上无赤文。雍正《宾川州志》曰:“三岛在州之西——百里海东一曰金梭在青巅山之南;一曰赤文在罗荃山之南,上有石刻朱字文如右篆,父老传为观音买地券;一曰玉几在赤文岛之南。”《宾川州志》所载金梭岛在青巅山是对的。而赤文岛在罗荃山南应为之北(是误北为南)。玉几岛在赤文岛之南应为之北(是误北为南)。因为今海东镇境内连银梭岛算上也只有二岛(但银梭岛不在三岛之列)所以,《宾川州志》把三岛都指在今海东镇是错指。

巨人迹

嘉靖李元阳《大理府志》曰:“在苍山五台峰,—在洱东青巅山”。民国《沙漠庙长联》曰“观音履足”。本地昔有三处,一是康廊沙邑大路上,二是大城舍上登木桌上,三是大城南云绕坡有一大石足。

云崖卧佛

在高兴村东南三里,俗称龙绕石,旁有凤鸣台,壁虎岩等。雍正《宾川州志》曰:“高兴村绍补寺后大石横眼宛如卧佛,又有龙绕石迹,相传神僧宗宝结庐处。”其上有石窟像二十三尊,此为宋代大理国物。

天子洞

天子洞在沙漠庙后,洞分二室,一室装物资,一室有石床。唐代杨干贞母在其南天子庙址生下杨干贞,被庙祝营救于此洞长大。洞后之山因此叫大官山(明碑曰五尾山)。

剖石崖与洱岩题

在挖色与海东交界处洱海边山崖上(今已无存)。明代李元阳《大理府志》曰“剖石崖在洱河东岸,南诏风伽异欲刻碑国门,于此取材,今碑迹犹存,盖下临万仞之渊,为力至难。”民国《大理府志》、《海东乡志》曰“凤伽异剖石——国门于此”。《大理府志》又曰“洱东石壁上刻曰:此水可当兵十万;昔人空有客三千。不知访于何时,出何人之手”。民国《大理县志稿》和《海东乡志》也有同样记载。

泌簊岩

在三峰山腰有一石山岩如簊形,水从岩间泌出,大珠连贯四时不竭,俗称簊岩泌珠(详见雍正《宾川州志》记载“雨珠庵”条)。解放后挖取石山已将簊形破坏。

把门关

在沙漠庙东二里有天然巨石把门,旧为孟州古城利用巨石与石壁间通道作东门。日语叫“把眉闳”(把门关)解放后把石壁及巨石炸毁。其上亦有几尊石窟雕像。

白马腾芳

凤尾箐口有天然白马石山,相传古时沙漠景帝骑马入鸡足山时在此饮马水。清泉自白马旁流出。故建白马庙。解放后炸山取石,后来修筑康盒旅游公路被炸毁。

济水文壁

在大成西灵济寺南诏王曾在此嘉封大臣。大理国王段思平尊祭古神灵。明代防水患建照壁曰“济水文澜”大字。今照壁为清嘉庆十九年重修。

古木曲

在康廊村北洱海边牛角曲海湾。雍正《宾川州志》曰“洱海东岸距三峰山十里,波光荡漾,树形荫浓,春夏之交可席地舒怀焉。”今已不存。

小普陀

洱海东部海中有一个小普陀,名为普陀岛。小普陀岛虽小,但很有名,在介绍大理的画册里一定有它。洱海小普陀可以说是一个“袖珍小岛”,它的周长只有200多米,全部由石灰石组成。游览小普陀的最佳时间是清晨,那时候海面上的薄雾袅袅升起,小普陀时而隐没,像一座月宫。登上小普陀时,能看到四周涌动的雾气,像白色的轻纱,引人入胜。

黑龙潭

在凤尾箐中有一高山小箐,箐中出泉,经岩石下流入一小潭曰黑龙潭。岩间留有龙麟形状。

挂钟壁

凤尾箐有一大石壁(在今山神庙旁)壁上角悬一石钟,入箐者常以石击钟鸣驱邪。1980年被炸毁。

盒子孔

在挖色与双廊镇青山村交界的六两箐。此水从洱海溶洞间流入宾川鸡足山下的沙址村。相传古人朝鸡足山在此吃晌午,饭盒失水中流入沙址。雍正《宾川州志》曰:“河孔通泉,在鸡足山下名盒子孔即丰乐溪也。水源自洱河东青山圣母港流入山腹。昔有人饭此失盒水中。明曰过鸡山见其盒自孔中流出”。故名学使者题于名石曰:“凤泉云壑”。在挖色凤尾箐赤牛壁有洞口显露,早上水蒸气升腾如烧火冒烟。

白王城

挖色有二对,一是三峰山圆形华高岭上俗称山城,垒石为城周长约千米。城中有洞曰白王洞,昔有倒流水,今已干竭。其下方有箭道长三百余米,疑为古练兵场地;二是水城,在大城水库南边金鱼山,低处为城,长数百米,高处昔有土埂,留有二道门。山城今仍在,箭道与水城已划为宅基地,遗址已毁废。

古城遗址

有周朝鲁白国(公元前十一世纪)都晋唐宋元郡州治今沙漠庙。有相传为汉代的白王山城、水城,(今水城已毁,山城仍存)。有清同治挖色城遗址(今不存)。

新石器遗址

有赤文岛新石器遗址(在岛西坡头),外国人曾考察过为铜石并用遗址;康廊羊坡头新石器遗址——外国人曰“打渔村遗址”;金鱼山新石器遗址,在大成水库南凹地,俗称白王水城(今已毁);大官山新石器遗址,在峰马坡头坪地;四龙山西北坡新石器遗址,在大成四龙山西北坡。

祭天台遗址

有沙漠庙后坪地;四龙山西北坡(即摔跤坪、新石器遗址同在一处);金鱼山顶(在新石器遗址顶上);崇福寺后日课岩和阳山(北金线吊葫芦后山坡);赤文岛东南坡;乐利坡坪地;白大坡顶,今高兴本主庙。

古村邑遗址

大城东北有千家村、花园村、池沟登。凤尾箐有河子箐,沙坪村(今沙坝)。在高兴村东南有兰若甸、空宅。康廊和小城二村北面也有古村邑址。有的遗址地下还挖出不少铺地的青砖。

石窟

本地石窟共发现有三处;一处为高兴龙绕石和凤鸣台旁计二十三尊;一处为古孟州城东门把门关石壁有五、六尊(今已炸毁);一处为凤尾箐口似有多尊。雍正《宾川州志》曰“高兴石窟为宗宝结庐处”。宗宝为宋代大理国僧。大理国在此建高兴兰若(大寺)。元代人杨惠祷龙头台古迹疑为龙绕石。所以此三处石窟均为大理国文物。

古塔

一是崇福寺旧佛塔,在十王殿大门右,相传建于唐代,民国初有塔基尚存,后撤除;二是兰若塔,在高兴兰若寺右,有红砖,塔基尚存,为宋代大理国塔;三是鸡岩塔,极小,建于元代,原有塔基,人们常在上眺望;四是旗山塔,明代在旗山北顶建风水塔,被邓川、喜洲人所忌,夜间撤塔,留有塔基;五是崇福寺宝光新佛塔,清宣统元年建,解放后撤毁;六是高兴镇风水塔,民国二十二年建(1933年)今尚存。

牌坊

较早的有明代大成奎阁节、舍上、王家巷三登交界处的三座木牌坊。一是题名坊”(题写大成历代功名人物);二是“功德坊”(题写大成历代捐资为公人名);三是“长寿坊”(题写大成八十岁以上长寿者)。三坊均于咸丰年间被毁。今其地白语仍称“配上革眉闷”。小城村杨家院牌坊立于明代,今遗迹尚存。清代咸丰年前崇福寺有三座木牌坊代山门曰凤朝坊,烧毁于咸丰年间兵火。清光绪康廊董维序大门口列有一座石牌坊,有遗迹,前几年修大门撤除。民国间大成渍上杨家和石麟登张家分别列两座。

参考资料

1.挖色镇有什么好玩的 挖色镇必去景点·旅泊网

目录[+]